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4755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路由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连接因特网中的设备,是互联网络的枢纽。在当下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策略路由pbr(policybasedrouting)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数据包路由转发机制,可以基于报文的源/目的地址信息制定路由策略,通过配置策略路由实现对于满足所定义策略(acl)的报文从指定的出接口或者下一跳转发的需求。目前已有的路由器负载均衡大都采用基于连接的负载均衡模式,依据联机数分配,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广域网端口的带宽使用情况调节广域网端口的负载比例,避免发生一线拥挤而另外一个广域网端口闲置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上网需求分配到不同的广域网端口。例如,openwrt是一个高度模块化、高度自动化的嵌入式linux系统,拥有强大的网络组件和扩展性,常常被用于工控设备、电话、小型机器人、智能家居、路由器以及voip设备中。openwrt的路由器负载均衡就是采用基于连接的负载均衡模式。现有的负载均衡分配主要考虑了如何平均分配带宽到不同的广域网端口,但是这是基于不同运营商间的带宽没有瓶颈的情况下。国内的不同运行商之间的存在带宽不足问题,采取目前的负载均衡策略就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当用户要求电信服务器的服务时,路由器如果转送到网通线路,就会发生响应较慢情况。对于跨网环境下强调响应速度的需求,例如网吧玩网游、或是教育单位同时要上教育网及公网时将具有很好的应用,目前负载均衡策略无法按需分配。综上,目前负载均衡策略存在其局限性,在国内不同运营商间的带宽不足时,特别针对跨网环境下强调响应速度应用,未能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和满足用户上网体现。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有助于解决现有国内不同运营商间的带宽不足时负载均衡的问题,特别针对跨网环境下强调响应速度应用,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资源,提升了用户体验。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0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步骤s200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所述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是否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步骤s300当所述目的ip地址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选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步骤s400将所述数据报文在所述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关系映射,当转发数据报文时,路由器优选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数据报文。在同一个广域网端口,运营商会优先自己服务的应用业务,特别当不同运营商间广域网端口带宽不足时,让非本运营商的业务优先级降低,所以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到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资源,提升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步骤s310获取目的ip网段;步骤s320根据所述目的ip网段查找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所述目的ip网段对应的运营商;步骤s330查找路由表,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所述预设路由规则为优先选择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目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获取所述目的ip网段,查询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运营商id。查找路由表,便可知所有可达目的ip地址的广域网端口。路由器选择最优的广域网端口,按照预设路由规则,优先选择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若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没有剩余带宽转发数据,路由器也可以选择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00和步骤s200之间进一步包括步骤:步骤s110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用于预设所述路由规则是否执行负载均衡优化,当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时,后续执行所述步骤s200、s300和s40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负载均衡优化开关初始化时自动默认开,用户根据需求在路由器上配置开关。其中,本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步骤s500当所述目的ip地址不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和/或当负载均衡优化开关为预设值和/或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为预设值时,获取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步骤s600将所述数据报文在所述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本优选方案是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现有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放法,主要考虑了如何平均分配带宽到不同的广域网端口。当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关闭时和/或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关闭和/或目的ip地址不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路由器仍在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数据报文。进一步,所述步骤s110和步骤s200之间还包括:步骤s120配置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当所述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时,所述路由器根据转发数据报文自动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记录。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初始化时自动默认关闭,用户根据需求在路由器上配置开关。进一步,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根据用户在路由器上的配置生成或者自动生成,自动生成具体步骤为:步骤s110判断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是否打开;步骤s120若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判断是否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步骤s130当所述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获取报文消息信息,包括标识报文类型、目的ip地址、运营商id、子网掩码;步骤s140当报文中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需要在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一条记录时,判断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是否存在所述记录;步骤s150若不存在所述记录,则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新增加所述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作为一条新记录。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路由器具有自学习功能,根据转发数据报文将自动配置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可供后续数据报文转发提供查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路由设备,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包括用与执行以下步骤: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所述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是否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当所述目的ip地址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先选择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将所述数据报文在所述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关系映射,当转发数据报文时,查找所述数据报文中所述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关系,再按照预设路由规则,选择最优的广域网端口,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到最优的端口发送。在同一个广域网端口,特别在广域网端口带宽资源不足情况下,由于运营商优先服务自已的业务应用,优先选择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为最优的广域网端口,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资源,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路由器设备,包括以及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进一步包括用与执行以下步骤: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用于预设所述路由规则是否执行负载均衡优化;配置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当所述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时,所述路由器根据转发数据报文自动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记录。