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票及智能门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915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票及智能门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票及智能门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门票通常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作、销售并监管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使用场所通常有公园、博物馆、体育场、旅游景区等,而这些门票一般是一次性的,而且需要花钱购买,有时被称为入场券。旅游景区等门票使用场所通常设有检票口,将门票交给检票口的工作人员检查并撕去副票,方可进入旅游景区。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游客在景区中时使用纸质门票无法及时获得游客的位置信息,不能够实现实时位置信息的追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票及智能门票管理系统,使得智能门票在通过检票后,能将游客的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这样能够及时获知游客的位置信息,实现实时位置信息的追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票,包括:智能门票本体及设置在门票本体内的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单片机;定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其中,单片机包括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

在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时,激活定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

接收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

将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票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至少一个上述智能门票;

智能门票与服务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服务器用于接收智能门票上传的地理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将定位模块、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固定在智能门票内,单片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后,激活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获取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能够及时获知游客的位置信息,实现实时位置信息的追踪。

另外,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为周期性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因为地理位置信息的数量大,这样周期性的将地理位置信息上报给服务器,有利于服务器对地理位置信息的管理,避免出现因为上报信息的次序紊乱而导致服务器处理时位置信息出现错误的情况。

另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能以预设时长为周期,根据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绘制历史位置轨迹,并将绘制的历史位置轨迹发送至服务器或用户终端设备;其中,预设时长大于定位模块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上报周期。通过绘制历史位置轨迹图提供给服务器和用户终端设备,既可以让用户清楚了解自己走过的行程,避免走重复的路线,也可以为景区管理者提供用户的历史位置信息,为景区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能在检测到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处于预设的警戒区边缘范围内时,向服务器发送警告信息。通过在检测到地理位置信息处于预设警戒区边缘范围内时向服务器发送警告信息,可以提示服务器有人接近警戒区,让服务器发出警告提醒用户不要进入警戒区,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另外,单片机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信息存储单元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存储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将当前智能门票的持有人与智能门票进行绑定。通过将智能门票与智能门票持有人的标识信息绑定,可以在游客遗失智能门票时方便游客找回遗失的智能门票,因为信息绑定的关系,也大大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的处理器工作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门票。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将定位模块、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固定在智能门票内,单片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后,激活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获取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就能够实现追踪游客实时位置,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智能门票本体101内设置有定位模块102,单片机103,无线通讯模块104,,单片机103包括存储器1031以及处理器1032。

单片机103包括存储器1031以及与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1032,存储器103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1032执行时可以实现步骤如图2所示:

步骤201,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时,激活定位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

步骤202,接收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203,将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定位模块102可以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定位模块、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简称“bds”)定位模块、双模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采用gps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是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102采用gps定位模块,服务端能够根据gps定位模块提供的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以及精确定位等导航信息,获取智能门票位置信息,从而获取到游客的位置信息。

定位模块102也可以为北斗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导航定位系统是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因北斗定位系统具备双向短报文通信能力,即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到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根据这个功能,可以实现智能门票的使用用户间的短报文信息交流需求或者与服务端的反馈、紧急联系等需求,同时北斗导航系统具备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授时服务功能,可以在时间同步精度范围内,及时地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当然,定位模块102还可以为双模定位模块,双模定位模块采用的定位系统结合gps定位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即支持两种定位系统同时在智能门票上运行,帮助智能门票定位,追踪实时位置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定位模块102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定位功能的模块,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定位模块102上报给单片机103的地理位置信息,为周期性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每隔10分钟)。这样周期性的将地理位置信息上报给服务器,有利于服务器对地理位置信息的管理,避免出现因为信息数量过大而导致服务器处理时位置信息出现错误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片机103包括存储器1031以及与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1032,存储器103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031可以但不限定为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所以从定位模块102中接收到的位置信息,由cpu先进行解析、处理,再传输至下一模块:无线通讯模块104。

另外,处理器1032在执行程序时能够以预设时长为周期,根据所述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绘制历史位置轨迹,并将绘制的历史位置轨迹发送至服务器或用户终端设备;处理器1032根据定位模块102获取的位置信息,在每次经过预设时长时(例如每隔10分钟),并且预设时长大于定位模块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上报周期。绘制游客在景区内的位置,并且通过绘制的位置信息得到历史位置轨迹图,将其上传到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上传到服务器可以方便景区的管理者了解游客的观光路线,为景区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上传到服务器可以让游客了解自己走过的行程,避免走重复的路线。

