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8384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升小区内生活环境,不少的小区内都安装上了广播,用广播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提高了人们在小区内上下班时或散步时的舒适感。但现有的广播到达一定时间后全部开启,当广播的辐射范围内并没有行人时,广播仍然一直播放,并未起到作用效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通过在控制装置内设有人体检测电路,能够检测音响周围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使得音响附近无人时能够关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包括若干个耦接于市电的音响,所述音响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音响通断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人体检测电路,包括安装在音响的外侧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器,用于检测音响周围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人体,并发出人体检测信号;判断电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将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输出判断信号;开关电路,耦接于判断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可关断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耦接于市电,所述开关元件的另一端耦接于音响,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接收判断信号并依据判断信号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人进入音响周围一定范围内后,人体感应器能够感应到人体,人体检测电路动作输出人体感应信号,判断信号接收人体检测信号与自身所带的预设信号比较,当人体检测信号大于预设信号后,判断电路启动,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用于表示人体以进入音响的周围,开关电路接收到判断信号后,开关电路控制其开关元件开启,使得市电能够对音响供电,音响导通,实现了人体进入音响一定范围内后即可导通;当人体离开音响一定范围内后,人体检测电路输出信号不断减弱,直至低于预设信号后,判断电路输出低电平的判断信号,开关电路接收到该判断信号时,开关电路控制开关元件关断,音响失电,实现了音响的自动关断,上述控制装置能够实现音响周围有人体才导通,无人体时关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电路包括:基准电路,用于提供预设信号;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路,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并比较,输出判断信号。

人体不断靠近音响时,人体检测电路能够输出不断增大的人体检测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比较器能够将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且当人体检测信号大于预设信号后,表示人体与音响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一比较器能够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耦接于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头一端耦接于市电,另一端耦接于音响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三极管接收到高电平的判断信号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第一继电器得电,第一继电器的触头导通,使得音响能够耦接在市电上,音响开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判断电路包括,基准电路,用于提供预设信号;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路,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并比较,输出判断信号;延时器,所述延时器的一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延迟人体检测信号;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延时器,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路,用于接收延时的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并比较,输出判断信号。

人体不断靠近音响时,人体检测电路能够输出不断增大的人体检测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比较器能够将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且当人体检测信号大于预设信号后,表示人体与音响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一比较器能够输出高电平, 且通过延时器的设置,当人体持续位于检测范围内后,第二检测器能够输出高电平,使得判断电路能够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当人体瞬时进入检测范围后,又瞬时离开检测范围后,延时的人体检测信号为高于预设信号,但瞬时的人体检信号已经低于预设信号,使得判断电路能够输出低电平的判断信号,使得人体进入检测范围一定时间后才开启音响,减小了人体瞬时进出检测范围后,音响瞬时通断,减小了音响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耦接于电源,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头一端耦接于市电,另一端耦接于音响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耦接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三极管接收到第二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的输出信号时,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且当第一三极管接收到第一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的输出信号时,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第一继电器得电,第一继电器的触头导通,使得音响能够耦接在市电上,音响开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基准电阻和可变电阻,所述基准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上,所述可变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变电阻与基准电阻之间连接点的节点电压能不断改变,基准电路能够对判断电路提供不同的基准信号,改变基准电压的大小,使得音响开启时,人体与音响之间的距离可变,增大了广播系统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一端耦接有闭合开关,所述闭合开关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头一端耦接于市电,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头另一端耦接于音响的电源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上闭合开关后,第二继电器通电,第二继电器的触头导通,音响耦接在市电上得电,使得音响能够持续开启,当闭合开关断开后,第二继电器断开,音响通过第一继电器控制,闭合开关能够控制音响的持续开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装置的设置,当人体进入音响的一定范围内后,音响能够导通,离开音响的一定范围内后,音响能够关断,实现了音响能够根据其周围一定范围是否有人实现了自动通断;当需要持续开启音响时,合上闭合开关后,音响能够持续通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音响的安装位置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1、音响;2、人体检测电路;3、判断电路;4、基准电路;5、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小区广播系统,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若干个音响1,音响1上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感应道路上与音响1有一定间距的行人,并控制音响1的通断。

如图2所示,音响1的电源输入端接在市电,控制系统设置在音响1电源输入端与市电之间;控制系统包括人体检测电路2,人体检测电路2包括设置在音响1外侧的人体感应器A1,人体感应器A1能够感应道路上的人体,人体检测电路2还包括耦接于人体感应器A1的专用放大器A2,专用放大器A2能够用于放大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放大后的人体检测信号。

