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定位导航电子入场凭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7165发布日期:2018-08-24 06: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定位导航电子入场凭证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的地理位置定位能力是导航和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的技术基础,可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例如查看附近的餐馆等。

手机的室外定位主要依靠gps完成。但是在室内gps信号受建筑物的遮蔽而大大衰减,所以传统室外定位技术在室内几乎不可用。

目前存在的室内定位方式主要有:wifi、蓝牙、led灯泡、激光、uwb。

(1)wifi、蓝牙、led灯泡,这三种方式可以直接利用手机内现有的硬件进行室内定位,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很多公司投入其中研究如何提高定位精度。但是受相关物理特性的影响,目前这些方式的定位精度太低,普遍在数米以上,且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弱,无法满足精确室内lbs的需求。而且截止目前也没有看到能大幅度提高定位精度的迹象。

(2)激光定位的精确度最高,可以到厘米级,但激光雷达的成本也最高。因为不能直接对手机定位,所以激光定位主要用于机器人、无人车等成本相对不很敏感的设备定位。

(3)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定位精度最高可到<10cm。但因为手机未集成uwb收发器,所以目前主要在特定领域对佩戴了uwb标签的人员和设备进行定位。但是这种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探索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定位导航电子入场凭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定位导航电子入场凭证系统,包括电子证件、uwb定位基站、云端服务器、手机移动终端、门禁、共享自助机柜,所述电子证件通过无线信号与uwb定位基站连接,所述uwb定位基站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手机移动终端通过互动app上所领取到的二维码与电子证件上的二维码虚拟绑定,所述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手机移动终端从云端服务器接收电子证件的位置信息。

所述门禁包括门禁扫码器、门禁控制单元和电子锁,所述门禁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门禁扫码器和电子锁相连接,所述门禁扫码器扫描所述电子证件上的二维码。

所述共享自助机柜上设有机柜扫码器和传动装置,所述机柜扫码器与手机移动终端互动app上所领取到的二维码扫码传输信息,所述机柜扫码器与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所述传动装置通过网络受云端服务器的控制。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定位服务单元和传动装置远程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uwb定位基站由多个uwb定位基站组成,所述多个uwb定位基站布置于展馆内位置固定的已知点。

优选的,手机移动终端与电子证件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法实现绑定,所述共享自助机柜上设有绑定扫码器,所述绑定扫码器扫描手机移动终端与电子证件上的二维码,手机移动终端与电子证件上的二维码具有唯一的序列号。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电子围栏,所述电子围栏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uwb定位基站和电子证件均使用uwb信号收发芯片dw1000进行无线信号的相互收发。

优选的,所述网络为wifi/网线/4g网络。

优选的,所述的电子证件为穿戴式设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uwb技术定位,由于uwb信号具有较好的时间分辨力和穿透能力,可以减少信号干扰,而且uwb信号本身具有精确定位的优势,所以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符合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人们对定位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证件的定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共享自助机柜的打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门禁的打开流程示意图。

图中:1、电子证件;2、uwb定位基站;3、云端服务器;31、定位服务单元;32、传动装置远程控制单元;4、手机移动终端;5、门禁;51、门禁扫码器;52、门禁控制单元;53、电子锁;6、共享自助机柜;61、机柜扫码器;62、传动装置;63、绑定扫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定位导航电子入场凭证系统,包括电子证件1、uwb定位基站2、云端服务器3、手机移动终端4、门禁5、共享自助机柜6,所述电子证件1通过无线信号与uwb定位基站2连接,所述uwb定位基站2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3连接,所述手机移动终端4通过互动app上所领取到的二维码与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虚拟绑定,所述手机移动终端4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3连接,手机移动终端4从云端服务器3接收电子证件1的位置信息。

所述门禁5包括门禁扫码器51、门禁控制单元52和电子锁53,所述门禁控制单元52分别与所述门禁扫码器51和电子锁53相连接,所述门禁扫码器51扫描所述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

所述共享自助机柜6上设有机柜扫码器61和传动装置62,所述机柜扫码器61与手机移动终端4互动app上所领取到的二维码扫码传输信息,所述机柜扫码器61与云端服务器3通过网络连接,所述传动装置62通过网络受云端服务器3的控制。

