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7251发布日期:2019-06-13 16:0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为了用尽可能小尺寸获得尽可能大的屏幕显示面积,出现了各种折叠屏幕的概念手机。它们都是基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柔性屏幕而设计的。但是目前的折叠屏幕的概念手机多是直接将屏幕对折,折弯半径小容易损坏屏幕的中线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屏幕的手机,具有自适应性变形的柔性屏幕,可以方便的实现屏幕的变大变小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折叠屏幕的手机由上下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而成,一个柔性屏幕的一半与上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在一起,另一半与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但不固定。下壳体远离转轴的一侧与柔性屏幕通过一个弹性伸缩膜连接。上壳体的上下两端有挡板,下壳体的一端有圆柱体,圆柱体上有转轴,下壳体通过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折叠手机的屏幕,实现了携带时体积减小,使用时,显示面积可以通过展开上下壳体而变大的目的,用小的外形尺寸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变化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去掉柔性屏幕后的立体图;

图5是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立体爆炸图;

图6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6的改进方案的示意图。

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柔性屏幕3;摄像头4;弹性拉伸膜5;挡片6;轴孔7;圆柱体8;轴9;翻边1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发明所述的可折叠屏幕的手机的主体是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上下壳体内有智能手机的电路板和电池,它们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并且通过柔性的排线传导电信号。本发明不详述智能手机的工作原理,其电原理与现有智能手机完全一样。上壳体1的上表面和下壳体2的下表面都定义为外表面。在其处于展平状态,如图3时,也是两个壳体的外表面都向上,成为上表面。图1中,柔性屏幕3的一半位于上壳体1的外表面。这一半定义为柔性屏幕3的a区。图2中,柔性屏幕3的另一半位于下壳体2的外表面,这一半定义为柔性屏幕3的b区。摄像头4位于上壳体1的上边,与现有手机的位置一样。

柔性屏幕3的a区与上壳体1的外表面是贴合固定在一起的,相对没有运动的自由度。柔性屏幕3的b区与下壳体2的外表面是贴合但不固定的,相对可以滑动。而且下壳体2的远离转轴的一个侧边与柔性屏幕3通过一个弹性拉伸膜5连接。弹性拉伸膜5是弹性塑胶材料制成的长条形的薄膜,可以让柔性屏幕3时刻处于张紧状态。在图1和图2状态时,手机的前后面都有柔性屏幕3的存在,可以当普通的手机使用,并且实现了双面显示,甚至一个侧面也有显示功能。

图3中,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对转动180度变为展平状态时,柔性屏幕3的a、b区变为展平状态,显示面积增大一倍。图4去掉柔性屏幕3后可以看出,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个外表面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可以很好的在背面支撑柔性屏幕3。因为现在的手机都是触摸屏的,柔性屏幕3的支撑面必须是不能有凹凸的平面,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触摸操控。

图5中可以看出,上壳体1的上下两端有挡板6,在上下壳体合并的状态下可以包覆下壳体2。上下挡板6上还相对设置了两个个轴孔7。下壳体2的与上壳体1转动连接的一侧有一个圆柱体8。柔性屏幕3转动时是绕这个圆柱体8转动的,因而具有尺寸固定的且较大的折弯半径,不易损坏柔性屏幕3。圆柱体8的两端有轴9。上下壳体通过下壳体2的轴9与上壳体1的轴孔7配合转动连接在一起。上下壳体实现了相对的绕轴9转动。

图6可以看出,在上下壳体合并的状态下,柔性屏幕3是贴合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外表面,以及下壳体2的圆柱体8上的。弹性拉伸膜5的存在就是为了补偿手机折叠过程中,被圆柱体8占用的一部分b区的柔性屏幕3。弹性拉伸膜5外露部分的宽度等于圆柱体8的周长的一半。如果下壳体2弹性拉伸膜5旁边设置一个翻边10,可以遮盖住一部分弹性拉伸膜5,如果翻边10的宽度等于圆柱体8的周长的一半,可以在上下壳体合并的时候完全遮盖住弹性拉伸膜5。

图7中,如果柔性屏幕3进一步向两边延伸,将上壳体1的远轴端和下壳体2的远轴端,也就是它们的侧边包覆起来,就可以形成侧屏幕。为了让柔性屏幕3的折弯半径尽可能大,两个壳体的侧边可以是圆弧形的,如图所示。这样,弹性拉伸膜5可以隐藏到下壳体2的背面。不论是上下壳体处于合并状态,还是展开状态,从正面都看不到弹性拉伸膜5的存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可折叠屏幕的手机由上下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而成,一个柔性屏幕的一半与上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在一起,另一半与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但不固定。下壳体远离转轴的一侧与柔性屏幕通过一个弹性伸缩膜连接。上壳体的上下两端有挡板,下壳体的一端有圆柱体,圆柱体上有转轴,下壳体通过转轴与上壳体转动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森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9.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