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套的功能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91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套的功能层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套,特别涉及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套的功能层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手机,通常会买各种各样的手机套用于装饰美化以及保护。随着人们办公需求以及娱乐需求,智能手机常见的触屏输入已经满足不了该要求了。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19859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蓝牙按键的滑动手机套,包括用于夹持手机的托盘以及滑移连接于托盘背面的蓝牙按键板。

一篇公告号为CN1024789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织物键盘,包括按键层、上功能层、隔离层、下功能层及保护层,所述的按键层、上功能层、隔离层、下功能层及保护层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按键层的表面标示有键盘的按键符号。

通常为了使手机套在具有键盘输入功能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轻薄的优点,但是,这种柔性织物键盘在应用于手机套上时,由于手机的大小相对较小,会导致在使用键盘输入时,按键层容易将手指的按压力传递至相邻的按键上,导致输入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套的功能层结构,具有可以在手机保护套上实现键盘输入功能的同时还有不易输入错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相互导通并实现键盘输入的上导电薄膜和下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薄膜的下端面和下导电薄膜的上端面分别印刷有电路,所述下导电薄膜的上端面设有用于隔开两电路的绝缘膜,所述绝缘膜上设有使两电路输入点导通的连通孔,还包括挤压上导电薄膜和下导电薄膜电路输入点贴合的金属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状态下,上导电薄膜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上端面的电路被绝缘膜隔开;当按压金属弹片时,金属弹片可以使上导电薄膜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上端面的电路通过连通孔接触,实现电路导通,达到控制信号输入的目的;在金属弹片上压力消失后,金属弹片在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状态,使上导电薄膜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上端面的电路分开,实现电路断开,达到控制信号断开的目的;这种通过绝缘膜隔开,并通过金属弹片来实现局部按压输入的方式,在手机智能保护套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有效防止手指的按压力传递至相邻的按键上,导致输入错误,具有输入更加精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粘胶固定于上导电薄膜并将金属弹片夹持固定于上导电薄膜输入点处的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膜和上导电薄膜将金属弹片夹持固定在上导电薄膜的输入点的上端面上,使手机智能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金属弹片之间不易错位或者滑动,金属弹片之间不会互相干扰,避免了由于金属弹片的互相干扰而使控制信号的输入出现差错的现象,以使键盘输入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中心朝上凸起的弹性片和设于弹性片四角且抵触于上导电薄膜上表面的支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弹片中心的弹性片受到挤压时,弹性片会把压力转给四角的支脚,支脚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从而金属弹片的弹性更好,以使人们在使用该手机智能保护套在键盘输入时,手感更佳,而且这种结构的金属弹片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片的中心设有向下凹陷的凹点,还包括用于按压弹性片的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下表面设有与凹点配合的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层凸点与弹性片凹点对应配合,从而在键盘输入时,硅胶层所受手指的压力可以更精确的传递至弹性片的中心,以使键盘输入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硅胶层下表面的四周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和隔膜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层四周的边框和隔膜的粘胶,使硅胶层与隔膜之间实现密封,一方面防止水分进入内部,影响到金属垫片的功能,另一方面避免了硅胶层凸点被空气中的杂质腐蚀而损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与手机实现无线连接的蓝牙收发装置以及与蓝牙收发装置、上导电薄膜、下导电薄膜电信连接的控制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导电薄膜与下导电薄膜的连通生成的电信号通过控制芯片处理后通过蓝牙收发装置发出电磁信号,被手机接收到,实现手机保护套功能层无线控制手机的目的,与常见的有线连接方式相比,蓝牙连接的方式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金属弹片之间彼此隔绝较好,避免了键盘输入时因为键盘太小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金属弹片的弹性性能实现上导电薄膜与下导电薄膜的连接与断开,实现键盘控制信号转为电信号的目的,而且这种薄膜结构的厚度很薄,能够在手机套上安装使用。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厚度薄、质量轻、且不易发生因键位太小而使相邻键位之间容易发生互相干扰现象的键盘功能层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硅胶层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导电薄膜;2、下导电薄膜;21、绝缘膜;22、连通孔;3、金属弹片;31、弹性片;311、凹点;32、支脚;4、隔膜;5、硅胶层;51、凸点;52、边框;6、蓝牙收发装置;7、控制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手机智能保护套的功能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导通并实现键盘输入的上导电薄膜1和下导电薄膜2,上导电薄膜1的下端面和下导电薄膜2的上端面分别印刷有电路,两电路上分别印刷有相互对应并导通且密布的输入点,下导电薄膜2的上端面粘贴有用于隔开两电路的绝缘膜21,绝缘膜21上开有使两电路输入点导通的连通孔22,还包括挤压上导电薄膜1和下导电薄膜2电路输入点贴合且密布的金属弹片3。正常状态下,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被绝缘膜21隔开;当按压金属弹片3时,金属弹片3可以使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通过连通孔2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达到控制信号输入的目的;在金属弹片3上压力消失后,金属弹片3在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状态,使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分开,实现电路断开,达到控制信号断开的目的;这种通过绝缘膜21隔开,并通过金属弹片3来实现局部按压输入的方式,在手机智能保护套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有效防止手指的按压力传递至相邻的按键上,导致输入错误,具有输入更加精确的优点。

