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935发布日期:2018-09-11 23:2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扬声器的生产中,扬声器上的调音布至关重要,它的好坏决定了扬声器的音质问题,调音布的作用就是调节喇叭的出气孔的出气量,调节里面的气压。在生产时通常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压布,而压布也是依靠手指来按压,每个人的操作手法与力度都不是一致的,有的在贴布时候出现力气大和力气小,就会有局部压死和翘布的现象出现。还有就是过往的扬声器贴调音布的工序均由人工手工完成,这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工人分为生熟手的关系,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也经常大量出现不良品,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并减少因人员问题而产生的产品品质问题,达到了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一侧依次设置有约克振动盘、约克取放机构、分度盘、压合机构、卸料机构、接料盒及触摸屏控制器,其中压合机构与卸料机构分别位于分度盘两侧,在机架顶部另一侧还依次设置有调音布放置架、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调音布进料机构及调音布取放机构,所述约克振动盘与调音布放置架同侧设置,触摸屏控制器与调音布取放机构同侧设置,所述约克取放机构、分度盘、压合机构、卸料机构、调音布进料机构、调音布取放机构及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均与触摸屏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约克取放机构包括支撑台,该支撑台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约克振动盘连接的上料通道、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用于定位约克的中转模具,其中位于支撑台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所述L型支撑架上水平设置有Y轴水平移动组件,该Y轴水平移动组件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其中Z轴上下移动组件底部一侧设置有位于支撑台正上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与上料通道同侧设置的真空气缸及与中转模具同侧设置的夹爪气缸。

优选的,所述分度盘为圆形结构且其由位于机架内的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动作,该分度盘顶部边沿周向设置有多组固定模具。

优选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及位于L型支撑架上的压合气缸,该压合气缸底部的输出轴位于分度盘边沿正上方且还固定有压合模具。

优选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该L型支撑架上水平设置有Y轴水平移动组件,该Y轴水平移动组件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其中位于Z轴上下移动组件底部一侧水平设置有延伸至压合机构与卸料机构之间的连接板,且连接板末端的底部设置有夹爪气缸。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调音布放置架及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的T型支撑板,其中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包括固定杆及上下并列设置在固定杆其中一端上的两根圆管,且该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固定在T字型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调音布取放机构包括支架,该支架一侧设置有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其中支架的上下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固定在L型支撑架上的Y轴水平移动组件,Y轴水平移动组件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且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真空气缸,靠近于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的支架顶端上还设置有调音布进料机构,所述调音布进料机构包括位于支架顶部两侧的两组凸块及位于两组凸块之间的辊筒。

优选的,所述Y轴水平移动组件包括笔形气缸、直线滑轨及滑动座,其中直线滑轨水平设置在L型支撑架上,且直线滑轨上套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其中一侧壁上固定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所述笔形气缸设置在L型支撑架上,且其输出轴与滑动座连接,所述Z轴上下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滑动座一侧上的固定平台及设置在固定平台顶部上的竖向气缸,其中竖向气缸的输出轴顶端贯穿固定平台并连接有固定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当约克振动盘通过上料通道给约克取放机构供料,而约克取放机构则将由上料通道流出的约克取放至分度盘中,此时安装在调音布放置架上的成卷调音布(其中调音布切成成品并附着在成卷的离心纸上)经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并由调音布进料机构驱动至调音布取放机构处,接着分度盘进行逆时针旋转,将由经约克取放机构处放入分度盘的约克旋转至对应调音布取放机构处的位置,同时调音布取放机构将小块状的调音布吸附至分度盘中对应约克上,而当约克完成贴布后,分度盘带动约克逆时针旋转至压合机构处,压合机构将调音布与约克之间进行机械压合,压合后分度盘转动带动约克移动至卸料机构下方,那么卸料机构则将约克取下放入接料盒内,从而完成约克贴布机械化加工工作,本发明提升生产效率,并减少因人员问题而产生的产品品质问题,达到了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III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IV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调音布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调音布放置架与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约克振动盘;

3、约克取放机构,31、支撑台,32、上料通道,33、约克流通通道,34、中转模具,35、Y轴水平移动组件a,36、Z轴上下移动组件a,37、固定座,38、真空气缸a,39、夹爪气缸a;

