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互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3013发布日期:2018-08-10 21:2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互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果同一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或数据共享,则需要通过手动方式对相关的终端设备进行互联,例如在两个终端设备中均开启蓝牙(bluetooth),并通过搜索配对的方式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这种手动互联的方式由于过程较为繁琐,因而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互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互联方法,包括:

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标识信息查询已连接设备列表,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用于记录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若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

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将所述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签名口令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则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操作,所述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在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发送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互联方法,包括:

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则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主动连接设备向被动连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则验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其中,若所述主动连接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则所述被动连接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若所述主动连接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则所述被动连接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

若验证通过,则向所述被动连接设备发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所述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用于所述被动连接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主动连接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步骤验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

向所述主动连接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接收所述主动连接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

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设备互联装置,包括:

设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当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连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建立检测模块;所述连接建立检测模块,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设备列表查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识信息查询已连接设备列表,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用于记录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连接建立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口令信息签名模块;所述口令信息签名模块,包括:

口令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

口令信息签名单元,用于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签名口令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签名口令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设备互联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设备标识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

设备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二设备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备验证模块;所述设备验证模块,包括:

合法性验证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主动连接设备向被动连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时,验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其中,若所述主动连接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则所述被动连接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若所述主动连接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则所述被动连接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

通过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被动连接设备发送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所述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用于所述被动连接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主动连接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主动连接设备建立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处理时实现:

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并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2:

s101: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后,即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进而服务端可以将获取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方式可以包括指纹解锁(可以参见下述图5所示实施例)、虹膜解锁、人脸解锁、密码或图案解锁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为与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通过下述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式获取上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s102: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可以判断当前是否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判断是否与第二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图2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未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其中,该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可以用于通知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关技术中较为成熟、可靠的连接建立方式,如蓝牙、红外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并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可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可以摒弃用户手动连接多个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操作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205:

s201: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s202: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唯一对应于该第二终端设备,该设备信息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设定,例如可以将标识信息直接确定为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对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设备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203:基于所述标识信息查询已连接设备列表,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用于记录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预先可以在终端设备的本地维护一个已连接设备列表,通过该列表记录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可以基于上述已连接设备列表查询该标识信息。

s204:若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上述已连接设备列表完成对上述标识信息的查询后,可以根据查询结果确定是否已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若上述查询结果表示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205;

相反,若查询结果表示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则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当前已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了连接。

s205: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s201和s205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标识信息查询已连接设备列表,进而当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基于设备信息和已连接设备列表快速确定是否已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进而可以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01-s305:

s301: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s302: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步骤s301-s302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303: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为了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服务端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发送的冗余信息,该冗余信息用于通知服务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了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服务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所述服务端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口令信息可以为服务端随机生成的一串随机字符,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304: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口令信息后,可以采用自身的私钥对该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即采用私钥对该口令信进行加密),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的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图4所示实施例,在此先不进行赘述。

s305:将所述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将该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进而,所述服务端可以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即通过预设解密方法解密该签名口令信息,若得到口令信息,则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合法。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验证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时,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之后,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并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进而将所述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可以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进而可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第一终端设备如何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所述,步骤s304中所述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2:

s401:基于可信任执行环境tee中生成的私钥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加密。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后,可以基于可信任执行环境tee中生成的私钥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加密。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私钥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初始化时在可信任执行环境tee中生成的一对公私秘钥中的私钥,其中的公钥由第一终端设备交由服务端保管,以使服务端通过公钥验证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s402:将加密后的口令信息确定为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上述私钥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加密后,即可得到加密后的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加密后的口令信息确定为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将该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进而,所述服务端可以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即通过公钥解密该签名口令信息,若得到口令信息,则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合法。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基于可信任执行环境tee中生成的私钥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口令信息确定为签名口令信息,可以保证被连接设备的安全性,并且由于在tee中执行签名,可以确保第一终端设备的私钥的安全性,进而可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5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4:

s501:若检测到指纹信号,则采集指纹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的手指触碰指纹识别装置时,可以检测到指纹信号,进而可以采集该用户的指纹图像。

s502:若确定所述指纹图像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纹解锁条件,则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解锁。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采集到该用户的指纹图像后,可以对该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出的指纹特征与预先录入的样本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可以确定所述指纹图像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纹解锁条件。

在一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指纹图像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纹解锁条件后,即可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解锁。

s503: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s504: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其中,步骤s503-s504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指纹信号时,采集指纹图像,并当确定所述指纹图像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纹解锁条件时,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解锁,可以实现快速解锁终端设备,在此基础上,通过后续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可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解锁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6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4:

s601: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s602: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步骤s601-s602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603: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后,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没有成功建立连接,例如第二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该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则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主动发起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在检测到第一终端设备解锁完成,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用户,则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也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的过程,在此不进行赘述。

s604: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后,可以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并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成功率,进而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解锁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7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701-s704:

s701:若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则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s702: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s703: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步骤s701-s703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s603,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704: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则执行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操作,所述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在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发送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验证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时,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可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验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验证第以终端设备的合法性的方式,在此不进行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成功率,并且可以保证被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进而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解锁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8是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包括单一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801-s802:

