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6183发布日期:2018-10-09 23:0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息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通过缓存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以下简称:bsr)通知enodeb,其上行缓存里有多少数据需要发送,以便enodeb决定给该终端设备分配多少上行资源。而在bsr的上报中,通常采用统一的定时器来控制业务数据的发送;比如,当前存在业务1和业务2和业务3,分属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logicalchannelgroup)、或不同的逻辑信道,业务1优先级高于业务2,业务2优先级高于业务3,业务1总是略先于业务2和业务3到达,那么业务1在每次上报周期中均能够拿到优先权,业务2和业务3就可能会出现无法上报bsr的情况。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bsr的上报处理方式,无法保证全部业务的质量,从而无法保证上行资源的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

发送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配置生成单元,用于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

配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当所述配置生成单元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当所述配置生成单元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配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定时器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定时器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场景示意图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的一种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的另一种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

步骤102:发送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这里,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管理设备,或者可以为网络侧的基站,只要能够进行终端设备的管理即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步骤101之前,网络设备还可以基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数据历史、或者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指令,得知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有资源位置、传输时间等等。另外,关于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可以为即将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已经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01中,所述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具体来说,可以存在以下几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场景一、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的,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时长信息,在本场景中可以具体为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可以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其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可以与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无线环境信道质量指示(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

基于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业务的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允许设置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的长度可以在1ms-10ms内,那么接近1-5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而6-10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当然,前述仅分成较短以及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仅为一种示例,实际上可以基于不同的业务的特征,对应更多层次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将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分为长、中、短三种类型,1-3ms为短的周期或间隔,4-7ms为中等的周期或检测,8-10ms为较长的周期或间隔。以此类推,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更多种周期或间隔的设置。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二、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针对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的,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针对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配置定时器还可以参考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特征;其中,获取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可以与qos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或者,还可以基于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标识信息,或者逻辑信道属性参数(logicalchannelconfig)来确定。其中,不同的lcg的标识也可以分别对应与不同的qci,比如,qci1-3可以对应lcg1,qci4-6可以对应lcg2,qci7-9可以对应lcg3。可以理解的是,前述lcg的标识与qci之间的对应关系仅为示例,实际可以存在其他的对应方式,本实施例中进行穷举。

基于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配置各个lcg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特征(比如qci)表征所述lcg对应的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特征(比如qci)特征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允许设置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的长度可以在1ms-10ms内,那么接近1-5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而6-10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当然,前述仅分成较短以及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仅为一种示例,实际上可以基于不同的业务的特征,对应更多层次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将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分为长、中、短三种类型,1-3ms为短的周期或间隔,4-7ms为中等的周期或检测,8-10ms为较长的周期或间隔。以此类推,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更多种周期或间隔的设置。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三、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可以直接为各个上行业务信道进行定时器或差分值的配置;

还可以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基于特征进行配置;

其中,获取业务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可以与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无线环境信道质量指示(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

基于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业务的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场景与场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bsr定时器可以包括: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

本场景对不同时使用的上行逻辑信道进行了配置,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了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之后;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利用第一时长差分值分别与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进行差分计算得到每一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所配置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长差分值可以包括有周期差分值以及重传差分值,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道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除第一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因为可以具备不同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因此可以计算得到不同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在下发配置信息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传输比特,从而在保证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更加提升了传输效率。

场景四、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获取不同时间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可以与qos相关,本实施例中进行穷举。

基于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配置各个lcg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特征(比如qci)表征所述lcg对应的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特征(比如qci)特征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场景与场景二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进行不同的第二bsr定时器(具体包括重传bsr定时器、和/或、周期bsr定时器)的设置;并且在完成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bsr之后,在后续建立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仅基于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与第二bsr定时器相加或相减得到各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