4、分度盘,5、压合机构,51、压合气缸,52、压合模具;

6、卸料机构,61、Y轴水平移动组件b,62、Z轴上下移动组件b,63、连接板,64、夹爪气缸b;

7、接料盒,8、触摸屏控制器,9、调音布放置架;

10、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1、转轴,102、固定杆,103、圆管;

11、调音布进料机构,111、凸块,112、辊筒;

12、调音布取放机构,121、支架,122、盖板,123、开口,124、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5、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6、真空气缸c;

13、L型支撑架,14、支撑凸起,15、定位卡块,16、固定模具,17、T型支撑板,18、笔形气缸,19、直线滑轨,20、滑动座,21、固定平台,22、竖向气缸,2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约克取放机构3、调音布取放机构12及卸料机构6中均含有结构与功能均相同的Y轴水平移动组件与Z轴上下移动组件,但为了有效的区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构造,本实施例中约克取放机构3中书写为: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与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卸料机构6中书写为:Y轴水平移动组件b61与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调音布取放机构12中书写为: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与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

同时基于上述相同原因:约克取放机构3中书写为:真空气缸a38与夹爪气缸a39,而卸料机构6中则书写为:夹爪气缸b64,调音布取放机构12中书写为:真空气缸c126。

上述后缀的a、b、c均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构造。

一种扬声器调音布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如图1、2、3所示,该机架1顶部后侧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约克振动盘2、约克取放机构3、分度盘4、压合机构5、卸料机构6、接料盒7及触摸屏控制器8,其中压合机构5与卸料机构6分别位于分度盘4右端的前后两侧,而在机架1顶部前侧还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调音布放置架9、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调音布进料机构11及调音布取放机构12,那么当约克振动盘2通过上料通道32给约克取放机构3供料,而约克取放机构3则将由上料通道32流出的约克取放至分度盘4中,此时安装在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成卷调音布(其中调音布切成成品并附着在成卷的离心纸上)经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并由调音布进料机构11驱动至调音布取放机构12处,此时分度盘4进行逆时针旋转,将由经约克取放机构3处放入分度盘4的约克旋转至对应调音布取放机构12处的位置,同时调音布取放机构12将小块状的调音布吸附至分度盘4中对应约克上,而当约克完成贴布后,分度盘4带动约克逆时针旋转至压合机构5处,压合机构5将调音布与约克之间进行机械压合,压合后分度盘4转动带动约克移动至卸料机构6下方,那么卸料机构6则将约克取下放入接料盒7内,从而完成约克贴布机械化加工工作,其中约克取放机构3、分度盘4、压合机构5、卸料机构6、调音布进料机构11、调音布取放机构12及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均与触摸屏控制器8连接,通过触摸屏控制器8连接控制上述设备完成同步协调工作。

其中约克取放机构3包括支撑台31,在支撑台31左端上架设有与约克振动盘2连通的上料通道32,该上料通道32内有两组并列的约克流通通道33,如图4所示,约克振动盘2内的约克经振动流入上料通道32中的两组约克流通通道33内,流入约克流通通道33内的约克滑动至其右侧并被抵住而不从上料通道32右端流出,同时在支撑台31顶部右侧安装有用于定位约克的中转模具34,而中转模具34顶部两侧固定有对应两组约克流通通道33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则包括用于固定约克的支撑凸起14,支撑凸起14的一侧则有用于卡在约克中U型缺口内的定位卡块15,防止约克在支撑凸起14上转动,在支撑台31后侧的机架1上设置有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13,L型支撑架13上水平设置有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该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其中Z轴上下移动组件a35底部前侧焊接有位于支撑台31正上方的固定座37,而固定座37左侧底部设置有两组真空气缸a38,固定座37右侧底部则设置有两组夹爪气缸a39,如图4所示,两组真空气缸a38的原始位置在两组约克流通通道33的右端正上方并正对于对应约克流通通道33内最右端的约克,而两组夹爪气缸a39的原始位置则在两组支撑凸起14的正上方,那么通过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带动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及夹爪气缸a39向下移动并接触到对应位置的约克,其中真空气缸a38的吸嘴将约克流通通道33内的约克吸住,而夹爪气缸a39则将支撑凸起14上的约克夹住,接着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带动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夹爪气缸a39及真空气缸a38与夹爪气缸a39上的约克上移至原始位置后,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带动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夹爪气缸a39及约克向右移动,当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向右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也就是真空气缸a38正对于中转模具34中的支撑凸起14,而夹爪气缸a39正对于分度盘4顶部边沿的固定模具16时,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带动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夹爪气缸a39及约克向下移动,其中真空气缸a38的约克放入中转模具34中的支撑凸起14,而夹爪气缸a39中的约克则放入分度盘4顶部边沿对应的固定模具16中,其中分度盘4为圆形结构且其由位于机架1内的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逆时针旋转动作,该分度盘4顶部边沿周向设置有多组固定模具16,当完成上述步骤后,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带动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夹爪气缸a39上移至指定位置,接着Y轴水平移动组件a35带动Z轴上下移动组件a36、固定座37、真空气缸a38及夹爪气缸a39回归至原始位置以待重复前述步骤。

