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助听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758阅读:10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助听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助听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便携式、耳挂式助听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子产品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他们。但是助听器用户对这些产品的使用却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况,由于他们有听力损失且耳道内已经佩戴着助听器,所以无法使用耳塞或头戴式耳机听声音。对于外放声音一是通过多次电声转化使声音失真不易于辨别,二是外放声音在公众场合使用既不利于个人隐私又影响他人。所以目前很多听障人士即使拿着智能电子产品,也多选择字媒体查看和文字交流,对视频和音频的享受极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能够提高听障人士的生活品质。该装置一端连接多媒体设备,另一端贴近用户助听器,通过自身的近场音频电磁场与助听器中线圈产生的近场音频电磁场进行耦合,实现声、电、磁三者之间的转化。低频的电磁场几乎不向外部发射电磁波,只在近场收缩转换,该装置运用的正式音频电磁波的这个特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助听辅助装置,包括能够输出音频信号的多媒体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助听辅助装置和助听器,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接收多媒体设备传来的音频信号;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和助听器之间通过音频电磁场耦合实现声音信号的传递;所述的助听器输出声音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和助听器内分别设有音频磁场感应线圈,通过两者内置的音频磁场感应线圈实现音频电磁场耦合对声音信号的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与多媒体设备之间通过音频输出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设有音频插头,音频插头与助听辅助装置转动连接,音频插头用于插入连接多媒体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为长条状,音频插头转动连接于长条状的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音频插头与助听辅助装置转动角度为0到9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助听辅助装置包括耳钩、耳线和音频插头,所述的音频插头用于插入连接多媒体设备,所述的耳钩用于将该装置直接挂在耳廓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耳线上还设有控制器,控制器设有麦克风和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钮有三个且沿耳线方向依次排列于控制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媒体设备为普通电脑、平板电脑、学习机、PSP或智能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产品采用电磁场耦合的设计有别于传统辅助设备的单纯将声音放大来提高传到听障人士耳道内音量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声音需通过多次电声转换,失真较大。且多媒体外放声音过大会外泄,不仅不利于隐私且影响他们。因此部分厂商会配备头戴式耳机,但是头戴式耳机极易引起助听器啸叫,使用者根本无法聆听。最后一点是耗电,持续的大音量输出耗电极快,需要频繁的更换设备电池。

而本产品提到的助听辅助装置就很好的规避了以上问题,多媒体设备、助听装置和助听器之间的交互都属于电磁交互,并没有涉及到声音的进一步压缩和转化。因此大大降低了声音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率,保证了最终输出声音的真实性。

其次,因为是电磁场的耦合传输,所以即使用户因为听力损失较重将多媒体声音开到很大,外界也听不到从该设备中泄露出的声音。因为该部分能量是通过与用户助听器T档耦合后一对一传入助听器内部,最后通过助听器芯片及验配师写入的验配公式,将电磁信号转化为适合该名听障人士听力损失程度的声信号传入耳道。即保证了最终输入声音的舒适性,也避免了声音外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近场音频电磁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施例便携式助听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便携式助听辅助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便携式助听辅助装置非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助听辅助装置配合定制式助听器使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助听辅助装置配合耳背式助听器使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耳挂式助听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耳挂式助听辅助装置配合定制式助听器使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耳挂式助听辅助装置配合耳背式助听器使用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多媒体设备1、音频输出端口11、助听辅助装置2、音频输入端口21、助听器3、助听模块31、音频磁场感应线圈4、音频插头5、耳钩6、耳线7、处理器8、控制器9、麦克风91、按钮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是一种基于近场音频电磁耦合的助听辅助装置,包括能够输出音频信号的多媒体设备1、助听辅助装置2和助听器3,助听辅助装置2接收多媒体设备1传来的音频信号;助听辅助装置2和助听器3之间通过音频电磁场耦合实现声音信号的传递;助听器3内置助听模块31,用于输出声音信号;其中多媒体设备1为普通电脑、平板电脑、学习机、PSP或智能手机;本实施例的多媒体设备1、助听辅助装置2均通过内置处理器8进行数据信号的处理。

本实施例的助听辅助装置2和助听器3内分别设有音频磁场感应线圈4,通过两者内置的音频磁场感应线圈4实现音频电磁场耦合对声音信号的传递。

本实施例的助听辅助装置2与多媒体设备1之间通过音频输出端口11和音频输入端口21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助听辅助装置2设有音频插头5,音频插头5与助听辅助装置2转动连接,音频插头5用于插入连接多媒体设备1,音频插头5与助听辅助装置2转动角度为0到90度,且助听辅助装置2为长条状,音频插头5转动连接于长条状的端部。

本实施例的助听辅助装置2包括耳钩6、耳线7和音频插头5,音频插头5用于插入连接多媒体设备1,耳钩6用于将该装置直接挂在耳廓上。本实施例的耳线7上还设有控制器9,控制器9设有麦克风91和按钮92。按钮92有三个且沿耳线7方向依次排列于控制器9上。

具体介绍该装置的最终实现方式分为两类,分别为便携式与耳挂式。便携式主要适用于打电话和短时间听取语音,耳挂式适用于长时间听取音频及观看视频。

其中,便携式主要适用于打电话和短时间听取语音,所以该装置设计为可折叠式。在不使用时,折叠后紧靠设备减小空间;需要使用时,拉直设备方便靠近助听器3的音频磁场感应线圈4,且与多媒体设备1拉开距离减少电磁干扰。

而耳挂式适用于长时间听取音频及观看视频,耳挂式的耳钩6部分可以将该装置的音频磁场感应线圈4直接挂在耳廓上,再通过耳线7连接3.5mm通用音频插头5,该插头可以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多媒体设备1。装置在耳线7处还设置了一个控制器9,控制器9有正反两面,反面为收音麦克风91,方便接听电话;正面为三个按钮92。两边“+” 、“- ”按钮,表示音量加/减;中间“开始、暂停”按钮,可以接听/挂断电话,或者暂停播放/继续播放。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