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42323发布日期:2019-03-05 19:1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连接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4g向5g的演进过程中,双连接终端可以有效弥补5g初期覆盖相对不足的情况。双连接终端在连接态时,同时连接端到4g和5g基站。

目前,在lte中的空闲模式下,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的监视功能采用非连续接收(drx)方式,从而降低了功耗。具体来说,空闲模式下的drx工作机制,采用固定的周期,并在寻呼子帧(po)到来时启动监视pdcch的功能,进入空闲模式下的激活期(ondurationtimer),在激活期需要全面监视pdcch,在drx激活期过去之后再次进入睡眠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了较为固定的周期,因此,无法保证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进行不同的po的设置,从而无法避免多个终端设备的pdcch发送产生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监听单元,用于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状态管理单元,用于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用于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处理器,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管理单元,用于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通信接口,用于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连接管理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使得计算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位置的方式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联,在计算得到的寻呼子帧处进行pdcch监听;如此,实现了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寻呼子帧进行pdcch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减少pdcch发送时刻的碰撞的问题,实现了负载均衡;并且,上述方案在减少pdcch发送时刻碰撞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兼顾了终端在4g下工作于非连接接收状态,满足省电与响应时延两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步骤102: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步骤103: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这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能够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4g、5g双连接终端处于连接态时,4g模式采用一种特殊的非连续接收方法,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正在能够兼顾4g下的实时性和终端省电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上述流程的处理。下面针对前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寻呼帧(pf,pagingframe)中可以认为是含有一个或者多个po的无线帧;若使用drx,那么用户设备(ue)仅监控每个drx周期的po。在寻呼时刻到来时对pdcch进行扰码以便解出上面的数据。

具体来说,终端进入4g、5g双连接态时,终端的用户面信息利用5g承载,控制面信息由4g承载。终端在4g下的工作模式如下。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系统帧号sfn、以及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1、终端与网络商定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

参数商定可以由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终端与网络在建立或者重新配置rrc连接时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

方式2.网络设备在广播信息中广播参数dual-drx-cycle。

前置条件2、网络侧通过无线帧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的定义;可以采用po-num来表示一个无线帧内po的数目。

结合前述的几个条件中设备的参数,关于具体计算寻呼子帧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所述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包括:

将所述sfn设置为寻呼帧;

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其中,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uehash=散列函数(ue_imsi)。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imsi,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仅为一个示例。uehush表示第一参数。其中,散列函数可以先用成熟的md5、sha1等。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可以表示为: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具体描述如下:计算空闲态周期参数与寻呼子帧数量相乘,采用第一参数与前述相乘得到的结果进行取模计算,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二参数。其中,temp表示第二参数。

pf=sfn。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子帧数量,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还包括:

采用sfn与空闲态周期参数进行取模计算得到第一结果;

将第二参数除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得到第二结果,将第二结果进行向下取整计算得到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

当第一结果与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进行取模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上述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描述: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包括:

当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表征在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接收到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预设扰码加扰的pdcch时,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pdcch;

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到pdcch时,确定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另外,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未监听到pdcch时,确定保持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1:终端进入双连接4g空闲态。此状态下,终端在pf指示的无线帧内po对应的子帧上监听pdcch,该pdcch的crc由预定值dual-rnti加扰。

步骤2.终端接收到由dual-rnti加扰的pdcch后,在下一个下行子帧监听pdcch;如果在这个下行子帧接收到基站发送给本终端的pddch(以本终端的c-rnti加扰),则终端恢复4g连接态,否则回到双连接4g空闲态。

一种具体示例如下:

前置条件1-网络广播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取值为64,即64个无线帧,640ms。预定值dual-rnti取值为0xfffc。

前置条件2-在无线帧内定义1、3、6、8等4个子帧作为po,即po-num为4。

步骤1:终端进入双连接4g空闲态。此状态下,终端在pf指示的无线帧内po对应的子帧上监听pdcch,该pdcch的crc由预定值dual-rnti加扰。其中pf、po的计算如下:

uehash=sha1(ue_imsi)

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

pf=sfn;

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步骤2.终端接收到由dual-rnti加扰的pdcch后,在下一个下行子帧监听pdcch;如果在这个下行子帧接收到基站发送给本终端的pddch(以本终端的c-rnti加扰),则终端恢复4g连接态,否则回到双连接4g空闲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计算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位置的方式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联,在计算得到的寻呼子帧处进行pdcch监听;如此,实现了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寻呼子帧进行pdcch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减少pdcch发送时刻的碰撞的问题,实现了负载均衡;并且,上述方案在减少pdcch发送时刻碰撞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兼顾了终端在4g下工作于非连接接收状态,满足省电与响应时延两方面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步骤202: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步骤203: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这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能够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等移动通信网中的网络设备,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实体形式,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4g、5g双连接终端处于连接态时,4g模式采用一种特殊的非连续接收方法,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正在能够兼顾4g下的实时性和终端省电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上述流程的处理。下面针对前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寻呼帧(pf,pagingframe)中可以认为是含有一个或者多个po的无线帧;若使用drx,那么用户设备(ue)仅监控每个drx周期的po。在寻呼时刻到来时对pdcch进行扰码以便解出上面的数据。

