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3795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技术驱动下,数据对于各个业务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户数据又是所有数据中的黄金数据,对广告业务、推荐业务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用户在各个场景产生用户数据,例如,分设备场景(例如,pc、m页(移动端浏览器)、app等)、分业务场景(例如,浏览商品数据、购物数据、今日头条行为数据等)。

对于移动设备,可以通过设备id来唯一地识别一个用户。对于pc浏览器或者m页,可以在浏览器中种植cookie来唯一地识别一个用户。安卓设备可以将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标识)来作为设备id,苹果设备可以将idfa(identifierforidentifier,广告标识符)来作为设备id。对于cookie,可以通过将浏览器尺寸、第一次访问时间等等特征组合起来计算签名获得,我们简称为cookieid。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数据采集和识别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在苹果设备上产生一系列数据,设备号为idfa1,服务器收集与idfa1相对应的用户数据data1;

2.用户在安卓设备上产生一系列数据,设备号为imei1,服务器收集与imei相对应的用户数据data2;

3.用户在pc浏览器上产生一系列数据,唯一标识为cookieid1,服务器收集与cookieid1相对应的用户数据data3;以及

4.服务器通过idfa1可以获取data1,通过imei1可以获取data2,通过cookieid1可以获取data3,然后各个用户数据可以作用于各个业务场景。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过idfa1无法获取到data2和data3,通过imei1无法获取到data1和data3,通过cookieid1无法获取到data1和data2,由此产生了数据孤岛问题。这是因为服务器无法得知idfa1、imei1和cookieid1是属于同一用户。idfa、imei和cookieid等用户标识不是用户永久性账号。例如,当一个设备由多人共享或同一用户使用不同客户端设备时,无法将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用户标识进行关联,也就无法跨屏识别同一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任意用户标识(idfa、imei以及cookieid等)来识别用户,获得用户在各个场景(即,各个客户端设备)中产生的用户数据,以及通过属于同一用户的用户账号来将各个场景中产生的用户数据进行关联,从而提供全方位的用户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调取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户标识user_id;将与用户标识user_id相对应的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以及将用户账号pin和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的数据data进行处理以生成用户关系数据并且存储生成的用户关系数据,其中所述用户关系数据包括所述用户账号pin与所述用户标识user_id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调取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户标识user_id;数据接入模块,该数据接入模块用于将与用户标识user_id相对应的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模块,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账号pin和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的数据data进行处理以生成用户关系数据并且存储生成的用户关系数据,其中所述用户关系数据包括所述用户账号pin与所述用户标识user_id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用户账号pin是永久性账号。

可选地,用户标识user_id包括idfa、imei以及cookieid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统一数据结构为:user_id,user_id_type,pin,data。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跨屏识别用户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能够利用个人永久性账号将各个设备id连通起来,通过统一数据结构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整合,以将用户在各个设备上产生的数据统一起来并且将同一用户数据归属到同一账号上,从而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进而达到提供完善的用户数据以及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跨屏识别用户的系统框架;

图1b示出图1a的数据存储中所包括的用户简档的示意图;

图1c示出图1a的数据存储中所包括的用户关系的示意图;

图1d示出图1a的离线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跨屏识别用户的系统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实现跨屏识别用户的系统框架包括线上系统l1、数据存储l2和离线数据处理l3。

线上系统l1包括用户检索模块(user_server)。用户检索模块用于接收请求,该请求用于请求用户简档数据和用户关系数据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用户检索模块实时地接收请求并且基于请求从数据存储l2中获取用户简档数据和用户关系数据。

图1a中的数据存储l2包括用户简档和用户关系。图1b示出用户简档的示意图,并且图1c示出用户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1b所示,用户简档包括用户账号pin、浏览器用户标识cookie、安卓端用户标识imei、苹果端用户标识idfa和其他场景标识。浏览器用户标识cookie包括pc端用户标识和m页用户标识。m页用户标识也被称为移动端浏览器用户标识。

如图1c所示,通过用户账号pin,不同用户标识被关联起来。用户关系包括用户账号pin与浏览器用户标识cookieid之间的关系、用户账号pin与安卓端用户标识imei之间的关系、用户账号pin与苹果端用户标识idfa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账号pin与其他场景标识之间的关系。

图1d示出图1a中离线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当用户在多种客户端设备上登录或未登录个人用户账号并浏览各种信息时,会产生相应的数据。与各种客户端设备相应的数据分别地实时存入到服务器中。这里所涉及的客户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pc、安卓系统手机、苹果系统手机等等。由于能够实时存入到服务器中,所以也能够获取用户的实时信息,而且用户数据能够实时作用于线上系统,给用户提供更加实时、准确的服务。

