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84525发布日期:2019-12-11 00:46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通信技术(the5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简称为5gue,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空闲态(idlemode)、rrc连接态(connectedmode)或者第三态。第三态也可称为非激活态(rrcinactivemode)。在5gue处于第三态的场景中,5gue和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设备均存储有该5gue的as上下文,核心网设备存储有该5gue的上下文,核心网设备和ran设备之间有该5gue专用的信令连接(ueassociatedngconnection)。5gue与ran设备之间不存在rrc连接。对于第三态,由于核心网设备与ran设备之间的5gue专用连接没有释放,ran设备存储了5gue的as上下文,可以加快5gue恢复到连接态的速度,快速进行数据传输。

在5g系统中,存在由gnb(5g系统中使用新空口(newradio,nr)的基站)与连接下一代核心网(thenext-generationcore,ngc)的ng-enb协同组网的异构通信系统。目前,在该异构通信系统中,当5gue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主站为该5gue配置一个新的辅站,即主站需要重新配置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scg)。但是,主站为终端重新配置辅站的流程速度较慢,导致5gue恢复与辅站的通信连接速率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与辅站的通信连接速率较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第一主站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的第一消息后,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获取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该第一安全参数用于终端与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的衍生,该scg的配置信息包括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然后,该第一主站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

由于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属于终端与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需的必要因素,第一主站向终端同时发送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后,终端可直接根据该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有效的提高了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配置scg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主站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方法为:第一主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该第一主站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第一信息,这样,该第一主站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这里,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以及第一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二辅站;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以及第二辅站的标识;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以及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本申请中的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信息承载于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具体用于请求恢复终端的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或者用于请求更新终端的位置区域。上述第二消息用于恢复第一主站与终端之间的rrc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全部承载于第一消息中,也可以一部分承载于第一消息中,另一部分承载于消息7(该消息7为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向第一主站发送的消息)中,还可以全部承载于消息7中,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消息7的描述具体可参见下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第一辅站,该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情况下,上述“第一主站获取scg的配置信息”的方法为:第一主站获取终端的上下文,该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终端标识,第一终端标识为第一辅站在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为终端分配的标识,第二主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第一主站向第一辅站发送包括第一终端标识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辅站分配scg的配置;第一主站接收来自第一辅站的scg的配置信息。

由于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因此,第一辅站根据第一终端标识即可确定出终端,并为该终端分配scg的配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第二辅站的情况下,上述“第一主站获取scg的配置信息”的方法为:第一主站获取终端的上下文,该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辅站分配的辅小区组scg的配置,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第一主站向第二辅站发送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第二辅站分配scg的配置;第一主站接收来自第二辅站的scg的配置信息。

在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第二辅站的情况下,第一主站需要向第二辅站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以便于该第二辅站参考第一配置信息为终端分配scg的配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主站向第二主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第二主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第一主站向第二主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第二主站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完成与第一辅站的通信。此外,第二主站还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向第一主站发送第一终端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该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处理单元,用于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以及获取第一安全参数,该第一安全参数用于终端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的衍生,以及获取scg的配置信息,该scg的配置信息包括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上述处理单元获取到的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该通信装置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收发数据、信令或信息的步骤,例如,接收第一消息、发送第二消息。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主站,也可以是第一主站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第一主站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第一主站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第二主站在确定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后,向第一辅站发送挂起指示信息,该挂起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挂起;相应的,该第二主站接收来自第一辅站的第一配置信息,并存储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指示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cg承载(或称为sn承载)的pdcp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后续,第二主站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上下文请求消息,该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第一主站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为终端的rrc状态为第三态、且终端请求恢复rrc连接所在的小区;响应于上下文请求消息,第二主站向第一主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配置信息和用于指示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标识为第一辅站在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为终端分配的标识。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二主站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在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的情况下,第二主站向第一辅站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删除释放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中第一配置信息的删除,以及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上的终端的专用资源的释放;在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的情况下,第二主站向第一辅站发送保留释放指示信息,保留释放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中第一配置信息的保留,以及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上的终端的专用资源的释放。

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重新选取的主站为第一主站,因此,第二主站与第一辅站之间的终端的专用资源需要释放,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此外,第二主站根据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第一辅站确定第一辅站是否需要继续保留第一配置信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主站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方法为:第二主站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可知,本申请中的第一主站确定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这样,第一主站可向第二主站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第二主站确定后续与第一辅站的通信。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该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辅站的第一配置信息,并存储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指示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cg承载(或称为sn承载)的pdcp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上下文请求消息,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第一主站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为终端的rrc状态为第三态、且终端请求恢复rrc连接所在的小区;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辅站发送挂起指示信息,挂起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挂起,以及用于向第一主站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配置信息和用于指示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标识为第一辅站在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为终端分配的标识。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进一步地,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上述第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收发数据、信令或信息的步骤,例如,发送挂起指示信息、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接收上下文请求消息。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主站,也可以是第二主站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第二主站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第二主站实现第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九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第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七方面、第八方面、第九方面、第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第一辅站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挂起指示信息,该挂起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挂起;第一辅站根据挂起指示信息,挂起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向第二主站发送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的挂起响应消息,该挂起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辅站与终端的数据传输已被挂起,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指示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cg承载(或称为sn承载)的pdcp状态的至少一个。

