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智能电视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5068发布日期:2018-06-12 23:1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智能电视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智能电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智能电视使用电视背光区域调节技术。在电视背光区域调节技术中,电视的背光灯可根据图像的明暗进行调节,比如,在屏幕图像高亮的部分加大亮度,而在屏幕图像黑暗的部分降低亮度,这样不仅达到最佳的对比度,并且降低了背光的功耗。

但是,每个分区的背光数据是根据图像的信号实时刷新的,在前后画面背光数据变化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背光闪烁。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智能电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避免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

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并控制所述智能电视根据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个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

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所述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优选地,所述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个分区的像素数量以及各个像素的亮度值;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与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所述商值即为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数值区间;

根据所述数值区间,确定所述修正系数。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与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之间的乘积,计算结果即为各个分区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电视,所述智能电视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智能电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并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然后根据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并控制智能电视根据修正后的背光数据进行显示。本发明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修正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确定与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修正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避免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智能电视。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

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并控制所述智能电视根据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各个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

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所述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各个分区的像素数量以及各个像素的亮度值;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与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所述商值即为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

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数值区间;

根据所述数值区间,确定所述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与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之间的乘积,计算结果即为各个分区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

参照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

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视应用背光区域调节技术,其背光区域分成若干个分区,以按照画面上不同区域的明暗进行局部细节调节。

具体地,在接收到图像信号时,获取各个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根据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得到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通过串行外设接口将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发送至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在处理后将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发送至驱动器,以对当前画面进行背光控制。在图像的显示过程中,存在图像补偿的操作,这是由于相比于传统的电视机,应用背光区域调节技术的电视机在像素亮度值低于255的区域减小了背光亮度值,为了不降低显示效果,则通过图像补偿来弥补减小的背光亮度。

本实施例中,根据分区中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以计算一个分区的背光数据为例,该分区的背光数据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BL=αnBMax+(1-αn)BAvg

其中,BL是指背光数据,BMax是指最大背光亮度值,BAvg是指平均背光亮度值,n是指调节等级,α是常数。

比如,采用12bit布光的电视机,其最大背光亮度值为:212-1=4095。而某一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可根据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计算得到。具体地,计算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与最大像素亮度值之间的商值,并计算商值与最大背光亮度值之间的乘积,该乘积即为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比如在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为25.5,最大像素亮度值为255时,那么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为4095*10%=409.5。平均像素亮度值的计算方法如步骤S20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与步骤S20之间不限定先后顺序,即可先执行步骤S10,也可先执行步骤S20。

在背光数据的计算公式中,α可以取3。调节等级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比如调节级数有8级,设置调节等级为1级,那么n=1/8。以n=1/8进行举例,那么该分区的背光数据即为3/8*4095+(1-3/8)*4095*10%=1789.6。

在电视播放过程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也在变化,比如下一帧画面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为0,那么ΔBL=1789.6-0=1789.6,就会明显看到背光闪烁。

步骤S20、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背光区域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中包括若干个像素,每个像素有对应的像素值。

具体地,以计算一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为例,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的计算方法:

获取该分区中的像素数量以及每个像素的像素亮度值,计算该分区中所有像素的像素亮度值之和,并计算该分区的像素亮度值之和与该分区的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该商值即为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

其中,像素的亮度值在0至255之间,靠近255的像素亮度较高,靠近0的亮度较低,其余部分就属于中间调。这种亮度的区分是一种绝对区分,即255附近的像素是高光,0附近的像素是暗调,中间调在128左右。平均像素亮度值反映该分区的明暗程度,并可根据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计算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

比如,该分区中像素为100个,其像素亮度值之和为2550,那么其平均像素亮度值即为25.5。

步骤S30、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并控制所述智能电视根据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由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对于较亮的画面,人眼对于亮度变化的感知不明显,并且,对于亮度比较大的画面,若背光变化较大,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背光闪烁;而对于低亮的画面,人眼对于亮度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并且,对于图像信息复杂并且亮度比较小的画面,若背光变化较大,就会出现明显的背光闪烁,所以根据平均像素亮度来确定修正系数,从而根据修正系数修正背光数据。

比如,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不需要对该分区的背光数据进行修正,即将修正系数设置为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数值可以为204,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修正系数设置为3/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数值可以为25.5,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修正系数进行设置,比如5/8、7/8等。

具体地,修正后的背光数据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BL={αnBMax+(1-αn)BAvg}β

其中,BL是指背光数据,BMax是指最大背光亮度值,BAvg是指平均背光亮度值,n是指调节等级,α是常数,β是修正系数。

比如,采用12bit布光的电视机,其某一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95,若平均像素亮度值为25.5,那么β取3/8,最大像素亮度值为255,那么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为4095*10%=409.5,α取3,n取1/8,那么该分区修正后的背光数据为{3/8*4095+(1-3/8)*4095*10%}*3/8=671。

在电视播放过程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也在变化,比如下一帧画面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为0,那么ΔBL=671-0=671,相对于修正前的背光数据的变化值,修正后的背光数据的变化值降低了很多,由此可以大大减少背光闪烁。