具体来说,终端进入4g、5g双连接态时,终端的用户面信息利用5g承载,控制面信息由4g承载。终端在4g下的工作模式如下。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系统帧号sfn、以及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1、终端与网络商定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

参数商定可以由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终端与网络在建立或者重新配置rrc连接时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

方式2.网络设备在广播信息中广播参数dual-drx-cycle。

前置条件2、网络侧通过无线帧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的定义;可以采用po-num来表示一个无线帧内po的数目。

结合前述的几个条件中设备的参数,关于具体计算寻呼子帧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

将所述sfn设置为寻呼帧;

采用散列函数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子帧数量,计算得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其中,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uehash=散列函数(ue_imsi)。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imsi,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仅为一个示例。uehush表示第一参数。其中,散列函数可以先用成熟的md5、sha1等。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可以表示为: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具体描述如下:计算空闲态周期参数与寻呼子帧数量相乘,采用第一参数与前述相乘得到的结果进行取模计算,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二参数。其中,temp表示第二参数。

pf=sfn。

所述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子帧数量,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还包括:

采用sfn与空闲态周期参数进行取模计算得到第一结果;

将第二参数除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得到第二结果,将第二结果进行向下取整计算得到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

当第一结果与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进行取模计算,得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上述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描述: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包括:

当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表征在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接收到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预设扰码加扰的pdcch时,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pdcch;

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到pdcch时,确定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另外,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未监听到pdcch时,确定保持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1:终端进入双连接4g空闲态。此状态下,终端在pf指示的无线帧内po对应的子帧上监听pdcch,该pdcch的crc由预定值dual-rnti加扰。

步骤2.终端接收到由dual-rnti加扰的pdcch后,在下一个下行子帧监听pdcch;如果在这个下行子帧接收到基站发送给本终端的pddch(以本终端的c-rnti加扰),则终端恢复4g连接态,否则回到双连接4g空闲态。

一种具体示例如下:

前置条件1-网络广播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取值为64,即64个无线帧,640ms。预定值dual-rnti取值为0xfffc。

前置条件2-在无线帧内定义1、3、6、8等4个子帧作为po,即po-num为4。

步骤1:终端进入双连接4g空闲态。此状态下,终端在pf指示的无线帧内po对应的子帧上监听pdcch,该pdcch的crc由预定值dual-rnti加扰。其中pf、po的计算如下:

uehash=sha1(ue_imsi)

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

pf=sfn;

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步骤2.终端接收到由dual-rnti加扰的pdcch后,在下一个下行子帧监听pdcch;如果在这个下行子帧接收到基站发送给本终端的pddch(以本终端的c-rnti加扰),则终端恢复4g连接态,否则回到双连接4g空闲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计算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位置的方式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联,在计算得到的寻呼子帧处进行pdcch监听;如此,实现了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寻呼子帧进行pdcch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减少pdcch发送时刻的碰撞的问题,实现了负载均衡;并且,上述方案在减少pdcch发送时刻碰撞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兼顾了终端在4g下工作于非连接接收状态,满足省电与响应时延两方面的要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

计算单元31,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监听单元32,用于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状态管理单元33,用于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这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能够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4g、5g双连接终端处于连接态时,4g模式采用一种特殊的非连续接收方法,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正在能够兼顾4g下的实时性和终端省电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上述流程的处理。下面针对前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寻呼帧(pf,pagingframe)中可以认为是含有一个或者多个po的无线帧;若使用drx,那么用户设备(ue)仅监控每个drx周期的po。在寻呼时刻到来时对pdcch进行扰码以便解出上面的数据。

具体来说,终端进入4g、5g双连接态时,终端的用户面信息利用5g承载,控制面信息由4g承载。终端在4g下的工作模式如下。

计算单元31,用于获取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系统帧号sfn、以及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1、终端与网络商定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

参数商定可以由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终端与网络在建立或者重新配置rrc连接时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

方式2.网络设备在广播信息中广播参数dual-drx-cycle。

前置条件2、网络侧通过无线帧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的定义;可以采用po-num来表示一个无线帧内po的数目。

结合前述的几个条件中设备的参数,关于具体计算寻呼子帧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所述计算单元31,用于将所述sfn设置为寻呼帧;