第一辅站在接收到挂起指示信息后,将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挂起,并未将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连接断开,也并未将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释放,这样,后续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连接态时,如果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依旧为第一辅站,则终端可直接利用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连接进行通信,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辅站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删除释放指示信息,该删除释放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中第一配置信息的删除,以及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上的终端的专用资源的释放;或者,第一辅站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保留释放指示信息,该保留释放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中第一配置信息的保留,以及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上的终端的专用资源的释放。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辅站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保留释放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辅站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包括第一终端标识的第一消息,根据该第一终端标识确定终端,并为该终端分配scg的配置信息;进一步地,第一辅站向第一主站发送scg的配置信息。这里,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辅站的资源配置,第一主站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为终端的rrc状态为第三态、且终端请求恢复rrc连接所在的小区,第一终端标识为第一辅站在第一辅站与第二主站之间的接口为终端分配的标识,scg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第一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第一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十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该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十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挂起指示信息,挂起指示信息用于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挂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挂起指示信息,挂起第一辅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主站发送包括第一配置信息的挂起响应消息,挂起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辅站与终端的数据传输已被挂起,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用于指示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cg承载(或称为sn承载)的pdcp状态的至少一个。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十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上述第十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收发数据、信令或信息的步骤,例如,接收挂起指示信息、发送挂起响应消息。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辅站,也可以是第一辅站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第一辅站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第一辅站实现第十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十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五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第十二方面、第十三方面、第十四方面、第十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十二方面、第十三方面、第十四方面、第十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向第一主站发送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切换到连接态的第一消息,第一主站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为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为第三态、且终端请求恢复rrc连接所在的小区;对应的,该终端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这样,该终端即可根据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通信连接。这里的第一安全参数用于终端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的衍生,scg的配置信息包括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由于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属于终端与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需的必要因素,终端在同时接收到发送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后,终端可直接根据该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上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有效的提高了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配置scg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第二主站的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响应于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将终端的rrc状态切换为第三态,并存储与第一辅站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状态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cg承载(或称为sn承载)的pdcp状态的至少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终端在接收到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后,不再删除与第一辅站相关的配置信息,而是存储第一配置信息。这样,后续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若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依旧为第一辅站,该终端即可参考该第一配置信息恢复与第一辅站之间的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第一主站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其中,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一辅站,以及第一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第二辅站;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以及第二辅站的标识;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第一辅站,以及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第一辅站为在终端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能够实现第十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该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十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主站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切换到连接态,第一主站为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第一小区为终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为第三态、且终端请求恢复rrc连接所在的小区;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根据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通信连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主站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第一安全参数用于终端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的衍生,scg的配置信息包括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十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的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上述第十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中收发数据、信令或信息的步骤,例如,发送第一消息、接收第二消息。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终端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终端实现第十六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通信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十九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十六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二十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十六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中第十七方面、第十八方面、第十九方面、第二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十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十七方面、第十八方面、第十九方面、第二十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十六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通信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lte系统的网络架构;

图2为4g系统与5g系统共存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为endc场景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nedc场景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ng-endc场景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将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式基站(evolvednodebasestation,enb)称为lteenb,将lte系统中的ue称为lteue,将5g系统的ue称为5gue。

在传统的lte系统中,lteenb通过s1接口接入到分组核心演进(theevolvedpacketcore,epc)网,不同的lte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每个lteenb均与至少一个lteue连接。图1示出了传统的lte系统的网络架构。在实际应用中上述lteenb与lteue之间的连接为无线连接,为了方便直观地表示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图1中采用实线示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lteenb可演进为下一代lte基站(nextgenerationenb,ng-enb)。ng-enb通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技术为ue提供无线传输资源。ng-enb可以为ue提供第五代核心网(the5thgenerationcorenetwork,5gcn)的服务,也可以为ue提供epc的服务。在实际部署中,ng-enb可以仅仅与5gcn/epc连接,也可以同时与5gcn和epc连接。5gcn也可以称为5gc。

5g系统的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称为下一代ran(nextgenerationran,ng-ran),ng-ran节点包括ng-enb和gnb(5g系统中的基站)。其中,gnb通过新空口(newradio,nr)技术为5gue提供无线传输资源,并为5gue提供5gc的服务。

图2示出了4g系统与5g系统共存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ng-enb可通过s1接口接入到epc,也可通过其他相应接口(图2中用ng表示)接入到5gc。与ng-enb连接的5gue可通过ng-enb接入到5gc。与ng-enb连接的lteue,可通过ng-enb接入epc。lteenb与连接了epc的ng-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ng-enb与gnb之间通过xn接口连接。同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多个设备与ue之间的连接可能为无线连接,为了方便直观地表示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中采用实线示意。

在lte系统中,lteue可处于rrc空闲态(rrcidlemode)或rrc连接态(rrcconnectedmode)。在lteue处于rrc空闲态的场景中,该lteue删除接入层(accessstratum,as)上下文,核心网设备保留该lteue的上下文,ran设备没有该lteue的上下文,核心网设备与ran设备之间也没有lteue专用的信令连接(ueassociateds1connection)。当有lteue的下行数据到达时,核心网设备会在lteue的跟踪区(trackingarea,ta)发起该lteue的寻呼(paging),其中,跟踪区也可以称为寻呼区。lteue通过监听寻呼信道获知是否需要转换到rrc连接态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当lteue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该lteue也会主动转换到rrc连接态,以完成上行数据的发送。当处于rrc空闲态的lteue跨ta时,需要进行位置区域更新(trackingareaupdate,tau)。在lteue处于rrc连接态的场景中,核心网设备和ran设备均有该lteue的上下文,该lteue与ran设备之间维持rrc连接,lteue可以进行数据的上下行传输。

与lteue类似,5gue也可处于rrc空闲态和rrc连接态。除了rrc空闲态和rrc连接态,5gue还可以处于第三态,其中,第三态也可称为非激活态(rrcinactivemode或rrc_inactivestate)。在5gue处于第三态的场景中,5gue和ran设备均存储该5gue的as上下文,核心网设备存储有该5gue的上下文,核心网设备和ran设备之间有该5gue专用的信令连接(ueassociatedngconnection),5gue与ran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被挂起(suspended)。当有5gue的下行数据到达时,ran设备可以发起寻呼,寻呼区域可以为空闲态的ta,也可为ran寻呼区(ran-basednotificationarea,rna),还可以为一个小区列表。当处于第三态的5gue跨寻呼区域时,需要进行位置更新,例如tau或rnau(ran-basednotificationareaupdate,rnau)。可以看出,对于核心网设备而言,处于第三态的5gue与处于连接态的5gue类似。对于ran设备而言,处于第三态的5gue与处于空闲态的5gue类似,没有实时的rrc连接和数据发送,需要通过寻呼为5gue发送下行数据。当5gue有上行数据到达时,ue需要向ran设备发送请求以恢复rrc连接,进而发送上行数据。

对于第三态,由于核心网设备与ran设备之间的5gue专用连接没有释放,ran设备储存了5gue的as上下文,可以加快5gue恢复到连接态的速度,快速进行数据传输。

5g系统中存在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双连接(multipleratsdualconnectivity,mr-dc)的异构通信系统。该异构通信系统包括endc(e-utranrdc)、nedc(nre-utradc)以及ng-endc(nextgeneratione-utranrdc)。在这三种异构通信系统中,lte基站(lteenb/elteenb)与nr基站(称为gnb)进行双连接。其中,elteenb是指能够与ngc连接的lteenb。其中,ngc又称为第五代核心网(the5thgenerationcore,5gc),elteenb又称为ng-enb。

endc也称为option3/3a/3x。endc通信系统中,lteenb为主站(masternode,mn),gnb为辅站(secondarynode,sn),mn与epc连接,mn与sn为终端与ep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

