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0329发布日期:2019-03-15 23:4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3gpp(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建立规格的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这样的通信系统中,将基站装置(基站、发射站、发射点、下行链路发送装置、上行链路接收装置、发射天线群、发射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演进型节点b)、接入点、ap)或以基站装置为标准的发射站所覆盖的区域设为以小区(cell)状配置多个的蜂窝结构,由此能扩大通信区域。在基站装置连接有终端装置(接收站、接收点、下行链路接收装置、上行链路发送装置、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站(station)、sta)。在该蜂窝结构中,通过在邻接的小区或扇区间利用同一频率,能使频率利用效率提高。

此外,以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服务为目标,正在积极进行与第五代移动无线通信系统(5g系统)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最近,由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radiocommunicationssector:itu-r)报告了与5g系统的标准方法(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2020andbeyond:imt-2020:2020年及之后的国际移动通信imt-2020)有关的愿景建议(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5g系统中,为了满足以三大应用场景(enhancedmobilebroadband: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d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增强型大规模机器类通信(emt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超可靠与低延迟的通信(urllc))为代表的各种要求条件,假定组合各种频段来应用无线接入网。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mtvision-frameworkandoverallobjectivesofthefuturedevelopmentofimtfor2020andbeyond,”recommendationitu-rm.2083-0,sept.2015.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假定存在分别适于5g系统中的三大应用场景的通信参数、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等通信方式。5g系统需要一个系统,所述系统在维持适于三大应用场景的通信的状态下将它们合并。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了多种通信方式的系统中,能改善吞吐量、通信效率等通信性能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构成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发送由发送位生成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部具备通过编码以及速率匹配来生成所述发送位的编码部,所述编码部具备:第一编码部、第一交织部以及第一位选择部、以及第二编码部、第二交织部以及第二位选择部,所述第一编码部通过第一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交织部对所述第一编码部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一位选择部根据所述第一交织部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二编码部通过第二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二交织部对所述第二编码部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二位选择部根据所述第二交织部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一位选择部与所述第二位选择部基于相同的冗余版本的所述初始位置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的所述规定的编码率为一个,所述第二编码方式的所述规定的编码率为多个。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基站装置中,所述第一位选择部所使用的所述冗余版本的数量与所述第二位选择部所使用的所述冗余版本的数量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编码部根据传送块尺寸或调制编码方式(mcs),判断是以所述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还是以所述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终端装置具备:发送部,发送由发送位生成的发送信号,所述发送部具备通过编码以及速率匹配来生成所述发送位的编码部,所述编码部具备:第一编码部、第一交织部以及第一位选择部、以及第二编码部、第二交织部以及第二位选择部,所述第一编码部通过第一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交织部对所述第一编码部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一位选择部根据所述第一交织部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二编码部通过第二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二交织部对所述第二编码部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二位选择部根据所述第二交织部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一位选择部与所述第二位选择部基于相同的冗余版本的所述初始位置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的所述规定的编码率为一个,所述第二编码方式的所述规定的编码率为多个。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第一位选择部所使用的所述冗余版本的数量与所述第二位选择部所使用的所述冗余版本的数量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所述编码部根据传送块尺寸或调制编码方式(mcs),判断是以所述第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还是以所述第二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通信方法具备:发送由发送位生成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步骤,所述发送步骤具备通过编码以及速率匹配来生成所述发送位的编码步骤,所述编码步骤具备:第一编码步骤、第一交织步骤以及第一位选择步骤、以及第二编码步骤、第二交织步骤以及第二位选择步骤,所述第一编码步骤通过第一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一交织步骤对所述第一编码步骤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一位选择步骤根据所述第一交织步骤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二编码步骤通过第二编码方式以规定的编码率进行编码,所述第二交织步骤对所述第二编码部的输出位进行排序,所述第二位选择步骤根据所述第二交织步骤的输出位,从基于冗余版本而确定的初始位置起选择规定的位数并生成所述发送位,所述第一位选择步骤与所述第二位选择步骤基于相同的冗余版本的所述初始位置不同。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多种通信方式的系统中,能改善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编码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编码部的构成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发送装置、小区、发射点、发射天线群、发射天线端口群、分量载波、enodeb)以及终端装置(终端、移动终端、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装置、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ue(用户设备))。此外,将与终端装置连接的(确立无线链路的)基站装置称为服务小区。

