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86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变电站逐步向智能化、无人或少人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对原有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电话调度、双人操作复核、定期巡检等传统电力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对于输变电站站场环境、设备以及临近施工监视等,都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和系统支撑。

目前,电力系统的部分变电站、营业厅、生产大楼等已经陆续建设了本地视频监控系统,早期建设的这些系统,以模拟为主,性能和参数较低,设备种类繁多,难以管理;另外,软件系统多采用私有协议,缺乏统一的协议标准和接口,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软件功能和性能限制了如智能分析、高清、电子地图等新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了个变电站站端系统的视频和环境数据统一监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包括省级平台、地区级平台、县级平台和变电站站端;其中,所述省级平台可实现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环境和视频统一监控,完成对省公司所属的所有视频资源的调度、管理、控制;所述地区级平台向上接受省级平台的调度、管理,向下接入县级平台或集控站,并直接接入本地区直接管辖的变电站站端。

进一步的,所述省级平台、地区级平台、县级平台和变电站站端之间可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通过sip标准协议接入并进行安全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省级平台包括交换机、若干视频业务服务器、防火墙、监控中心,所述交换机和防火墙分别与视频业务服务器相连,所述若干视频业务服务器与监控中心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数据库、视频接入、转发、存储、控制管理、业务应用和网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统一接口规范,解决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视频和数据采集及终端接入的开放性问题,整合原有视频系统;实现站端系统的视频和环境数据统一监控;提供面向业务的应用开发接口;设计网管功能;为电网运行管理、日常巡检、故障处理等提供辅助技术手段和系统支撑;具备开放性、平滑扩容能力,便于分步建设部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一实施例中省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包括省级平台、地区级平台、县级平台和变电站站端;其中,所述省级平台可实现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环境和视频统一监控,完成对省公司所属的所有视频资源的调度、管理、控制;所述地区级平台向上接受省级平台的调度、管理,向下接入县级平台或集控站,并直接接入本地区直接管辖的变电站站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省级平台、地区级平台、县级平台和变电站站端之间可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通过sip标准协议接入并进行安全隔离。

图2为本发明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一实施例中省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所述省级平台包括交换机、若干视频业务服务器、防火墙、监控中心,所述交换机和防火墙分别与视频业务服务器相连,所述若干视频业务服务器与监控中心相连。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数据库、视频接入、转发、存储、控制管理、业务应用和网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包括省级平台、地区级平台、县级平台和变电站站端;其中,所述省级平台可实现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变电站的环境和视频统一监控,完成对省公司所属的所有视频资源的调度、管理、控制;所述地区级平台向上接受省级平台的调度、管理,向下接入县级平台或集控站,并直接接入本地区直接管辖的变电站站端。本发明解决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视频和数据采集及终端接入的开放性问题,整合原有视频系统;实现站端系统的视频和环境数据统一监控。

技术研发人员:梁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三维二次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