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4838发布日期:2018-06-02 01:2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手柄,具体涉及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



背景技术:

手柄是一种电子游戏机的输入设备,通过操纵其按钮等,可以实现对电脑上模拟角色等的控制。家用游戏机式的手柄设计,左侧为方向键、右侧有4~6个功能键,根据需要还可能在别的部位加入更多的功能键,实现不同的功能。采用手柄比较适于进行模拟器类游戏,特别是一些滚屏类游戏。几乎所有家用游戏机都使用手柄进行操作。Wii主机采取了新式的操纵杆,但也支持GameCube风格的手柄操作。手柄也常用于电脑模拟器、电脑上的赛车等类型游戏。手柄在英文中有Gamepad和Joystick两个词,区别在于Gamepad是手握的,Joystick是平放在桌上。

现有的与手机匹配的手柄一般采用无线连接或者有限插口两种与手机连接的方式,而采用无线连接的话设备延迟较高,而有线连接难以匹配不同接口的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与手机匹配的手柄一般采用无线连接或者有限插口两种与手机连接的方式,而采用无线连接的话设备延迟较高,而有线连接难以匹配不同接口的手机,目的在于提供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解决现有的与手机匹配的手柄一般采用无线连接或者有限插口两种与手机连接的方式,而采用无线连接的话设备延迟较高,而有线连接难以匹配不同接口的手机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包括柄把、伸缩板、伸缩杆、摇杆和按键组成的伸缩式手柄,还包括带有手机接头的磁性接头和设置在柄把上的移动接头,所述磁性接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永磁体,所述移动接头上设置有与永磁体匹配的触点,手机通过磁性接头和移动接头的匹配实现与手柄的连接。

区别于原有的手柄直接与手机连接的方式,本方案通过先在手机上插入磁性接头,然后再将磁性接头与手柄进行连接的方法,由于磁性接头是通过磁力与手柄建立连接的,因此,在用户取下手机时磁性接头也一同被取下,,当一个设备需要与手柄建立连接时,仅需要选择与自己设备匹配的磁性接头即可。

移动接头安装在柄把上设置的滑槽中,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柄把的正面。

由于不同设备的接口位置不完全相同,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调整移动接头的位置,便于与各种位置的磁性接头匹配。

所述滑槽的侧壁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接头上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凸起。

限制移动接头只能在平行于滑槽的方向上移动,不会脱出滑槽。

所述滑槽中还开有平行于滑槽走向的开口,所述移动接头上设置有与开口匹配的线孔。

便于手柄的数据传输到移动接头上。

所述滑槽中还设置有上下固定的丝杆,丝杆的走线与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接头连接在丝杆上。可以实现位置的记忆和固定,同时,调节移动接头时更精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能与多种接口规格的手机建立有线连接;

2、本发明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操作方便,结构稳定,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柄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磁性接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柄把,101-滑槽,2-伸缩板,3-伸缩杆,4-磁性接头,401-安装板,402-手机接头,403-永磁体,5-移动接头,501-触点,6-摇杆,7-按键,8-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适应多种手机的外界手柄,包括柄把1、伸缩板2、伸缩杆3、摇杆6和按键7组成的伸缩式手柄,还包括带有MFI手机接头402的磁性接头4和设置在柄把1上的1.5cm*0.8cm*0.5cm的长方体移动接头5,所述磁性接头4包括一个安装板401和分别位于安装板两面的一个手机接头和三个永磁体403,所述移动接头5上设置有与永磁体403匹配的触点501,手机8通过磁性接头4和移动接头5的匹配实现与手柄的连接。移动接头5安装在柄把1上设置的滑槽101中,所述滑槽10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柄把1的正面。所述滑槽101的侧壁还设置有限位槽102,所述移动接头5上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凸起。所述滑槽101中还开有平行于滑槽101走向的开口,所述移动接头5上设置有与开口匹配的线孔。所述滑槽101中还设置有上下固定的丝杆,丝杆的走线与滑槽10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接头5连接在丝杆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