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能在需要许可的频带(授权频带)和/或不需要许可的频带(非授权频带)中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意思。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a、终端装置2a、2b。此外,覆盖范围1-1为基站装置1a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通信区域)。此外,也将终端装置2a、2b统称为终端装置2。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2a向基站装置1a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送块、downlink-sharedchannel:dl-sch)的ack(apositive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a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ack/nack)。也将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称为harq-ack、harq反馈。

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请求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sharedchannel:ul-sch)的资源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指定优选的空间复用数的秩指示符(ri:rankindicator)、指定优选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指定优选的传输速率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指示优选的csi-rs资源的csi-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符cri(csi-rsresourceindication)等。

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下称为cqi值)能设为规定的频带(详细如后述)中的优选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256qam等)、编码率(codingrate)。cqi值能设为由所述变更方式、编码率决定的索引(cqiindex)。所述cqi值能预先通过该系统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质量指示符能预先通过系统来进行设定。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能设为由空间复用数、预编码矩阵信息决定的索引。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秩指示符、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的值统称为csi值。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送块、ul-sch)。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将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同进行发送。此外,pusch也可以用于仅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此外,pusch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此外,pusch用于发送mac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在此,mac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

例如,功率余量可以包括于macce并经由pusch进行报告。即,macce的字段也可以用于表示功率余量的等级。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

此外,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作为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来使用。在此,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进行pusch或pucch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dmrs。srs与pusch或pucch的发送不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a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1a向终端装置2a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indicator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通用的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block:mib、broadcastchannel:bch、广播信道)。pcfich用于发送指示用于pdcch的发送的区域(例如,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编码的数量)的信息。

phich用于发送基站装置1a接收到的针对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块、码字)的ack/nack。即,phich用于发送表示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的harq指示符(harq反馈)。此外,ack/nack也称为harq-ack。终端装置2a将接收到的ack/nack通知给上层。ack/nack是表示被正确接收的ack、表示未被正确接收的nack、表示没有对应的数据的dtx。此外,在不存在针对上行链路数据的phich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a将ack通知给上层。

pdcch以及e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了多种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格式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可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dsch(一个下行链路传送块的发送)的dci格式1a。

例如,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d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dsch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和编码方案)有关的信息以及针对pucch的tpc指令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授权(或下行链路分配)。

此外,例如,作为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pusch(一个上行链路传送块的发送)的dci格式0。

例如,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中包括:与pusch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pusch的mcs有关的信息、以及针对pusch的tpc指令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称为上行链路授权(或上行链路分配)。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请求(csirequest)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也称为接收质量信息)。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对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feedbackreport)进行映射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csireportmode)设定。

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对不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aperiodiccsi:不定期csi)进行报告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不定期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设定(csireportmode)。基站装置能设定所述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或所述不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的任一种。此外,基站装置也能设定所述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及所述不定期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双方。

此外,针对上行链路的dci格式能用于表示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存在宽带csi(例如,widebandcqi:宽带cq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cqi:子带cqi)等。

终端装置在使用下行链路分配来调度pd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被调度的pdsch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终端装置在使用上行链路授权来调度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被调度的pusch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ds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送块、dl-sch)。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系统信息块类型1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固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系统信息块类型1以外的系统信息块x。系统信息消息是小区特定(小区特有)的信息。

此外,pdsch用于发送rrc消息。在此,从基站装置发送的rrc消息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通用。此外,从基站装置1a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2的专用消息(也称为dedicatedsignaling:专用信令)。即,使用专用消息对某个终端装置发送用户装置特定(用户装置固有)信息。此外,pdsch用于发送macce。

在此,也将rrc消息和/或macce称为上层信号(higherlayersignaling:上层信令)。

此外,pdsch能用于请求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pdsch能用于发送映射终端装置反馈给基站装置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feedbackreport)的上行链路资源。例如,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表示定期报告信道状态信息(periodiccsi)的上行链路资源的设定。信道状态信息报告能用于定期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csireportmode)设定。

