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5324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助听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



背景技术:

耳内助听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助听器,目前助听器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助听器广泛接收所有声音信息,无法对使用者想要接收的信息进行定向接收,这导致了使用者在听力有障碍的状态下还受到干扰音的影响,进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

第二、助听器集成程度高,其内的各元器件相互之间容易形成电信号干扰。

第三、各种按钮集中在一起操作不方便。

第四、助听器每次使用后均需要烘干,且在潮湿环境中不能使用,在出汗情况下也不便使用。

第五、助听器由于集成度高,维修困难,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

第六,助听器需要根据不同使用者耳道的宽度和长度定做不同的外壳,过程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第七、助听器放大功率小,放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其内的各元器件相互之间不容易形成电信号干扰,操作方便、使用方便、维修方便,放大功率大,放大效果好,对所需要听到的声音进行定向接收,并且能适合不同耳道的宽度和长度,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造价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包括入耳式壳体、麦克风和放大器,放大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设置有依次串接的用于将信号放大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三级放大电路、第四级放大电路和第五级放大电路,箱体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入耳式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第一数据线与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声输出换能器,所述麦克风通过第二数据线与输入电路连接;所述入耳式壳体包括容纳壳、深度调节空心柱和用于塞入耳道的柔性套,其中,容纳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深度调节空心柱外壁上设置有与容纳壳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柔性套套设在深度调节空心柱的一端,深度调节空心柱的另一端与容纳壳构成螺纹连接,所述柔性套上设置有多个呈阶梯状分布的凸起,多个凸起的直径沿柔性套到容纳壳方向依次增大,所述麦克风上环设有呈漏斗状的聚音罩,聚音罩小口径的一端与麦克风固定连接,所述深度调节空心柱靠近柔性套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卷边,且柔性套上直径最小的凸起嵌设于该卷边内,所述卷边处设置有覆盖于深度调节空心柱一端顶部的防护网,所述第二数据线上设置有导线收缩盒,导线收缩盒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设置有缠绕轴。

所述凸起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空气流通的通槽。

所述柔性套为硅胶套。

所述第一数据线由第一伸缩线和设置在第一伸缩线两端的两条第一无弹线构成。

所述第二数据线由第二伸缩线和设置在第二伸缩线两端的两条第二无弹线构成,所述位于第二数据线上的导线收缩盒设置在两条第二无弹线中的任意一条上,且设置有导线收缩盒的第二无弹线的一端与该导线收缩盒的缠绕轴固定连接。

所述麦克风、放大器和电声输出换能器均由电池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具有放大器,并且放大器内具有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功率高,放大效果好,造价成本低;

二、本发明尤其适合老年人使用,集成程度低,按钮无需集中设置,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其深度调节空心柱和容纳壳螺纹连接,通过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助听器伸入耳道内的深度,在柔性套上设置有直径不同的凸起,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耳道的宽度调整进入耳道内柔性套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使用者耳道的宽度和长度不同都能适用该助听器,无需单独定制,省时省力;

四、使用者根据想要接收到的声音而将麦克风放置在声源附近,使得使用者可以定向接收声音,且麦克风上设置有聚音罩,有效降低了外界杂音对接收声音的干扰,防干扰效果显著,使用更加方便,聚音罩可收缩,使得携带方便,不使用时也不占用空间,通过麦克风的指向以及聚音罩的聚音,从而实现定向选取声源的效果;

五、本发明集成程度较低,使得其内的各元器件相互之前不容易形成电信号干扰;

六、在潮湿情况下也能使用,出汗情况下也能使用,无需每次使用后烘干,更加方便;

七、本发明集成程度较低,体积较大,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时容易找到故障处,维修方便;

八、入耳式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第一数据线与放大器的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声输出换能器,所述麦克风通过第二数据线与放大器的输入电路连接,从而使麦克风、电声输出换能器和放大器三者分离,相互之间不产生电干扰信号,助听效果更加,通过导线连接避免无线信号干扰;

九、操作按钮设置在放大器的箱体上,便于操作;