如图3所示,图3中的(a)为option3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的(b)为option3a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option3通信系统中,lteenb通过s1接口(包括s1-c接口和s1-u接口)与epc连接,lteenb与gnb通过x2接口连接。与option3通信系统不同的是,option3a通信系统中,gnb还通过s1-u接口与epc连接。为了便于区分,图3中用虚线表示控制面的连接。

nedc也称为option4/4a。在nedc通信系统中,gnb为mn,elteenb为sn,并且mn与ngc连接,mn与sn为终端与ng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

如图4所示,图4中的(a)为option4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的(b)为option4a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option4通信系统中,gnb通过ng接口(包括ng-c接口和ng-u接口)与ngc连接,elteenb与gnb通过xn接口连接。与option4通信系统不同的是,option4a通信系统中,elteenb还通过ng-u接口与ngc连接。为了便于区分,图4中用虚线表示控制面的连接。

ng-endc也称为option7/7a/7x。在ng-endc通信系统中,elteenb为mn,gnb为sn,并且mn与ngc连接。与上述endc通信系统不同的是,ng-endc通信系统中,mn与sn为终端与ngc之间的数据提供空口传输资源。

如图5所示,图5中的(a)为option7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b)为option7a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option7通信系统中,elteenb通过ng接口(包括ng-c接口和ng-u接口)与ngc连接,elteenb与gnb通过xn接口连接。与option7通信系统不同的是,option7a通信系统中,gnb还通过ng-u接口与ngc连接。为了便于区分,图5中用虚线表示控制面的连接。

可以看出,上述ne-dc通信系统和ngen-dc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均属于ng-ran节点,且与5gc相连,因此,ne-dc通信系统和ngen-dc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能够支持第三态。目前,在ne-dc通信系统和ngen-dc通信系统中,当终端从连接态进入第三态后,该终端删除自身存储的辅站的相关配置,即删除scg的配置,此外,主站释放辅站。当该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当前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需要为该终端重新配置辅站,但是,当前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为终端重新配置辅站的流程速度较慢,不利于终端快速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第一主站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恢复(resume)为连接态的第一消息后,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获取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然后,该第一主站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这里,第一安全参数用于衍生终端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scg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由于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属于终端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需的必要因素,第一主站向终端同时发送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后,终端可直接根据该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有效的提高了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配置scg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适用于上述图4或图5示出的异构通信系统,也适用于支持相同制式多连接的5g系统,例如gnb与gnb之间的dc,或者elteenb与elteenb之间的dc,用于为ue提供与5gc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主站可以为上述gnb,也可以为上述elteen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同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辅站均可以为上述gnb,也可以为上述elteenb,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若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图4示出的异构通信系统,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为gnb,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elteenb。这里的主站可以为终端从连接态切换(transit)为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也可以为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同理,这里的辅站可以为终端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之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也可以为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图4或图5示出的异构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结合上述图4或图5,上述elteenb和gnb均为基站,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elteenb/gnb)的组成结构。

如图6所示,基站可以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总线63。

下面结合图6对基站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61是基站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61是一个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6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内的数据,执行基站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6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中所示的cpu0和cpu1。处理器61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6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6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63与处理器61相连接。存储器62也可以和处理器6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6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61来控制执行。

总线6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基站还包括收发器64。收发器64用于在处理器61的控制下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用于与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网络通信。收发器64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的全部或部分,以及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处理器。rf处理器用于收发rf信号,基带处理器则用于实现由rf信号转换的基带信号或即将转换为rf信号的基带信号的处理。

由于收发器64为可选的,因此,图6中用虚线表示。

图6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基站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指能够与elteenb/gnb在控制面和用户面实现数据传输的手机(如图7所示的手机700)、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7所示,以手机700作为上述终端举例,手机7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701、rf电路702、存储器703、外设接口704以及电源装置705。可选的,手机700还可以包括触摸屏706、蓝牙装置707、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08、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装置709、定位装置710以及音频电路711等部件。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7中未示出)进行通信。

由于上述触摸屏706、蓝牙装置707、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08、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装置709、定位装置710以及音频电路711为可选的部件,图7中用虚线框表示。

下面结合图7对手机7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701是手机7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手机7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3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3内的数据,执行手机7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指纹验证芯片,用于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验证。

射频电路702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射频电路702可以将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7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至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702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3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机7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03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处理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机700时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7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存储器703可以存储各种操作系统,例如,i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等。上述存储器703可以是独立的,通过上述通信总线与处理器701相连接;存储器703也可以和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

外设接口704,用于为外部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外接显示器、外部存储器、用户识别模块卡等)提供各种接口。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与鼠标连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卡卡槽上的金属触点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进行连接。外设接口704可以被用来将外部的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耦接到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3。

电源装置705用于给手机700中的各个部件供电。该电源装置705可以为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处理器7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705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触摸屏706具体可以包括触控板706-1和显示器706-2。

其中,触控板706-1可采集手机700的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控板706-1上或在触控板706-1附近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至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701)。其中,用户在触控板706-1附近的触摸事件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悬浮触控可以是指,用户无需为了选择、移动或拖动目标(例如图标等)而直接接触触控板,而只需用户位于设备附近以便执行所想要的功能。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来实现触控板706-1。

显示器(也称为显示屏)706-2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700的各种菜单。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706-2。触控板706-1可以覆盖在显示器706-2之上,当触控板706-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后,传送给处理器7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01可以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器706-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板706-1与显示器706-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7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板706-1与显示器706-2集成而实现手机7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706是由多层的材料堆叠而成,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只展示出了触控板(层)和显示器(层),其他层在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不予记载。另外,触控板706-1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700的正面,显示器706-2也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700的正面,这样在手机的正面就能够实现无边框的结构。

可选的,手机700还可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例如,可以在手机700的背面(例如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配置指纹采集器件712,或者在手机700的正面(例如触摸屏706的下方)配置指纹采集器件712。又例如,可以在触摸屏706中配置指纹采集器件712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采集器件712可以与触摸屏706集成在一起来实现手机700的指纹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采集器件712配置在触摸屏706中,可以是触摸屏706的一部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在触摸屏706中。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指纹采集器件712的主要部件是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感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式、电容式、压电式或超声波传感技术等。