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种类存在宽带csi(例如,widebandcsi)和窄带csi(例如,subbandcsi)等。宽带csi针对小区的系统频带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窄带csi将系统频带划分为规定的单位,针对该划分计算出一个信道状态信息。

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signal:dlrs)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获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校正。例如,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计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此,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小区特有参考信号)、与pdsch关联的urs(ue-specificreferencesignal:终端特有参考信号、终端装置特有参考信号)、与epdcch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nzpcsi-rs(non-zeropowercha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zpcsi-rs(zeropowercha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crs在子帧的所有频带中进行发送,并用于进行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与pdsch关联的urs在用于urs所关联的pdsch的发送的子帧以及频带中进行发送,并用于进行urs所关联的pdsch的解调。

与epdcch关联的dmrs在用于dmrs所关联的epdcch的发送的子帧以及频带中进行发送。dmrs用于进行dmrs所关联的epdcch的解调。

nzp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例如,终端装置2a使用nzpcsi-rs进行信号的测定(信道的测定)。zp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1a设定。基站装置1a以零输出将zpcsi-rs发送。例如,终端装置2a在nzpcsi-rs所对应的资源中进行干扰的测定。

mbsfn(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servicesinglefrequencynetwork: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络)rs在用于pmch的发送的子帧的整个频带中进行发送。mbsfnrs用于进行pmch的解调。pmch在用于mbsfn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被发送。

在此,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此外,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此外,也将在mac层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送块(transportblock:tb)或macpdu(protocoldataunit:协议数据单元)。传送块为mac层转发(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送块被映射至码字,并按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等。

此外,针对支持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能将多个分量载波(cc:componentcarrier)合并来进行通信,以便进行更宽频带的传输。在载波聚合中,将一个主小区(pcell:primarycell)以及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secondarycell)设定为服务小区的集合。

此外,在双连接(dc:dualconnectivity)中,设定了主小区组(mcg:mastercellgroup)和辅小区组(scg:secondarycellgroup)作为服务小区组。mcg由pcell和作为选项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此外,scg由主scell(pscell)和作为选项的一个或多个scell构成。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a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装置1a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101、控制部(控制步骤)102、发送部(发送步骤)103、接收部(接收步骤)104以及收发天线105。此外,上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步骤)1011、调度部(调度步骤)1012。此外,发送部1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1031、调制部(调制步骤)1032、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1033、多路复用部(多路复用步骤)1034、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1035。此外,接收部1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1041、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1042、解调部(解调步骤)1043、解码部(解码步骤)1044。

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101生成为了进行发送部103以及接收部104的控制所需的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2。

上层处理部101从终端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功能(uecapability)等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换言之,终端装置通过上层信号将自身的功能发送至基站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该终端装置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的信息,或表示该终端装置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以及测试的完成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包括是否完成针对规定的功能的导入以及测试。

例如,在终端装置支持规定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在终端装置不支持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不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即,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通过是否发送表示是否支持此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来进行通知。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是否支持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可以使用1位的1或0进行通知。

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得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送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ce等。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将下行链路数据输出至发送部103,将其他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终端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调度部1012确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或mcs)以及发射功率等。调度部1012将所确定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调度部1012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调度的信息。调度部1012将所生成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2。

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生成进行发送部103以及接收部104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信息,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3。

发送部103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5将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2。

编码部1031使用分组编码、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或者使用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确定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图3是表示turbo编码的编码部1031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在图3的示例中,编码部1031具备:turbo编码部(turbo编码步骤)301、交织部(交织步骤)302-1~302-3、位选择部(位选择步骤)303。turbo编码部301以母编码率进行编码。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示例中将母编码率设为1/3。此时,turbo编码部301输出三个序列:系统位序列、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交织部302-1~302-3分别是对系统位(systematicbit)序列、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进行交织的子块交织器。交织部302-1~302-3存在用于进行并行处理的三块,但是在进行串行处理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交织部即可。在位选择部303进行速率匹配。位选择部303选择比特序列,以成为取决于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rv)、速率匹配等的速率(位数),并输出要发送的比特序列。需要说明的是,编码位序列保持直至终端装置能正确地接收信息数据为止。保持的编码位序列能用于harq。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位选择部303的动作例的图。图4表示二维循环缓冲器(circularbuffer)。在图中的四角配置有交织后的编码位。在斜线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系统位序列,在空白的区域纵向交替地配置有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和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针对配置的比特序列,将rv设为初始位置(开始位置),纵向地读出所需的位数。需要说明的是,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中,rv为四种。在此,将四种rv表示为rv0~rv3。需要说明的是,rv0~rv3分别表示rv的值为0、1、2、3的情况。此外,rv0包括rv中最多的系统位。此外,通常,在初传的情况下,使用rv0。在重传的情况下,使用rv0~rv3中的任一种。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重传次数来决定使用的rv。