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其中,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uehash=散列函数(ue_imsi)。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imsi,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仅为一个示例。uehush表示第一参数。其中,散列函数可以先用成熟的md5、sha1等。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可以表示为: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具体描述如下:计算空闲态周期参数与寻呼子帧数量相乘,采用第一参数与前述相乘得到的结果进行取模计算,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二参数。其中,temp表示第二参数。

pf=sfn。

所述计算单元31,用于采用sfn与空闲态周期参数进行取模计算得到第一结果;

将第二参数除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得到第二结果,将第二结果进行向下取整计算得到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

当第一结果与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进行取模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上述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描述: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管理单元33,用于当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表征在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接收到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预设扰码加扰的pdcch时,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pdcch;

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到pdcch时,确定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另外,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未监听到pdcch时,确定保持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

通信接口41,用于当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时,基于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终端设备能够同时连接4g基站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基站的状态;

处理器42,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寻呼子帧的位置、与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基于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确定是否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前述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天线等实体,处理器可以包括有计算单元以及状态管理单元等等,其他部件这里不进行穷举。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sfn设置为寻呼帧;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子帧数量,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用于采用sfn与空闲态周期参数进行取模计算得到第一结果;将第二参数除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得到第二结果,将第二结果进行向下取整计算得到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当第一结果与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进行取模计算,得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监听所述pdcch的监听结果,表征在所述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接收到由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预设扰码加扰的pdcch时,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pdcch;

当在所述寻呼子帧之后的下行子帧监听到pdcch时,确定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计算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位置的方式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联,在计算得到的寻呼子帧处进行pdcch监听;如此,实现了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寻呼子帧进行pdcch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减少pdcch发送时刻的碰撞的问题,实现了负载均衡;并且,上述方案在减少pdcch发送时刻碰撞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兼顾了终端在4g下工作于非连接接收状态,满足省电与响应时延两方面的要求。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计算单元51,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

管理单元52,用于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信息发送单元53,用于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这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能够接入到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等移动通信网中的网络设备,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实体形式,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4g、5g双连接终端处于连接态时,4g模式采用一种特殊的非连续接收方法,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正在能够兼顾4g下的实时性和终端省电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上述流程的处理。下面针对前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寻呼帧(pf,pagingframe)中可以认为是含有一个或者多个po的无线帧;若使用drx,那么用户设备(ue)仅监控每个drx周期的po。在寻呼时刻到来时对pdcch进行扰码以便解出上面的数据。

具体来说,终端进入4g、5g双连接态时,终端的用户面信息利用5g承载,控制面信息由4g承载。终端在4g下的工作模式如下。

所述计算单元51,用于获取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系统帧号sfn、以及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包括以下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1、终端与网络商定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该参数以无线帧数目表示。

参数商定可以由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1.终端与网络在建立或者重新配置rrc连接时双连接4g空闲态周期参数dual-drx-cycle;

方式2.网络设备在广播信息中广播参数dual-drx-cycle。

前置条件2、网络侧通过无线帧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帧内能够包含的寻呼子帧数量的定义;可以采用po-num来表示一个无线帧内po的数目。

结合前述的几个条件中设备的参数,关于具体计算寻呼子帧的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

将所述sfn设置为寻呼帧;

采用散列函数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子帧数量,计算得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其中,采用散列函数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计算,得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参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uehash=散列函数(ue_imsi)。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imsi,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上述仅为一个示例。uehush表示第一参数。其中,散列函数可以先用成熟的md5、sha1等。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空闲态周期参数,计算得到第二参数,可以表示为:temp=uehashmod(dual-drx-cycle*po-num)。具体描述如下:计算空闲态周期参数与寻呼子帧数量相乘,采用第一参数与前述相乘得到的结果进行取模计算,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二参数。其中,temp表示第二参数。

pf=sfn。

所述计算单元51,用于采用sfn与空闲态周期参数进行取模计算得到第一结果;

将第二参数除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得到第二结果,将第二结果进行向下取整计算得到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

当第一结果与取整计算后的第二结果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参数以及预设的寻呼时刻数量进行取模计算,得到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上述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描述:当sfnmoddual-drx-cycle=向下取整(temp/po-num)时,po=tempmodpo-num。

进一步地,一种网络设备,还可以如图6所示,包括:

处理器61,用于基于空闲态周期参数、以及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不同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寻呼子帧的位置至少部分不同;当自身管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存在处于双连接状态中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空闲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时,获取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

通信接口62,用于基于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位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所述pdcch至少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由双连接状态的4g空闲态切换至所述双连接状态的4g连接态。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计算终端设备的寻呼帧中寻呼子帧位置的方式与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联,在计算得到的寻呼子帧处进行pdcch监听;如此,实现了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不同的寻呼子帧进行pdcch的发送以及接收,从而减少pdcch发送时刻的碰撞的问题,实现了负载均衡;并且,上述方案在减少pdcch发送时刻碰撞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兼顾了终端在4g下工作于非连接接收状态,满足省电与响应时延两方面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装置,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