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06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监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期国内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总体技术方案》中指出,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分为前端系统、传输链路和地面覆盖网络三部分。前端系统提供一路共3套数字音频广播节目的传送码流作为信号源,通过传输链路将一路传送码流分发到地面覆盖网络中的发射台站;地面覆盖网络各台站分别使用一个调频广播频率,以模拟和数字同时播出的方式进行传输覆盖。CDR前端系统中,码流的自动切换主要依靠汤姆逊码流切换器的自动检测及切换功能。通过配置码流切换器的检测条件可判断主备两路输入信号的码流是否异常,自动选择一路正常码流输出,并且能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异常判断的条件,可以解决部分码流异常情况下导致的劣播问题。此外,该切换器还具有手动切换功能,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机器前面板的按钮进行手动切换。此外,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7月颁布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中指出,各级发射台均应配置信号切换、分配等信号源处理设备,并在相应节点配置应急跳线跳过故障设备;所有信号源处理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传统技术中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主要分为主、副业务两种,其中主业务音频编码采用的是DRA(Digital Rise Audio,数字音频编码技术)低码率扩展版本(DRA+),输出码率范围为24kbps至128kbps,当输出码率为48kbps时,解码后的音频质量与目前的模拟广播质量相当,若输出码率达到128kbps时,就可向听众提供环绕立体声服务;副业务主要用于支持各种各样的数据增值业务,节目运营商可以根据信道的传输能力,依实际需要调整音频节目与业务数据在传输流中的比重。编码后的数据进入复用子系统后,子系统将编码后的音频业务、数据业务等主业务数据按照一定的复用协议封装成复用帧,此外,系统信息与业务描述信息的配置、生成与封装也在复用子系统中完成。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信号的信号带宽以100KHz的子带为基础,数字信号可以灵活配置。纯数字信号的带宽为100KHz及200KHz,可用于模拟广播全部数字化以后或频率资源相对宽裕的地区使用。而像上海、北京这种频率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也可采用数模同播的方式进行平滑过渡。数字音频广播信号的总带宽为100KHz,由两个带宽各为50KHz的数字信号组成,根据调频广播技术规范,调频立体声广播在75KHz频偏、100%调制度时,调频信号99%的功率将集中在中心频率±128KHz以内,因此数字广播信号和模拟立体声调频信号总带宽为400KHz(±200KHz),且互不影响。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台站及周边台站的情况以及覆盖效果,调整模拟信号功率和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减少对邻频道的干扰。基本配置要求各级发射台均应配置信号切换、分配等信号源处理设备,并在相应节点配置应急跳线端口,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应急跳线跳过故障设备;所有信号源处理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关键设备配置要求二级以上发射台应配置切换、分配等关键设备的在线热备份。建议有条件的一级发射台配置系统级的备份,即备份设备组成完整的备份系统。为了保证信号传输不间断,所有发射台的信号切换设备宜具备自动/手动两种切换方式,通常置于自动,故障时用手动切换或跳线直通。一级发射台信号切换设备对信号的自动检测、自动选择、信号缺失自动报警功能,应具备对电源的记忆、断电时直通、来电时检测恢复等功能。智能化运行要求为实现自动监控、智能管理的需要,一级发射台所有信号处理设备应具有本机数据管理接口。可通过数据接口对设备进行状态信息采集、数据记录或远程控制。

综上,传统技术中的监听器未采用模块化设计,传统技术中的监听器无法按照所需监听的信号格式及数量,插入不同的输入模块的监听的效率较低,传统技术中的监听器实时监听显示信息,无法自由选择所需监听的输入信号。更无法同时监看选择的两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的VU值和PPM值,监听信息的效果增益等调整方式相对单一。传统技术中的广播监听器不融合模拟音频输出功能,在需要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时存在技术问题。传统技术中的监听器无法灵活地选择监听信号格式和数量,无法同时监听显示信息两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参数。对广播信号监测的存在不灵活,广播信号监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安全继电器的启动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灵活,广播信号监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信号接收单元、输入信号监测单元、输出信号接收单元、输出信号监测单元、多格式监测单元;所述输入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输入信号监测单元通信连接;输出信号接收单元与输出信号监测单元通信连接;多格式监测单元与输入信号监测单元及输出信号监测单元通信连接;广播接收单元与广播监测单元通信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入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主信号接收单元和备用信号接收单元;主信号接收单元与备用信号接收单元为数字广播接收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入信号监测单元包括:输入监听解码组件和切换传输组件;输入监听解码组件与切换传输组件通信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入监听解码组件包括:主监听解码器和备用信号监听解码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切换传输组件与数字广播发射机通信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出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信号抽样组件,信号抽样组件与广播发射天线通信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出信号监测单元包括:输出信号监测解码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多格式监测单元包括:信号选择组件和信号监听组件;信号选择组件和信号监听组件通信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输入插槽、输出插槽和选择键盘;输入插槽、输出插槽和选择键盘设置于多格式监测单元外壳。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信号监听组件包括:监听扬声器;扬声器设置于输出信号检测解码器外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监听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监听器按照所需监听的信号格式及数量,插入不同的输入模块的监听,本实用新型中的监听器可以灵活实时地监听显示信息,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监听的输入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看选择的两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的VU值和PPM值,监听效率较传统技术中监听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广播监听器包括了模拟音频输出功能,在需要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时如需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则只需插入相应格式的输出模块即可,输出音量可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对广播信号监测不灵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组件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多格式监听单元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