图5是表示ldpc编码的编码部1031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在图5的示例中,编码部1031具备ldpc编码部(ldpc编码步骤)501、交织部(交织步骤)502、位选择部(位选择步骤)503。ldpc编码部501例如以编码率1/3的母编码率进行lpdc编码。ldpc编码使用生成矩阵来进行编码。编码部1031能根据编码块尺寸、传送块尺寸或mcs来使用不同的生成矩阵。需要说明的是,在ldpc编码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交织部502。

图6是用于说明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例的图。图6表示二维循环缓冲器。在图中的四角配置有交织后的编码位。在斜线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系统比特序列,在空白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奇偶校验位序列。针对配置的比特序列,将rv设为初始位置(开始位置),纵向地读出所需的位数。rv表示rv0~rv3的四种。与图4的示例(就是说在turbo编码的情况下)不同的是,基于rv的读出位置不同。在turbo编码中,在rv0的情况下,有时不发送所有系统位。此时,turbo编码的误比特率变好,但是在ldpc编码的情况下,系统位全部发送时的误比特率变好。因此,在ldpc编码中,在rv0的情况下从系统位的起点读出,并发送所有系统位。

例如,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基于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来给出。例如,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生成循环缓冲器。在未生成循环缓冲器的情况下,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输出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输出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是指终端装置或基站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位选择部503。此外,在未生成循环缓冲器的情况下,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以对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应用规定的删余图案的方式来进行速率匹配。在此,规定的删余图案也可以基于规格书等的记载来给出。此外,规定的删余图案也可以基于rrc信令等上层信号或物理层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道等)来给出。

例如,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不是四个的rv的集合。在此,不是四个的rv的集合例如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等。rv的集合的数量也可以基于重传次数的上限值(例如,harq中的重传次数的上限值等)来给出。此外,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四个rv的集合(例如,图4或图6所示的rv0~rv3等)。

例如,与rv的集合有关的设定也可以基于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来给出。在此,与rv的集合有关的设定也可以是设定于循环缓冲器的rv的位置。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循环缓冲器设定第一rv集合(例如,图6所示的rv0~rv3的位置)。此外,在输入至位选择部3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第二rv集合(例如,图4所示的rv0~rv3的位置)。

此外,rv集合也可以从多个rv中进行选择。例如,第一rv集合以及第二rv集合能设为从八个rv(rv0至rv7)选出的四个rv。当rv0设为从系统位的起点读出时,在编码方式为ldpc编码等turbo编码以外的编码方式的情况下,第一rv集合为rv0、rv2、rv4、rv8,在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第二rv集合选择rv1、rv3、rv5、rv7。需要说明的是,rv集合所包括的rv既能供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设定,也能供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从多个rv集合(例如,第一rv集合、第二rv集合)选择某rv集合。这样,在从八个rv选择四个rv来使用的示例中,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能将表示冗余版本的2位包括于控制信息来发送。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能根据表示接收到的冗余版本的2位来确定八个中的四个rv。

此外,有时ldpc编码的基于删余(位选择)的速率匹配的性能不好。因此,在ldpc编码中,能具有(支持)多个母编码率。例如,母编码率能设为1/3、1/2。图7是母编码率1/2的情况下的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例。此外,在具有多个母编码率的情况下,位选择的图案减少,因此也能减少rv的数量。图8是以母编码率1/3将rv数设为2的情况。此外,图9是以母编码率1/2将rv数设为2的情况。母编码率在1/3与1/2的切换通过编码率或mcs来进行。例如,在编码率或与mcs对应的编码率为1/3至1/2的情况下,母编码率能设为1/3。此外,例如,在编码率或与mcs对应的编码率大于1/2的情况下,母编码率能设为1/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说明的编码率的值、rv的数量仅为一个示例,本发明也包括不同的值的情况。以后的实施例也相同。

