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带耳机及使用其的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265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编织带耳机及使用其的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带耳机及使用其的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头盔的耳机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将外置喇设计在头盔两侧预留的扣位上,然后通过金属pin针使外置喇叭与头盔内部控制系统实现通讯。不同的用户耳朵所在的位置不同,这种头盔外置喇叭的位置难以调节,难以适应不同的用户;

2)将耳机放在可调的编织带内,调节编织带就可以调节耳机的位置,但是调节这种耳机的位置时,容易造成编织带堆积和不够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带耳机,能够快速调节耳机位置,同时克服传统耳机调节时造成编织带堆叠而使面颊感到不舒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头盔,能够快速调节耳机位置,同时克服传统耳机调节时造成编织带堆叠而使面颊感到不舒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带耳机,包括编织带、弹性带、耳机和导线;

所述编织带与所述弹性带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编织带沿所述弹性带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弹性带;

所述弹性带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编织带上,第二端沿所述编织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编织带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连接所述耳机,所述耳机沿所述编织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编织带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带与编织带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耳机连接。

具体地,开始时,弹性带处于自然状态,耳机与第一端的距离较小,导线呈波浪状收纳于容纳腔中。当用户调节耳机的位置,沿所述编织带的延伸方向拨动耳机使耳机远离第一端时,弹性带处于被拉伸状态,容纳腔中的导线部分或者全部被拉直。当用户再次调节耳机的位置,沿所述编织带的延伸方向拨动耳机使耳机靠近第一端时,弹性的拉伸长度减小,容纳腔中被拉直的导线恢复波浪状。弹性带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编织带平行,且不发生垂直于编织带方向上的形变,所以在弹性带的作用下,导线会在容纳腔中平行于编织带的方向弯折,而不会在垂直于编织带的方向弯折(垂直于编织带的方向就是面颊所在的位置),进而保证用户的舒适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带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线的长度。

具体地,设置弹性带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导线的长度,可以防止导线被扯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耳机为骨传导耳机。

具体地,骨传导耳机的传导效果更好,更适合于运动中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耳机的传导侧与所述导线位于所述编织带的同一侧。

具体地,如此设置可以方便骨传导耳机接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耳机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对着所述编织带,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编织带平行;

所述凹槽的槽底靠近所述编织带的一侧设有压片。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底靠近所述编织带的一侧还设有轴线与所述编织带垂直的弹簧,所述压片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编织带之间。

具体地,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片会紧压编织带,当编织带与压片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大于弹性带所产生的拉力,耳机就可以固定在编织带的任意位置上。当需要调节耳机的位置时,手动拨动耳机:克服压片和编织带之间的静摩擦力使耳机与编织带发生相对滑动;然后克服压片和编织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耳机与编织带发生相对位移。松手后,由于静摩擦力,耳机就被固定在手动调节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片靠近所述编织带的一侧设有突起。

具体地,设置突起,减少了编织带和压片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少滑动摩擦力,减少调节耳机位置时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编织带的中部设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所述编织带分隔为第一带和第二带;

所述耳机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设有分隔块;

所述第一带贯穿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带贯穿所述第二孔,所述分隔块设置在所述分隔槽中。

具体地,如此设置可以使耳机与编织带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所述头盔主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单元,还包括上述任一种编织带耳机,

所述编织带耳机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的侧面的下方;

所述导线固定在所述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编织带耳机及使用其的智能头盔,通过设置弹性带,进而使:

1)用户在使用头盔时,能够快速调节耳机位置,使耳机达到最佳佩戴位置;

2)同时克服传统耳机调节时造成编织带堆叠而使面颊感到不舒适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编织带耳机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编织带耳机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弯曲呈波浪状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导线被拉直的示意图;

图5为的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编织带;101、分隔槽;2、耳机;201、传导侧;202、凹槽;203、压片;204、弹簧;3、弹性带;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编织带耳机。头盔主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单元,编织带耳机设置在头盔主体的侧面的下方。如图1~图5所示,编织带耳机包括编织带1、弹性带3、耳机2和导线4。编织带1与弹性带3的延伸方向相同,编织带1沿弹性带3的延伸方向贯穿弹性带3;弹性带3的第一端固定在编织带1上,第二端沿编织带1的延伸方向与编织带1滑动连接;第二端远离第一端的一侧连接所述耳机2,耳机2沿编织带1的延伸方向与编织带1滑动连接;弹性带3与编织带1之间形成容纳腔,导线4设置在容纳腔中;导线4的一端与第一端固定连接,导线4的另一端贯穿第二端与耳机2连接。导线4固定在第一端的一端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具体地,开始时,弹性带3处于自然状态,耳机2与第一端的距离较小,导线4呈波浪状收纳于容纳腔中。当用户调节耳机2的位置,沿编织带1的延伸方向拨动耳机2使耳机2远离第一端时,弹性带3处于被拉伸状态,容纳腔中的导线4部分或者全部被拉直。当用户再次调节耳机2的位置,沿编织带1的延伸方向拨动耳机2使耳机2靠近第一端时,弹性的拉伸长度减小,容纳腔中被拉直的导线4恢复波浪状。弹性带3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编织带1平行,且不发生垂直于编织带1方向上的形变,所以在弹性带3的作用下,导线4会在容纳腔中平行于编织带1的方向弯折,而不会在垂直于编织带1的方向弯折(垂直于编织带1的方向就是面颊所在的位置),进而保证用户的舒适感。

其中,弹性带3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导线4的长度。具体地,设置弹性带3的最大长度小于或等于导线4的长度,可以防止导线4被扯断。

于本实施例中,耳机2为骨传导耳机2。骨传导耳机2的传导侧201与导线4位于编织带1的同一侧。具体地,骨传导耳机2的传导效果更好,更适合于运动中使用。于其它实施例中,耳机2为入耳式或者挂耳式耳机2。

耳机2的内部设有凹槽202,凹槽202的槽口对着编织带1,凹槽202的槽底与编织带1平行。凹槽202的槽底靠近编织带1的一侧设有轴线与编织带1垂直的弹簧204,弹簧204与编织带1之间设有压片203。压片203靠近编织带1的一侧设有突起。具体地,在弹簧204的弹力作用下,压片203会紧压编织带1,当编织带1与压片203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大于弹性带3所产生的拉力,耳机2就可以固定在编织带1的任意位置上。当需要调节耳机2的位置时,手动拨动耳机2:克服压片203和编织带1之间的静摩擦力使耳机2与编织带1发生相对滑动;然后克服压片203和编织带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耳机2与编织带1发生相对位移。松手后,由于静摩擦力,耳机2就被固定在手动调节的位置上。设置突起,减少了编织带1和压片203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滑动摩擦力,减少调节耳机2位置时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压片203而不设置弹簧204,依靠突起和编织带1之间的摩擦力同样可以达到以上效果。

编织带1的中部设有分隔槽101,分隔槽101将编织带1分隔为第一带和第二带;耳机2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设有分隔块;第一带贯穿第一孔,第二带贯穿第二孔,分隔块设置在分隔槽101中。具体地,如此设置可以使耳机2与编织带1之间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于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编织带1的中部设置分隔槽101和不在耳机2中设置分隔块,让完整的编织带1贯穿耳机2同样可以使耳机2沿编织带1滑动。

具体地,先将编织带1烫裁成需求长度,期间将弹力布车缝成两端均有开口的弹性带3,然后将弹性带3套在编织带1上。将导线4放置在编织带1和弹性带3的夹层(即容纳腔)中,一端与编织带1一起打组固定,另一端与耳机2连接。

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另外需要声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