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戴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9860阅读:1926来源:国知局
颈戴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众多样式的蓝牙耳机中,颈戴式蓝牙耳机以其便携、防脱落等特点越来越受用户的喜爱。现有技术中,由于颈戴式蓝牙耳机的蓝牙模块直接嵌入颈带内形成一体结构,当蓝牙模块损坏时,无法方便更换蓝牙模块而造成整个颈戴式蓝牙耳机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颈戴式蓝牙耳机中因蓝牙模块直接嵌入颈带内形成一体结构而不方便更换蓝牙模块的问题,提供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

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包括:颈带、设于所述颈带两端的发声部以及与所述发声部电连接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颈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带上设有容置槽,所述蓝牙模块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颈带连接的硅胶盖,所述硅胶盖封盖所述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颈带由硅胶制成,所述硅胶盖与所述颈带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胶盖上设有按压部,当所述蓝牙模块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硅胶盖封盖所述容置槽时,所述按压部覆盖所述蓝牙模块上的开关按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颈带卡扣连接的壳体盖,所述壳体盖封盖所述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盖上开设有通孔,当所述蓝牙模块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壳体盖封盖所述容置槽时,所述蓝牙模块上的开关按钮嵌入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与所述发声部电连接的插头,所述蓝牙模块设有插槽,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可拔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与所述发声部电连接的插槽,所述蓝牙模块设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可拔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内设有与所述发声部电连接的第一触点,所述蓝牙模块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式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包括:颈带、设于颈带两端的发声部以及与发声部电连接的蓝牙模块,通过蓝牙模块可拆卸地设于颈带上,便于更换蓝牙模块,提升用户对颈戴式蓝牙耳机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颈戴式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蓝牙模块位于颈带外部时颈戴式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10,该颈戴式蓝牙耳机10包括:颈带11、第一发声部12、第二发声部13以及蓝牙模块14。其中,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分别设于颈带11的两端,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可以是入耳式、挂耳式、罩耳式的结构设计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入耳式的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为例进行说明。蓝牙模块14分别与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电连接,并且蓝牙模块14可拆卸地设于颈带11上。颈带11可以由硅胶制成,也可以由硬质塑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得知,对于颈戴式蓝牙耳机10的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隐含部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例如,处理器,处理器将蓝牙模块14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后输出至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对音频信号的具体处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放蓝牙模块14,颈带11上设有容置槽113,蓝牙模块14收容于容置槽113内。

为了避免蓝牙模块14从容置槽113内滑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带11由硅胶制成,在颈带11上开设细长型槽口112,从而形成与颈带11一体成型的硅胶盖111,由于硅胶盖111具有弹性,硅胶盖111被掀开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封盖住容置槽113的状态。当然,硅胶盖111不限于与颈带11一体成型,硅胶盖111与颈带11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采用铰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在蓝牙模块14上设有开关按钮141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操作开关按钮141,硅胶盖111上可以设有按压部114,当蓝牙模块14收容于容置槽113内且硅胶盖111封盖容置槽113时,按压部114覆盖蓝牙模块14上的开关按钮141。硅胶盖111上也可以开设有通孔,当蓝牙模块14收容于容置槽113内且硅胶盖111封盖容置槽113时,蓝牙模块14上的开关按钮141嵌入通孔。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颈带11上可以设有硬质的壳体盖,该壳体盖可以与颈带11卡扣连接,以便实现壳体盖封盖住容置槽113。在蓝牙模块14上设有开关按钮141的情况下,为了便于操作开关按钮141,壳体盖上可以开设有通孔,当蓝牙模块14收容于容置槽113内且壳体盖封盖容置槽113时,蓝牙模块14上的开关按钮141嵌入通孔。

为了实现蓝牙模块14可拆卸,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置槽113内设有与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电连接的插头15,蓝牙模块14上设有插槽(图中未示出),插头15与插槽可拔插连接。由此,在更换蓝牙模块14时,将蓝牙模块14从容置槽113内拿出并将插头15从蓝牙模块14上的插槽内拔出后即可实现蓝牙模块14与颈带11分离。另外,在蓝牙模块14从容置槽113内拿出后,插头15可以直接与手机、音乐播放器等音源设备插接,颈戴式蓝牙耳机10变成有线耳机。其中,插头15可以是3.5mm耳机插头,也可以是Lightning耳机插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容置槽113内设有与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电连接的插槽,蓝牙模块14上设有插头,插头与插槽可拔插连接。由此,在更换蓝牙模块14时,将蓝牙模块14从容置槽113内拿出并将蓝牙模块14上的插头15从插槽内拔出后即可实现蓝牙模块14与颈带11分离。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容置槽113内设有与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电连接的第一触点,蓝牙模块14上设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式电连接,在将蓝牙模块14装入容置槽113内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实现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颈戴式蓝牙耳机10,包括:颈带11、分别设于颈带11两端的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以及与第一发声部12和第二发声部13电连接的蓝牙模块14,通过蓝牙模块14可拆卸地设于颈带11上,便于更换蓝牙模块14,提升用户对颈戴式蓝牙耳机10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