人体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耦接有判断电路3,判断电路3能够接收放大后的人体检测信号,并将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输出判断信号;判断电路3包括用于提供预设信号的基准电路4,基准电路4包括串联连接的基准电阻R5和可变电阻R6,基准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可变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判断电路3还包括耦接于基准电路4的第一比较器N1,第一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阻R5和可变电阻R6的连接点,第一比较器N1能够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和预设信号,将预设信号与人体检测信号比较,输出判断信号;不断调节可变电阻R6的阻值,基准电阻R5与可变电阻R6的连接点的节电压能够不断改变,第一比较器N1能够接收到不同预设信号。

判断电路3的另一端耦接有开关电路5,开关电路5包括耦接于第一比较器N1输出端的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接有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发射极接地,开关电路5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判断电路3还包括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一继电器KM1的触头一端耦接于音响1的输入端,另一端耦接于市电;还包括并联连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二极管VD,二极管VD的负极耦接于电源与第一继电器KM1的连接点,正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一三极管Q1的连接点。

第一三极管Q1能够接收第一比较器N1输出的判断信号,当判断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KM1的触头导通,市电能够传递给音响1,音响1开启。

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耦接有闭合开关S,闭合开关S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继电器KM2的触头一端耦接于音响1,另一端耦接于市电,当合上闭合开关S后,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第二继电器KM2的触头闭合导通,音响1得电能够持续开启,音响1附近无人时同样能够开启。

当人体进入人体感应器A1的感应范围后,行人不断移动,人体与音响1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人体检测电路2输出的人体检测信号不断增大,当人体检测信号大于预设信号时,第一比较器N1能够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得电,音响1导通开启当行人再次移动,人体与音响1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时,人体检测信号不断减小,当人体检测信号小于预设信号时,即人体超过音响1一定距离,第一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判断信号,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失电,音响1断开,实现了音响1的自动关断。

不断调节可变电阻R6的阻值时,能够调节预设信号的大小,调节了人体距离音响1一定范围时,音响1能够自动开启与关断,增大了控制装置的使用范围;当需要使得音响1在周围无人时能够持续打开,合上闭合开关S即可打开第二继电器KM2,音响1即可持续导通。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判断电路3与开关电路5的不同。

如图3所示,判断电路3包括用于提供预设信号的基准电路4,基准电路4包括串联连接的基准电阻R5和可变电阻R6,基准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可变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判断电路3还包括耦接于基准电路4的第一比较器N1,第一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人体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阻R5和可变电阻R6的连接点,第一比较器N1能够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和预设信号,将预设信号与人体检测信号比较,输出判断信号;判断电路3还包括耦接于基准电路4延时器A3,延时器A3能够对人体检测信号延时输出,延时器A3的另一端耦接有第二比较器N2,第二比较器N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延时器A3,反相输入端耦接于基准电阻R5和可变电阻R6的连接点,第二比较器N2能够接收经过延时的人体检测信号和预设信号,将预设信号与人体检测信号比较,输出判断信号;不断调节可变电阻R6的阻值,基准电阻R5与可变电阻R6的连接点的节电压能够不断改变,第一比较器N1与第二比较器N2能够接收到不同预设信号。

判断电路3的另一端耦接有开关电路5,开关电路5包括耦接于第一比较器N1输出端的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接有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第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开关电路5还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开关电路5还包括耦接于第二比较器N2输出端的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有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第二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开关电路5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判断电路3还包括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一继电器KM1的触头一端耦接于音响1的输入端,另一端耦接于市电;还包括并联连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二极管VD,二极管VD的负极耦接于电源与第一继电器KM1的连接点,正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二三极管Q2的连接点。

第一三极管Q1能够接收第一比较器N1输出的判断信号,第二三极管Q2能够接收第二比较器N2输出的判断信号,当两个判断信号均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且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第一继电器KM1的触头导通,市电能够传递给音响1,音响1开启。

当人体进入人体感应器A1的感应范围后,行人不断移动,人体与音响1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人体检测电路2输出的人体检测信号不断增大;第一比较器N1将当时的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人体进入音响1一定范围后,第一比较器N1即可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第二比较器N2将延时的人体检测信号与预设信号比较,人体进入音响1一定范围后,且能够停留一段时间,第二比较器N2即可输出高电平的判断信号;当行人进入音响1的一定范围内,停留一段时间后,且行人未离开该范围,两个判断信号均为高电平时,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均导通,第一继电器KM1得电,音响1得电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