还包括粘胶固定于上导电薄膜1并将金属弹片3夹持固定于上导电薄膜1输入点处的隔膜4,隔膜4和上导电薄膜1将金属弹片3夹持固定在上导电薄膜1的输入点的上端面上,使手机智能保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金属弹片3之间不易错位或者滑动,金属弹片3之间不会互相干扰,避免了由于金属弹片3的互相干扰而使控制信号的输入出现差错的现象,以使键盘输入更加精确。

还包括与手机实现无线连接的蓝牙收发装置6以及与蓝牙收发装置6、上导电薄膜1、下导电薄膜2电信连接的控制芯片7,上导电薄膜1与下导电薄膜2的连通生成的电信号通过控制芯片7处理后通过蓝牙收发装置6发出电磁信号,被手机接收到,实现手机保护套功能层无线控制手机的目的,与常见的有线连接方式相比,蓝牙连接的方式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金属弹片3包括中心朝上凸起的弹性片31和固定于弹性片31四角且抵触于上导电薄膜1上表面的支脚32,当金属弹片3中心的弹性片31受到挤压时,弹性片31会把压力转给四角的支脚32,支脚32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力,从而金属弹片3的弹性更好,以使人们在使用该手机智能保护套在键盘输入时,手感更佳,而且这种结构的金属弹片3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按压弹性片31的硅胶层5,硅胶层5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与凹点311配合的凸点51,弹性片31的中心开有向下凹陷的凹点311,硅胶层5凸点51与弹性片31凹点311对应配合,从而在键盘输入时,硅胶层5所受手指的压力可以更精确的传递至弹性片31的中心,以使键盘输入更加精确。

硅胶层5下表面的四周一体成型有边框52,边框52和隔膜4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固定,硅胶层5四周的边框52和隔膜4的粘胶,使硅胶层5与隔膜4之间实现密封,一方面防止水分进入内部,影响到金属垫片的功能,另一方面避免了硅胶层5凸点51被空气中的杂质腐蚀而损坏的现象。

工作过程与原理:正常状态下,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被绝缘膜21隔开;当按压手机套上键位时,通过键位下方的硅胶层5使金属弹片3受到挤压,挤压状态下的金属弹片3可以使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通过连通孔22接触,实现电路导通,将电信号传递到控制芯片7处理,处理后的电信号经过通过蓝牙收发装置6转换成电磁波信号,被手机接收,实现通过手机套上的键盘对手机进行控制的过程,在金属弹片3上压力消失后,金属弹片3在受到挤压后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状态,使上导电薄膜1下端面的电路与下导电薄膜2上端面的电路分开,实现电路断开,没有电信号被蓝牙收发装置6转换成电磁信号发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