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8025发布日期:2018-09-01 00: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如今智能手机使用者对拍照效果越来越重视,智能手机厂商也不断地更新拍照镜头,拍照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手机在拍照时不单单只受镜头好坏的影响,同时也和外界的环境相联系,比如一般手机的背部是玻璃制品,当手机在拍照过程中,会受到手机背部颜色的反光导致镜头失色,此外外界环境中的光颜色影响也会对照片拍摄的质量有所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包括夹板和卡板,夹板的一端开设有镜头槽,且夹板在设有镜头槽的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贴垫,夹板远离镜头槽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一拨块,该夹板的一端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铰接座,铰接座铰接安装有卡板,卡板与第一拨块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拨块。

优选的,镜头槽的一侧设有照明灯槽,照明灯槽的中心与镜头槽的中心所在直线与夹板的端部相平行,贴垫的下表面与手机的背部相贴合设置。

优选的,夹板的大小与卡板的大小相同,第一拨块与夹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不小于135°,卡板的下表面与手机的正面相贴合设置。

优选的,铰接座的中部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内部贯穿设有插杆,插杆的一端焊接设有固定块,插杆在相邻铰接座之间的表面套设有扭簧,该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板的下表面与卡板的上表面相接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夹板的两侧对称设有贴垫,贴垫的下表面与手机的背面相接触设置,其目的第一是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第二是能有效地降低周围环境中对拍照时的影响;

2.通过设置夹板与卡板,且夹板与卡板之间设有铰接座,此外相邻铰接座之间设有扭簧,通过扭簧将夹板与卡板相结合起来,进而将手机夹住;

3.为保证在拍摄过程中,不会因为镜头槽所在位置产生晃动,因此可在卡板的下端表面设有防滑垫,进一步增大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夹板、11镜头槽、12照明灯槽、2第一拨块、3贴垫、4铰接座、41插孔、5插杆、51固定块、52扭簧、6卡板、61第二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机镜头防反光保护壳,包括夹板1和卡板6,夹板1的一端开设有镜头槽11,且夹板1在设有镜头槽11的一端两侧对称安装有贴垫3,夹板1远离镜头槽11的一端一体成型设有第一拨块2,该夹板1的一端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铰接座4,铰接座4铰接安装有卡板6,卡板6与第一拨块2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拨块61。

进一步地,镜头槽11的一侧设有照明灯槽12,照明灯槽12的中心与镜头槽11的中心所在直线与夹板1的端部相平行,贴垫3的下表面与手机的背部相贴合设置,夹板1的大小与卡板6的大小相同,第一拨块2与夹板1之间的倾斜角度不小于135°,卡板6的下表面与手机的正面相贴合设置;夹板1的下表面设有镜头槽11,可将手机的镜头卡设在镜头槽11的内部,同时在夹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贴垫3,贴垫3的下表面与手机的背面相接触设置,其目的第一是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第二是能有效地降低周围环境中对拍照时的影响。

进一步地,铰接座4的中部开设有插孔41,插孔41的内部贯穿设有插杆5,插杆5的一端焊接设有固定块51,插杆5在相邻铰接座4之间的表面套设有扭簧52,该扭簧52的两端分别与夹板1的下表面与卡板6的上表面相接触设置;通过设置夹板1与卡板6,且夹板1与卡板6之间设有铰接座4,此外相邻铰接座4之间设有扭簧52,通过扭簧52将夹板1与卡板6相结合起来,进而将手机夹住,另外可在卡板6的下端表面设有防滑垫,进一步增大摩擦力。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板1的下表面设有镜头槽11,可将手机的镜头卡设在镜头槽11的内部,同时在夹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贴垫3,贴垫3的下表面与手机的背面相接触设置,其目的第一是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第二是能有效地降低周围环境中对拍照时的影响,通过设置夹板1与卡板6,且夹板1与卡板6之间设有铰接座4,此外相邻铰接座4之间设有扭簧52,通过扭簧52将夹板1与卡板6相结合起来,进而将手机夹住,另外可在卡板6的下端表面设有防滑垫,进一步增大摩擦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