如图1、2、3所示,分度盘4顶部边沿径向安装的八组固定模具16的其中一端均向外延伸至分度盘4外部,并且其顶部也并列安装有并列的两组支撑凸起14及用于卡在约克中U型缺口内的定位卡块15,同时分度盘4的圆心与中转模具34及上料通道32之间构成一条直线,当夹爪气缸a39中的约克放入分度盘4顶部左侧边沿对应的固定模具16中时,该固定模具16与中转模具34及上料通道32之间构成一条直线。

与此同时,调音布进料机构11带动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成卷调音布运动至调音布取放机构12处,并通过调音布取放机构12将小块状的调音布吸附至分度盘4中对应约克上。

其中调音布放置架9及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设置在T型支撑板17,如图1、2、9所示,该T型支撑板17位于约克取放机构3前侧的机架1上,且T型支撑板17以往的水平端的一处顶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而T型支撑板17以往的竖直端则向右侧延伸,在T型支撑板17的左侧顶端的前侧安装有可旋转并用于固定安装在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成卷调音布(其中调音布切成成品并附着在成卷的离心纸上,也就是说此时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是一卷附着有小块状调音布的离心纸),其中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则位于T型支撑板17右侧顶端的前侧,并且调音布放置架9与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之间形成一个高低落差,该调音布放置架9位于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上方,同时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由一根通过转轴101活动固定在T字型支撑板17上的固定杆102及两根圆管103组成,其中两根圆管103位于固定杆102其中一端的前侧并上下并列设置,也就是说圆管103与转轴101在固定杆102上的安装位置相异。

如图1、2、3、8所示,调音布进料机构11设置在调音布取放机构12中支架121的左端顶部上,该调音布进料机构11包括位于支架101顶部前后两侧的两组凸块111及位于两组凸块111之间的辊筒112,该辊筒112中的转动轴穿过两组凸块111并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逆时针旋转,那么在使用时,通过将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成卷离心纸的外侧头部穿过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中的两组圆管103并放置调音布进料机构11处,也就是辊筒112与支架121顶部之间,而辊筒112压在离心纸上,此时调音布是位于离心纸顶部的,使得逆时针旋转的辊筒112带动离心纸向右移动至调音布取放机构12处,其中调音布进料机构12不低于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水平面,也就是说当调音布放置架9上的离心纸用完后,由于离心纸顶端不能紧连在调音布放置架9上从而将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托起或拉起,那么调音布缺料检查机构10就会以其转轴101为圆形向下旋转并触发警报并将数据传输至触摸屏控制器8从而停止设备运转,当更换新的离心纸复位后接着进行产品加工。

