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0375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小巧及便携的特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是小巧的移动终端往往硬件配置较低,且散热能力较差,难以运行如大型网络游戏、photoshop以及三维制图等需要高配置支持的应用程序;而高配置的终端设备却体积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随着自媒体的盛行,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导演,每个场景也能成为拍摄现场,任何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导播成为一种趋势,这样就使得使用便携移动终端对需高配置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进行导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方式是采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具有高配置的终端设备的屏幕,获得视频流。这样获取的视频流数据的质量,会因为拍摄角度、光线及拍摄者技巧等因素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想要进行多画面导播时,仅通过摄像头来获取视频流的方式限制了导播内容的丰富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实现使用便携移动终端对多画面多角度的画面进行导播,尤其适用于对需高配置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进行移动导播,且导播的视频流画面质量较优。

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所述导播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包括步骤:

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

运行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剪辑处理、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切换处理,及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合并处理。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移动终端调用本设备的摄像头,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流;

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中包括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流。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所述标识信息由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协议广播到局域网内。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网络协议包括以下任一:udp协议、tcp协议及airplay协议。

一种导播方法,运用于移动终端,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剪辑处理、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切换处理,及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合并处理。

在某些例子中,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的步骤包括:

获取其他视频流;

将视频流与其他视频流合成目标视频流;

所述其他视频流包括以下至少任一: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的视频流、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目标视频流的各路视频流呈分别单独显示、或画中画显示、或左后显示、或上下显示。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所述标识信息由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协议广播到局域网内。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网络协议包括以下任一:udp协议、tcp协议。

在某些例子中,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该步骤包括:

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airplay连接,基于所建立的airplay连接,获取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的视频流。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及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端口号。

在某些例子中,运行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二维码信息,获取二维码信息中包含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某些例子中,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该步骤还包括:

获取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其他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获取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预设手势信息,显示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选择所需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获取被选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对所述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终端设备的类型、名称、型号、分辨率、所在位置、剩余电量、网络状况、视频流分辨率及视频流图片。

一种导播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剪辑处理、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切换处理,及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合并处理。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耦合于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并作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剪辑处理、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切换处理,及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合并处理。

通过在高配置的第一终端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程序,来捕获第一终端设备上运行的需高配置硬件支持的应用程序运行画面的视频流;便携的移动终端上运行第二应用程序,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基于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上述连接的通道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再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就可以使用便携移动终端对需高配置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进行导播,并且获取的应用程序运行的视频流画面质量较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网络图;

图2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系统中第一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三方交互的部分流程;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中标识信息获取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中另一标识信息获取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中状态信息显示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中另一状态信息显示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导播方法的示意图;

图9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导播装置的应用程序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导播一般是指导播设备将多台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即将视频流编辑后发送到服务器供观众观看,目的是为了给观众观呈现多画面多视角的视频。专业的导播设备笨重不便于移动,需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场所,由经过专业人士来进行操作。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导播不再是专业人士的特权,任何人都可以是导播的导演,任何画面及场景都可以是导播的素材。那么导播设备需具备便携性、普及性及方便性才能符合自媒体时代导播设备的要求。由于智能终端设备、大型互联网游戏及在线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导播的素材也不再局限于摄像机捕获到的画面,尤其是需要高配置硬件支持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画面,逐渐作为导播素材,但这类应用程序一般只能运行在不便携的终端设备上。这就与自媒体时代要求的随时随地的导播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以便携的移动终端作为导播设备,提供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用以获取高质量的需高配置应用程序的运行视频流,并进行导播。

图1为本申请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图,如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二终端设备102及第三终端设备103上均运行了同一款大型网络游戏,而导播用户想利用自己的移动终端104,将上述3台终端设备的游戏操作画面实时进行编辑或剪辑处理(导播处理),成为一场三人游戏竞技赛的教学视频流,并发送给服务器105,供第四终端设备106及第五终端设备107观看该教学视频流。

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等具有连网功能,且便携的电子设备。本申请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连网功能的设备,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对设备的类型并不做限定,上述终端设备包括本申请提到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第四终端设备及第五终端设备。

图2显示了一些例子中导播系统中第一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及服务器三方交互的部分流程,包括步骤:

步骤s201: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屏幕视频流,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存储的视频流,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摄像头捕获的视频流。

步骤s202:运行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s203: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s204: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

