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9119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常用于mp3随身听、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等,以作为个人独立聆听之用,使得耳机已成为时下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随着人们对音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耳机的音质效果越来越被人重视。现有技术中的耳机一般只是在壳体内安装一个喇叭,并在喇叭内设置一张或者两张发出声音的振膜,并不能起到降噪减振的效果,用户在将耳机塞入耳朵或者拔出耳朵时,耳机会听到啪啪的喇叭音膜发出的噪音;另外,市场上普通喇叭的声音是从外到里180°平向发声直到凝聚成一个点,凝聚效果的好坏来评价音质的好坏,不能分清音乐的厚次和相位。不能达到立体3d效果,因此现有技术的喇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市场上耳壳的声学腔体(也就是放喇叭的腔体)设计千变万化,很少按照声学原理来设计腔体,所以达不到好的音质较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主要目的是根据声学原理设计自带声学腔体喇叭,不再受耳壳的变化而变化,耳壳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音质的变化,通过独特的腔体结构设计,第一腔体180°和第二腔体180°形成360°空间,从一个中心点向外无限延伸,产生360°空间音效感,真正达到3d立体空间,使音乐源各相位方向清晰厚次明确,以及通过两张减振膜独特材质和结构,消除第二振膜产生的噪音及反射音,达到降噪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包括:

壳体,其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按顺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均为半球体结构,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和所述第三腔体内表面均为180°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半球体结构的顶端设有出音口;

振膜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振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的第三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用于发出声音;

磁路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其包括导磁板,磁铁和t铁,所述第二振膜设置在所述导磁板和所述第一振膜之间,所述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磁铁和所述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t铁和所述导磁板之间,所述t铁的突出部位于所述磁铁和所述导磁板内,所述t铁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三振膜与所述磁铁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振膜发出声音射到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音,所述第一反射音形成第一聚焦点,所述第一聚焦点由所述第二振膜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所述第一振膜用于吸收没有聚焦的第一反射音,实现对第一反射音的降噪;

所述第二振膜发出声音射到所述第三腔体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二反射音,所述第二反射音形成第二聚焦点,所述第二聚焦点与所述第三振膜和所述t铁之间的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共振后的所述第二聚焦点由所述第二振膜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所述第三振膜用于吸收没有聚焦的第二反射音,实现对第二反射音的降噪。

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振膜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振膜中心的第一通孔和固定在所述第一振膜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振膜发出的声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射到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音,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振膜,使所述第一振膜振动均匀。

所述第三振膜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振膜中心的第二通孔和固定在所述第三振膜边缘上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振膜发出的声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射向第三腔体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二反射音,所述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振膜,使所述第三振膜振动均匀。

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隔音气囊,当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用在耳机上时,所述第一振膜对从出音口进入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气压进行减振而不会发出声音,使第二振膜不会受到空气气压冲击而不会发出声音。

如前所述的,所述t铁的中心设有一个第三通孔,所述t铁和所述第三振膜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所述第二聚焦点在夹层空间中与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形成低音效果。

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三振膜的材质均为软硅胶。

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由铜环制作而成。

如前所述的,所述磁铁为中空环型磁铁。

如前所述的,所述第二振膜上设置有花纹和线圈。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自带声学腔体喇叭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带声学腔体喇叭通过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设计为半球体结构,并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和所述第三腔体内表面为180°的弧形结构,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按顺序依次连接后,内表面为180°的第一腔体半球和第三腔体半球构成360°圆形,使自带声学腔体喇叭180°+180°变成360°全方位反射第二振膜片发出的声音,并形成聚焦点后由第二振膜推动力出出音口。产生360°空间音效感,真正达到3d立体空间效果,并且本发明根据声学原理自带声学腔体喇叭,不再受耳壳结构变化而变化,使我们设计的音效风格不会发生变化始终如一,并且该结构的设计,使得声音从中间一个点向360°空间无限延伸,使音乐源各相位方向清晰厚次明确,使第二振膜只发人声和乐器声,低音效果由第三振膜共振发出,各振膜分工作用不同,达到立体3d效果。

2.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带声学腔体喇叭通过选用三张不同功能和结构材质的振膜,消除喇叭第二振膜发出的声音产生的噪音及反射音,达到降噪效果,尤其是第一振膜和第三振膜的采用,能吸收第二振膜多余的反射音,使反射音不再反射,并且第一振膜还能对从出音口进入第一腔体内的空气气压进行减振而不会发出声音,从而使第二振膜不受空气压力的冲击就不会发出啪啪噪音,解决了市场上90%的入耳式耳机在塞入耳朵或拔出耳朵塞子时会听到啪啪的喇叭音膜发出的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使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结构剖析图。

上述图中:

1、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11、出音口;2、振膜组件;21、第一振膜;22、第二振膜;23、第三振膜;3、磁路驱动组件;31、导磁板;32、磁铁;33、t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声学腔体喇叭,其包括:壳体1,振膜组件2和磁路驱动组件3,其中

壳体1,其包括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按顺序依次连接,第一腔体11和第三腔体13均为半球体结构,第一腔体11内表面和第三腔体13内表面均为180°的弧形结构,第一腔体11的半球体结构的顶端设有出音口111;

振膜组件2,其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振膜21,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的第二振膜22和设置在第三腔体13内的第三振膜23,第二振膜22用于发出声音;

