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网络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0633发布日期:2018-07-25 00: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应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网络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水电站通常位于偏远山区,设计网络时需要考虑山体阻隔和崎岖多弯的涵洞。为了解决地面通过崎岖多弯的涵洞与水电站的通信问题,传统的网络设计方式会采用铺设光缆的方式,然而,在崎岖的山洞中铺设光缆,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且由于环境恶劣,施工频繁,即使建成后也难以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应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网络传输设备,通过移动光缆车承载光缆和通信设备,实现山洞中信号传输问题,节省大量铺设光缆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应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网络传输设备,包括SDI光端发射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SDI光端发射机安装于光缆车上,所述光缆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中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缠绕光缆线,所述SDI光端发射机位于法兰盘前端,并通过SC-SC跳线接口与光缆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缆线的另一端与SDI光端接收机连接,所述SDI光端接收机通过编码器和交换机与微波基站连接,所述微波基站与互联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SDI光端发射机通过BNC接口与数据源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基站通过VPN连接方式与互联网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SDI光端发射机和SDI光端接收机的型号为Yellobrik OTT 1812。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缆线为单模两芯、外径为1cm的光缆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SC-SC跳线接口为两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SDI光端接收机通过BNC接口与编码器连接,所述编码器通过RJ45接口与交换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移动式光纤传输方式,创造性地解决了地下水电厂房的视频图像采集传输难题,不需要施工,极大地降低了网络铺设成本,解决了恶劣条件下的网络施工难题,并降低了维护运营成本;通过设置光缆车解决了视频发送端SDI光端机的安置问题,SDI跳线也可方便的插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缆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光缆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光缆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SDI光端发射机1,光缆线2,光缆车3,底座3.1,支撑杆3.2,护架3.3,拉杆3.4,滑轮3.5,法兰盘3.6,线孔3.7,SC-SC跳线接口4,SDI光端接收机5,编码器6,交换机7,微波基站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应用于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网络传输设备,包括位于涵洞内的SDI光端发射机1和光缆车3。光缆车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两端设置有滑轮3.5,底座3.1上方设置有拉杆3.4,拉杆3.4与底座3.1之间通过两根斜向支撑杆3.2固定,拉杆3.4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法兰盘3.6设置的护架3.3,拉杆3.4中部设置有法兰盘3.6,法兰盘3.6上缠绕光缆线2。法兰盘3.6上设置有供光缆线2穿过的线孔3.7。SDI光端发射机1设置于法兰盘3.6前端,通过膨胀螺丝安装固定。

SDI光端发射机1的接收端通过BNC接口与数据源连接。SDI光端发射机1的输出端通过SC-SC跳线接口4与光缆线2的一端连接,光缆线2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涵洞外部的SDI光端接收机5连接。SC-SC跳线接口4为两个,设备在不使用状态时,将光缆线2的前端跳线插入SC-SC跳线接口4,防止污染和折断。

SDI光端发射机1和SDI光端接收机5的型号为Yellobrik OTT1812。光缆线2为单模两芯、外径为1cm的光缆线。SDI光端接收机5通过BNC接口与编码器6连接,编码器6通过RJ45接口与交换机7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通信数据的传输。以视频传输为例,与SDI光端发射机1连接的数据源可以是移动式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摄像头等等。通过SDI光端发射机1和SDI光端接收机6进行收发信息,光缆车3可移动,可深入地下厂房1.5公里以上(视光缆车轴的直径和所选光缆外直径而定),以便视频图像采集设备灵活地采集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位于涵洞内的SDI光端发射机1通过同轴电缆BNC接口与数据源连接。SDI光端机和光缆车同步前进,防止光缆缠绕光端机。前端数据源视频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通过涵洞内的SDI光端发射机1,经由光缆车3上的光缆线2传输到地面微波基站设备箱中的SDI光端接收机5,SDI光端接收机5通过编码器6和交换机7与微波基站8中的微波装置连接,微波基站8间采用微波进行无线传输,最后传输至营地的微波基站8,营地的微波基站8通过VPN专线传输至总部进行解码显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