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3487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类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茶的种类繁多,每种茶的存储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对于茶的存储就会有不同的环境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茶类的存储通常都是普通的存储罐进行密封鵆,并且茶的存储环境通常都只要求低温、防潮、避光即可,这远远达不到茶类的存储环境要求,尤其是一些对存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茶类,需要对茶类的存储环境比较苛刻,比如存储温度、湿度、其他和氧含量等等,现有的茶叶存储设备不能对存储的环境进行实时有效监控,从而导致茶类品质出现变质、浪费、消费者体验不佳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控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

步骤2: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

步骤3:所述监测终端采集所述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存储;

步骤4: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所述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封茶罐2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具体为:

步骤21:读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

步骤22: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并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

步骤23:获取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设为封茶时间,并将所述封茶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封茶信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并结合所述茶叶属性信息即可准确得到封存茶叶的封茶信息,便于后期开封时进行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比对,判断封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比对,并判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封茶罐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实时监控封存茶叶的环境过程中判断封存环境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在环境参数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生成报警信息,发给对应的用户终端,及时提醒用户,便于用户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封存环境不达标导致封存的茶叶变质。

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开封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封茶叶图片信息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

步骤42:获取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设为开封时间,并将所述开封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开封信息;

步骤43:将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与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封存期间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

步骤44:根据封存期间内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环境参数信息和所述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便于结合封存茶叶品质信息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封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按照茶叶类型获取每一类茶叶在封存期间内对应的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并确定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

步骤6:根据每一类茶叶以及对应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参考封存方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对所有用户封存茶叶过程中茶叶品质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找到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便于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方案。

进一步: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步骤51: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对应的预设环境参数信息进行比较,计算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对应的预设环境参数信息之间的差值;

步骤52:根据预先设定的每一项茶叶品质参数权重计算封存茶叶的综合指数值;

步骤53:将与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最接近的所述综合变化值对应的环境参数信息作为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变化情况,并精确的分析出适合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存储环境,这样为用户存储茶叶提供指导建议,减少茶叶存储过程中因为变质造成浪费,实现智能化管理。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包括服务监控平台和多个监测终端;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具体包括初始化模块、封茶模块、开封模块、在线监测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测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所述封茶模块用于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开封模块用于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所述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监测终端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用于采集所述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监控平台,由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在线监测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所述监控终端识别对应封茶罐的在线状态。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所述监测终端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封茶模块包括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封茶采样识别子模块,用于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并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封茶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设为封茶时间,并将所述封茶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封茶信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封茶采样识别子模块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并结合所述读取子模块读取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茶叶属性信息即可准确得到封存茶叶的封茶信息,便于后期开封时进行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比对,判断封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服务监控平台还包括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比对,并判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封茶罐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比对模块可以在实时监控封存茶叶的环境过程中判断封存环境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在环境参数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生成报警信息,发给对应的用户终端,及时提醒用户,便于用户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封存环境不达标导致封存的茶叶变质。

进一步:所述开封模块包括开封采样识别子模块,用于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开封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封茶叶图片信息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开封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设为开封时间,并将所述开封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开封信息;品质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与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封存期间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封存报告单元,用于根据封存期间内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环境参数信息和所述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开封采样识别子模块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便于结合封存茶叶品质信息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封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服务监控平台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茶叶类型获取每一类茶叶在封存期间内对应的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并确定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并根据每一类茶叶以及对应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参考封存方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分析模块可以对所有用户封存茶叶过程中茶叶品质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找到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便于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方案。

进一步:所述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还包括多个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无线连接,并向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发送封茶命令、开封命令或查询所述茶叶监控信息的查询命令,同时可显示封茶罐的在线状态。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户终端可以方便用户远程实时监测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也便于服务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封茶罐的实时在线状态,实现个性化监控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封存茶叶预设标准综合指数值随样本容量的变化曲线;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测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

步骤2: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

步骤3:采集所述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存储;