未登陆个人用户账号时所产生的相应数据与用户账号之间的用户关系数据可以在用户登陆用户账号之后被收集和存储。

如图1d所示,针对同一用户账号pin,pc端用户数据可以存入到pc数据存储空间中,m页用户数据可以存入到m页数据存储空间中,安卓端用户数据可以存入到安卓数据存储空间中,苹果端用户数据可以存入到苹果数据存储空间中,以及其他场景用户数据可以存入到其他场景数据存储空间中。

如图1d所示,在离线数据处理l3中,数据接入过程是接入pc数据存储空间、m页数据存储空间、安卓数据存储空间、苹果数据存储空间、以及其他场景数据存储空间中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将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为内部更易于操作的数据格式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包括两个主要步骤:1)检查数据是否合法(例如,imei是否严格为15或者16个字符),如果数据非法,则将数据进行滤除,如果非法数据进入系统,就会使得部分非法数据账户映射关系错乱,影响整体系统的服务质量;以及2)将不同格式的合法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格式。通过数据清洗过程,可以使得内部数据合法,并且内部数据结构统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处理。

如图1d所示,数据处理过程是对统一数据结构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用户简档数据和用户关系数据这两类。然后,将这两类数据分别存入到相应的存储空间中。优选地,离线数据处理l3中,数据接入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都是批量进行的。批量处理能够加速数据处理速度,节约处理过程中需要的硬件资源。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用于获取用户数据的请求;服务器基于请求来调取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户标识user_id的用户简档(userprofile)(s21);服务器将与用户标识user_id相对应的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s22);以及服务器将用户账号pin和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的数据进行处理以生成用户关系数据并且将生成的用户关系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s23)。

统一数据结构可以为:user_id,user_id_type,pin,data。user_id具体地可以是cookieid、imei、idfa等字符串。user_id_type的取值可以为:1(pc_cookieid),2(m页cookie),3(imei),4(idfa)……。例如,pcdata的数据结构可以为pc_cookieid,1,pin,data;m页data的数据结构可以为m_cookieid,2,pin,data;安卓data的数据结构可以为imei,3,pin,data;以及苹果data的数据结构可以为idfa,4,pin,data。其中data表示的是数据。统一数据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的结构,还是存在其他数据结构。

用户简档可以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于识别用户的用户标识user_id。用户标识user_id可以包括idfa、imei以及cookieid等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账号pin可以是永久性账号。同一用户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用户账号。当用户具有多个账号时,多个账号中含有相同信息(例如,相同的身份证信息和电话号码信息)时,可以将多个账号认定为属于同一用户。

用户关系数据可以包括用户账号pin与用户标识user_id之间的关联关系。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能够通过用户账号,将多个用户标识关联起来,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例如,通过京东账号pin,将各个场景的用户数据关联起来,提供完善的用户数据。提供完善的用户数据,提升广告相关业务数据,大幅提升广告点击率。

主要提升如下:

(1)跨屏识别用户技术使用在广告主跟单项目,使得广告主跟单效果提升40%。也就是说,用户在设备a上面发生了广告点击,但是在设备b上面进行了商品购买,使用跨屏用户识别技术后,就可以确定本次购买与设备a上的广告点击相关;以及

(2)跨屏识别用户技术使用在广告触发和点击率预估用户特征上面,使得整体广告点击率提升10+%。也就是说,用户在设备a上面产生的浏览、搜索数据可以在用户使用设备b上使用。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的示意图。

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基于用于获取用户数据的请求,调取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户标识user_id的用户简档;数据接入模块,该数据接入模块用于将与用户标识user_id相对应的数据中的非法数据滤除并将合法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模块,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账号pin和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的合法数据data进行处理以生成用户关系数据并且将用户关系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

存储的数据可以分为用户数据和用户关系数据。

图4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或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400。

如图4所示,系统架构4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401、402、403、网络404和服务器405。网络404用以在终端设备401、402、403和服务器4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4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401、402、403通过网络404与服务器4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401、402、4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401、402、4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4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401、402、4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屏识别用户的方法一般由服务器405执行,相应地,跨屏识别用户的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405中。

应该理解,图4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发送单元、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发送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向所连接的服务端发送图片获取请求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调取包括用户账号pin和用户标识user_id的用户简档;将与用户标识user_id相对应的数据中的非法数据滤除并将合法数据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以及将用户账号pin和转化为统一数据结构的合法数据data进行处理以生成用户关系数据并且存储生成的用户关系数据,其中所述用户关系数据包括所述用户账号pin与所述用户标识user_id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个人永久性账号将各个设备id连通起来,通过统一数据结构将不同设备上的数据整合,以将用户在各个设备上产生的数据统一起来并且将同一用户数据归属到同一账号上,从而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进而达到提供完善的用户数据以及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的技术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