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9168发布日期:2019-05-03 19: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振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振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吸声降噪的振膜,属于电声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动并促进扬声器迅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对扬声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振膜作为扬声器单元的核心材料,在声音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行业所用振膜材料主要为传统的复合振膜材料,存在阻尼特性不足,阻尼难于提高,且不具备吸声降噪的特点。振膜材料阻尼特性不足,容易出现多余的谐振及音质损失;不能吸声降噪,则在语音通话过程中容易出现杂音,并且降低通话质量。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新型振膜材料用于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可以克服了传统复合振膜材料阻尼特性不足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振膜阻尼特性,实现吸声降噪的作用,保证语音通话过程无杂音,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第一工程塑料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一胶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依次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第一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一胶层和第一弹性体层依次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二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第一弹性体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一弹性体层、第一胶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依次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二工程塑料层、第一弹性体层和第二弹性体层,第一弹性体层和第二弹性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一弹性体层、第一胶层、第二弹性体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依次粘接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二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第一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第二工程塑料层和第一弹性体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第一胶层、第一弹性体层、第二胶层和第二工程塑料层依次粘接在一起。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胶层为内部掺杂有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粒径为10nm-100nm的吸声降噪材料的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胶层的结构与第一胶层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工程塑料层的材质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第二工程塑料层的材质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体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层选用的材质与第一弹性体层相同或不同均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振膜阻尼特性,实现吸声降噪的作用,保证语音通话过程无杂音,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5的剖面图;

图中,

1-第一工程塑料层,2-第二工程塑料层,3-第一胶层,4-第二胶层,5-第一弹性体层,6-第二弹性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扬声器振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工程塑料层、胶层,所述工程塑料层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二工程塑料层2,所述胶层包括第一胶层3;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二工程塑料层2以及位于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之间的第一胶层3,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经过复合工艺粘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程塑料层可以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层3为掺杂吸声降噪材料的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而成,其中,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胶水涂布固化方式属于公知常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材料是指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色各异,粒径分布在10nm-100nm的材料,优选的添加量控制在0.01 wt%-10wt%, wt%为质量百分比,具体可通过增减添加量来调节振膜的吸声系数,进而改变扬声器的吸声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第二工程塑料层2,通过复合工艺,可使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粘结在一起,再通过二次成型加工,便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复合振膜。

实施例2一种扬声器振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工程塑料层、胶层和弹性体层,所述工程塑料层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1,所述胶层包括第一胶层3,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以及位于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一弹性体层5之间的第一胶层3,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和第一弹性体层5经过复合工艺粘接在一起。

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程塑料层1可以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第一弹性体层5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层3为掺杂吸声降噪材料的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而成,其中,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胶水涂布固化方式属于公知常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材料是指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色各异,粒径分布在10nm-100nm的材料,添加量控制在0.01 wt%-10wt%,具体可通过增减添加量来调节振膜的吸声系数,进而改变扬声器的吸声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第一弹性体层5,通过复合工艺,可使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和第一弹性体层5粘结在一起,再通过二次成型加工,便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复合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振膜,在保证吸声降噪的同时,相比实施例1把一层工程塑料层换为弹性体层,可增加振膜的韧性,增强振膜的可靠性。

实施例3一种扬声器振膜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工程塑料层、胶层和弹性体层,所述工程塑料层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所述胶层包括第一胶层3,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工程塑料层2以及位于第一弹性体层5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之间的第一胶层3,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经过复合工艺粘接在一起。

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程塑料层可以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第一弹性体层5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层3为掺杂吸声降噪材料的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而成,其中,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胶水涂布固化方式属于公知常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材料是指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色各异,粒径分布在10nm-100nm的材料,添加量控制在0.01 wt%-10wt%,具体可通过增减添加量来调节振膜的吸声系数,进而改变扬声器的吸声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第二工程塑料层2,通过热压成型方式,可使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一弹性体层5贴合在一起,通过复合工艺,可使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粘结在一起,再通过二次成型加工,便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复合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振膜,在保证吸声降噪的同时,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一层弹性体层,兼顾了振膜的刚性和韧性。

实施例4一种扬声器振膜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工程塑料层、胶层和弹性体层,所述工程塑料层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所述胶层包括第一胶层3,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第一弹性体层5和第二弹性体层6;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弹性体层6、第二工程塑料层2以及位于第一弹性体层5和第二弹性体层6之间的第一胶层3,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第二弹性体层6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经过复合工艺粘接在一起。

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程塑料层可以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弹性体层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第一弹性体层5和第二弹性体层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胶层3为掺杂吸声降噪材料的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而成,其中,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胶水涂布固化方式属于公知常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材料是指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色各异,粒径分布在10nm-100nm的材料,添加量控制在0.01 wt%-10wt%,具体可通过增减添加量来调节振膜的吸声系数,进而改变扬声器的吸声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第二弹性体层6、第二工程塑料层2,通过热压成型方式,可使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一弹性体层5贴合在一起,使第二工程塑料层2和第二弹性体层6贴合在一起,通过复合工艺,可使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胶层3、第二弹性体层6粘结在一起,再通过二次成型加工,便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复合振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振膜,在保证吸声降噪的同时,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两层弹性体层,极大增强了振膜的韧性,可用于条件苛刻的大功率扬声器振膜。

实施例5一种扬声器振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工程塑料层、胶层和弹性体层,所述工程塑料层包括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所述胶层包括第一胶层3和第二胶层4,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第一弹性体层5;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工程塑料层2以及位于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一弹性体层5之间的第一胶层3,以及位于第二工程塑料层2和第一弹性体层5之间的第二胶层4。所述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胶层4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经过复合工艺粘接在一起。

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程塑料层可以采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中的一种。第一工程塑料层1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第一弹性体层5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胶层为掺杂吸声降噪材料的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而成,其中,丙烯酸类或硅胶类胶水涂布固化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胶水涂布固化方式属于公知常识。第一胶层3和第二胶层4的材质相同还是不相同均可。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材料是指形状为粉末状、颗粒状、纤维状等形状中的一种或几种,颜色各异,粒径分布在10nm-100nm的材料,添加量控制在0.01 wt%-10wt%,具体可通过增减添加量来调节振膜的吸声系数,进而改变扬声器的吸声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胶层4、第二工程塑料层2,通过复合工艺,可使第一工程塑料层1、第一胶层3、第一弹性体层5、第二胶层4和第二工程塑料层2粘结在一起,再通过二次成型加工,便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降噪复合振膜。上述实施例1-5中吸声降噪材料为聚酯发泡体、活性炭、沸石粉或活性二氧化硅,聚酯发泡体、活性炭、沸石粉或活性二氧化硅为公知材料,即所述第一胶层3内部分布有聚酯发泡体、活性炭、沸石粉或活性二氧化硅。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振膜,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一层弹性体层,胶层由一层变为两层,不仅增强了振膜的韧性,而且极大增强吸声降噪功能。

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振膜阻尼特性,实现吸声降噪的作用,保证语音通话过程无杂音,大大提高了通话质量。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