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95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运维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营商的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应用在不断深入、范围也在拓宽,各种网络建设与扩展都在不断加速,其中,以IT基础设施为主体的数据中心是保证用户业务正常开展、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IT支撑的基础环节的机房设备管理对各种用户业务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机房中的设备进行标识管理。具体的,首先将设备型号、功能、IP、位置等信息填写到标签纸上,然后将该标签纸标签粘贴到被管理设备上,设备所用的线缆也是采用标签的方式标注其连接的两端的设备信息。利用上述纸质标签可实现机房中的设备的区分以及设备服务信息的记录。

然而,随着信息化程度越高,机房设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机房设备管理的工作量已远远超出人工管理方式的承载量。并且,上述人工管理的方式由于不能对机房设备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监测,所以会造成设备的闲置、耗能等问题,例如,运维人员清理资产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机房设备进行实时性自动化的管理监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其中:

所述RFID标签贴于机房设备上,存储有所述机房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和设备信息,所述机房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和交换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RFID读写器安装于机房内,工作频段与所述RFID标签的工作频段相匹配的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无线连接以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

所述后端服务器与所述RFID读写器通信连接,用于存储从所述RFID读写器接收来的RFID标签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房内的定标器,其中:

所述定标器与所述RFID标签通信连接,用于将其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位于所述定标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

所述RFID读写器还用于读取所述RFID标签中存储的地标位置信息,并将读取的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后端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柜,其中:

所述机房设备安装于所述机柜柜体中的置物架上,所述RFID标签贴于所述机房设备中靠近所述机柜柜门的外壁上。

可选地,所述定标器安装于所述机柜的柜体中或柜体顶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机房人员进行定位的RFID标签卡,其中:

所述RFID标签卡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和定标器通信连接;

所述定标器,还用于将其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位于所述定标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卡;

所述RFID读写器,还用于读取位于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卡中的地标位置信息,并将读取的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后端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房内的摄像头监控装置,所述摄像头监控装置与所述后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监控所述机房设备。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后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预警装置,其中:

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机房设备非法位置预警单元、RFID读写器故障预警单元和通信网络故障预警单元。

可选地,所述RFID读写器包括固定式RFID读写器和活动式RFID读写器,其中:

所述固定式RFID读写器固定安装于机房内,用于对位于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

所述活动式RFID读写器安装于可在机房内活动的驱动装置上,用于对机房内所有机房设备上的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其中:

所述定时器与所述RFID读写器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

可选地,所述后端服务器包括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服务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将存储对应设备的身份标识及设备信息的RFID标签贴于机房设备上,同时,利用与后端服务器相连的RFID读写器,对机房内设备上的RFID标签内所存储设备信息的自动扫描读取,实现了机房设备信息的自动录入及管理。当机房设备信息有变化时,可以利用RFID读写器直接RFID标签执行写入操作,进而实现了RFID标签内所存储的设备信息内容的更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RFID系统和后端服务器结合构建的机房管理系统,利用RFID系统的存储数据量大、读取速度快、无需人为干预读取数据过程等优势,不仅可以将机房设备的实时数据实时传给后端服务器,还实现了机房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机房数据的动态维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中RFID系统与后端服务器的信息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针对现有的采用人工方式对机房中的设备进行标识管理的方式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机房内引入RFID终端对机房设备自动核对管理,以提升对机房设备管理的效率,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机房设备可以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基于上述原理,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RFID标签30、RFID读写器20和后端服务器10。

其中,RFID标签30贴于机房设备上,为方便对各机房设备上的RFID标签的管理,本实施例将RFID标签30统一贴在机房设备的外表面。由于每个RFID标签都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因此,本实施例利用各机房设备上所贴的RFID标签30作为其唯一的身份标识。另外,由于RFID标签30自身具有一定的存储容量,因此,可以在各机房设备上所贴的RFID标签30中存储其设备信息,例如,设备厂商信息、维保信息、资产金额、存放位置、设备状态、机房机架、使用项目、所属业务系统、IP地址、安装日期等设备信息。这样,维保人员可以利用RFID读写器现场读取RFID标签30中所存储的设备信息。