蓝牙装置707,用于实现手机700与其他短距离的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的蓝牙装置可以是集成电路或者蓝牙芯片等。

手机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08,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的,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触摸屏706的显示器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7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器的电源。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7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wi-fi装置709,用于为手机700提供遵循wi-fi相关标准协议的网络接入,手机700可以通过wi-fi装置709接入到wi-fi接入点,进而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wi-fi装置709也可以作为wi-fi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其他设备提供wi-fi网络接入。

定位装置710,用于为手机700提供地理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定位装置710具体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定位装置710在接收到上述定位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信息发送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或者发送至存储器703进行保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710还可以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globalpositioningsystem,agps)的接收器,agps系统通过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协助定位装置710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设备例如手机700的定位装置710(即gps接收器)通信而提供定位协助。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710也可以是基于wi-fi接入点的定位技术。由于每一个wi-fi接入点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设备在开启wi-fi的情况下即可扫描并收集周围的wi-fi接入点的广播信号,因此可以获取到wi-fi接入点广播出来的mac地址;设备将这些能够标示wi-fi接入点的数据(例如mac地址)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至位置服务器,由位置服务器检索出每一个wi-fi接入点的地理位置,并结合wi-fi广播信号的强弱程度,计算出该设备的地理位置并发送到该设备的定位装置710中。

音频电路711、扬声器713、麦克风714可提供用户与手机7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711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713,由扬声器713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714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711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702以发送至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703以便进一步处理。

尽管图7未示出,手机7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手机7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

从上面描述可知,在5g通信系统中,终端的rrc状态可以从连接态切换到第三态,后续,终端的rrc状态可以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主站1表示在终端从连接态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即主站1表示第二主站;采用主站2表示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主站,即主站2表示第一主站;采用辅站1表示在终端从连接态切换到第三态之前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即辅站1表示第一辅站;采用辅站2表示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后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即辅站2表示第二辅站。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s800由主站1中的处理器执行,s801、s804以及s809由终端中的处理器执行,s802和s803由辅站1中的处理器执行,s805、s806、s807以及s808由主站2中的处理器执行。

参见图8,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0、主站1确定将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后,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并向辅站1发送挂起指示信息。

主站1与终端之间存在rrc连接,且主站1为终端配置了dc操作,例如:主站1选取辅站1作为该终端的辅站。

终端通过主站1的空口资源和辅站1的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终端与主站1的通信数据,例如: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的数据或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radiobearer,srb)的信令,基于初始mn安全秘钥进行安全保护。终端与辅站1的通信数据基于初始sn安全秘钥进行安全保护。

这里的安全保护可以指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和完整性校验。加密/解密需要根据加密秘钥和加密算法进行。完整性保护/完整性校验需要根据完整性保护秘钥和完整性保护算法进行。一般的,加密秘钥是基于基础秘钥和加密算法衍生(derive)得到的,完整性保护秘钥是基于所述基础秘钥和完整性保护算法衍生得到的。其中,加密算法与完整性保护算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均可以由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实体所归属的基站配置。例如:主站1配置mn承载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辅站1配置sn承载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示例性的,基础秘钥可以为kenb或kgnb。

ue在配置了dc操作时可以建立两类无线承载。其中,第一类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终结在mn上的承载(mnterminatedbearer),简称为mn承载,这种承载基站侧的pdcp部署在mn上,由mn的pdcp进行安全相关的处理;第二类为pdcp终结在sn上的承载(snterminatedbearer),简称sn承载,这种承载基站侧的pdcp部署在sn上,由sn的pdcp进行安全相关的处理。上述mn承载和sn承载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均可以通过mn空口资源和/或sn空口资源发送。当仅通过mn空口资源发送时,称为主小区组(mastercellgroup,mcg)承载;当仅通过sn空口资源发送时,称为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scg)承载;当同时使用mn空口资源和sn空口资源发送时,称为分裂(split)承载,此时,若为mn承载,则为mcgsplit承载,若为sn承载,则为scgsplit承载。

本申请实施例将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使用的秘钥统称为安全秘钥,将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统称为安全算法。也就是说,安全秘钥包括加密秘钥和/或完整性保护秘钥,安全算法包括加密算法和/或完整性保护算法。

示例性的,加密秘钥包括用于rrc信令的加密秘钥和/或用于数据的加密秘钥;完整性保护秘钥包括用于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秘钥和/或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秘钥;加密算法包括用于rrc信令的加密算法和/或用于数据的加密算法;完整性保护算法包括用于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或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

在终端通过主站1的空口资源和辅站1的空口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中,终端的安全上下文包括:初始mn基础秘钥、初始sn基础秘钥、初始mn安全秘钥(用于mn链路安全保护的秘钥)、初始mn安全算法(用于mn链路安全保护的算法)、初始sn安全秘钥(用于sn链路安全保护的秘钥)、初始sn安全算法(用于sn链路安全保护的算法)、下一跳参数(nexthopparameter,nh)、下一跳链计数参数(nexthopchainingcounterparameter,ncc)以及sn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sn安全参数用于基于初始mn基础秘钥获得初始sn基础秘钥。例如,sn安全参数为skcounter。

在主站1确定将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后,该主站1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

具体的,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消息1中。示例性的,该消息1可以为rrc连接释放(rrcconnectionrelease或rrcrelease)消息。

可选的,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直接(或称为显式)或间接(或称为隐式)的方式体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通过直接的方式体现,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可以为rrcinactive命令。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通过间接的方式体现,该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可以为终端标识1,该终端标识1为在某一接入网区域内终端处于第三态的专用标识,例如非激活无线网络临时标识(inactiveradionetworktemporyidentity,i-rnti)或resumeid。该接入网区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小区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跟踪区(trackingarea,ta)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ran区域(ran-area)组成。其中,一个跟踪区由一个ta标识(tacode,tac)表征;一个ran区域由一个ran区域标识(ran-areacode)表征,ran区域标识仅在一个ta内唯一。

可选的,消息1还可以包括第二安全参数。该第二安全参数用于终端基于当前的初始mn基础秘钥衍生用于下一次与基站通信的基础秘钥。例如,第二安全参数为下一跳链计数参数(nexthopchainingcounterparameter,ncc)。可选的,终端将第二安全参数存储于终端的安全上下文中。