如图1、2、3、6所示,调音布取放机构12位于分度盘4的前侧,且其包括支架121,在支架121顶板底部设置有一层将位于机架1上离心纸压住的盖板122,其中离心纸在支架121与盖板122之间的空腔内通过并被两者限制有限的空间内,由于上下空间有限,所以能通过该方式防止支架121上的离心纸卷团,并且该支架121前侧设置有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13,其中支架121的上下两侧均水平设置有固定在L型支撑架13上的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而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同时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3上设置有真空气缸c126,该真空气缸c126的原始位置位于盖板122正上方,而盖板122及支架121的顶板上分别设置有正对于真空气缸c126的开口123,本实施例中位于下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是唯一一个输出轴朝上设置的,并且该输出轴顶端设置有顶块可插入支架121顶板开口123内的顶块,当约克取放机构3将约克放置在分度盘4中对应的固定模具16上后,分度盘4逆时针旋转将该固定模具16移动至正对于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正下方时,位于下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顶块向上移动并插入支架顶板的开口123内,从而将位于支架121顶板与盖板122之间的离心纸顶起使其从盖板122中的开口123处凸出(也就是离心纸上的小块调音布从盖板122中的开口123凸出),接着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真空气缸c126向下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真空气缸c126将离心纸上的调音布吸起,此时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真空气缸c126及吸附的调音布向上移动至指定原始位置,而位于下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顶块向下移动至原始位置,接着位于上方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带动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真空气缸c126及吸附的调音布向后移动至放有约克的固定模具16正上方,接着位于上方的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真空气缸c126及吸附的调音布向下运动并将调音布贴合在固定模具16中的约克上,进一步该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带动真空气缸c126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而位于上方Y轴水平移动组件c124向前带动该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及真空气缸c126回归至原始位置以待重复前述步骤。

如图1、2、3、5所示,压合机构5包括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13及位于L型支撑架13上的压合气缸51,该压合气缸51底部的输出轴位于分度盘4边沿正上方且还固定有压合模具16,当调音布取放机构12将离心纸顶部附着的调音布吸附至对应固定模具16中的约克后,分度盘4旋转带动该固定模具16逆时针旋转至压合气缸51正下方,此时压合气缸51向下运动使其输出轴底部的压合模具52压在固定模具16上的约克后使约克与调音布贴合,完成该步骤后压合气缸51带动压合模具52上移并回归原始位置,以待重复前述步骤,从而实现约克与调音布之间的机械化贴合,减少因人员问题而产生的产品品质问题,达到了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如图1、2、3、7所示,卸料机构6包括倒扣设置的L型支撑架13,该L型支撑架13上水平设置有Y轴水平移动组件b61,该Y轴水平移动组件b61上设置有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其中位于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底部一侧水平设置有延伸至压合机构5与卸料机构6之间的连接板63,且连接板63末端的底部设置有夹爪气缸b64,该夹爪气缸b64原始位置位于压合机构5下游处的固定模具16正上方,当压合气缸51将位于其底部固定模具16上的约克与调音布之间机械化贴合后,分度盘4带动该固定模具16移动至上述夹爪气缸b64的正下方,此时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带动连接板63及夹爪气缸b64向下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夹爪气缸b64将该固定模具16上的约克抓住,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带动连接板63及夹爪气缸b64向上运动至原始位置,接着Y轴水平移动组件b61向右移动从而带动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连接板63、夹爪气缸b64及位于夹爪气缸b64上加工完成后的约克位移至接料盒7正上方,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带动连接板63及夹爪气缸b64及约克向下运动至指定位置后将约克放入接料盒7内,进一步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带动连接板63及夹爪气缸b64向上运动至指定位置时,Y轴水平移动组件b61向左移动从而带动Z轴上下移动组件b62、连接板63及夹爪气缸b64回归原始位置以待重复上述步骤。

而本实施例中约克取放机构3、调音布取放机构12及卸料机构6三者中的Y轴水平移动组件与Z轴上下移动组件的各部位组成部分均相同。

其中Y轴水平移动组件包括笔形气缸18、直线滑轨19及滑动座20,其中直线滑轨19水平设置在L型支撑架17上,且直线滑轨19上套有可在直线滑轨19上滑动的滑动座20,笔形气缸18设置在L型支撑架17上,且其输出轴与滑动座20连接,通过笔形气缸18推动滑动座20在直线滑轨19上作往复移动,而Z轴上下移动组件则设置在滑动座20的外侧壁上,其中Z轴上下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滑动座20一侧上的固定平台21及设置在固定平台21顶部上作上下动作的竖向气缸22,其中竖向气缸22的输出轴顶端贯穿固定平台21并连接有固定板23,其中约克取放机构3中的固定板23外侧壁安装有固定座,调音布取放机构12中位于上方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的固定板23外侧安装有真空气缸c126、位于下方Z轴上下移动组件c125的固定板23顶端安装有顶块,卸料机构6的固定板23外侧壁安装有连接板63。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