步骤4: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所述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管理。

所述步骤1中,所述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型号、设备名称和出厂日期等初始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具体为:

步骤21:读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所述茶叶属性信息包括茶叶名称、采茶时间、茶叶产地和茶叶类型;

步骤22: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并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包括色泽、嫩度、净度、条索松紧度和整碎度;

步骤23:获取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设为封茶时间,并将所述封茶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封茶信息。

通过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并结合所述茶叶属性信息即可准确得到封存茶叶的封茶信息,便于后期开封时进行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比对,判断封存效果。

这里,通过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封前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封前茶叶图片信息进行图像处理,进而识别封前茶叶的色泽。实际中,需要在标准的光照条件先获取封前茶叶图片信息,并且将封前茶叶均匀平铺放置,以便能清晰准确的获取封前茶叶图片信息,从而识别封前茶叶的色泽。

由于茶毫是茶叶幼嫩和优质的标志,对于茶叶的嫩度通常以茶毫的多少来判断,所以实际中,通过高清设备获取封前茶叶图片信息,并进行放大,以识别茶毫的多少,从而判断封前茶叶嫩度。

对于封前茶叶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查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和泥沙等夹杂物。由于夹杂物通常与茶叶的形态区别比较大,所以通过所述封前茶叶图片信息进行图形识别处理,即可准确的识别出封前茶叶净度。

由于条索松紧度从外观上反映了茶叶的品质,品质好的茶叶条索紧、身骨重,通过茶叶的外形规格比如:松紧、弯直、壮瘦、匀正等,即可反映出茶叶的外形品质。

作为消费者,茶叶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通过将茶叶放在盘中,让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持续的分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这样既可识别茶叶的整碎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伸入至所述封存空间内的采集终端(比如传感器)即可精确的采集封存茶叶的环境参数信息。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比对,并判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封茶罐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主要包括经度和纬度)。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实时监控封存茶叶的环境过程中判断封存环境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在环境参数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生成报警信息,发给对应的用户终端,及时提醒用户,便于用户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封存环境不达标导致封存的茶叶变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步骤41: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开封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封茶叶图片信息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也对应包括色泽、嫩度、净度、条索松紧度和整碎度;

步骤42:获取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设为开封时间,并将所述开封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开封信息;

步骤43:将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与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封存期间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

步骤44:根据封存期间内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环境参数信息和所述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

通过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便于结合封存茶叶品质信息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封存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中,这里的比对除了包括封存前后茶叶品质信息比对以外,还包括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比如同一类茶在不同环境,不同储存条件下存储后的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不同类茶在同一环境、同一存储条件下下存储后的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等等,综合分析得出最优存储方案,方便后期其他用户参考。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按照茶叶类型获取每一类茶叶在封存期间内对应的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并确定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

步骤6:根据每一类茶叶以及对应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参考封存方案。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对所有用户封存茶叶过程中茶叶品质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找到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便于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方案。

优选地,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步骤51: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对应的预设环境参数信息进行比较,计算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对应的预设环境参数信息之间的差值;

步骤52:根据预先设定的每一项茶叶品质参数权重计算封存茶叶的综合指数值;

步骤53:将与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最接近的所述综合指数值对应的环境参数信息作为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变化情况,并精确的分析出适合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存储环境,这样为用户存储茶叶提供指导建议,减少茶叶存储过程中因为变质造成浪费,实现智能化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结合所有用户的反馈的大数据信息,比如针对某一种茶,收集该类茶叶所有用户的封存数据信息,包括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开封茶叶品质信息、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信息以及对应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分析出该类茶叶的最普适饮用需求的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将该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替代原先设置的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这样就可以根据新的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找到与其最接近的综合指数值对应的封存环境参数信息,并以此更新原先设置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以实现所述预设标准综合指数参考值动态更新,确保所述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逐渐趋近于最普适饮用需求的静态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如图2所示,针对某一种茶叶,横坐标为样本容量s(即该反馈该类茶叶封存数据信息的用户数量),纵坐标为其综合指数值x,当该类茶叶存储用户达数量足够大后,其预设标准综合指数值x会趋近于某个常数值x0,那么常数值x0就是该类茶叶最符合广大用户品茶消费的综合标准参考指数值。x0是综合标准参考指数值,且该综合标准参考指数值x0对应的环境参数信息就是该类茶叶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样本容量越大,该综合标准参考指数值越接近最普适饮用需求的静态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