还需要指出的是,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数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也就是可以具备上限,比如,可以将10个作为上限,此后可以认为再次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为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其后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以此类推,进行循环处理。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由于在下发第2个及其以后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的配置信息时,仅采用下发不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差分值即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计算得到最终使用的定时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下发数据量,提升了传输效率,并且尽量不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关于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subframe(子帧)长度或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tti)长度的方式来表示时长。

例如: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的周期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为5sf、10sf,也就是说,采用子帧长度来作为时长的衡量单元,相应的分别表示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个子帧长度、10个子帧长度;

另外,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若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定时器时长为5tti、或10tti,则也可以表示该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个tti长度、10个tti长度。

当然,需要理解的是,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定时器的时长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表示,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步骤202: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在执行步骤201之前,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数据历史、或者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指令,得知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有资源位置、传输时间、建立时间等等。另外,关于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可以为即将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已经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与实施例一对应的,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终端设备侧也可以存在以下几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场景一、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基于获取到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进行bsr传输或重传。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3,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分别设置上行逻辑信道1-3的周期bsr定时器;如图中所示,上行逻辑信道1、2的周期bsr定时器可以设置为一样的时长5ms,产生的原因可能由于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的业务的特征相似或相同,因此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另外,上行逻辑信道3可以采用其他的时长与前两个不同。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二、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相应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基于所述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进行bsr的传输或重传。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4,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分别设置上行逻辑信道组1-3的周期bsr定时器;如图中所示,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可以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比如,第1组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包含有上行逻辑信道1-1、1-2以及1-3,其他组上行逻辑信道也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这里不做赘述,参见图示即可;1、3组上行逻辑信道的周期bsr定时器可以设置为一样的时长3ms,产生的原因可能由于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的特征相似或相同,因此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而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可以设置采用不同的的周期bsr定时器,这是由于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的特征与其他两组不同,如图中所示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采用5ms的周期bsr定时器。

本场景中,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三、

保存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的,所述终端设备还会从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的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

从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获取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的第一时长差分值。

相应的,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上周期性发送bsr,和/或,基于所述第一重传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中重传bsr。

还包括:当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时,基于所述第一周期bsr定时器、以及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具体为周期差分值),确定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传输bsr的传输周期,基于所述传输周期在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中周期性发送bsr;

和/或,

当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时,基于所述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以及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具体为重传差分值),确定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传输bsr的重传时间,基于所述重传时间在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中重传bsr。

本场景与本实施例中场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场景对不同时使用的上行逻辑信道进行了配置,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了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之后;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分别与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进行差分计算得到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所配置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中关于进行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中进行定时器的计算的方式说明如下: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

将第一周期bsr定时器(或者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确定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5,本示例采用重传bsr定时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周期bsr定时器与其类似,只是不再进行图示说明。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将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1的重传bsr定时器设置为5ms;其后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2、3则配置信息中仅包含有各自对应的差分值,根据各对应的差分值计算得到各自的重传bsr定时器,比如,图中所示差分值分别为0、5,相应的,各自的重传bsr定时器分别为5ms和10ms。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在下发配置信息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传输比特,从而在保证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更加提升了传输效率。

场景四、

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第二bsr定时器中可以包括有第二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二重传bsr定时器;

另外,第二时长差分值可以包括有针对不同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不同的第二重传差分值、或第二周期差分值;需要理解的是,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相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以及周期差分值也可以相同可以不同。

相应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上周期性发送bsr,和/或,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中重传bsr。

当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时,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以及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传输bsr的传输周期,基于所述传输周期在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周期性发送bsr、或重传bsr。

本场景与本实施例中的场景二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进行不同的重传bsr定时器、和/或、周期bsr定时器的设置;并且在完成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二重传bsr定时器之后,在后续建立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仅基于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集合得到其所需采用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来说,本场景中关于进行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进行定时器的计算的方式说明如下: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将第二周期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第三时长差分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最终得到的不同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也可以为相同或不同);