在第一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并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然后根据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并控制智能电视根据修正后的背光数据进行显示。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获取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获取各个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

步骤S12、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所述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本实施例中,以计算一个分区的背光数据为例,该分区的背光数据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BL=αnBMax+(1-αn)BAvg

其中,BL是指背光数据,BMax是指最大背光亮度值,BAvg是指平均背光亮度值,n是指调节等级,α是常数。

比如,采用12bit布光的电视机,其最大背光亮度值为:212-1=4095。而某一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可根据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计算得到。具体地,计算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与最大像素亮度值之间的商值,并计算商值与最大背光亮度值之间的乘积,该乘积即为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比如在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为25.5,最大像素亮度值为255时,那么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为4095*10%=409.5。平均像素亮度值的计算方法如步骤S20所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与步骤S20之间不限定先后顺序,即可先执行步骤10,也可先执行步骤20。

在背光数据的计算公式中,α可以取3。调节等级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置,比如调节级数有8级,设置调节等级为1级,那么n=1/8。以n=1/8进行举例,那么该分区的背光数据即为3/8*4095+(1-3/8)*4095*10%=1789.6。

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取各个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并根据最大背光亮度值以及平均背光亮度值,计算各个分区的背光数据。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3任一项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计算当前画面各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各个分区的像素数量以及各个像素的亮度值;

步骤S22、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

步骤S23、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与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所述商值即为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背光区域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中包括若干个像素,每个像素有对应的像素值。

具体地,以计算一个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为例,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的计算方法:

获取该分区中的像素数量以及每个像素的像素亮度值,计算该分区中所有像素的像素亮度值之和,并计算该分区的像素亮度值之和与该分区的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该商值即为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

其中,像素的亮度值在0至255之间,靠近255的像素亮度较高,靠近0的亮度较低,其余部分就属于中间调。这种亮度的区分是一种绝对区分,即255附近的像素是高光,0附近的像素是暗调,中间调在128左右。平均像素亮度值反映该分区的明暗程度,并可根据该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计算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

比如,该分区中像素为300个,其像素亮度值之和为7650,那么其平均像素亮度值即为25.5。

在第三实施例中,获取各个分区的像素数量以及各个像素的亮度值,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的亮度值之和与各个分区的所述像素数量之间的商值,所述商值即为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

步骤S32、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

本实施例中,由于人眼的视觉特性,对于较亮的画面,人眼对于亮度变化的感知不明显,并且,对于亮度比较大的画面,若背光变化较大,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背光闪烁;而对于低亮的画面,人眼对于亮度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并且,对于图像信息复杂并且亮度比较小的画面,若背光变化较大,就会出现明显的背光闪烁,所以根据平均像素亮度来确定修正系数,从而根据修正系数修正背光数据。

比如,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不需要对该分区的背光数据进行修正,即将修正系数设置为1;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修正系数设置为3/8;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修正系数进行设置,比如5/8、7/8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数值可以为204,第二预设数值可以为25.5,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根据修正系数修正该分区的背光数据的方法是:计算该分区的修正系数与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之间的乘积,计算结果即为该分区修正后的背光数据。

在第四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与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各个分区的修正系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1、根据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数值区间;

步骤S312、根据所述数值区间,确定所述修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值时,不需要对该分区的背光数据进行修正,即将修正系数设置为1;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数值时,将修正系数设置为3/8;当某一分区的平均像素亮度值大于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修正系数进行设置,比如5/8、7/8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数值可以为204,第二预设数值可以为25.5,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第五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确定所述平均像素亮度值对应的数值区间,根据所述数值区间,确定所述修正系数。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在第六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根据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修正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S321、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与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之间的乘积,计算结果即为各个分区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

具体地,修正后的背光数据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BL={αnBMax+(1-αn)BAvg}β

其中,BL是指背光数据,BMax是指最大背光亮度值,BAvg是指平均背光亮度值,n是指调节等级,α是常数,β是修正系数。

比如,采用12bit布光的电视机,其某一分区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95,若平均像素亮度值为25.5,那么β取3/8,最大像素亮度值为255,那么该分区的平均背光亮度值为4095*10%=409.5,α取3,n取1/8,那么该分区修正后的背光数据为{3/8*4095+(1-3/8)*4095*10%}*3/8=671。

在电视播放过程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也在变化,比如下一帧画面中该分区的背光数据为0,那么ΔBL=671-0=671,相对于修正前的背光数据的变化值,修正后的背光数据的变化值降低了很多,由此可以大大减少背光闪烁。

在第六实施例中,计算各个分区的所述修正系数与各个分区的所述背光数据之间的乘积,计算结果即为各个分区修正后的所述背光数据。这样,避免了由于前后帧画面的背光数据差距过大所引起背光闪烁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电视,所述智能电视包括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述智能电视为执行主体下的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上述智能电视为执行主体下的所述智能电视背光调节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