RFID读写器20安装于在上述机房设备所处的机房内,并且RFID读写器20的工作频段与RFID标签30的工作频段相匹配,具体的,可以将RFID读写器20设计为多频段的RFID读写器,这样可以实现对不同频段的RFID标签30进行扫描,提高其适用范围。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机房内设备位置分布特点以及RFID读写器20的最大读取距离,可以将各RFID读写器20固定安装于机房内不同的位置,以使各RFID标签30均能处于RFID读写器20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RFID标签31和第二RFID标签32位于第一RFID读写器21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第三RFID标签33和第四RFID标签34位于第二RFID读写器22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即利用第一RFID读写器21对第一RFID标签31和第二RFID标签32进行监控,利用第二RFID读写器22对第三RFID标签33和第四RFID标签34进行监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机房设备被移动到固定式RFID读写器信号覆盖范围外的位置而造成机房设备无法被监控、以及机房内的新增设备还未上柜而无法被监控等情况,本实施例中还将RFID读写器设计为活动式的安装方式,具体的将RFID读写器20安装于可在机房内活动的驱动装置上,这样RFID读写器20便可以在其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机房内按照预设运动轨迹活动,实现对机房内所有机房设备上的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

后端服务器10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R232、USB等)与各RFID读写器20连接并通信,当然,还可以采集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后端服务器10接收RFID读写器20所读取的RFID标签中所存储的设备信息,并对该设备信息进行存储。这样,利用上述RFID读写器20和RFID标签30,可以将机房设备的实时数据实时传给后端服务器30,实现了机房设备的动态自动化管理。利用后端服务器10中所存储的信息,维保人员可实时地监控机房设备资源使用情况,随时查询分属机房的资产报表,并对其业务处理进行有效控制。例如,运维人员可以根据日常运维的需要建设适用且常用的功能组合,来实现机房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维保信息、告警性能信息等)的综合呈现和运维信息的实时推送,运维人员可定制自己关注的事件,接收相应的事件提醒及告警。

为实现对机房环境的有效梳理,后端服务器10可以采用配置管理数据库(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CMDB)服务器,即在后端服务器10中安装CMDB管理系统,CMDB储存与IT架构中机房设备的各种设备信息,它与所有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流程都紧密相联,一方面支持这些流程的流畅运转、发挥配置信息的价值,同时依赖于相关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RFID读写器20和RFID标签30的通信行为还可以由后端服务器10来控制。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中RFID系统与后端服务器的信息交互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后端服务器10可以作为主动方对RFID读写器20发出读写指令,RFID读写器20作为响应方对后端服务器10的读写指令做出回应。其中,RFID读写器20接收到后端服务器10的读写指令后,回应的结果就是对RFID标签30发送数据能量,建立通信关系。RFID标签30响应RFID读写器的指令,在此,相对于电子标签30,RFID读写器20变成指令的主动方。

具体的,在对RFID标签30中所存储的信息进行读取的过程中,RFID读写器20接收到后端服务器10发送的读标签信号,则会启动读标签程序,并向RFID标签30发送读标签信号,RFID标签30接收到RFID读写器20发送的信号,开始执行读取命令,并将执行结果以辐射信号的方式发送给RFID读写器20,RFID读写器20对执行结果进行相应的信号处理后再传给后端服务器10。

当然,并不限于利用后端服务器10对RFID读写器20和RFID标签30的通信行为进行控制,还可以在RFID读写器20中设置相应的控制软件来实现。

为实现RFID读写器20对RFID标签30的自动扫描,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理系统还包括定时器,其中,该定时器与RFID读写器20通信连接。利用定时器触发RFID读写器20启动读标签程序,这样RFID读写器20便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RFID标签进行身份识别以及标签内部设备信息的读写操作,在扫描完毕后,RFID读写器20便可以自动进入休眠省电模式。

除利用RFID读写器20对RFID标签30进行信息读取外,当机房设备信息(如设备所使用的项目、所属业务系统等)有所变更时,利用RFID读写器20还可以将变更后的设备信息写入RFID标签30中,实现设备信息的写入操作。在后续的标签信息扫描中,RFID读写器20便可以扫描到变更后的设备信息,并将该变更后的设备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10,实现了后端服务器10中关于机房中各设备信息的自动更新。

为实现运维人员处理故障时无法快速准确找到故障设备、对流动设备的有效监控等设备定位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机房管理系统。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RFID标签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定位器40,该定标器40安装于用于存放机房设备机柜内部,并且机柜内的机房设备(图中未示出)均贴有RFID标签30,具体的,机房设备可以安装于机柜柜体中的置物架上,并且RFID标签统一贴于机房设备中靠近所述机柜柜门的外壁上,通过对RFID标签粘贴位置的统一不仅方便机房维保人员对各RFID标签进行更换、维护等管理工作、还可以防止因RFID标签年粘贴位置导致的设备定位误差、提高对机房设备的定位精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机柜的柜门可以是实物的柜门结构还可以是敞开式的非实物结构。进一步的,根据定位器40的信号覆盖范围以及机房设备定位精度需求,可以对定位器40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在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时,则将定标器40安装于机柜内部,以用于对单个机柜内的设备进行定位;在定位精度要求较低时,则可以将定标器40安装于机柜顶部或几个机柜之间,以用于对多个机柜内的设备进行定位,使机房设备的定位精度到某几个机柜范围内,当然,还可以将定标器40安装在其它位置。