和/或,

将第二重传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具体为采用第二时长差分值中的重传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还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将10个作为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数量上限,此后可以认为再次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作为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其后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10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以此类推,进行循环处理。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6,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分别设置1-3上行逻辑信道组的周期bsr定时器;如图中所示,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可以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比如,第1组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包含有上行逻辑信道1-1、1-2以及1-3,其他组上行逻辑信道也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这里不做赘述,参见图示即可;第一个建立的为第1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可以设置为一样的时长3ms;在第1组上行逻辑信道之后分别建立2、3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差分值分别为2、4,那么相应的,所示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采用5ms的周期bsr定时器,第3组上行逻辑信道采用7ms的周期bsr定时器。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由于在下发第2个及其以后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的配置信息时,仅采用下发不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差分值即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计算得到最终使用的定时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下发数据量,提升了传输效率,并且尽量不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关于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subframe(子帧)或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tti)的方式来表示时长。

例如: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的周期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为5sf、10sf,也就是说,采用sf这种子帧长度来作为时长的衡量单元,相应的分别表示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ms、10ms;

另外,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若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定时器时长为5tti、或10tti,则也可以表示该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ms、10ms。

当然,需要理解的是,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定时器的时长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表示,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配置生成单元71,用于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

配置发送单元72,用于发送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当配置生成单元71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当配置生成单元71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这里,网络设备可以为网络侧的管理设备,或者可以为网络侧的基站,只要能够进行终端设备的管理即可,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可以理解的是,配置生成单元71还可以基于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数据历史、或者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指令,得知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有资源位置、传输时间等等。另外,关于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可以为即将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已经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和/或上行逻辑信道组,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具体来说,可以存在以下几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场景一、

配置生成单元7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的,可以为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

基于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其中,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配置信息中包含的时长信息,在本场景中可以具体为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可以与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无线环境信道质量指示(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

基于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业务的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允许设置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的长度可以在1ms-10ms内,那么接近1-5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而6-10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当然,前述仅分成较短以及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仅为一种示例,实际上可以基于不同的业务的特征,对应更多层次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将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分为长、中、短三种类型,1-3ms为短的周期或间隔,4-7ms为中等的周期或检测,8-10ms为较长的周期或间隔。以此类推,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更多种周期或间隔的设置。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二、

配置生成单元7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针对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具体的,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针对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相同或不同。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可以与qos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或者,还可以基于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标识信息,或者逻辑信道属性参数(logicalchannelconfig)来确定。其中,不同的lcg的标识也可以分别对应与不同的qci,比如,qci1-3可以对应lcg1,qci4-6可以对应lcg2,qci7-9可以对应lcg3。可以理解的是,前述lcg的标识与qci之间的对应关系仅为示例,实际可以存在其他的对应方式,本实施例中进行穷举。

基于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配置各个lcg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特征(比如qci)表征所述lcg对应的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特征(比如qci)特征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网络设备可以允许设置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的长度可以在1ms-10ms内,那么接近1-5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而6-10ms的周期或重传间隔可以认为是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当然,前述仅分成较短以及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仅为一种示例,实际上可以基于不同的业务的特征,对应更多层次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将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分为长、中、短三种类型,1-3ms为短的周期或间隔,4-7ms为中等的周期或检测,8-10ms为较长的周期或间隔。以此类推,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进行更多种周期或间隔的设置。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三、

配置生成单元7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不同的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可以与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相关,比如,具体可以参照qos中的无线环境信道质量指示(qci),不同的qci可以用于提供对应不同的业务的特征。

基于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业务的特征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业务的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场景与场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bsr定时器可以包括: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

本场景对不同时使用的上行逻辑信道进行了配置,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了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之后;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利用第一时长差分值分别与第一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一重传bsr定时器进行差分计算得到每一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所配置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长差分值可以包括有周期差分值以及重传差分值,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上行信道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除第一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因为可以具备不同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因此可以计算得到不同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在下发配置信息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传输比特,从而在保证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更加提升了传输效率。