本优化方案,提供灵活配置修改方案,用户可以在路由器上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和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进一步,本方案提供一种路由器设备,所述路由器设备可以自动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步骤具体为:判断所述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是否打开;若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判断是否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当所述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获取报文消息信息,包括标识报文类型、目的ip地址、运营商id、子网掩码;当报文中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需要在生成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一条记录时,判断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是否存在所述记录;若不存在所述记录,则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新增加所述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作为一条新记录。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配置为多广域网口负载均衡提供可实施性,针对某些用户不希望手工配置,希望路由器提供自学习功能更自动配置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本技术方案提供了路由器自动学习功能,有效利用多口带宽资源。进一步,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路由设备的负载均衡系统,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判断模块,用于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所述目的ip地址是否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电连接,当所述目的ip地址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先选择所述目的ip地址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存储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电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在所述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储模块,存储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映射在所述对照表,为负载均衡方法提供基础;获取模块进行查找功能实施;同时也保证了路由设备的所述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映射在所述对照表自动生成的可行性。通过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特别是在不同运营商间的带宽不足的问题时,满足跨网环境下强调响应速度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2、本公开还提供了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自动学习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路由设备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流程图;图2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自动配置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步骤流程图;图5是本公开的一种路由器设备的负载均衡系统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参见图1,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流程图。本公开为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包括:步骤s100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步骤s200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是否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步骤s300当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选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步骤s400将数据报文在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具体的,当路由器启动配置时,需要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字段包括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id。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路由器选择一个最优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数据报文。首先判断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运营商id,再查找路由表,找到所有可达目的ip地址的广域网端口,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先获取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数据报文。本公开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可参见下述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第一实施例: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端口1和端口2带宽充足;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1.23.36.6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在路由器启动时,路由器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如表1所示,路由器的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有两条记录。表2为路由器r1上路由表。表1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运营商idisp分配的地址段isp1221.*.36.68/28isp261.*.10.138/28表2路由器上路由表destinationmasktos运营商idrouter221.23.36.68255.0.255.255带宽isp1端口1221.23.36.68255.0.255.255带宽isp2221.73.36.68……………下面对上面表2及表中字段进行解释说明:目的地址(destination):destination描述目的ip地址;子网掩码(mask):mask描述目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服务类型(typeofservice,简称tos):tos指定ip流的需求,例如web、http、带宽和延迟等;路由(router):router到达目的ip地址的下一跳ip地址,可以是直接为广域网端口。当路由器r1转发数据报文时,从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ip地址221.23.36.68;查找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目的ip地址221.23.36.68对应的运营商id为isp1;查找路由器r1上路由表,目的ip地址为221.23.36.68,路由有两个,端口1和端口2,并且带宽充足;优先选择目的ip地址221.23.36.68和运营商id为isp1对应的端口1;路由器r1在端口1上将数据报文转发出去。参见图2,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的方法的流程图。当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实现步骤具体包括:步骤s310获取目的ip网段;步骤s320根据目的ip网段查找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目的ip网段对应的运营商;步骤s330查找路由表,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预设路由规则为优先选择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另一实施例: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端口1和端口2处于轻度拥塞状态;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1.23.36.6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当路由器r1转发数据报文时,在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ip地址;目的ip网段为目的ip地址221.23.36.68和子网掩码255.0.255.255相与,结果为221.0.36.68;按照预设路由规则,当前两个出端口都轻度拥塞状态,可以进行数据转发,查找路由器r1的路由表,优选目的ip地址为221.23.36.68和运营商id为isp1对应的端口1。为了说明步骤s330中按照预设路由规则,例如路由预设规则是优先分配非拥塞端口,路由器选择非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另一个实施例: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端口2负载小于端口1;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1.23.36.6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当路由器r1转发数据报文时,查找路由器r1的路由表,有个两个路由,端口1和221.73.36.68;按照预设路由规则,优先选择非拥塞端口转发数据报文;路由器r1选择端口2发送数据报文。其中,在步骤s100和步骤s200之间进一步包括步骤:步骤s110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负载均衡优化开关用于预设路由规则是否执行负载均衡优化,当负载均衡优化开关被配置为打开时,后续执行步骤s200、s300和s400。本优化技术方案中,负载均衡优化开关默认值为开,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修改负载均衡优化开关。如图3所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一种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策略路由的路由器负载均衡方法的还包括:步骤s500目的ip地址不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和/或当负载均衡优化开关为预设值和/或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为预设值时,获取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步骤s600将数据报文在负载最小的广域网端口发送。