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051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然而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对手机显示屏的性能以及主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主板结构,后盖内安装有电池,手机主板上分布有各种元器件以及连接元器件的导电线路,其余主板部分电子元器件,通过塑料板封装起来,防止灰尘进入或者人工触碰,封装取出手机电池,必须整个将后盖掀开,及其不方便。并且,设置在主板本体上的电器元件很容易受到干扰,影响了手机主板的影响状况,同时现有的lcd显示屏色彩不够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本体、oled显示屏、主板,所述oled显示屏镶嵌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主板集成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本体的腔室内部,所述oled显示屏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基板、聚合物防短路层、阴极、电子注入层、氮化钼薄膜、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阳极,所述的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为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2,3,5,6-四氟-7,7',8,8'-四氰二甲基对苯醌或三氧化钼,所述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10-20纳米。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包括主板本体、耳机插口、充电插口、sim卡槽、存储卡槽、摄像头、电池槽、卡爪、电池、屏蔽罩、插块、插槽和散热孔,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摄像头,所述主板本体顶端设有耳机插口,所述主板本体侧部设有充电插口,与所述充电插口同侧设有sim卡槽,所述主板本体下端设有存储卡槽,与所述sim卡槽相对侧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侧部设有卡爪,所述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主板本体中部设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上设有散热孔,所述主板本体上设有插槽,所述屏蔽罩两侧设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于所述散热孔上端,所述屏蔽罩上端设有多个散热翅片。

作为优选,所述聚合物防短路层为pedot:pss,其厚度为400-600nm。

作为优选,所述阴极为石墨烯、ito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其厚度为220-300nm。

作为优选,所述氮化钼薄膜的厚度为0.5-5纳米。

作为优选,所述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为30-70纳米厚的铷掺杂8-羟基喹啉铝,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为25-50纳米厚的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所述发光层为25-50纳米厚的cbp:ir(ppy)3,所述空穴传输层为10-30纳米厚的tapc,所述空穴注入层为15-30纳米厚的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为50-80纳米厚的金属银电极。

本发明通过在移动通讯终端主板本体上设置电池槽,并在电池槽侧部设置卡爪,从而能够方便的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槽中,并通过卡爪进行固定,提高了安装方便性和稳定性;并在移动通讯终端主板本体中部设置屏蔽罩,能够将电器元件进行封闭,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其连接方式是通过主板本体上的插槽与屏蔽罩上的插块相配合,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并在屏蔽罩上设置散热孔和散热翅片,提高了散热效果,而在散热孔上设置防尘网,从而能够防止尘土进入到屏蔽罩内影响电器元件的运行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池方便安装和拆卸,设有屏蔽罩,抗干扰能力强,散热效果好。同时采用新型的oled器件作为移动通讯终端显示屏,使得该移动通讯终端具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oled显示屏的移动通讯终端,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本体1、oled显示屏2、主板3,所述oled显示屏镶嵌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本体的上表面,所述主板集成于所述移动通讯终端本体的腔室内部,所述oled显示屏1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基板21、聚合物防短路层22、阴极23、电子注入层24、氮化钼薄膜25、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第二电子传输层27、发光层28、空穴传输层29、空穴注入层210和阳极211,所述主板3包括主板本体31、耳机插口32、充电插口33、sim卡槽34、存储卡槽35、摄像头36、电池槽37、卡爪38、电池39、屏蔽罩310、插块311、插槽312和散热孔313,所述主板本体31上设有摄像头36,所述主板本体31顶端设有耳机插口32,所述主板本体31侧部设有充电插口33,与所述充电插口33同侧设有sim卡槽34,所述主板本体31下端设有存储卡槽35,与所述sim卡槽34相对侧设有电池槽37,所述电池槽37侧部设有卡爪38,所述电池槽37内设有电池39,所述主板本体31中部设有屏蔽罩310,所述屏蔽罩310上设有散热孔313,所述主板本体31上设有插槽312,所述屏蔽罩310两侧设有插块311,所述插块311与所述插槽312相配合,更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网314,所述防尘网314设于所述散热孔313上端。防尘网314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尘土的进入,提高了电器元件的清洁度,并提高了运行稳定性。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翅片315,所述屏蔽罩310上端设有多个散热翅片315。散热翅片315的设置,能够提高屏蔽罩310内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提高运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注入层24的材料为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2,3,5,6-四氟-7,7',8,8'-四氰二甲基对苯醌或三氧化钼,所述电子注入层24的厚度为10-20纳米,所述聚合物防短路层22为pedot:pss,其厚度为400-600nm。所述阴极23为石墨烯、ito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其厚度为220-300nm。所述氮化钼薄膜25的厚度为0.5-5纳米。所述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为30-70纳米厚的铷掺杂8-羟基喹啉铝,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27为25-50纳米厚的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所述发光层28为25-50纳米厚的cbp:ir(ppy)3,所述空穴传输层29为10-30纳米厚的tapc,所述空穴注入层210为15-30纳米厚的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所述阳极211为50-80纳米厚的金属银电极。

实施例1: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基板21、聚合物防短路层22、阴极23、电子注入层24、氮化钼薄膜25、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第二电子传输层27、发光层28、空穴传输层29、空穴注入层210和阳极211,其中所述的电子注入层24的材料为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所述电子注入层24的厚度为15纳米,所述聚合物防短路层22为pedot:pss,其厚度为450nm。所述阴极23为石墨烯,其厚度为260nm。所述氮化钼薄膜25的厚度为2纳米。所述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为40纳米厚的铷掺杂8-羟基喹啉铝,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27为30纳米厚的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所述发光层28为40纳米厚的cbp:ir(ppy)3,所述空穴传输层29为15纳米厚的tapc,所述空穴注入层210为20纳米厚的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所述阳极211为60纳米厚的金属银电极。

实施例2: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柔性基板21、聚合物防短路层22、阴极23、电子注入层24、氮化钼薄膜25、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第二电子传输层27、发光层28、空穴传输层29、空穴注入层210和阳极211,其中所述的电子注入层24的材料为2,3,5,6-四氟-7,7',8,8'-四氰二甲基对苯醌或三氧化钼,所述电子注入层24的厚度为20纳米,所述聚合物防短路层22为pedot:pss,其厚度为400nm。所述阴极23为碳纳米管,其厚度为220nm。所述氮化钼薄膜25的厚度为5纳米。所述n型掺杂的电子传输层26为70纳米厚的铷掺杂8-羟基喹啉铝,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27为50纳米厚的1,3,5-三[(3-吡啶基)-3-苯基]苯,所述发光层28为50纳米厚的cbp:ir(ppy)3,所述空穴传输层29为30纳米厚的tapc,所述空穴注入层210为30纳米厚的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杂苯并菲,所述阳极211为80纳米厚的金属银电极。

本发明通过在移动通讯终端主板本体上设置电池槽,并在电池槽侧部设置卡爪,从而能够方便的将电池放置在电池槽中,并通过卡爪进行固定,提高了安装方便性和稳定性;并在移动通讯终端主板本体中部设置屏蔽罩,能够将电器元件进行封闭,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其连接方式是通过主板本体上的插槽与屏蔽罩上的插块相配合,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并在屏蔽罩上设置散热孔和散热翅片,提高了散热效果,而在散热孔上设置防尘网,从而能够防止尘土进入到屏蔽罩内影响电器元件的运行稳定性。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池方便安装和拆卸,设有屏蔽罩,抗干扰能力强,散热效果好。同时采用新型的oled器件作为移动通讯终端显示屏,使得该移动通讯终端具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等优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