此外,编码部1031能根据传送块尺寸或信息位长度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能在传送块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传送块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基站装置能将成为其阈值的传送块尺寸或信息位长度指示或发送给终端装置。终端装置能使用由基站装置指示或发送的阈值来判断编码方式。

此外,编码部1031能根据系统带宽来切换编码方式。ldpc编码的编码字长度越长,其性能越高。因此,例如,编码部1031能在系统带宽比20mhz窄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系统带宽比20mhz宽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终端装置能在系统带宽比20mhz窄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系统带宽比20m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此外,编码部1031能根据载波频率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编码部1031能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终端装置能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

基站装置能改变副载波间隔来发送发送信号。在该情况下,编码部1031能根据副载波间隔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编码部1031能在副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副载波间隔比15khz宽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终端装置能在副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副载波间隔比15k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

此外,编码部1031能按小区切换编码方式。例如,能在pcell中进行turbo编码,在pscell/scell中进行turbo编码以及/或ldpc编码。

调制部1032通过由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所确定的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103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33生成通过以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a的物理小区标识符(pci、小区id)等为基础而预先设定的规则求得的、终端装置2a已知的序列来做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复用部1034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1034将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35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来生成ofdm符号,对ofdm符号附加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并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过滤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对载波频率进行上变频来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天线部105。

接收部104根据从控制部102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5从终端装置2a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41将经由收发天线105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1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041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解复用部1042。

解复用部1042将从无线接收部1041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1a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来确定,基于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

此外,解复用部1042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1042分离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解调部104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对pucch和pusch的各调制符号使用bpsk、qpsk、16qam、64qam以及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

解码部1044通过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设定的、或者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2的编码率,来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位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在重新发送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1044使用保持于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harq缓冲器中的编码位和解调后的编码位来进行解码。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10所示,终端装置2a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201、控制部(控制步骤)202、发送部(发送步骤)203、接收部(接收步骤)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信道状态信息生成步骤)205以及收发天线206。此外,上层处理部2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无线资源控制步骤)2011、调度信息解释部(调度信息解释步骤)2012。此外,发送部203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2031、调制部(调制步骤)2032、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2033、复用部(复用步骤)2034、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2035。此外,接收部2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2041、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2042、信号检测部(信号检测步骤)2043。

上层处理部2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块)输出至发送部203。此外,上层处理部2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201将表示终端装置本身所支持的终端装置的功能的信息输出至发送部203。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进行终端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203。

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获取与从基站装置发送的csi反馈有关的设定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解释经由接收部204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判定调度信息。此外,调度信息解释部2012基于调度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204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

控制部202基于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202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204、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以及发送部203并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03的控制。

控制部202控制发送部203来将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205所生成的csi发送至基站装置。

接收部204按照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将经由收发天线部206从基站装置1a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无线接收部2041将经由收发天线206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以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适当地维持信号水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所接收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此外,无线接收部2041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

解复用部2042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成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解复用部2042基于通过信道测定所得到的所期望的信号的信道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pdcch以及epdcch的信道的补偿,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2。此外,控制部202将pdsch以及所期望信号的信道估计值输出至信号检测部2043。

信号检测部2043使用pdsch、信道估计值进行信号检测、解调、解码,并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1。

信号检测部2043根据从基站装置发送的pdsch的编码方式进行解码。信号检测部2043在由基站装置指示或设定编码方式的情况下,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来进行解码。此外,信号检测部2043能基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传送块尺寸、信息位长度、编码块尺寸、编码率、mcs、系统带宽、载波频率、副载波间隔的一部分或全部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信号检测部2043能在传送块尺寸较小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传送块尺寸较大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此外,例如,信号检测部2043能在系统带宽比20mhz窄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系统带宽比20m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此外,例如,信号检测部2043能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此外,例如,信号检测部2043能在副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副载波间隔比15k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