在主站1确定将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后,该主站1通过基站间接口(如xn接口)向辅站1发送挂起指示信息,该挂起指示信息用于辅站1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挂起。

可选的,该挂起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直接(或称为显式)或间接(或称为隐式)的方式体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该挂起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xn接口的辅站修改(snmodification)消息或辅站释放(snrelease)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主站1可以先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后向辅站1发送挂起指示信息,也可以先向辅站1发送挂起指示信息,后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还可以在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的同时向辅站1发送挂起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主站1在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之前需要确定没有终端的下行数据待传输。对于主站侧的数据传输(包括mn承载和sn承载通过主站的空口传输的数据),主站1可以自行确定,但是主站1不能实时确定辅站1是否有待传输的终端的下行数据,尤其对于sn承载,下行数据直接由核心网发送给辅站1,主站1不能感知到其数据传输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用于主站1确定是否可以将终端的rrc状态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独立的方法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本实施例的其他步骤组合使用。该方法具体包括:主站1在向终端发送状态切换指示信息之前,向辅站1发送挂起需求指示,用于询问辅站1是否可以将终端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若辅站1允许将终端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可选的,在一个预设时间段内辅站1处无该终端的上下行数据,则辅站1允许将终端切换为第三态),辅站1向主站1发送挂起确认指示,用于指示辅站同意将终端从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反之,若辅站1不允许将终端切换为第三态,则向主站1发送挂起拒绝指示。可选的,挂起拒绝指示可以包括表示还有终端下行数据传输和/或还有终端上行数据传输的原因值。可选的,挂起拒绝指示还可以包括终端上行和/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承载信息,例如数据无线承载标识,或者服务质量(qualityofsevice,qos)流(flow)标识,或者分组数据单元(packetdataunit,pdu)会话标识等。

s801、在接收到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后,终端将其rrc状态切换为第三态,并存储与辅站1对应的配置信息1。

配置信息1包括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和sn承载的pdcp状态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辅站1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drb标识,rlc配置。辅站1中服务小区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主小区(也称为specialcell或pscell),还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辅小区。

除了上述配置信息1,终端在接收到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后,还可以存储当前安全上下文、无线承载配置(srb或drb,具体承载类型可以为mn承载或sn承载)、源小区中使用的c-rnti(c-rntiusedinthesourcepcell)、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物理小区标识(thecellidentityandthephysicalcellidentityofthesourcepcell)以及终端标识1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无线承载配置可以包含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无线承载标识、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协议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配置以及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sdap)配置。

当前安全上下文包括初始mn基础秘钥、初始sn基础秘钥、初始mn安全秘钥、初始sn安全秘钥、初始mn安全算法、初始sn安全算法、下一跳参数(nexthopparameter,nh)以及ncc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终端在接收到状态切换指示信息后,挂起除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radiobearer,srb)0之外的所有srb(例如srb1和srb2)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bearer,drb)。当srb(例如srb1)或drb为分裂(split)承载时,终端将sn链路(即通过scg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视为去激活。后续,当终端向主站2发送第一消息后,即执行s804后,恢复(resume)srb(例如srb1)或drb时,仅恢复mn链路(即通过mcg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即通过mn链路进行信令或数据的传输。可选的,后续是否恢复sn链路取决于主站2发送的对sn链路的配置信息。

s802、在接收到挂起指示信息后,辅站1挂起(suspend)辅站1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s803、辅站1向主站1发送挂起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辅站1与终端的数据传输已被挂起。

该挂起响应消息包括配置信息2。配置信息2包括用于指示辅小区组scg承载的配置信息、sn承载的配置信息和所述sn承载的pdcp状态的至少一个。其中,sn承载的配置信息包括无线承载标识、pdcp的配置以及sdap的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该配置信息2还可以包括辅站1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便于主站1可存储辅站1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这样,若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且在终端恢复到连接态后,辅站1依旧为终端提供服务,则主站2(或主站1)无需再通过接口消息向辅站1请求该随机接入资源,节省了终端获取随机接入资源,并根据该随机接入资源接入辅站1的时延。可选的,辅站1可以更新该随机接入资源,保证该随机接入资源的有效性。其中,辅站1更新该随机接入资源的流程可以为周期性的,也可以为辅站1发起的,还可以为主站1请求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辅站1保留配置信息2。在辅站1保留配置信息2的场景中,若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且在终端恢复到连接态后,辅站1依旧为终端提供服务,则辅站1无需对该终端进行重配置和/或重新建立ng/xn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速率。需要说明的是,在辅站1保留配置信息2的场景中,辅站1可以删除配置信息2中的部分信息。例如辅站1删除scg承载的配置信息,保留sn承载的配置信息和/或sn承载的pdcp状态。当辅站1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组成时,cu可以通知du删除du上存储的终端上下文,例如scg承载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在接收到挂起指示信息(例如携带在snrelease消息)后,辅站1删除该终端的上下文(其中包括配置信息2),释放辅站1在辅站1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例如xn接口控制面上该终端专用的信令连接,以及xn接口用户面上该终端专用的gprs隧道协议(gprstunnellingprotocol,gtp)隧道),释放辅站1在辅站1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该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例如包含ng接口用户面上该终端专用的gtp隧道)。这个过程与为终端释放辅站的过程一致。在该场景中,若后续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辅站1不再继续为终端提供服务,主站1无需再指示辅站1删除终端上下文和接口专用资源,即无需执行下述s915、s1018或s1116。该场景中,辅站1挂起辅站1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理解为辅站1停止与终端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相应的,在接收到挂起响应消息后,主站1存储配置信息2。

