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4212发布日期:2019-04-05 21: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投影机可将影像投影于一较大的荧幕上,以方便更多的人同时观看到荧幕上所显示的内容。因此,常应用于公司、学校等公共场合。再者,随着家用显示产品朝向大尺寸发展的趋势,投影机也逐渐普及于一般家庭中,而成为一种在现代生活中日常的电子产品。

现今常使用大型拼接影像的应用场合如控制室、展场和舞台…等,皆经由外部控制装置来完成投影机的设定,以使多台投影机彼此之间的投影画面特性具有一致性,其中由于外部控制装置需额外准备,且各个投影机的设定皆需藉由外部控制装置一一进行设定,因此在使用上并不方便。此外,外部控制装置与投影机间一般为透过rj45网路线或rs232控制线来进行沟通,如此随着投影机的数量增加,装置间线路连接的复杂度也将增加而使得投影机设置的时间以及金钱成本上升。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可有效提高显示系统与显示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主显示装置以及多个副显示装置。副显示装置耦接主显示装置,副显示装置与主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个显示画面,副显示装置分别传送对应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给主显示装置,主显示装置依据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校正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将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耦接多个副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个显示画面。显示装置包括储存电路以及处理器。储存电路储存调整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的演算法。处理器耦接储存电路,处理器依据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副显示装置所提供的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与储存电路储存的演算法计算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显示装置传送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至副显示装置,以使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显示系统包括主显示装置以及多个副显示装置,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主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个显示画面。利用主显示装置接收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利用主显示装置依据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校正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特性资讯,使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利用主显示装置依据其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校正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特性,使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如此藉由主显示装置控制副显示装置自动地调整其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即可使主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具有一致性,而大幅地提高显示系统与显示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主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系统100包括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其中主显示装置102可以有线的方式或无线的方式耦接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其中无线方式的通讯技术例如是蓝芽(bluetooth)、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zigbee或无线区域网路(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等;有线方式的的通讯技术例如是电线、电缆或金属导线等数据传输线。主显示装置102以无线的方式耦接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可有效降低装置之间线路连接的复杂度,而使得投影机设置的时间以及金钱成本下降。本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可例如为投影机,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也可例如为其它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

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可分别显示相同、不相同或相关的画面,例如在图1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分别显示显示画面ia、ib与ic。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画面ia、ib与ic的位置为并排连接,显示画面ia、ib与ic所显示的内容可相互拼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拼接画面,也就是说,显示画面ia、ib与ic可分别负责拼接画面的一部分画面内容,以合作显示大尺寸的画面。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画面ia、ib与ic也可分别显示不同或相同的画面,而不合作显示拼接画面,此外,显示画面ia、ib与ic的位置也不限定必须并排连接。