实施例二、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装置,下面将结合图2至4对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

如图3所示,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装置,包括服务监控平台和多个监测终端;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具体包括初始化模块、封茶模块、开封模块、在线监测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测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所述封茶模块用于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开封模块用于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所述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监测终端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用于采集所述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监控平台,由所述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所述在线监测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所述监控终端识别对应封茶罐的在线状态。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装置,通过所述监测终端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管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茶模块包括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所述茶叶属性信息包括茶叶名称、采茶时间、茶叶产地和茶叶类型;封茶采样识别子模块,用于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封前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封前茶叶图片信息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包括色泽、嫩度、净度、条索松紧度和整碎度;封茶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设为封茶时间,并将所述封茶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封茶信息。通过封茶采样识别子模块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并结合所述读取子模块读取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茶叶属性信息即可准确得到封存茶叶的封茶信息,便于后期开封时进行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比对,判断封存效果。

如图4所示,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监控平台还包括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比对,并判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封茶罐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比对模块可以在实时监控封存茶叶的环境过程中判断封存环境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在环境参数信息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生成报警信息,发给对应的用户终端,及时提醒用户,便于用户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封存环境不达标导致封存的茶叶变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封模块包括开封采样识别子模块,用于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获取开封茶叶图片信息,并根据所述开封茶叶图片信息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也对应包括色泽、嫩度、净度、条索松紧度和整碎度;开封信息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开封命令的时间设为开封时间,并将所述开封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开封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开封信息;品质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与所述封前茶叶品质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封存期间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封存报告单元,用于根据封存期间内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环境参数信息和所述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存报告并存储。通过所述开封采样识别子模块对开封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开封茶叶品质信息,便于结合封存茶叶品质信息判断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封存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中,这里的品质比对子模块除了包括封存前后茶叶品质信息比对以外,还包括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比如同一类茶在不同环境,不同储存条件下存储后的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不同类查在同一环境、同一存储条件下下存储后的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等等,综合分析得出最优存储方案,方便后期其他用户参考。

如图5所示,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监控平台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按照茶叶类型获取每一类茶叶在封存期间内对应的所述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并确定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并根据每一类茶叶以及对应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生成参考封存方案。通过所述分析模块可以对所有用户封存茶叶过程中茶叶品质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找到每一类茶叶的最佳封存环境,便于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方案。

如图6所示,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多个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无线连接,并向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发送封茶命令、开封命令或查询所述茶叶监控信息的查询命令,同时可显示封茶罐的在线状态。

通过用户终端可以方便用户远程实时监测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也便于服务监控平台实时监控封茶罐的实时在线状态,实现个性化监控和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需要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结合所有用户的反馈的大数据信息,比如针对某一种茶,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收集该类茶叶所有用户的封存数据信息,包括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开封茶叶品质信息、封存茶叶品质变化信息、对应的环境参数信息以及对应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分析出该类茶叶的最普适饮用需求的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将该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替代原先设置的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这样就可以根据新的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找到与其最接近的综合指数值对应的封存环境参数信息,并以此更新原先设置的最佳封存环境参数信息,以实现所述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动态更新,确保所述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逐渐趋近于最普适饮用需求的静态预设标准综合参考指数值。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系统,通过用户终端可以方便用户远程实时监测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也便于服务监控平台实时监控用户的实时在线状态,实现个性化监控和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