需要说明的是,主站1在将终端由连接态切换为第三态后,主站1和辅站1将终端的通信挂起,但是,在终端的下行数据存在的场景中,核心网还是会向主站1或辅站1发送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当在辅站1保留了其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的情况下,辅站1在上述接口上收到来自核心网的该终端的下行数据,辅站1向主站1发送寻呼请求指示,用于指示主站有该终端的下行数据到达。可选的,寻呼请求指示中携带数据转发地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其他基站提供数据转发地址。示例性的,该数据转发地址请求信息可以包括数据转发地址的个数,进行数据转发的无线承载的信息,进行数据转发的pdu会话的信息,进行数据转发的qos流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此时,主站1会向其他基站(例如主站2)发送xn接口的寻呼消息,用于其他基站在各自的空口上发送寻呼消息,令该ue请求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可选的,该xn接口的寻呼消息还可以包含数据转发地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其他基站提供数据转发地址。可选的,该数据转发地址请求信息可以为辅站提供的,也可以为主站依据自身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终端的下行数据生成的。相应的,若在s804中终端向主站2发送第一消息后,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为该终端分配的数据转发地址(例如下行xn接口用户面地址)。主站2通过接口的寻呼消息中的终端标识1与第一消息中的终端标识2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是否为相同的终端。可选的,主站2提供的数据转发地址可以为该主站2为该终端分配的,或者为主站2向辅站2请求的辅站2为该终端分配的数据转发地址。可选的,若辅站1向主站1发送的寻呼请求指示包括数据转发地址请求信息,主站1将从主站2收到的数据转发地址发送给辅站1,用于辅站1按照该地址向主站2/辅站2进行数据转发。

s804、终端向主站2发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

可选的,处于第三态的终端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小区重选,并在选择的第一小区中驻留。这样,该终端需要向主站2(第一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具体用于请求恢复终端的rrc连接或者请求更新终端的位置区域(例如rnau或tau)。

示例性的,第一消息可以为随机接入流程中的第3消息(message3或msg3),该msg3可以为rrc连接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或者rrc恢复请求(rrcresumerequest)。

具体的,第一消息包括终端标识2和安全校验参数。

终端标识2可以与上述终端标识1相同,也可以是上述终端标识1的一部分。其中,终端标识1可以参考上述s800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安全校验参数用于主站2验证该终端的合法性。具体的,终端基于当前mn安全密钥衍生出该安全校验参数。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在基于第二安全参数衍生出与主站2通信的第一mn基础秘钥后,终端再基于该第一mn基础秘钥衍生出与主站2通信的第一mn安全秘钥,并将该第一mn安全秘钥作为当前mn安全秘钥。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终端将与主站1通信的初始mn安全秘钥作为当前mn安全秘钥,例如:当前mn安全秘钥作为用于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秘钥。

可选的,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主站2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第一信息为处于第三态的终端根据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得到的。其中,测量配置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测量辅站的信息、测量小区的信息、测量量(measurementquantity)、预设频点、预设规则。

其中,测量辅站的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需要测量的基站,可以包含基站标识和/或与该基站对应的索引值。测量小区的信息用于指示终端需要测量的基站,可以为测量辅站提供的小区或不区分所属基站的任意小区,可以包含小区标识和/或与该小区对应的索引值。测量量用于指示终端需要测量的信号的属性或具体需要获得的测量值,例如:测量量可以为rrc测量值(层3测量)或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测量值(层2测量值),也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rsrp),还可以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还可以为波束相关测量值。预设频点用于指示终端测量该频点上的小区。预设规则用于指示终端基于该规则评估满足该规则的小区或基站,例如预设规则为信号质量高于预设阈值的小区。

终端获取测量配置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终端通过终端专用信令接收主站1发送的测量配置,该终端专用信令可以为rrc连接释放(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或rrc释放(rrcrelease)消息。示例性的,终端接收主站1发送的承载有测量配置与状态切换指示信息的rrc连接释放(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

终端获取测量配置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终端通过读取系统广播消息获取测量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在同一小区既能通过专用信令获得测量配置,又能通过系统广播消息获得测量配置,则终端采用专用信令获得测量配置。

终端获取测量配置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为:当处于第三态的终端移动到了新的小区,并从新的小区获取到了测量配置,则该终端丢弃之前已经获取到的测量配置,使用其从新小区获取到的测量配置。

可选的,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以及辅站1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或者,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2。

在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可以为rrc层测量结果或者mac层测量结果。

当“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为rrc层的测量结果时,“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承载于rrc消息中。

当“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为mac层的测量结果时,该mac层的测量结果可以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ion,cqi)测量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是终端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测量得到的。也就是说,在测量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处于第三态。

可选的,测量小区可以为辅站1的主小区,也可以为预设频点的小区,还可以为基站(如辅站1)指定的小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若终端在连接态时的服务小区包含多个辅站1的小区,即secondarycellgroup包含主小区和至少一个辅小区,则终端认为测量小区为主小区,辅小区是去激活的。若测量小区为基站指定的小区(如辅站1的主小区或辅小区),则辅站1中其它未指定的小区(如辅站1的服务小区)被认为是去激活的。

当“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为mac层的测量结果时,测量小区需要为终端提供待测信号。示例性的,若测量小区为辅站1的主小区,则辅站1的主小区可以持续为终端提供专用的测量信号。

可选的,终端在确定出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后,可将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将信道质量大于预设阈值的测量小区所归属的站点确定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向主站2发送该确定结果。也就是说,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或者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2。这种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为站点索引,也可以为站点标识,还可以为用于唯一标识站点的其他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终端在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后,还可以确定出该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这里的预设条件可以为终端接收来自辅站1的条件,也可以为系统预先设置好的。这样,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以及该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

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以及该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的情况下,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小区标识或小区索引列表。小区索引列表中的小区索引值可以为该小区归属的基站分配的。示例性的,当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时,第一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以及辅站1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

可选的,第一信息可以仅包括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的信息,这样,该第一信息可以隐含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容易理解的是,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可以为辅站1,也可以为辅站2。当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量小区包括辅站1中的部分小区和辅站2中的部分小区。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以及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这样,主站1在接收到该第一信息后,可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以及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情况下,该第一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消息中,还可以部分信息(如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的信息)承载于第一消息中,其他信息(如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承载于消息7中。对于第一信息的部分信息承载于第一消息中,其他信息承载于消息7中的情况,参考下述图10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也可以不承载第一信息。在第一消息不承载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终端向主站2发送该第一消息后,主站2确定是否接受终端的请求,并在确定接受终端的请求后,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主站2与终端之间的连接恢复成功的消息。后续,该终端终端向主站2发送第一信息。

s805、主站2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在第一消息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以及辅站1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2的情况下,主站2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可选的,当第一信息包括基站索引或小区索引时,主站2还需获得索引值与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若主站1配置了索引值与基站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则主站1需要向主站2发送该对应关系。具体的,主站1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时,还同时发送该对应关系。

在第一消息仅包括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的第一指示信息,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承载于消息7的情况下,主站2根据消息7中的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该情况具体可以参考下述图10的描述。

在第一消息不承载第一信息的情况下,主站2在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主站2与终端之间的连接恢复成功的消息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该情况具体可以参考下述图11的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s806、主站2获取第一安全参数。

