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拍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735阅读:2720来源:国知局
手机自拍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指的是手机自拍补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自拍的出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自拍的便利,然而,在自拍环境光不足的情况下,用户需要借助补光灯进行补充照明。目前的补光灯用途单一,往往不能同时满足用户自拍和补光两种需要,尤其是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而调节补光灯的光照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的补光灯需要手动按键调节,同时需要在光线调节好后,还需要按压自拍器上的快门才完成自拍;由于补光灯不能立起来放置在最佳位置定位补光,整体操作繁琐。另外在使用自拍时需要美颜及化妆,没有化妆镜子的使用功能。

目前大多补光灯充电后,在使用过程中,也没有标识显示电量使用情况,难以直观了解补光灯剩余电量。

由于大多手机自拍补光灯的手机夹片或USB暴露在外面,即不美观又不防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的手机自拍补光灯,具有调光补光灯和自拍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灯体,电池和控制按钮,灯体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电池内置于瓶体,瓶体设有透光壳,透光壳下设LED灯珠;瓶盖位于瓶体上方,伸入瓶盖内的瓶体部分设有USB接口和手机夹持部。

上述结构中,所述瓶盖为四方体,包括顶面和三个侧面,瓶体与瓶盖连接部分构成四方体的另一侧面和底面:瓶体构成的侧面上端通过转轴与瓶盖两侧面转动连接:瓶体构成的底面上设有夹片,夹片与瓶体构成的侧面形成手机夹持部,夹片与侧面之间的底面设有USB接口。

上述结构中,所述夹片为弯曲的弹性塑胶片。

上述结构中,所述瓶体设有透光壳一侧的背面通过卡扣活动连接用于遥控手机拍照的自拍开关。

上述结构中,所述自拍开关与瓶体卡扣处设有与电池相连用于给自拍开关充电的触点。

上述结构中,所述自拍开关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瓶体上透光壳为环形,其内嵌镜子,瓶体上设有转动连接可扣合其上的翻盖。

上述结构中,所述瓶体底部设有电量检测按钮和LED灯珠调光按钮。

上述结构中,所述电量指示灯为四个指示灯,依次闪亮分别代表电量的剩余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灯体由瓶体和瓶盖构成,既可使用隐藏于瓶盖内的手机夹持部夹在手机上进行固定角度补光,也可倒置将瓶盖立于平面上任意角度补光;此外,其上的镜子可用于化妆,卡扣连接的自拍开关可方便了自拍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瓶盖;2、夹片;3、USB接口;4、瓶体;5、LED灯珠调光按钮;6、电量检测按钮;7、镜子;8、翻盖;9、自拍开关;10、LED灯珠;11、电量指示灯;12、透光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灯体,电池和控制按钮,灯体由瓶体4和瓶盖1组成,电池内置于瓶体4,瓶体设有透光壳12,透光壳12下设LED灯珠10;瓶盖1位于瓶体4上方,伸入瓶盖1内的瓶体4部分设有USB接口3和手机夹持部。

进一步地,瓶盖1为四方体,包括顶面和三个侧面,瓶体4与瓶盖1连接部分构成四方体的另一侧面和底面:瓶体4构成的侧面上端通过转轴与瓶盖1两侧面转动连接:瓶体4构成的底面上设有夹片2,夹片2与瓶体4构成的侧面形成手机夹持部,夹片2与侧面之间的底面设有USB接口3。

进一步地,夹片2为弯曲的弹性塑胶片,可以夹持手机进行自拍。

进一步地,瓶体4设有透光壳12主侧面的背面通过卡扣活动连接用于遥控手机拍照的自拍开关9。

进一步地,自拍开关9与瓶体4卡扣处设有与电池相连用于给自拍开关9充电的触点。

进一步地,自拍开关9为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当手机蓝牙配对时,按下自拍开关9,可以进行自拍。

进一步地,瓶体4主侧面透光壳12为环形,其内嵌镜子7,瓶体4上设有转动连接可扣合其上的翻盖8。

进一步地,瓶体4底部设有电量检测按钮6和LED灯珠调光按钮5,当按下电量检测按钮6时,电量指示灯11依次显示电量剩余量,电量指示灯11为四个指示灯,跑马灯的形式,依次闪亮分别代表电量的剩余量。

进一步地,镜盖设有旋转轴的翻盖8,具有化妆的功能,不需要化妆的时候,可以将镜盖住保护镜面不至于露在外面。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香水瓶形状,夹片2和USB接口3隐藏在瓶盖1中,既可使用隐藏于瓶盖内的手机夹持部夹在手机上进行固定角度补光,也可倒置将瓶盖立于平面上任意角度补光;此外,其上的镜子可用于化妆,卡扣连接的自拍开关可方便了自拍使用。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