所述云端服务器3包括定位服务单元31和传动装置远程控制单元32。

优选的,所述uwb定位基站2由多个uwb定位基站2组成,所述多个uwb定位基站2布置于展馆内位置固定的已知点。该uwb定位基站2布置在展馆内一空间范围内,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下,uwb定位基站2的数量可以进行调整,比如说可以设置3个或者5个或者是6个uwb定位基站2。

优选的,手机移动终端4与电子证件1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法实现绑定,所述共享自助机柜6上设有绑定扫码器63,所述绑定扫码器63扫描手机移动终端4与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手机移动终端4与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具有唯一的序列号。为了保证手机移动终端4能够实时的获取到电子证件1的位置坐标,所以首先需要将电子证件1与手机移动终端4绑定。通过上述的方式,手机移动终端4就能够获取到电子证件1的相关信息,具体主要是手机移动终端4与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具有唯一的序列号,绑定关系由手机移动终端4自动上传到云端服务器3。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电子围栏7,所述电子围栏7通过网络与定位服务单元31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在指定区域设置电子围栏防线,一旦有人越过电子围栏7立即报警。

优选的,所述uwb定位基站2和电子证件1均使用uwb信号收发芯片dw1000进行无线信号的相互收发。

优选的,所述网络为wifi/网线/4g网络。

参阅图2,使用时,所述手机移动终端4与机柜扫码器61通过扫描手机移动终端4上的二维码获取用户信息,所述机柜扫码器61进而将用户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3,所述传动装置62通过网络受云端服务器3的控制,所述传动装置远程控制单元32控制该共享自助机柜6是否开启,开启后取出电子证件1;所述共享自助机柜6上设有绑定扫码器63,所述绑定扫码器63扫描手机移动终端4与电子证件1上的二维码,通过上述的方式将电子证件1与手机移动终端4绑定,手机移动终端4就能够获取到电子证件1的相关信息。

参阅图3,电子证件1的二维码用于存储有电子证件1的id卡号;门禁扫码器51扫描电子证件1的二维码,用于读取电子证件1的id卡号;门禁控制单元52用于将所述门禁扫码器51传递的电子证件1的id卡号加密得到密码卡号,根据密码卡号验证所述门禁识别单元12的权限,并根据电子证件1的权限控制电子锁53的开关,若验证成功打开电子锁53,所述电子证件1进入展馆;

参阅图1,使用人需要携带电子证件1,手机移动终端4可以从云端服务器3获得所绑定电子证件1的位置信息,即获得使用人的精确位置信息。所述的电子证件1为穿戴式设备。

所述uwb定位基站2接收电子证件1的序列码,并获取所述序列码对应的电子证件1的位置数据,并将获取到的位置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3。

各个uwb定位基站2将基于接收到的序列号与对应的电子证件1进行通信,在uwb定位基站2与电子证件1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uwb定位基站2将基于接收到的信息对电子证件1进行位置确定,从而获取到位置数据。

在各个uwb定位基站2获取到位置数据之后,每个uwb定位基站2会将位置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3的定位服务单元31,定位服务单元31在接收到位置数据之后,定位服务单元31可以根据各个位置数据确定出电子证件1的位置坐标。简单来讲,定位服务单元31可以基于电子证件1与各个uwb定位基站2之间的距离值,确定电子证件1在空间范围内的具体位置坐标,该位置坐标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出电子证件1的详细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手机移动终端4能够实时的获取到电子证件1的准确位置,所以该云端服务器3将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周期性的将电子证件1的位置坐标发送至手机移动终端4,以使手机移动终端4实时获得电子证件1的位置坐标。

这样使得手机移动终端4可以实时的监测到电子证件1的位置。手机移动终端4接收到位置坐标之后,手机移动终端4可以使用本地的地图,或者是用app上的在线地图,将电子证件1的位置坐标标记在地图上,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4直接查看到电子证件1所处的位置。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移动终端4还可以根据本地语音解说数据或者导游数据来对电子证件1的实时位置坐标进行播报,这样用户可以直接获知到电子证件1所处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