11 输入信号接收单元

12 输入信号监测单元

13 输出信号接收单元

14 输出信号监测单元

15 多格式监测单元

16 广播接收单元

17 广播监测单元

111 主信号接收单元

112 备用信号接收单元

121 输入监听解码组件

122 切换传输组件

1211 主监听解码器

1212 备用信号监听解码器

131 信号抽样组件

141 输出信号监测解码器

151 信号选择组件

152 信号监听组件

1511 输入插槽

1512 输出插槽

1513 选择键盘

1521 监听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组件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信号接收单元11、输入信号监测单元12、输出信号接收单元13、输出信号监测单元14、多格式监测单元15、广播接收单元16和广播监测单元17;所述输入信号接收单元11与所述输入信号监测单元12通信连接,输入信号接收单元11为CDR专用接收机组,输入信号监测单元12为CDR解调监听解码器组;输出信号接收单元13与输出信号监测单元14通信连接,其中输出信号监测单元为CDR解调静听解码器组;多格式监测单元15与输入信号监测单元12及输出信号监测单元14通信连接,其中多格式监测单元15为多格式音频监听器;广播接收单元16与广播监测单元17通信连接,其中广播监测单元17为广播收音机。

输入信号接收单元11包括:主信号接收单元111和备用信号接收单元112;主信号接收单元111与备用信号接收单元112为数字广播接收机,主信号接收单元111接收发射机组中的发射主机发出的信号,备用信号接收单元112接收发射机备用机发出的信号,99.0MHz的主、备路CDR码流由上海电视播控中心通过光纤传送至东方明珠发射台,经过CDR专用接收器接收并解码后送入CDR监听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后的信号送入多格式音频监听器进行监听。

输入信号监测单元12包括:输入监听解码组件121和切换传输组件122;输入监听解码组件121与切换传输组件122通信连接,其中输入监听解码组件121与切换传输组件122环出连接切换传输组件122为码流切换器,将发射信号进行取样后送入CDR解调监听解码器进行解调及解码,解码后的信号送入多格式音频监听器进行监看、监听。

输入监听解码组件121包括:主监听解码器1211和备用信号监听解码器1212,其中主监听解码器1211与主发射机CDR专用接收机连接,接收发射主机发出的TS复用数据流,备用信号监听解码器1212接收凡涉及备用机发出的TS复用数据流。

切换传输组件122与数字广播发射机通信连接,切换传输组件122的输入端与朱监听解码器1211连接及备用信号监听解码器1212连接,输出端连接数字广播发射系统。

输出信号接收单元13包括:信号抽样组件131,信号抽样组件131与广播发射天线通信连接,信号抽样组件131采用耦合取样的方式,采集发射系统天线发出的信号样本用于监听发射信号。

输出信号监测单元14包括:输出信号监测解码器141,输出信号检测解码器141对信号抽样组件131获取的发射系统输出信号样本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的信号单向发送给多格式监测单元15。

多格式监测单元15包括:信号选择组件151和信号监听组件152;信号选择组件151和信号监听组件152通信连接,其中,多格式音频监听器为支持HD/SD-SDI(嵌入音频)、AES/EBU和模拟音频格式的监听设备。信号选择组件151用于选择要监听信号,信号监听组件用于增益监听信号。

请参阅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多格式监听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信号选择组件151包括:输入插槽1511、输出插槽1512和选择键盘1513;输入插槽1511、输出插槽1512和选择键盘1513设置于多格式监测单元外壳,监听器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后部预留8个输入插槽和1个输出插槽。按照所需监听的信号格式及数量,插入不同的输入模块,通过前面板的选择按键配合LCD显示,选择所需监听的输入信号,通过四个30段的LED音柱可同时监看选择的两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的VU值和PPM值。

信号监听组件152包括:监听扬声器1521和监听显示屏1522;监听扬声器1521和监听显示屏1522设置于输出信号检测解码器表面,可以放大被监测的输入输出信号,3个高保真的监听扬声器1521,通过前面板的选择开关指定监听其中一路。监听音量可在前面板上调整。该机自带模拟音频输出功能,如需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则只需插入相应格式的输出模块即可,输出音量可调,提高检测系统的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监听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监听器按照所需监听的信号格式及数量,插入不同的输入模块的监听,本实用新型中的监听器可以灵活实时地监听显示信息,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监听的输入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字广播传输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看选择的两路输入立体声音频信号的VU值和PPM值,监听效率较传统技术中监听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广播监听器包括了模拟音频输出功能,在需要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时如需输出其它格式的音频,则只需插入相应格式的输出模块即可,输出音量可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对广播信号监测不灵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