该第一安全参数用于衍生终端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所使用的安全密钥。

可选的,主站2可以在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后,确定第一安全参数,也可以从终端的上下文中获取第一安全参数。

在主站2未存储终端的上下文的情况下,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获取终端的上下文,进而该主站2从终端的上下文中获取第一安全参数。在这种场景中,主站1需要确定第一安全参数,并将其存储于终端的上下文中。主站1也可以通过消息1将第一安全参数发送给终端,以使得该终端存储第一安全参数。

s807、主站2获取scg的配置信息。

scg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中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和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主小区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主站2获取终端的上下文,并基于该终端的上下文,获取scg的配置信息。

其中,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终端的无线接入能力信息(例如ue-radioaccesscapabilityinfo)、终端的安全上下文、终端的rrc配置信息(例如包括as-config)、终端的无线管理控制配置(例如rrm-config)、辅站1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终端标识1、配置信息2和用于指示终端的第一终端标识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终端标识用于辅站1识别该终端。

这里,终端的安全上下文包括:初始mn基础秘钥、初始sn基础秘钥、初始mn安全秘钥、初始mn安全算法、初始sn安全秘钥、初始sn安全算法、nh、ncc、sn安全参数、第一安全参数、第一mn基础秘钥、第一mn安全秘钥、以及第二安全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第一终端标识可以为辅站1在辅站1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接口标识,例如:辅站1侧的uexnapid。

可选的,若主站2为主站1,主站2自身存储了终端的上下文,则主站2根据终端的上下文,获取scg的配置信息。可选的,若主站1已经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则主站2直接根据自身存储的终端的上下文,获取scg的配置信息。若主站2未存储终端的上下文,则该主站2向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的设备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获取终端的上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以主站2未存储终端的上下文、且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的设备为主站1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主站2向主站1发送用于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的上下文请求消息,相应的,主站2接收来自主站1的终端的上下文。这里终端的上下文所包括的第一mn基础秘钥为主站1根据第二安全参数衍生得到的。可选的,主站1可以在接收到上下文请求消息后,衍生出第一mn基础密钥。此时,上下文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主站2的小区标识和频点信息,以便于主站1衍生第一mn基础秘钥。可选的,主站1也可以在接收到上下文请求消息前,衍生并存储该第一mn基础密钥。此时,第一mn基础秘钥与小区标识和频点信息无关。

在终端的上下文包括第一终端标识,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的情况下,主站2在获取到终端的上下文后,向辅站1发送包括第一终端标识的消息2,用于请求辅站1分配scg的配置。在接收到消息2后,辅站1确定scg配置信息(例如辅站1为终端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确定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主小区等),然后,辅站1向主站2发送该scg配置信息。

由于第一终端标识可以为站点间接口的终端标识,当该第一终端标识为接口的唯一标识时,为了使得辅站1根据第一终端标识识别该终端,辅站1还需要得知与第一终端标识对应的对侧站点的标识,例如主站1的标识。示例性的,当第一终端标识为辅站1侧的uexnapid时,辅站1可以通过主站1的标识与辅站1侧的uexnapid,识别出该终端。

在终端的上下文包括配置信息2,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的情况下,主站2基于第一安全参数和第一mn基础秘钥获得第一sn基础秘钥。主站2向辅站2发送包括配置信息2的消息3,用于请求辅站2分配scg的配置。可选的,消息3还可以包括第一sn基础秘钥。在接收到消息3后,辅站2基于配置信息2确定scg的配置信息(例如辅站2为终端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确定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以及主小区等),然后,辅站2向主站2发送该scg的配置信息。具体的,辅站2可以基于配置信息2中用于能力协商的信息、用于测量配置协商的信息、sn承载的信息、sn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scg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scg的配置信息。可选的,scg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的组合:辅站为终端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c-rnti),辅站为终端分配随机接入资源,辅站为终端提供的服务小区集合的信息,辅站为终端提供的主小区。可选的,辅站2应用配置信息2中的sn承载的pdcp状态。例如后续为终端进行sn承载的数据传输时,继续使用pdcp状态中的序列号。这样,可以保证终端恢复数据传输后,sn承载的数据包的传输依然可以是按序的。

可选的,消息3还包括第一sn基础秘钥、终端的安全能力、初始sn安全算法以及主站2为该终端在主站2与辅站2之间的接口上分配的标识(例如mnuexnapid)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终端的安全能力和初始sn安全算法可以用于辅站2为该终端配置第一sn安全算法。示例性的,辅站2基于终端的安全能力与自身的安全算法配置为终端选择第一sn安全算法,并通知终端该第一sn安全算法。可选的,当辅站2为终端选择的第一sn安全算法与终端的初始sn安全算法相同时,辅站2无需向终端发送指示,此时,终端默认使用当前安全上下文中的初始sn安全算法作为第一sn安全算法;当辅站2为终端选择的第一sn安全算法与初始sn安全算法不同时,辅站2将第一sn安全算法携带在scg配置信息中,由主站2发送给终端。也就是说,第一sn安全算法可以为显示或者隐式的指示。例如,若scg的配置信息并未显示的指示第一安全算法,则说明第一sn安全算法与初始sn安全算法相同。

s808、主站2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

可选的,主站2获取用于与终端通信所使用的第一mn安全算法,并根据第一mn基础密钥和第一mn安全算法,得到第一mn安全秘钥。这样,主站2可采用第一mn安全密钥对第二消息进行安全保护。

可选的,主站2可自行确定第一mn安全算法,也可以将初始mn安全算法确定为第一mn安全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mn安全算法和/或第二安全参数,以用于终端衍生得到第一mn基础秘钥和/或第一mn安全秘钥。

结合上述描述可知,若主站2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第一信息直接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则第二消息可以用于指示主站2与终端之间的连接恢复的成功,此时第二消息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四消息(message4或msg4)。示例性的,msg4为rrc连接恢复(rrcconnectionresume)消息,或rrc恢复(rrcresume)消息,或rrc重配值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等。若第一信息未承载于第一消息中,第二消息可以为rrc重配值消息或rrc连接重配值消息。

s809、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通信连接。

具体的,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安全参数和第一mn基础密钥,衍生得到第一sn基础秘钥,这样,该终端即可根据第一sn基础密钥和第一sn安全算法衍生得到第一sn安全密钥。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可迅速建立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若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安全参数(例如,第二安全参数为ncc),则终端基于第二安全参数衍生得到第一mn基础秘钥。示例性的,终端基于收到的ncc和自身存储的nh衍生得到第一mn基础秘钥。