s801: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则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后,可以向服务端发送通知,进而服务端可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后,可以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该第二终端设备为与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通过下述图9所示实施例的方式获取上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此先不进行详述。

s802: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可以摒弃用户手动连接多个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操作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如何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服务端如何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9所示,步骤s801中所述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

s901: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如米聊、微信、qq)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历史使用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所述预设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使用记录、登录的ip地址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902: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唯一对应于该第二终端设备,该设备信息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设定,例如可以将标识信息直接确定为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或者对标识信息进行编码生成设备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实现准确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而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设备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可以摒弃用户手动连接多个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操作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0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包括单一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1-s1006:

s1001: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则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s1002: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

其中,步骤s1001-s1002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1003: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检测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为了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服务端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口令信息可以为服务端随机生成的一串随机字符,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1004: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口令信息后,可以采用自身的私钥对该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即采用私钥对该口令信进行加密),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将该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s1005: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即通过预设解密方法解密该签名口令信息,若得到口令信息,则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合法。

s1006:若验证通过,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验证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时,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进而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1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包括单一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1-s1104:

s1101: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则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s1102: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其中,步骤s1101-s1102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s8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1103: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第一连接建立请求后,为了提高设备连接的成功率和设备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主动发起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在检测到第一终端设备解锁完成,并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用户,则可以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中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的方式,在此不进行赘述。

s1104: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端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也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后,可以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当前是否已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进而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该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值得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共建立一次连接,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成功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已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则还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进而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该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再次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值得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共建立两次连接,如此即可确保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互相安全地连接,即可以证实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为向服务端注册过的合法设备,进而可以确保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性。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可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成功率,并可以确保设备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图12是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服务端(包括单一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201-s1208:

s1201: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则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s1202: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s1203: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s1204: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其中,步骤s1201-s1204的相关解释和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s1104,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1205: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则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时,为了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服务端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口令信息可以为服务端随机生成的一串随机字符,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s1206: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上述口令信息后,可以采用自身的私钥对该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即采用私钥对该口令信进行加密),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对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将该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s1207: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后,可以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即通过预设解密方法解密该签名口令信息,若得到口令信息,则确定第二终端设备合法。

s1208:若验证通过时,则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当服务端验证通过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时,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进而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保证被连接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设备信息接收模块110和连接请求发送模块120,其中:

设备信息接收模块110,用于当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

连接请求发送模块120,用于当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图14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其中,设备信息接收模块220和连接请求发送模块240与图14所示实施例中的设备信息接收模块110和连接请求发送模块120的功能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建立检测模块230;

所述连接建立检测模块230,可以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231,用于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设备列表查询单元232,用于基于所述标识信息查询已连接设备列表,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用于记录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连接建立检测单元233,用于当所述已连接设备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口令信息签名模块250;

所述口令信息签名模块250,可以包括:

口令信息接收单元251,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口令信息;

口令信息签名单元252,用于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签名口令信息;

签名口令发送单元253,用于将所述签名口令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在一实施例中,口令信息签名单元252,还可以用于:

基于可信任执行环境tee中生成的私钥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口令信息确定为签名口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解锁模块210;所述终端设备解锁模块210,可以包括:

指纹图像采集单元211,用于当检测到指纹信号时,采集指纹图像;

终端设备解锁单元212,用于当确定所述指纹图像符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指纹解锁条件时,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解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连接请求接收模块26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请求响应模块270,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响应模块270还可以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时,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所述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为所述服务端在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发送的信息。

图15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信息获取模块310和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320,其中: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当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完成解锁时,获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320,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

图16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装置的框图;其中,第一信息获取模块410和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420与前述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信息获取模块310和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320的功能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如图16所示,第一信息获取模块410,可以包括:

设备标识确定单元4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中预设应用软件的历史使用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应用软件的登录账号;

设备信息确定单元41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设备验证模块430;所述第一设备验证模块430,可以包括:

第一合法性验证单元431,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

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第一信息发送单元432,用于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信息获取模块44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第二设备信息发送模块450,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设备验证模块460;所述第二设备验证模块460,可以包括:

第二合法性验证单元461,用于:

当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口令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签名后返回的签名口令信息;

基于所述签名口令信息验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

第二信息发送单元462,用于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合法性验证通过信息后,响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互联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7所示,第一终端设备100完成解锁后,可以接收服务端200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300的设备信息,其中,第二终端设备300与第一终端设备100属于同一个用户;当第一终端设备100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未与第二终端设备300建立连接,则向第二终端设备300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第二终端设备300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第一终端设备100建立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完成对第一终端设备的解锁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并在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建立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化了设备互联的过程,可以摒弃用户手动连接多个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使用户通过当前操作的第一终端设备浏览第二终端设备上存储的资源,节省用户的时间,提高设备互联的效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装置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8,装置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装置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906为装置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装置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装置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装置900或装置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9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组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设备互联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9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900的处理器320执行以完成上述设备互联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