另外,处理器1032在执行程序时还能在检测到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处于预设的警戒区边缘范围内时,向服务器发送警告信息。预设的警戒区可以为高压电警示区域、动物出没警示区域、防火警示区域等,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在游客靠近这些预先设置的警戒区时,直接通过通讯模块104上传警告信息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可以通过景区喇叭,鸣笛发出或向游客用户终端发送报警来提醒游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单片机103与无线通讯模块104连接,用于接收定位模块102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无线通讯模块104;无线通讯模块104,用于接收来自单片机103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流行的无线通讯技术有无线网络(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超宽带(ultra-wideband,简称“uwb”)、紫蜂协议(zigbee)、lora技术等,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无线通讯模块104可以为lora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只是以lora模块为例,但不仅限于此。集成在门票本体内的lora模块,则可以利用lora信号覆盖面广、通信成本低廉、支持海量终端等技术特点,通过lora基站,低成本、长距离地通过无线技术与遥远处景区管理中心进行通讯,定时或随时依据单片机指令将游客(工作人员)的位置信息数据,发送给景区管理中心。

其中,lora的无线频段位于902~928mhz频段,且其无线传输时最高灵敏度可达-142dbm。在低功耗广域网(lowpowerwideareanetwork,简称“lpwan”)产生之前,远距离和低功耗只能二选一,当采用lpwan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更长距离通信与更低功耗。lora就是lpwan通信技术的一种,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lora网络主要由内置lora模块的终端、基站、服务器和云四部分组成,该网络可实现数据双向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票,将定位模块、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固定在智能门票内,单片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在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后,激活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定位模块获取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就能够实现追踪游客实时位置,保证游客在景区内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通过上报的位置信息来绘制历史轨迹,让用户清楚了解自己走过的行程,避免走重复的路线,也可以为景区管理者提供游客的历史位置信息,为景区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也能够判断当位置信息处于预设的警戒区边缘范围内时,向服务器发送警告信息,警告提醒游客不要进入警戒区,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门票。本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的改进之处在于:第二实施方式中,单片机103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1033。

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门票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智能门票本体101内设置有定位模块102,单片机103,无线通讯模块104,,单片机103包括存储器1031,处理器1032以及信息存储单元1033。

单片机103包括存储器1031,与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1032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信息存储单元1033,存储器103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1032执行时可以在检测到智能门票通过检票时,激活定位模块102与无线通讯模块104,定位模块102和单片机103相连接,用于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获取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单片机103。单片机103与无线通讯模块104连接,用于接收定位模块102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无线通讯模块104;无线通讯模块104,用于接收来自单片机103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另外,信息存储单元1033用于存储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将当前智能门票的持有人与智能门票绑定,即将智能门票与游客进行绑定,另外,标示信息包括智能门票的序列号和智能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智能门票的序列号是一张智能门票在完成后都将被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一组号码,智能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可以为智能门票持有人的姓名,电话号码或身份证号码等能够识别智能门票持有人的身份的验证信息,这样可以在游客遗失智能门票时方便游客找回,因为信息绑定的关系,也大大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票,通过存储标识信息,标示信息包括智能门票的序列号和智能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能够确定智能门票持有人的身份,可以在游客遗失智能门票时方便游客找回,因为信息绑定的关系,也大大降低了被盗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门票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智能门票与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中,智能门票与服务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服务器用于接收智能门票上传的地理位置信息。智能门票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智能门票,包括有定位模块,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单片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信息存储单元,服务器在接收到地理位置信息后,能够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做到警戒区报警,密度统计,历史轨迹绘制,重要景点观光提醒等事项。

另外,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智能门票在警戒区边缘范围发出的警告信息时,预设的警戒区可以为高压电警示区域、动物出没警示区域、防火警示区域等,为了游客的安全,触发设置于警戒区边缘范围内报警设备,具体可以为通过景区喇叭,鸣笛发出或直接向游客用户终端发送报警来提醒游客,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另外,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对游客的流量进行密度统计,获得各个区域的密度统计数据。通过周期性上传的地理位置信息对景区里各个景点进行密度的计算,密度计算可以分时段进行,比如早上(7点到11点),中午(11点到14点),下午(14点到17点),晚上(17点到20点)来统计密度数据,使得到的密度数据更加准确,为景区景点的改进,游客流量的统计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时,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与智能门票的标识信息,获取与门票持有人绑定的智能门票,并向绑定的智能门票发生位置请求消息;智能门票的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还能够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到位置请求消息时,触发定位模块上报当前智能门票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定位模块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服务器。即在服务器接收到的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可以为用户或工作人员发送的身份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之后,能够通过绑定关系获取与身份信息绑定的智能门票,然后通过智能门票上传的位置信息获知智能门票的位置信息,同时也可获知与身份信息对应的游客的位置信息,这样能够及时对游客的位置进行追踪,能够随时获取目标人员位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票管理系统,通过在接收到警告信息时报警,警告提醒游客不要进入警戒区,避免危险事件发生,并根据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对游客的流量进行密度统计,获得各个区域的密度统计数据,为景区景点的改进,游客流量的统计提供数据支持,而且在接收到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时,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与智能门票的标识信息,获取与门票持有人绑定的智能门票,并向绑定的智能门票发生位置请求消息,能够及时对人员的位置进行追踪,能够随时获取目标人员位置信息。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