十、本发明除了入耳式壳体外,其余部件基本不与人体接触,因此对汗水和潮湿环境的影响不敏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入耳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套管与滑动限位片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定向防干扰助听器,包括入耳式壳体1、麦克风2和放大器6,放大器6包括箱体601,在箱体601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在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设置有依次串接的用于将信号放大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第三级放大电路、第四级放大电路和第五级放大电路以及相关辅助元器件,箱体601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入耳式壳体1内设置有通过第一数据线3与输出电路连接的电声输出换能器,所述麦克风2通过第二数据线7与输入电路连接;所述入耳式壳体1包括容纳壳101、深度调节空心柱102和用于塞入耳道的柔性套103,其中,容纳壳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深度调节空心柱102外壁上设置有与容纳壳10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柔性套103套设在深度调节空心柱102的一端,深度调节空心柱102的另一端与容纳壳101构成螺纹连接,所述柔性套103上设置有多个呈阶梯状分布的凸起1031,多个凸起1031的直径沿柔性套103到容纳壳101方向依次增大,所述麦克风2上环设有呈漏斗状的聚音罩4,聚音罩4小口径的一端与麦克风2固定连接,所述深度调节空心柱102靠近柔性套103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卷边104,且柔性套103上直径最小的凸起1031嵌设于该卷边104内,所述卷边104处设置有覆盖于深度调节空心柱102一端顶部的防护网。所述第二数据线7上设置有导线收缩盒5,导线收缩盒5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内设置有缠绕轴。本发明与现有的集成式助听器不同,集成式助听器受到体积限制,从而导致集成式助听器的放大功率小。而本发明通过设置放大器6,提高了放大功率,适合听力障碍者使用。本发明尤其适合使用者移动范围较小时使用,如两个人之间谈话、学生听课、看电视、听广播等。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

又如,聚音罩4包括伸缩式骨架和设置在伸缩式骨架上的薄膜面,通过打开和闭合伸缩式骨架从而使聚音罩4伸展或折叠,使聚音罩4方便收纳,并且有效收纳声波。当需要定向收纳声波时,将聚音罩4展开使用。当无需定向收纳声波时,将聚音罩4闭合收纳起来,直接使用麦克风2收纳声波即可。

又如,本发明所述的助听器还包括一个收缩式麦克风放置架,且收缩式麦克风放置架设置在麦克风2上,当使用者移动范围较小时,如看电视、听广播或两个人交谈时,将收缩式麦克风放置架打开,使其支撑麦克风2并使麦克风2朝向需要的声源。当使用者移动范围较大时,如走步或运动时,将收缩式麦克风放置架收起,更加易于携带。

如,所述凸起103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使空气流通的通槽1032,从而使得在出汗情况下也能使用,且使用后无需烘干。

又如,所述柔性套103为硅胶套。

又如,所述第一数据线3由第一伸缩线301和设置在第一伸缩线301两端的两条第一无弹线302构成。

又如,所述第二数据线7由第二伸缩线701和设置在第二伸缩线701两端的两条第二无弹线702构成。从而使第二数据线7的长度可以调节,方便使用,所述位于第二数据线7上的导线收缩盒5设置在两条第二无弹线702中的任意一条上,且设置有导线收缩盒5的第二无弹线702的一端与该导线收缩盒8的缠绕轴固定连接,从而使第二数据线7可部分收缩于导线收缩盒5内,携带便捷。

又如,所述放大器6上设置有背带,人在使用本发明使,可以将其携带在身上,非常方便,且背带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麦克风2的可调向卡扣。

又如,所述麦克风2、放大器6和电声输出换能器均由电池供电,电池可为充电电池、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

又如,所述两个入耳式壳体1之间通过弹性佩戴件连接,弹性佩戴件可以佩戴在头上,更容易定位,使用更方便。

又如,所述箱体601为长方体形,箱体601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箱体601底面四角处的伸缩杆602,所述伸缩杆602包括多个由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套管6021,多个套管6021的直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且相邻两个套管6021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套管6021与另一套管6021构成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卡接孔6022和两个限位滑动片6023,限位滑动片6023中部内凸形成与卡接孔6022匹配的卡接部6024,卡接部6024卡接固定于卡接孔6022内,所述相邻两个伸缩杆602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603,连接杆603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连接杆603两端的伸缩杆602的直径最大的套管6021固定连接。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助听器有多种型号,体积大小各异。当适合放置在室内使用的助听器的放大器6体积较大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可以对放大器6所在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使本发明适应性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