步骤s205: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剪辑处理、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切换处理,及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进行合并处理。在某些例子中,视频流的剪辑可以是导播用户挑选所需的视频流,将所需视频流按导播用户指令合理布局,将视频流的布局方式发送给服务器,那么在观众端观看到的视频流为按照导播用户的布局方式展示的视频流;导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对视频流进行剪辑。所述视频流的切换,在某些例子可以是将发送给服务器的视频流切换为其他视频流;所述视频流的合并,在某些例子中可以是将多路视频流合并为一路视频流,或是将n路视频流合并成m路视频流,其中m<n。

步骤s206: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将导播处理后的视频流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一应用程序可以用于捕获所在终端设备视频流,在某些例子中可以是录屏应用程序,也可以用于发送所在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还可以用于将捕获的视频流发送给与之建立连接的其他设备,可以理解,只要是功能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相似的,都可以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二应用程序可以是一种导播应用程序,可以用于获取其他设备发送的标识信息,可以用于获取与之建立连接的其他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也可以用于对获取的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还可以将视频流发送给服务器。在某些例子中,第二应用程序还可以是直播应用程序,可以理解,只要功能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应用程序的相似的,都可以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某些例子中,上述步骤还可以是移动终端调用本设备的摄像头,获取所述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流,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流,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发送的视频流合并后,发送给服务器。

与前述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下面以运行于移动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作为执行主体进行描述,图3为导播方法的部分步骤:

步骤s301,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某些例子中,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标识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及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端口号,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用于通信的标识信息。

在某些例子中,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所述标识信息由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协议广播到局域网内。如图4所示,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401上的第一应用程序402将第一终端设备401的标识信息广播到局域网内,与第一终端设备401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的移动终端403接收到该标识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一旦运行,会自动将其标识信息广播到局域网中,移动终端便可快速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某些例子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可以不在同一局域网内,而是都处于互联网中,这样即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相隔很远的距离也可以建立连接。

在某些例子中,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网络协议包括:tcp协议或udp协议、airplay协议等,本申请对网络协议的类型并不做限制。

在某些例子中,考虑到网络安全性问题,需要导播用户手动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的方法可以是:运行于移动终端的第二应用程序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二维码信息,上述二维码信息中包含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如图5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将其标识信息生成二维码信息501,可以在导播用户点击相关显示选项时,显示该二维码信息501,移动终端500通过扫描第一终端设备的二维码信息501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在某些例子中,第一终端设备的二维码信息可以提前被存储在移动终端500的相册中,当移动终端点击从相册选择502时,选取对应二维码信息,可以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某些例子中,移动终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式还可以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airplay连接,并基于所建立的airplay连接,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步骤s302,获取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的视频流;

步骤s303,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在某些例子中,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的步骤还可以是:获取其他视频流;再将获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与其他视频流合成目标视频流。在某些例子中,其他视频流可以包括是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的视频流、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在某些例子中,上述目标视频流的各路视频流呈分别单独显示、或画中画显示、或左后显示、或上下显示等,可以理解,本申请对于各路视频流显示的形式并不做限制。

在某些例子中,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可以是将视频流、音频流、动态图、静态文字、静态图片等的导播处理。

在某些例子中,导播处理还包括特效处理,例如美颜、瘦脸、去痣、特殊贴纸(卡通头饰、特殊文字图片等)等。

在某些例子中,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导播方法的步骤还可以包括:获取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其他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这样移动终端就与多台终端设备建立了连接。接着获取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在某些例子中,上述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区分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类型、名称、型号、屏幕分辨率及所在位置等信息;还包括用于体现终端设备运行状态的剩余电量及网络状况等;还可以包括体现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状况的视频流分辨率及视频流的图片等信息,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及运行于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的运行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的各种信息都可以是本申请实施提出的状态信息。获取状态信息后,在第二应用程序端可以根据预设手势信息,显示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这样用户可以根据状态信息,选择所需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并获取被选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对所述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可以看出,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便可区分多个终端设备,并可提前掌握所需终端设备的运行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视频流,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某些例子中,上述预设手势信息可以是左右滑动的手势信息、或上下滑动的手势信息、或点击某个图标键的手势信息等,本申请对预设手势信息的形式不做限制。

在某些例子中,状态信息的显示方式可以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获取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视频流,并将各路视频流按照用户自定义的方式合成目标视频流,然后发送给服务器。在某些例子中,显示的各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视频流的分辨率,且该视频流可分为超清、高清及标清供用户选择。