磁路驱动组件3,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其包括导磁板31,磁铁32和t铁33,第二振膜22设置在导磁板31和第一振膜21之间,导磁板31设置在磁铁32和第二振膜22之间,磁铁32设置在t铁33和所述导磁板31之间,t铁33的突出部位于磁铁32和导磁板31内,t铁33的头部位于第三振膜23与所述磁铁32之间;

其中,第二振膜22发出声音射到所第一腔体11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音,第一反射音形成第一聚焦点,第一聚焦点由第二振膜22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111,第一振膜21用于吸收没有聚焦的第一反射音,实现对第一反射音的降噪;

第二振膜22发出声音射到第三腔体13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二反射音,第二反射音形成第二聚焦点,第二聚焦点与第三振膜23和所述t铁33之间的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共振后的第二聚焦点由第二振膜22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111,第三振膜23用于吸收没有聚焦的第二反射音,实现对第二反射音的降噪。

具体的,第一腔体11为半球体结构,其内表面为180°的弧形结构,第二振膜22发出的声音射到第一腔体11的180°内表面上反射回来,形成第一反射音,在反射进程中,由于反射面是180°,所述反射发生角度的变化,180°内表面反射回来的第一反射音就会形成一个第一聚焦点,第一聚焦点由于第二振膜的推动力直接推出出音口,同时,第一振膜21会吸收第一反射音,使第一反射音不再反射,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第三腔体13和第一腔体11的功能一样,第三腔体13为半球体结构,其内表面为180°的弧形结构,第二振膜22发出的声音射到第三腔体13的180°内表面上反射回来,形成第二反射音,在反射进程中,由于反射面是180°,所述反射发生角度的变化,180°内表面反射回来的第二反射音就会形成一个第二聚焦点,第二聚焦点与第三振膜23和t铁33之间的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形成低音效果,低音效果由第二振膜22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111,同时,第三振膜23会吸收第二反射音,使第二反射音不再反射,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第三腔体13反射声音后发出的声音,称之为脑前音,因为在我们脑前响,第一腔体11反射声音后发出的声音称为脑后音,因为在我们后脑部位,只有前后180°相结合在一起才能发出360°空间声音,达到全方位立体环绕音质效果,按这样一个原理来,我们就可以分别设计出脑前音效果或脑后音效果的不同风格的音质效果,两者相结合就形成360°环绕立体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带声学腔体喇叭通过将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设计为半球体结构,并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表面和所述第三腔体内表面为180°的弧形结构,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按顺序依次连接后,内表面为180°的第一腔体半球和第三腔体半球构成360°圆形,使自带声学腔体喇叭180°+180°变成360°全方位反射第二振膜片发出的声音,并形成聚焦点后由第二振膜推动力出出音口。产生360°空间音效感,真正达到3d立体空间效果,并且本发明根据声学原理自带声学腔体喇叭,不再受耳壳结构变化而变化,使我们设计的音效风格不会发生变化始终如一,并且该结构的设计,使得声音从中间一个点向360°空间无限延伸,使音乐源各相位方向清晰厚次明确,使第二振膜只发人声和乐器声,低音效果由第三振膜共振发出,各振膜分工作用不同,达到立体3d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振膜21包括设置在第一振膜21中心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和固定在第一振膜21边缘上的并用铜环制作的第一支撑架(图中未示出),第二振膜22发出的声音穿过第一通孔射到第一腔体11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音,第一反射音形成第一聚焦点,第一聚焦点由第二振膜22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111,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振膜21,使第一振膜21振动均匀。

第三振膜23包括设置在第三振膜23中心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和固定在第三振膜23边缘上的并用铜环制作的第二支撑架(图中未示出),第二振膜22发出的声音穿过第二通孔射向第三腔体13内表面产生反射,形成第二反射音,第二反射音形成第二聚焦点,第二聚焦点与第三振膜23和t铁之间的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共振后的第二聚焦点由所述第二振膜22的推动力推出出音口111,第一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三振膜23,使第三振膜23振动均匀。

进一步的,第一振膜21和第二振膜22之间形成隔音气囊(图中未示出),第一振膜22对从出音口111进入第一腔体11内的空气气压进行减振而不会发出声音,使第二振膜22不会受到空气气压冲击而不会发出声音,具体的,当自带声学腔体喇叭用在耳机上时,第一振膜21的主要作用是减去我们插耳机到耳朵时空气的压力,使第二振膜22不发出声音,因为气压首先是压在第一振膜21上的,由于第一振膜21为软硅胶材质,第一振膜21本身受空气冲击不会发出声音,所以当空气压力被第一振膜21挡住时,第二振膜22没有收到空气冲击,所以第二振膜22没有声音发出,起到降噪功能。

进一步的,t铁33的中心设有一个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t铁33和第三振膜23之间形成一个夹层空间,第二聚焦点在夹层空间中与空气进行碰撞产生共振,形成低音效果。

进一步的,磁铁32为中空环型磁铁或者其他形状的磁铁,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只要其能够提供磁场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为了使振膜具有最出色的减振及吸音功能,第一振膜21和第三振膜23的材质均为软硅胶,其采用液态硅膜注塑制成。

进一步的,第二振膜22是发声振膜,也是市场上普遍使用来发声的膜片,只要信号空气冲击都会发出声音,其上面设置有花纹(图中未示出)和线圈(图中未示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