主显示装置102可传送校正指令给副显示装置104与106,以要求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分别传送其显示的显示画面ib与ic的画面特性资讯给主显示装置102,其中主显示装置102可于显示功能被开启或是开机后主动传送校正指令至副显示装置104与106,或是使用者透过输入介面(未绘示,例如为遥控器或主显示装置上的按键)指示主显示装置102传送校正指令给副显示装置104与106,而画面特性资讯可例如为画面的尺寸、对比度、亮度、色度、梯形校正设定…等等画面设定参数,且画面特性资讯可包括上述画面设定参数中至少之其一。主显示装置102可依据目前其显示画面ia的画面特性自动地校正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显示画面ib、ic的画面特性,以将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该主显示装置的该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举例来说,主显示装置102接收来自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的显示画面ib与ic的画面特性资讯(例如画面尺寸、对比度、亮度、色度、梯形校正等设定参数)并判断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显示画面ib与ic的画面特性资讯是否与主显示装置102的显示画面ia的画面特性资讯相同;若不相同,则主显示装置102可依据主显示装置102的画面特性资讯控制副显示装置104与106依据主显示装置102的画面特性资讯进行画面显示,以使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显示画面ib与ic与主显示装置102的显示画面ia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在其它实施例中,若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为液晶显示器,画面特性资讯可例如为画面对比度、亮度、色度等等对应液晶显示器的画面设定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可能因元件老化程度不同,而使得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即使以相同的画面设定参数进行显示,呈现出的显示画面ia、ib以及ic之间仍可能具有不同的画面特性。举例来说,在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皆为投影机的情形中,若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的光源老化程度不同,即使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内部的控制单元(未绘示)被设定成皆以相同的亮度参数,并皆以相同的亮度参数进行投影,显示画面ia、ib以及ic也无法呈现出具有相同亮度的影像内容。此时,主显示装置102可依据实际上显示画面ia、ib以及ic之间所呈现出的画面特性的差异来控制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调整显示画面ib以及ic的画面特性,以使显示画面ia、ib以及ic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在部分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中至少其一可侦测显示画面ia、ib以及ic的画面特性(例如画面尺寸、对比度、亮度、色度、梯形失真…等等)。举例来说,主显示装置102、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中至少其一可例如包括侦测装置,侦测装置例如为摄影机,以撷取显示画面ia、ib以及ic,而依据撷取影像判断显示画面ia、ib以及ic的画面特性。主显示装置102可依据侦测装置的侦测结果控制副显示装置104与106将显示画面ib、ic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102的显示画面ia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例如可依据显示画面ia的亮度将显示画面ib、ic调整至与显示画面ia具有相同的亮度,又例如可校正显示画面ib、ic的位置、梯形失真以及依据显示画面ia的画面尺寸大小调整显示画面ib、ic的尺寸大小,以使显示画面ia、ib、ic可拼接出具有相同画面特性且无梯形失真的拼接画面。在部分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除了可控制副显示装置104与106调整显示画面ib、ic的画面特性外,也可调整显示画面ia的画面特性,以有效使显示画面ia、ib以及ic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详细来说,主显示装置102可例如图2所示,包括处理器202以及与处理器202耦接的储存电路204,其中储存电路204可储存调整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的显示画面ib与ic的画面特性的演算法。当主显示装置102接收来自副显示装置104以及副显示装置106的显示画面ib与ic的画面特性资讯后,处理器202可依据主显示装置102的显示画面ia的画面特性、副显示装置104与106所提供的显示画面ib、ic的画面特性资讯与储存电路204储存的演算法计算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主显示装置102可传送副显示装置104与106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至副显示装置104与106,以使副显示装置104与106依据画面特性调整参数将显示画面ib、ic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102的显示画面ia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其中,处理器202可例如为数位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复杂可程式逻辑装置(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或其他能完成相同功能的电路或是上述装置的组合。

储存电路204所储存的演算法可例如藉由外部装置(例如usb转换器(usbadaptor),然不以此为限)提供更新演算法资讯进行更新,在部分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102亦可透过网路连接至其他装置(例如电脑、云端伺服器,然不以此为限)获取更新演算法资讯来更新储存电路204所储存的演算法。如此藉由更新储存电路204所储存的演算法可使处理器202依据更新后的演算法来计算显示画面ib、ic的画面特性的调整方式,而有效地将显示画面ib、ic调整至与显示画面ia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或将显示画面ia、ib、ic调整成较佳的拼接画面。其中,储存电路204可例如为随机存取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快闪记忆体、唯读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唯读记忆体(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唯读记忆体(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寄存器、硬碟、软碟、光碟片或是任何其他机器可读取(如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3。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可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主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多个显示画面(步骤s302),其中主显示装置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耦接至副显示装置。接着,利用主显示装置接收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步骤s304),例如可先透过主显示装置传送校正指令至副显示装置,以要求副显示装置提供其对应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其中主显示装置所调整的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包括画面尺寸、亮度、色度、对比度以及解析度至少之其一,在主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为投影机的情形下,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还可例如包括显示画面的位置以及梯形失真。

然后,利用主显示装置依据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校正所接收的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特性资讯,使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步骤s306)。例如当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与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用以形成拼接画面时,可使拼接画面上的各个位置皆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在部分实施例中,主显示装置还可从外部接收的更新演算法资讯(例如自usbadaptor接收更新演算法资讯,或透过网路自云端伺服器获取更新演算法资讯),以更新用以调整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的演算法。本实施例中,当主显示装置接收来自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后,主显示装置依据主显示装置的目前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副显示装置所提供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资讯计算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主显示装置传送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调整参数至副显示装置,以使副显示装置依据画面特性调整参数将其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主显示装置依据其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校正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特性,使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主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具有相同的画面特性。如此藉由主显示装置控制副显示装置自动地调整其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即可使主显示装置与副显示装置的画面特性具有一致性,而大幅地提高显示系统与显示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在部分实施例中更可从外部接收的更新演算法资讯,以更新用以调整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的演算法,以确保主显示装置以最有效的方式调整副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画面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之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再者,说明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以表示元件的名称,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列表

100:显示系统

102:主显示装置

104、106:副显示装置

ia、ib、ic:显示画面

202:处理器

204:储存电路

s302~s306: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的流程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