发送部203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使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部206发送至基站装置1a。

编码部2031使用卷积编码、分组编码、turbo编码、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等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或由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确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

编码部2031的构成例以及动作与编码部1031相同。因此,能以与上述的编码部1031相同的方式来说明编码部2031。

图3是表示turbo编码的编码部2031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在图3的示例中,编码部2031具备:turbo编码部(turbo编码步骤)301、交织部(交织步骤)302-1~302-3、位选择部(位选择步骤)303。turbo编码部301以母编码率进行编码。需要说明的是,图3的示例中将母编码率设为1/3。此时,turbo编码部301输出三个序列:系统位序列、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交织部302-1~302-3分别是对系统比特(systematicbit)序列、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进行交织的子块交织器。交织部302-1~302-3存在用于进行并行处理的三块,但是在进行串行处理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交织部即可。在位选择部303进行速率匹配。位选择部303选择比特序列,以成为取决于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rv)、速率匹配等的速率(位数),并输出要发送的比特序列。需要说明的是,编码位序列保持直至基站装置能正确地接收信息数据为止。保持的编码位序列能用于harq。

图4是用于说明位选择部303的动作例的图。图4表示二维循环缓冲器(circularbuffer)。在图中的四角配置有交织后的编码位。在斜线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系统比特序列,在空白的区域纵向交替地配置有第一奇偶校验位序列和第二奇偶校验位序列。针对配置的比特序列,将rv设为开始位置,纵向地读出所需的位数。需要说明的是,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中,rv为四种。在此,将四种rv表示为rv0~rv3。需要说明的是,rv0~rv3分别表示rv的值为0、1、2、3的情况。此外,rv0包括rv中最多的系统位。此外,通常,在初传的情况下,使用rv0。在重传的情况下,使用rv0~rv3的中任一种。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重传次数来决定使用的rv。

图5是表示ldpc编码的编码部2031的构成例的概略框图。在图5的示例中,编码部2031具备ldpc编码部(ldpc编码步骤)501、交织部(交织步骤)502、位选择部(位选择步骤)503。ldpc编码部501例如以编码率1/3的母编码率进行lpdc编码。ldpc编码使用生成矩阵来进行编码。编码部2031能根据编码块尺寸、传送块尺寸或mcs来使用不同的生成矩阵。需要说明的是,在ldpc编码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交织部502。

图6是用于说明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例的图。图6表示二维循环缓冲器。在图中的四角配置有交织后的编码位。在斜线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系统比特序列,在空白的区域纵向地配置有奇偶校验位序列。针对配置的比特序列,将rv设为初始位置(开始位置),纵向地读出所需的位数。rv表示rv0~rv3的四种。与图4的示例(就是说在turbo编码的情况下)不同的是,基于rv的读出位置不同。在turbo编码中,在rv0的情况下,有时不发送所有系统位。此时,turbo编码的误比特率变好,但是在ldpc编码的情况下,系统位全部发送时的误比特率变好。因此,在ldpc编码中,在rv0的情况下从系统位的起点读出,并发送所有系统位。

例如,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基于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来给出。例如,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生成循环缓冲器。在未生成循环缓冲器的情况下,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输出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输出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是指,终端装置或基站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位选择部503。此外,在未生成循环缓冲器的情况下,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也可以以对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应用规定的删余图案的方式来进行速率匹配。在此,规定的删余图案也可以基于规格书等记载来给出。此外,规定的删余图案也可以基于rrc信令等上层信号或物理层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道等)来给出。

例如,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不是四个的rv的集合。在此,不是四个的rv的集合例如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等。rv的集合的数量也可以基于重传次数的上限值(例如,harq中的重传次数的上限值等)来给出。此外,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四个rv的集合(例如,图4或图6所示的rv0~rv3等)。

例如,与rv的集合有关的设定也可以基于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来给出。在此,与rv的集合有关的设定也可以是设定于循环缓冲器的rv的位置。在输入至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循环缓冲器设定第一rv集合(例如,图6所示的rv0~rv3的位置)。此外,在输入至该位选择部503的编码位所应用的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可以在循环缓冲器设定第二rv集合(例如,图4所示的rv0~rv3的位置)。