场景四、

配置生成单元7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获取不同时间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特征。

进一步地,前述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可以与qos相关,本实施例中进行穷举。

基于各个逻辑信道组(logicchannelgroup,lcg)对应的特征,配置各个lcg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方式,可以为当特征(比如qci)表征所述lcg对应的业务传输时延较低,或者传输速率较高,那么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因为通常这种业务有可能会频繁的发送bsr,所以配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能够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

相反的,当特征(比如qci)特征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容忍度较高,或者传输速率较低,那么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间隔较长的重传bsr定时器,因为这类业务可能传输的频繁度较低,那么可以间隔较长时间发送一次bsr。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传输时延的较高或较低的判定门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传输速率较高或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对其进行穷举。

还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特征虽然仅提到的传输时延、传输速率这两种,实际上还可以存在更多的特征来描述不同的业务,比如,可以以物联网业务来表述业务的特征(这种业务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时延要求较低),关键需要通过这些特征判断是否需要频繁的发送bsr,若需要则设置较短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否则,可以设置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

其中,较短或较长的周期bsr定时器或重传bsr定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场景与场景二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进行不同的第二bsr定时器(具体包括重传bsr定时器、和/或、周期bsr定时器)的设置;并且在完成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bsr之后,在后续建立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仅基于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与第二bsr定时器相加或相减得到各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

还需要指出的是,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数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也就是可以具备上限,比如,可以将10个作为上限,此后可以认为再次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为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其后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以此类推,进行循环处理。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由于在下发第2个及其以后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的配置信息时,仅采用下发不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差分值即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计算得到最终使用的定时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下发数据量,提升了传输效率,并且尽量不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关于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subframe(子帧)或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简称tti)的方式来表示时长。

例如: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的周期定时器的时长可以为5sf、10sf,也就是说,采用sf这种子帧长度来作为时长的衡量单元,相应的分别表示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ms、10ms;

另外,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若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的定时器时长为5tti、或10tti,则也可以表示该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为5ms、10ms。

当然,需要理解的是,配置信息中指示某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定时器的时长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表示,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配置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配置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另外,配置单元82,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在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周期性的发送bsr,和/或,在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重传bsr。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在终端设备侧也可以存在以下几种场景,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场景一、

配置接收单元8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基于获取到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进行bsr传输或重传。

本场景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获取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所对应的业务的特征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的历史交互数据,能够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要使用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业务的特征;或者,可以在需要下发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从历史记录中进行查找得到业务的特征。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3,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分别设置上行逻辑信道1-3的周期bsr定时器;如图中所示,上行逻辑信道1、2的周期bsr定时器可以设置为一样的时长5ms,产生的原因可能由于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的业务的特征相似或相同,因此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另外,上行逻辑信道3可以采用其他的时长与前两个不同。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二、

配置接收单元81,具体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相应的,配置单元82,还可以用于基于所述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进行bsr的传输或重传。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4,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分别设置上行逻辑信道组1-3的周期bsr定时器;如图中所示,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可以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比如,第1组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包含有上行逻辑信道1-1、1-2以及1-3,其他组上行逻辑信道也由多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成,这里不做赘述,参见图示即可;1、3组上行逻辑信道的周期bsr定时器可以设置为一样的时长3ms,产生的原因可能由于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的特征相似或相同,因此这两个上行逻辑信道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而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可以设置采用不同的的周期bsr定时器,这是由于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的特征与其他两组不同,如图中所示第2组上行逻辑信道采用5ms的周期bsr定时器。

本场景中,针对不同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

场景三、

配置单元82,具体用于保存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中关于进行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中进行定时器的计算的方式说明如下: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

