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4378发布日期:2018-11-07 08:4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漏缆损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的简称(leakycoaxialcable)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和开有周期性槽孔的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电磁波在漏缆中纵向传输的同时通过槽孔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外界的电磁场也可通过槽孔感应到漏缆内部并传送到接收端。现有技术测试多系统平台(poi,pointofinterface)漏缆的安装是否正确和检测是否有断路现象时,其中一种方法为,当所有设备及漏缆安装完成并引入基站信号后,人工使用专业测试设备沿漏缆线路测试沿线的信号强度。另一种方法为引入信号源和频谱仪测试漏缆的线路损耗。但现有测试技术具有以下缺陷:当需要在poi漏缆设备使用时测试漏缆的插入损耗是否存在问题时,必须人工携带笨重设备,并且需要断开poi漏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连接测试设备,造成通信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安装状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漏缆检测系统,所述漏缆检测系统包括主检测设备和按照预设检测顺序排序的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

在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之后,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

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

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检测顺序为沿漏缆延伸方向设置的若干所述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的排列顺序。

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固定频率的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判断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是否为末端从检测设备;

若是,则将首端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并重新获取该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漏缆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器和漏缆监测平台,则所述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对应的功率差值,并将对应的功率差值和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上报所述漏缆监测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主检测设备包括主信号发生器和主处理器;则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主处理器控制所述主信号发生器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产生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进一步地,所述主检测设备包括主调制解调器,则在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之前,还包括:

通过主调制解调器接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的该从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

详细地,所述插入损耗要求为根据所述漏缆规格参数和长度设置。

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的数据进行存储。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适用于控制漏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操作,所述漏缆检测设备包括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第一实际功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第一损耗判断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漏缆故障判定单元,用于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

第二检测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在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之后,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

第二实际功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

第二损耗判断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检测系统包括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还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使得每一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传输给下一从检测设备,并通过获取每一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和检测信号的对应预设输出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是否符合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实现依次检测每两个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损耗情况。使得沿漏缆延伸方向上的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均能够被检测到,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缆检测系统中主检测设备和从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漏缆检测系统,所述漏缆检测系统包括主检测设备和按照预设检测顺序排序的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可由所述主检测设备执行,且下文均以所述主检测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s101、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s102、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s103、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s104、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

s105、在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之后,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

s106、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

s107、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漏缆检测设备包括主检测设备和按照预设检测顺序排序的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的应用场景可为检测隧道内连接多台透传型多系统接入平台(poi)的多段漏缆;漏缆检测设备在该场景的具体安装位置排布为所述主检测设备与隧道外的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产生并发送预设第一输出功率的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第一检测信号经由隧道内漏缆传输至靠近主检测设备的首端从检测设备。当所述主检测设备通过漏缆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首端从检测设备时,若判断首端从检测设备即当前从检测设备检测到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与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符合插入损耗要求,主检测设备控制当前从检测设备通过漏缆向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发送预设的第二输出功率的第二检测信号。若干从检测设备沿隧道内漏缆延伸方向逐个布置,具体为漏缆延伸方向上连接的每一个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从检测设备与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从检测设备用于检测该从检测设备所在位置对应接入的漏缆内所述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从而实现检测每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状态。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pointofinterface,简称poi),指位于多系统基站信源与室内分布系统天馈之间的特定设备,相当于性能指标更高的合路器,具有将多系统基站信源进行合路并输出给室内分布系统的天馈设备,同时反方向将来自天馈设备的信号分路输出给各系统信源的作用。

当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时,主检测设备通过漏缆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首位从检测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为主检测设备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时,主检测设备包括检测信号发生器,使得主检测设备通过检测信号发生器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对应接入的漏缆输送第一检测信号,从而使得检测信号进入漏缆后在隧道漏缆内传输至首端从检测设备。由于若干从检测设备为沿漏缆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主检测设备在选取当前从检测设备时,按照若干从检测设备在漏缆延伸方向上的设置次序从若干所述从检测设备中选取首端从检测设备为当前从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所述主检测设备计算获取到的第一实际功率和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漏缆线路传输插入损耗范围,当主检测设备判断完所述功率差值是否符合所述插入损耗要求后,主检测设备控制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以使下一从检测设备检测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获得并发送给主检测设备对应的第二实际功率;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获取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主检测设备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从而进行下一轮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检测。