例如,负载均衡优化开关为关闭时,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端口2负载小于端口1;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1.23.36.6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路由器将数据报文从选择端口2转发出去。例如,在路由器上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没有记录,负载均衡优化开关为打开时,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关闭;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都轻度拥塞,端口2负载小于端口1;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1.23.36.6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由于端口2负载小,路由器将数据报文从选择端口2转发出去。同一端口下运营商优先保证自己应用,从端口2转发数据报文带宽和延时相对于从端口1发出,都会影响用户使用体现。参考图4,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例,自动配置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步骤流程图。进一步,步骤s100中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根据用户在路由器上的配置生成或者自动生成,自动生成具体步骤为:步骤s110判断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是否打开;步骤s120若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判断是否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步骤s130当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获取报文消息信息,包括标识报文类型、目的ip地址、运营商id、子网掩码;步骤s140当报文中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需要在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一条记录时,判断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是否存在记录;步骤s150若不存在,则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新增加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作为一条新记录。本优化技术方案的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记录,用户可以在路由器上手动配置生成。在路由器的web或app的设置页面,用户手工配置广域网端口的信息,指定某个广域网端口为优先某运营商某种类型业务优先使用。例如,用户设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为打开,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运营商isp3分配网段为182.25.*.68/28,将在目的ip地址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新增表一条记录,如表3所示。表3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运营商id运营商的地址段isp3182.25.*.68/28另一个实施例来具体解释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记录:路由器r1上有两个广域网端口,端口1和端口2;端口1和端口2处于非拥塞;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记录为0;路由器r1需要转发一个数据报文[目的ip地址时22.23.36.28,服务类型是带宽,子网掩码是255.0.255.255]。当路由器r1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目的ip网段221.*.36.68,未发现有记录;若数据报文中消息信息组合为需要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的记录,计算出目的ip网段22.*.36.68,运营商id为isp1;在路由器上执行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增加目的ip网段22.*.36.68、运营商id为isp1的表记录,如表4所示。表4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运营商id运营商的地址段isp122.*.36.28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路由器设备,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配置成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模块包括用与执行以下步骤: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是否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当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发送数据报文的最优广域网端口,优先选择目的ip地址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将数据报文在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具体的,当路由器启动配置时,需要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字段包括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id。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就是选择一个最优的广域网端口。首先判断数据报文中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运营商id,再查找路由表,优先获取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发送数据报文。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路由设备中一个或多个模块进一步包括用与执行以下步骤: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负载均衡优化开关用于路由规则是否执行负载均衡优化;配置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当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时,路由器根据转发数据报文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记录。本优化技术方案中,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进一步提供了动态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参数功能。某些路由器实施例中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负载均衡优化开关,配置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在本公开中某些实例提供一种路由器设备,该路由器设备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步骤具体为包括:判断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是否打开;若负载均衡优化开关打开,判断是否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当自动生成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对照表开关打开,获取报文消息信息,包括标识报文类型、目的ip地址、运营商id、子网掩码;当报文中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需要在生成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一条记录时,判断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是否存在记录;若不存在记录,则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中新增加目的ip地址和运营商映射,作为一条新记录。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了路由器自动学习功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参见图5所示,是本公开的一种路由器设备的负载均衡系统的某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设备的负载均衡系统,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建立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判断模块,用于当路由器转发数据报文时,判断目的ip地址是否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获取模块,与判断模块电连接,当目的ip地址在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时,按照预设路由规则,获取目的地ip地址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优先获取目的ip地址相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存储模块,与判断模块电连接,用于存储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的对照表;发送模块,用于将数据报文在最优广域网端口发送。具体的,在路由设备的负载均衡系统中,针对现有的负载均衡方法,增加了目的ip网段和不同运营商的对照表,在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时,可以根据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目的ip网段和运营商id信息,选择目的ip地址对应运营商的广域网端口转发数据。有效利用广域网端口带宽,针对不同运营商间的带宽不足的问题,满足对于跨网环境下强调响应速度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本公开中,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者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的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或者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价值包数据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通信设备,或者光盘、或者u盘等各种可以存储代码的介质。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