此外,rv集合也可以从多个rv中进行选择。例如,第一rv集合以及第二rv集合能设为从八个rv(rv0至rv7)选出的四个rv。当rv0设为从系统位的起点读出时,在编码方式为ldpc编码等turbo编码以外的编码方式的情况下,第一rv集合为rv0、rv2、rv4、rv8,在编码方式为turbo编码的情况下,第二rv集合选择rv1、rv3、rv5、rv7。需要说明的是,rv集合所包括的rv既能供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设定,也能供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从多个rv集合(例如,第一rv集合、第二rv集合)选择某rv集合。这样,在从八个rv选择四个rv来使用的示例中,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能将表示冗余版本的2位包括于控制信息来发送。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或终端装置能根据表示接收到的冗余版本的2位来确定八个中的四个rv。

此外,有时ldpc编码的基于删余(位选择)的速率匹配的性能不好。因此,在ldpc编码中,能具有(支持)多个母编码率。例如,母编码率能设为1/3、1/2。图7是母编码率1/2的情况下的位选择部503的动作例。此外,在具有多个母编码率的情况下,位选择的图案减少,因此也能减少rv的数量。图8是以母编码率1/3将rv数设为2的情况。此外,图9是以母编码率1/2将rv数设为2的情况。母编码率在1/3与1/2的切换通过编码率或mcs来进行。例如,在编码率或与mcs对应的编码率为1/3至1/2的情况下,母编码率能设为1/3。此外,例如,在编码率或与mcs对应的编码率大于1/2的情况下,母编码率能设为1/2。

此外,编码部2031能根据传送块尺寸或信息位长度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能在传送块尺寸较小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传送块尺寸较大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终端装置能将成为其阈值的传送块尺寸或信息位长度指示或发送给终端装置。终端装置能使用由基站装置指示或发送的阈值来判断编码方式。

此外,编码部2031能根据系统带宽来切换编码方式。ldpc编码的编码字长度越长,其性能越高。因此,例如,编码部2031能在系统带宽比20mhz窄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系统带宽比20mhz宽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基站装置能在系统带宽比20mhz窄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系统带宽比20m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此外,编码部2031能根据载波频率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编码部2031能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基站装置能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下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载波频率为6ghz以上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

终端装置能改变副载波间隔来发送发送信号。在该情况下,编码部2031能根据副载波间隔来切换编码方式。例如,编码部2031能在副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进行turbo编码,在副载波间隔比15khz宽的情况下,进行ldpc编码。此时,基站装置能在副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通过turbo编码进行解码,在副载波间隔比15khz宽的情况下,通过ldpc编码进行解码。

此外,编码部2031能按小区切换编码方式。例如,能在pcell中进行turbo编码,在pscell/scell中进行turbo编码以及/或ldpc编码。

调制部2032通过bpsk、qpsk、16qam、64qam等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信道预先设定的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203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33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a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cellidentity:pci、cell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通知的循环移位、以及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值等,来生成以预先设定的规则(公式)求得的序列。

复用部2034根据从控制部202输入的控制信号,来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列排序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2034按发射天线端口来对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2034按发射天线端口来将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2035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来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生成sc-fdma符号,并将cp附加于生成的sc-fdma符号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通过上变频转换为载波频率,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206。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2并不限于sc-fdma方式,也可以进行ofdma方式的调制。

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进行工作的程序可以是对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进行控制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或者其它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装置的计算机系统,采用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现有型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出现代替当前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相互置换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国际申请基于2016年7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4811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4811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符号说明

1a基站装置

2a、2b终端装置

101上层处理部

102控制部

103发送部

104接收部

105收发天线

1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2调度部

1031编码部

1032调制部

1033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1034复用部

1035无线发送部

1041无线接收部

1042解复用部

1043解调部

1044解码部

201上层处理部

202控制部

203发送部

204接收部

205信道状态信息生成部

206收发天线

2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2012调度信息解释部

2031编码部

2032调制部

2033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2034复用部

2035无线发送部

2041无线接收部

2042解复用部

2043信号检测部

301turbo编码部

302-1、302-2、302-3、502交织部

303、503位选择部

501ldpc编码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