当主检测设备判断功率差值不符合所述插入损耗要求,则判定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的上一检测设备和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从而实现根据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传输的检测信号的损耗功率值判断漏缆的状态(是否有接口松动、断路或异常现象),漏缆的安装状态得以实时监测,并通过按预设检测顺序逐一排查每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状态,获得故障漏缆的线路位置,方便工作人员的排查和检修。由于主检测设备在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时,主动通过漏缆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首端从检测设备和每一从检测设备受控向下一从检测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使得漏缆所处的设备系统无论是处在工作状态还是初步调试状态,均能够实时对漏缆进行检测无需依赖漏缆处于通信状态时的射频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当检测到任意两相邻的检测设备之间漏缆故障时,无需停止检测操作,后续的漏缆检测操作能够不间断执行。由于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均固定安装于对应的漏缆接入检测位置上,实时检测漏缆内传输的检测信号功率,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检测顺序为沿漏缆延伸方向设置的若干所述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的排列顺序。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5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判断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是否为末端从检测设备;

若是,则将首端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并重新获取该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漏缆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器和漏缆监测平台,则所述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对应的功率差值,并将对应的功率差值和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上报所述漏缆监测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当所述主检测设备判断当前从检测设备检测到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与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是否符合所述插入损耗要求后,根据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判断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是否为末端从检测设备,若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为若干所述从检测设备中设置次序的末端从检测设备时,主检测设备将标识序号的排序为首端的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并重新获取该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实现主检测设备按照预设检测顺序循环获取每一从检测设备所在漏缆位置接收的上一检测设备发送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并通过判断计算获得的功率差值是否符合所述插入损耗,实现每相邻两个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状态的循环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主检测设备执行步骤s104,判断不符合所述插入损耗要求时,立即判定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与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可得到漏缆故障位置为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与该从检测设备的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同时所述主检测设备控制安装在主检测设备位置上的显示屏显示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及其对应的漏缆故障位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漏缆现场勘查时能够快速获得漏缆故障信息;所述主检测设备还将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和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上报漏缆监测平台,无需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监测结果,实现漏缆安装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

进一步地,所述主检测设备包括主信号发生器和主处理器;则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主处理器控制所述主信号发生器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产生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进一步地,所述主检测设备包括主调制解调器,则在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之前,还包括:

通过主调制解调器接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的该从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主检测设备中还包括主信号发生器、主处理器和主调制解调器;每一从检测设备包括副信号发生器、副功率检测器、副处理器和副调制解调器。步骤s101中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具体过程为:主检测设备通过所述主处理器控制所述主信号发生器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产生并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步骤s105中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具体为:从检测设备通过所述副处理器控制所述副信号发生器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产生并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所述从检测设备检测接收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的具体过程为:从检测设备通过所述副功率检测器检测所述从检测设备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内传输的检测信号,并且通过所述副处理器对所述副功率检测器输出的电压值进行处理以获得所述从检测设备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并且副处理器通过所述副调制解调器将检测到的实际功率发送给主检测设备的主调制解调器。在执行步骤102和s106之前,主检测设备通过主调制解调器接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的该从检测设备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为相同的固定频率的信号,具体为在漏缆内传输的射频信号中透传频段除去cdma800(825—835mhz,870—880mhz)和gsm900(885-915mhz,930-960mhz)频段以外任一频点的信号。

详细地,所述插入损耗要求为根据所述漏缆规格参数和长度设置。具体实施时,所述插入损耗为根据所述漏缆规格参数和长度设置的插入损耗范围;当对应的功率差值大于预设的插入损耗范围,判定所述功率损耗差值不符合插入损耗要求。

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的数据进行存储。具体实施时,通过将每一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的数据进行存储,实现漏缆故障的数据追溯和为故障分析提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一种可实现方式的步骤流程。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时,所述步骤s101至s107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包括:按顺序沿漏缆延伸方向配置的n个从检测设备和主检测设备,n≥1,且n为整数;n个从检测设备沿漏缆延伸方向配置的标识序号依次设定为“1,2,3,4…,n”;所述n个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

s200、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时,设定数值a=1;a为用于选取对应标识序号的当前从检测设备的数值;a≥1,且a为整数;

s201、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s202、选取标识序号为a的从检测设备作为当前从检测设备;

s203、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s204、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

s205、判断所述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s206、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通过显示器显示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将该功率差值上报;

s207、对选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的标识序号进行加一,即a=a+1;

s208、判断所述数值a是否大于所述从检测设备的数量值n;若是,则赋值a=1后再跳转执行步骤s201;

s209、若否,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上一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

s210、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

s211、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执行步骤2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使得每一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传输给下一从检测设备,并通过获取每一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和检测信号的对应预设输出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是否符合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实现依次检测每两个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损耗情况。使得沿漏缆延伸方向上的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均能够被检测到,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适用于控制漏缆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操作,所述漏缆检测设备包括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信号发送单元301,用于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