很多时候用户要先知道终端设备上发送的视频流是否满足需求,才决定是否选择该视频率流,来作为导播处理的素材,但是移动终端的屏幕往往偏小,同时观看多个视频流或是图片会非常不清晰,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在一个例子中,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方式显示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移动终端每次仅显示一个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设手势,切换显示另一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当状态信息包括视频流的图像信息、或实时的视频信息时,状态信息701在某些例子中可以是上一次获取该终端设备的视频流的最后画面,也可以是实时的视频。用户通过左右滑动,显示不同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挑选所需的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导播用户进行导播处理时,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从多路视频流中挑选所需展示给观众的视频流素材,并将上述各视频流素材的显示布局进行调整后,再将导播处理后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器;并且导播用户在进行导播处理时,可能希望实时预览导播效果,从而向观众呈现最佳的展示效果。然而大多数导播是实时导播,那么导播用户进行导播处理的操作画面将会被观众观看到,这样不仅影响观众和导播导播用户的导播用户体验,而且破坏了导播旨在为观众呈现最优的展示效果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某些例子中,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810及终端设备820分别与移动终端830建立连接后,终端设备810将其视频流801发送给移动终端830,终端设备820将其视频流802发送给移动终端830,移动终端830的摄像头431捕获的视频流803,上述视频流801、视频流802及摄像头捕获的视频流803的标识信息被展示在待选区834,本实施例中状态信息以实时的视频流画面为例。若此时导播用户想要向观众展示视频流801,则将视频流801拖到导播处理区833,然后将视频流发送至服务器,在某些例子中,将视频流801拖到导播处理区833后,导播用户将导播处理区833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器的同时,在直播区835实时展示发送给服务器的视频流。当导播用户不进行将导播处理区833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器的操作时,只是将视频流801发送至服务器,即展示视频流804显示的画面。当导播用户想将视频流801、视频流802及摄像头831捕获的视频流803,按一定布局展示给观众观看时,可以从模板显示区832选择一个模板样式,则导播处理区833显示出该被选模板样式,导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待选区834的视频流拖动到导播处理区833的模板样式中,导播用户可以按照需求调整模板样式的布局显示,待导播用户导播处理完毕,执行将导播处理区833的视频流发送至服务器的操作时,直播展示区的画面由视频流804切换为视频流805,且将视频流805发送给服务器,可以看出直播展示区展示的视频流与发送给服务器的视频流同步。从本实施例的导播处理方法可以看出,在导播处理区对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时,并不会影响发送至服务器供观众观看的视频流,当导播用户将视频流导播处理完毕后可以将导播处理区的视频流实时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即让观众观看到了经过导播用户精心编辑的视频流,又保证了导播的实时性。

在某些例子中,上述导播处理区与直播区可以显示在同一个界面中,也可以通过手势信息进行切换。

与前述导播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导播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导播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导播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9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某些例子中,处理器耦合于所述存储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软件和文件,并做出响应,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剪辑处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切换处理,及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合并处理。

请参考图10,一种导播装置1000,

通信模块100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处理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视频流;以及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导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任一: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剪辑处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切换处理,及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合并处理。

在某些例子中,处理模块1002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的步骤包括:

获取其他视频流;

将视频流与其他视频流合成目标视频流;

所述其他视频流包括以下至少任一: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捕获的视频流、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

在某些例子中,所述目标视频流的各路视频流呈分别单独显示、或画中画显示、或左后显示、或上下显示。

在某些例子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移动终端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所述标识信息由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协议广播到局域网内。

在某些例子中,网络协议包括以下任一:udp协议、或tcp协议。

在某些例子中,处理模块1002响应用户指令将至少一路视频流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该步骤可以包括: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airplay连接,基于所建立的airplay连接,获取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捕获的视频流。

在某些例子中,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ip地址及运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程序的端口号。

在某些例子中,通信模块1001通过运行于移动终端上的第二应用程序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步骤包括:

扫描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二维码信息,获取二维码信息中包含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某些例子中,基于该标识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该步骤还包括:

获取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其他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获取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根据预设手势信息,显示与第一终端设备和其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选择所需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获取被选中的终端设备发送的视频流,对所述视频流进行导播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任一:终端设备的类型、名称、型号、分辨率、所在位置、剩余电量、网络状况、视频流分辨率及视频流图片。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