在定位器40工作的过程中,如果RFID标签30处于定位器40的信号覆盖范围,则定位器40便会实时将其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RFID标签30,然后,RFID读写器20便可以读取到RFID标签30中所存储的地标位置信息,并将读取的该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后端服务器10。这样,后端服务器10便可以将接收到的地标位置信息与RFID标签30的目标位置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说明RFID标签30对应的机房设备的位置移动为不合理的变更,并给出相应的告警信息,相反则说明安全。

另外,上述地标位置信息可以是地址码信息,后端服务器10预先在机房的电子地图上设置好各地标器的地址码信息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这样,后端服务器10接收到地址码信息后,便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地理位置对应关系,在电子地图上显示RFID标签30对应的机房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后端服务器10还可以根据一定时间段内所接收到的地标位置信息,进行运动轨迹拟合,绘制出机房设备变更迁移的轨迹。

利用上述定位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对机房人员定位与跟踪的装置。具体的,维保人员登记访客(可以包括机房参观人员、机房维保人员等)注册并发放出入RFID标签卡(即固定有RDID标签的卡片、卡牌等),然后将访客信息(例如访问位置权限信息、访问时长信息等)存储大到RFID标签卡中,并发放给访客。

访客佩戴RFID标签卡进入机房后,当访客进入到某地标器的信号覆盖范围时,地标器40发现其信号覆盖范围内有可用的RFID标签卡,地标器40便将其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RFID标签卡;同时,控制RFID读卡器20对处于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卡进行信息读取,以获取RFID标签卡中所存储的地标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地标位置信息发送给后端服务器10,后端服务器10根据获取的地标位置信息以及预先设置好的电子地图,便可以得到访客的实时位置。

进一步的,后端服务器10还可以利用RFID读卡器20获取RFID标签卡中的访客信息,然后,根据RFID读卡器20所发送的关于访客的实时监测信息,自动核对其是否按在规定的区域活动、是否有权限在机房中访问等等。当然,还可以将录入在RFID标签卡中的访客信息提前存储在后端服务器10。

利用上述RFID标签卡便可以实现机房访客的实时跟踪与定位,为机房设备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

另外,该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机房设备的摄像头监控装置50,利用摄像头监控装置50对机房内部进行监控,并且摄像头监控装置50还与后端服务器10通信连接,其中,后端服务器10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R232、USB等)与各摄像头监控装置50连接并通信,当然,还可以采集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当后端服务器10检测到机房设备被非法移动或访客处于非法区域活动时,则可以调用摄像头监控装置50监测到的图像,以给维保人员提供机房内更为直观的信息,以进行相应的处置策略。

为实现对机房内的异常状况自动给维保人员以提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预警装置60,该预警装置60与后端服务器10通信连接,其中,后端服务器10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R232、USB等)与预警装置60连接并通信,当然,还可以采集无线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等)。。当后端服务器10检测出异常时,后端服务器10则向预警装置60发送触发信号,以启动预警装置60给维保人员相应的提示,具体的,可以通过声音、警示灯等方式自动提示维保人员。

进一步的,为了给维保人员准确的提示,预警装置60采用分类预警的方式,具体的,预警装置60可以包括机房设备非法位置预警单元、RFID读写器故障预警单元和通信网络故障预警单元,并且不同的预警单元采用不同的预警方式。例如,当机房设备位置被不合理的变更时,则启动机房设备非法位置预警单元,当后端服务器10无法与RFID读写器20通信时,则启动RFID读写器故障预警单元。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房管理系统,通过在机房引入RFID终端对机房设备进行动态监控,实现了机房设备资产的动态监控以及机房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控,解决了机房资产信息新增或更新位置信息需要人工维护,解决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准确、重复录入等问题,同时,由于RFID的存储数据量大、读取速度快、无需人为干预读取数据过程等优势,可以进行快速的资产识别、盘点,准确快速掌握重要固定资产信息,快速实现设备及人员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