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94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



背景技术:

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由 "Microphone"这个英文单词音译而来。也称话筒、微音器。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包括铝带、动圈等麦克风,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容麦克风和驻极体麦克风。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易发生意外脱落,防滑措施不到位,且缓冲减震效果不佳,在收到猛烈撞击时,易发生结构损坏影响使用。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易发生意外脱落,防滑措施不到位,且缓冲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其中,该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包括有:

外壳本体、顶部支撑环、缓冲弹簧、顶部固定环、指环、底部固定环和底部支撑环;

所述顶部支撑环固定设置于外壳本体的顶端;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固定于顶部支撑环与顶部固定环之间;所述顶部固定环固定设置于顶部支撑环的中心,且其与外壳本体的顶端固定相连接;所述指环设置固定于外壳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底部固定环设置固定于外壳本体的底部,且位于底部支撑环的中心;所述底部支撑环固定连接于外壳本体的底部,且其与底部固定环之间设置连接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分别沿顶部固定环与底部顶部固定环呈圆形阵列分布,且每组均设置有六处。

进一步的,所述指环共设置有四处,且四处指环互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撑环的直径大于底部支撑环的直径。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缓冲弹簧的设置,缓冲弹簧能够有效的缓冲来自于地面的撞击力,避免麦克风的内部元件,因强烈的撞击力发生结构损坏,进而影响麦克风的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指环的设置,将手指伸入指环内部,能够麦克风牢牢的握持与手中,避免其发生意外脱落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顶部支撑环的设置,顶部支撑环与底部支撑环能够在麦克风发生意外脱落时做到很好的保护支撑作用,避免麦克风直接撞击地面发生外壳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弹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本体,2-顶部支撑环,3-缓冲弹簧,4-顶部固定环,5-指环,6-底部固定环,7-底部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包括有:

外壳本体1、顶部支撑环2、缓冲弹簧3、顶部固定环4、指环5、底部固定环6和底部支撑环7;

顶部支撑环2固定设置于外壳本体1的顶端;缓冲弹簧3设置固定于顶部支撑环2与顶部固定环4之间;顶部固定环4固定设置于顶部支撑环2的中心,且其与外壳本体1的顶端固定相连接;指环5设置固定于外壳本体1的外壁上;底部固定环6设置固定于外壳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支撑环7的中心;底部支撑环7固定连接于外壳本体1的底部,且其与底部固定环6之间设置连接有缓冲弹簧3。

如上述的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缓冲弹簧3共设置有两组,两组分别沿顶部固定环4与底部顶部固定环6呈圆形阵列分布,且每组均设置有六处,当麦克风不慎滑落摔至地面时,缓冲弹簧3能够有效的缓冲来自于地面的撞击力,避免麦克风的内部元件,因强烈的撞击力发生结构损坏,进而影响麦克风的正常使用。

如上述的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指环5共设置有四处,且四处指环5互相固定连接,将手指伸入指环5内部,能够麦克风牢牢的握持与手中,避免其发生意外脱落的几率;

如上述的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顶部支撑环2的直径大于底部支撑环7的直径,顶部支撑环2与底部支撑环7能够在麦克风发生意外脱落时做到很好的保护支撑作用,避免麦克风直接撞击地面发生外壳损伤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防滑的麦克风外壳组件时,将麦克风插入外壳本体1的内部,并扭动麦克风通过螺纹啮合将其与外壳本体1螺纹固定相连接,接着将手指插入指环5大拇指除外,然后将手掌握持于外壳本体1上,且将大拇指按压于外壳本体1的另一侧,完成外壳本体1的组合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