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487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压缩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



背景技术: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互联网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1960年美国人Ted Nelson构思了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并称之为超文本(hypertext),这成为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标准架构的发展根基。

HTTP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客户端是终端用户,服务器端是网站。通过使用Web浏览器、网络爬虫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户端发起一个到服务器上指定端口(默认端口为80)的HTTP请求。我们称这个客户端叫用户代理(user agent)。应答的服务器上存储着一些资源,比如HTML文件和图像。我们称这个应答服务器为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在用户代理和源服务器中间可能存在多个中间层,比如代理,网关,或者隧道(tunnels)。尽管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HTTP协议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和基于它支持的层。事实上,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互联网协议上,或者在其他网络上实现。HTTP只假定其下层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任何能够提供这种保证的协议都可以被其使用。

现有技术下,在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传输时,其解压缩方法比较单一,对于大量数据传输时,存在着传输速度慢,解压缩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其可以根据设定后缀名的不同,对于关键的数据分帧进行分类压缩,可以采用普通的ZIP压缩等标准算法,数据按照不同的情况传输到浏览器端,能够根据后缀名的不同分别进行解压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HTTP压缩;

B、如果支持,则根据设定的请求文件的后缀名的不同,对于关键的数据分帧进行分类压缩。

步骤B中,压缩采用普通的ZIP压缩标准算法。

步骤B具体包括:

B1、所述的请求文件是HTML或CSS静态文件,则数据服务器到压缩缓冲目录中检查是否已经存在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

B2、如果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不存在,数据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未压缩的请求文件,并在压缩缓冲目录中存放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B3、如果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已经存在,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B4、如果请求文件是动态文件,数据服务器动态压缩内容并返回浏览器,压缩内容不存放到压缩缓存目录中。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使用关键帧数据压缩的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数据按照不同的情况传输到浏览器端,能够根据后缀名的不同分别进行解压缩,其能够提高解压缩效率,从而提高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使用关键帧压缩的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压缩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数据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HTTP压缩;

(2)如果浏览器支持HTTP压缩,数据服务器检查请求文件的后缀名;

(3)如果请求文件是HTML、CSS等静态文件,数据服务器到压缩缓冲目录中检查是否已经存在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

(4)如果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不存在,数据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未压缩的请求文件,并在压缩缓冲目录中存放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5)如果请求文件的最新压缩文件已经存在,则直接返回请求文件的压缩文件;

(6)如果请求文件是动态文件,数据服务器动态压缩内容并返回浏览器,压缩内容不存放到压缩缓存目录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