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67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



背景技术:

路由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能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个网络传送至目的地(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路由器就是连接两个以上各别网络的设备,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例如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

现有技术的路由器虽说能达到千兆网速,但是由于使用环境的局限性,特别是穿墙,无线信号传输距离很有限,而且功能较为简单,一般都只能实现网络数据的路由,而对于一些商业场合,目前的路由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天线及设置在外壳内的PCB板;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网线接口、复位键、USB接口、SD卡插槽、SIM卡插槽和电源接口;

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散热口,所述天线包括高频天线和低频天线,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高频天线和一根低频天线;

所述PCB板与外壳的内壁间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侧与PCB板贴合,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上设有若干散热齿,各散热齿相互平行,所述散热齿与散热板垂直,所述散热板和散热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板与散热齿的制作材料均为铝合金;

所述散热口位于PCB板正上方,所述散热口处设有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高频天线的频率为5.8GHz。

作为优选,所述低频天线的频率为2.4GHz。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接口外接电压为12V、电流为2A的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外壳表面生锈和掉漆,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为钢琴烤漆面。

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为USB2.0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PCB板上设有MTK7621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采用双频天线设置,采用MTK7621的硬件方案,实现了对2.4G和5.8G的天线的兼容,提高了信号强度,通过设计兼容SIM卡功能,实现了3G/4G的拨号上网功能,并且采用独特的齿状散热结构,提升了散热效果,保证了路由器长期稳定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的散热板与散热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网线接口,3.复位键,4.USB接口,5.SD卡插槽,6.SIM卡插槽,7.电源接口,8.天线,9.散热口,10.PCB板,11.散热板,12.散热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上的天线8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PCB板10;

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网线接口2、复位键3、USB接口4、SD卡插槽5、SIM卡插槽6和电源接口7;

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散热口9,所述天线8包括高频天线和低频天线,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一根高频天线和一根低频天线;

所述PCB板10与外壳1的内壁间设有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的一侧与PCB板10贴合,所述散热板11的另一侧上设有若干散热齿12,各散热齿12相互平行,所述散热齿12与散热板11垂直,所述散热板11和散热齿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散热板11与散热齿12的制作材料均为铝合金;

所述散热口9位于PCB板10正上方,所述散热口9处设有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高频天线的频率为5.8GHz。

作为优选,所述低频天线的频率为2.4GHz。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接口7外接电压为12V、电流为2A的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外壳1表面生锈和掉漆,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为钢琴烤漆面。

作为优选,所述USB接口4为USB2.0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PCB板10上设有MTK7621芯片。

MTK7621芯片的射频发射接口采用差分平衡输出模式,需要先进行平衡-非平衡变换,将差分信号转换成单端信号,这部分采用无源全分立件LC变换电路,后级的的匹配与滤波电路负责控制整个RF路径的阻抗和EMI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千兆双频智能商业管理路由器采用双频天线设置,采用MTK7621的硬件方案,实现了对2.4G和5.8G的天线的兼容,提高了信号强度,通过设计兼容SIM卡功能,实现了3G/4G的拨号上网功能,并且采用独特的齿状散热结构,提升了散热效果,保证了路由器长期稳定地工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