将第一周期bsr定时器(或者第一重传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确定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本场景的一种示例可以参见图5,本示例采用重传bsr定时器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周期bsr定时器与其类似,只是不再进行图示说明。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将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1的重传bsr定时器设置为5ms;其后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2、3则配置信息中仅包含有各自对应的差分值,根据各对应的差分值计算得到各自的重传bsr定时器,比如,图中所示差分值分别为0、5,相应的,各自的重传bsr定时器分别为5ms和10ms。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在下发配置信息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传输比特,从而在保证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更加提升了传输效率。

场景四、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其中,第二bsr定时器中可以包括有第二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二重传bsr定时器;

另外,第二时长差分值可以包括有针对不同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不同的第二重传差分值、或第二周期差分值;需要理解的是,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相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以及周期差分值也可以相同可以不同。

所述配置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上周期性发送bsr,和/或,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在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中重传bsr。

当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时,基于所述第二bsr定时器、以及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传输bsr的传输周期,基于所述传输周期在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周期性发送bsr、或重传bsr。

本场景与本实施例中的场景二不同之处在于,能够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进行不同的重传bsr定时器、和/或、周期bsr定时器的设置;并且在完成针对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的第二周期bsr定时器、和/或第二重传bsr定时器之后,在后续建立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仅基于每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集合得到其所需采用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具体来说,本场景中关于进行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中进行定时器的计算的方式说明如下:

从配置信息中获取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将第二周期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所对应的第三时长差分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最终得到的不同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周期bsr定时器的时长,也可以为相同或不同);

和/或,

将第二重传bsr定时器与所述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具体为采用第二时长差分值中的重传时长差分值)进行计算(相加、或者相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针对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重传bsr定时器的时长。

还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将10个作为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数量上限,此后可以认为再次建立的上行逻辑信道组,作为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其后为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10个)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以此类推,进行循环处理。

本场景提供的针对不同时候建立的上行lcg的特征,确定不同或相同的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的方式,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终端设备的业务状态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使得上行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且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由于在下发第2个及其以后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的配置信息时,仅采用下发不同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差分值即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计算得到最终使用的定时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下发数据量,提升了传输效率,并且尽量不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实施例五、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4。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按键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9021和应用程序9022。

其中,操作系统9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9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9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9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901用于针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

发送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至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当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时,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中,或者由处理器901实现。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901还用于:确定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901还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针对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901还用于确定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可选地,处理器901还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时,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其中,与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之和、或之差。

网络设备9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终端设备900通过针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实施例六、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和其他用户接口1003。终端设备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5。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按键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0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

其中,操作系统10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0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0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保存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或者,

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1中,或者由处理器1001实现。处理器10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11中的终端设备1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11中的终端设备11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1110、存储器1120、输入单元1130、显示单元1140、处理器1160、音频电路1190、wifi(wirelessfidelity)模块1180和电源1190。

其中,输入单元11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1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11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1131。触控面板11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1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1160,并能接收处理器11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131。除了触控面板1131,输入单元1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132,其他输入设备1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1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11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1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141。

应注意,触控面板11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11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1160是终端设备1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1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12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1100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1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11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1122内的数据,处理器116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缓存状态报告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信息;

根据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保存所述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160还用于: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在建立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逻辑信道组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与所述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各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可选地,处理器1160还用于:保存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一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

或者,

保存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根据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长差分值,确定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并保存所述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bsr定时器的时长。所述bsr定时器为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所述bsr定时器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时长差分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bsr定时器的时长,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除所述第一个上行逻辑信道组之外的其他上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第二时长差分值。

可见,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100通过对不同的逻辑信道或者逻辑信道组、分别配置周期bsr定时器和/或重传bsr定时器;如此,能够使得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交互过程中,采用更加灵活、且更加贴合上行逻辑信道或者上行逻辑信道组的情况的bsr的传输周期或重传间隔,从而使得各个业务对应的逻辑信道或逻辑信道组,均能得到自己对应的bsr传输周期或重传周期,能够合理地利用上行资源,并且保证了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装置,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