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007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牙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Bluetooth)初期是由爱立信、Nokia、IBM、Intel、Toshiba、CEIEC等六家厂商制定,为一短距离无线传输的通信界面,基本型通讯距离约10米、传输率721kbps左右,工作在2.4GHz的频带上,支援一对多资料传输及语音通讯。由于蓝牙不是为传输大流量负载而设计的,因此并不适于替代LAN或WAN。顾名思义蓝牙耳机就是带有上述蓝牙功能的耳机,现在多用于和有蓝牙功能的手机通信,现有的无线蓝牙耳机在噪音降低何其本身的耐摔性能上不是很理想,并且在音频信号强度上偏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机体和耳挂钩,所述耳机机体一侧设有耳挂钩,所述耳挂钩内侧表面设有缓冲胶垫,所述耳机机体一侧设有电源开关,所述耳机机体另一侧设有音量加按键和音量减按键,且音量加按键位于音量减按键一侧,所述耳机机体内部设有ABS壳体,所述ABS壳体内部设有控制板、无线模块和信号信号加强线圈,且控制板位于无线模块和信号加强线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ABS壳体外表面设有硅胶抗摔层,所述ABS壳体内部设有音量加按键柱和音量减按键柱(9),且音量加按键柱位于音量减按键柱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音量加按键和音量加按键柱固定连接,所述音量减按键和音量减按键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无线模块和信号信号加强线圈电性相连,且与ABS壳体内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的缓冲胶垫能够有效的缓解蓝牙耳机佩戴时间过长导致人耳疼痛的情况。

2、通过设有的ABS壳体能够有效的起到耳机的抗摔效果,通过设有的硅胶抗摔层同样起到抗摔效果。

3、通过设有的信号加强线圈能够提升蓝牙模块信号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的耳机机体材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机体;2、耳挂钩;3、缓冲胶垫;4、电源开关;5、音量加按键;6、音量减按键;7、ABS壳体;8、音量加按键柱;9、音量减按键柱;10、控制板;11、无线模块;12、信号加强线圈;13、硅胶抗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机体1和耳挂钩2,所述耳机机体1一侧设有耳挂钩2,所述耳挂钩2内侧表面设有缓冲胶垫3,所述耳机机体1一侧设有电源开关4,所述耳机机体1另一侧设有音量加按键5和音量减按键6,且音量加按键5位于音量减按键6一侧,所述耳机机体1内部设有ABS壳体7,所述ABS壳体7内部设有控制板10、无线模块11和信号信号加强线圈12,且控制板10位于无线模块11和信号加强线圈12之间。

其中,所述ABS壳体7外表面设有硅胶抗摔层13,所述ABS壳体7内部设有音量加按键柱8和音量减按键柱9,且音量加按键柱8位于音量减按键柱9一侧。

其中,所述音量加按键5和音量加按键柱8固定连接,所述音量减按键6和音量减按键柱9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板10、无线模块11和信号信号加强线圈12电性相连,且与ABS壳体7内侧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音频传输效率高的无线蓝牙耳机,工作时,在耳机机体1一侧设有耳挂钩2,在耳挂钩2的内侧与人耳贴合部位固定连接有缓冲胶垫3,这样在佩戴与人耳上时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即使佩戴时间过长,也不会太过于疼痛,在耳机机体1外表面设有电源开关4,通过按压电源开关控制板10控制电源的开启,通过音量加按键柱8和音量减按键柱9与音量加按键5音量减按键6的固定连接,在按压音量加按键5音量减按键6时音量加按键柱8和音量减按键柱9按压控制板10,对音量大小进行控制,通过在ABS壳体7的表面设置硅胶抗摔层13即使在摔落地面,也不会造成过大的损伤,通过与无线模块11电性相连的信号加强线圈12能够提升信号的强度,他是起到了一个加强天线的效果,在磁棒上绕两组彼此不连接的线圈,就构成了输出信号电路用的天线线圈,两个彼此独立的线圈就构成了高频性质的变压器,对蓝牙信号的强度进行加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