第一实际功率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

第一损耗判断单元303,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漏缆故障判定单元304,用于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

第二检测信号发送单元305,用于在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之后,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

第二实际功率获取单元306,用于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

第二损耗判断单元307,用于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时,第一检测信号发送单元301,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第一实际功率获取单元302,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第一损耗判断单元303,计算所述第一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一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漏缆故障判定单元304,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在第一损耗判断单元303和第二损耗判断单元307判断后,第二检测信号发送单元305,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第二实际功率获取单元306,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第二损耗判断单元307,计算所述第二实际功率和所述第二输出功率的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

使得每一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传输给下一从检测设备,并通过获取每一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和检测信号的对应预设输出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是否符合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实现依次检测每两个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损耗情况。使得沿漏缆延伸方向上的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均能够被检测到,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如图4和5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缆检测系统中主检测设备和从检测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检测系统包括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所述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还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漏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缆检测系统包括主检测设备10和若干从检测设备20,所述主检测设备10和若干从检测设备20均用于检测各自对应接入的漏缆位置的检测信号功率,还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系统,具体包括近端多系统接入平台、多个沿漏缆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远端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主检测设备和若干从检测设备。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可为包含在主检测设备内部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为包含在主检测设备内部的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装置。其中,多系统接入平台通过定向耦合器与检测设备和漏缆连接,使得检测设备得以检测多系统接入平台所在位置的接入漏缆内部传输的检测信号功率。所述主检测设备具体包括主信号发生器、主处理器、主功率检测器、主检测信号发生器、主调制解调器和显示屏;每一所述从检测设备具体包括:滤波放大器、副检测信号发生器、第一副功率检测器、第二副功率检测器、副处理器、副调制解调器和合路器。所述滤波放大器预先设置阻带频段包括cdma800(825—835mhz,870—880mhz)和gsm900(885-915mhz,930-960mhz)频段,使得主检测设备和每一从检测设备通过检测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和漏缆传输的原有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器滤波放大后,将原有信号过滤只留第一检测信号或第二检测信号进入从检测设备内部进行信号功率检测。

如图4所示,检测设备内部具体工作过程,由于主检测设备10中主处理器101与主检测信号发生器103连接,主处理器101控制主检测信号发生器103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主功率检测器104;主功率检测器104检测出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输出功率值,并将第一检测信号通过射频线输送至漏缆;主处理器101通过主功率检测器104获得第一输出功率值;第一检测信号通过射频线进入首端从检测设备20的合路器205,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经滤波放大器201滤波放大后,由第一副功率检测器202获得第一实际功率值,副处理器203控制副调制解调器204将第一实际功率值通过合路器205发送给主处理器101;由于每个从检测设备20均与主检测设备10通信连接,当主处理器101判断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一实际功率的功率差值符合插入损耗要求时,主处理器101还按照预设检测顺序依次控制每一从检测设备20,使得每一从检测设备20中副处理器203控制副信号发生器206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传输给下一从检测设备20,并将通过该从检测设备的第二副功率检测器207获得的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输出功率值发送给主处理器101,下一从检测设备检测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并发送给主处理器101;主处理器101根据第二实际功率值和第二输出功率值的功率差值根据预设检测顺序依次判断每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损耗情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当漏缆损耗情况严重时,主处理器101通过主调制解调器102将当前从检测设备和该从检测设备对应的功率差值上报,使得漏缆所处的设备系统无论是处在工作状态还是初步调试状态,所述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设备始终能够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接入平台漏缆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漏缆检测系统,响应启动检测操作指令,按预设第一输出功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至漏缆;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第一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当不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时,判定该当前从检测设备和上一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线路存在问题并警报;控制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按预设第二输出功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并将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对应的下一从检测设备默认为当前从检测设备;获取所述当前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二实际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该功率差值是否符合预设的插入损耗要求。使得每一当前从检测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至漏缆传输给下一从检测设备,并通过获取每一从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检测信号的实际功率和检测信号的对应预设输出功率,计算功率差值并判断是否符合漏缆的插入损耗要求,实现依次检测每两个相邻检测设备之间漏缆的损耗情况。使得沿漏缆延伸方向上的两相邻检测设备之间的漏缆均能够被检测到,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漏缆的安装状况并判断漏缆故障位置,无需中断通信和携带笨重设备对漏缆进行检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