可选的,scg的配置信息中的部分/全部信息可以与配置信息1中的部分/全部信息相同,这样,终端建立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效率会进一步提高。

综上,本申请中的终端能够同时获取到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这样该终端可直接根据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完成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有效的提高了在终端从第三态恢复到连接态时,配置scg的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终端利用辅站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效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站2在获取到第一安全参数后,也可直接向终端发送该第一安全参数(即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承载于不同的消息中),以便于后续在终端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通信时,使用该参数对通信数据进行安全保护。

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同时承载于第二消息为例进行说明。

从上面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信息可以仅承载于第一消息或者消息7,或者,第一信息的部分承载于第一消息,剩余部分承载于消息7。现分别针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说明。

结合上述图8,在第一信息承载于第一消息,主站2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

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s800~s803以及s901~s915。s800~s803可以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现对s901~s915进行介绍。

s901、终端向主站2发送包括第一信息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

第一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804,此处不再对此进行详细赘述。

s902、主站2判断是否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

响应于第一消息,主站2需要根据终端的上下文确定是否接受终端的请求。

具体的,若主站2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且主站2对终端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该主站2接受终端的请求,后续该主站2判断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发生变更,即主站2顺序执行s905。若主站2没有存储终端的上下文,则该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获取终端的上下文,即顺序执行s903。

s903、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

主站2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终端标识2识别出存储了终端的上下文的站点。以存储了终端的上下文的站点为主站1为例。具体的,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其中,上下文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用于主站1识别终端的终端标识2和用于主站1对终端进行校验的安全校验参数。

s904、主站1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

具体的,主站1根据上下文请求消息中的安全校验参数对终端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则主站1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终端的上下文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807中终端的上下文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905、主站2获取第一mn基础秘钥。

可选的,主站2可以从终端的上下文获取第一mn基础秘钥,即主站1衍生出第一基础秘钥,并将其发送给主站2。主站2也可以从核心网获得nh和第二安全参数,并衍生得到第一mn基础秘钥。

s906、主站2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获取第一安全参数。

主站2在确定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后,获取与该站点相关的第一安全参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则主站2可以从终端的上下文中获取第一安全参数;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则主站2自行确定第一安全参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和在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的情况下,主站2均自行确定第一安全参数,减少了主站2判断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哪一设备的时延。

可选的,在上述s803中描述的辅站1保留配置信息2的场景中,主站2根据终端的上下文能够确定出辅站1为该终端在进去第三态之前为该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在主站2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出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后,主站2判断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若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则主站2顺序执行s907和s908;若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则主站2执行s909。

可选的,在上述s803中描述的辅站1删除终端的上下文,释放辅站1在辅站1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且释放辅站1在辅站1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的情况下,主站2无需判断为终端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主站2顺序执行s909。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主站2可以先执行s903,后执行s906,也可以先执行s906,后执行s903,还可以同时执行s903和s906,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07、主站2向辅站1发送消息2。

该消息2包括第一终端标识和配置信息2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消息2还可以包括主站1的标识和终端标识1中的至少一个。这样,辅站2可根据消息2中的信息获取到终端的上下文。

s908、辅站1向终端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scg配置信息可以参考s807中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执行s908之后,顺序执行s911。

s909、主站2向辅站2发送包括配置信息2的消息3。

在主站2确定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的情况下,s906之后顺序执行s909和s910。

可选的,消息3还可以包括第一sn基础秘钥、终端安全能力、初始sn安全算法以及主站2为终端在主站2与辅站2之间的接口上分配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一消息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情况下,消息3还可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同理,在第一消息包括满足预设条件的小区的信息的情况下,消息3还可以包括该小区的信息。

s910、辅站2向主站2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scg的配置信息承载于消息5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执行s910之后,顺序执行s911。

s911、主站2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

s912、终端根据第一安全参数,衍生第一sn基础密钥,并根据第一sn基础密钥,确定第一sn安全密钥。

s913、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建立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具体的,当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则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建立与辅站1之间的通信连接。当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则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建立与辅站2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s914和s915。

s914(可选的)、主站2向主站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预设数值表示(例如1比特信息),也可以为辅站的标识或者为辅站的索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若主站2在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之前已经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则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上下文请求消息中。

s915(可选的)、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保留释放指示信息。

具体的,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的情况下,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使得辅站1删除该终端的上下文、释放辅站1在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并释放辅站1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在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的情况下,主站1向辅站1发送保留释放指示信息,使得辅站1保留该终端的上下文,并释放辅站1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占用率。

s914和s915为可选的,因此,图9中用虚线表示。

可以看出,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主站2可根据第一消息中的第一信息直接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同时向终端发送scg的配置信息和第一安全参数,使得终端能够快速恢复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第一消息承载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的第一指示信息,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承载于消息7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辅站1保留终端上下文的场景,即上述s803中辅站1保留终端的上下文,保留辅站1在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保留辅站1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的场景。

结合上述图9,如图10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s800~s803以及s1001~s1018。s800~s803可以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现对s1001~s1018进行介绍。

s1001、终端向主站2发送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

终端在处于第三态时,可对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的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为辅站1,即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测量小区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804中对测量小区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02、主站2判断是否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

s1002可以参考上述s902。若主站2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且主站2对终端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该主站2接受终端的请求,后续该主站2判断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否发生变更,即主站2顺序执行s1005。若主站2没有存储终端的上下文,则该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获取终端的上下文,即顺序执行s1003。

s1003、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

在主站2未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的情况下,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s1003可以参考上述s903,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04、主站1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

s1004可以参考上述s904,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05、主站2获取第一mn基础秘钥。

s1005可以具体参考上述s905。

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顺序执行s1006~s1011。

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为辅站1,顺序执行s1012~s1016。

s1006、主站2从终端的上下文中获取第一安全参数。

s1007、主站2向辅站1发送消息2。

s1007可以参考上述s907,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08、辅站1向终端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s1008可以参考上述s908,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09、主站2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

s1010、终端根据第一安全参数,衍生第一sn基础密钥,并根据第一sn基础密钥,确定第一sn安全密钥。

s1011、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建立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s1012、主站2向终端发送消息6。

该消息6用于指示终端与主站2之间的连接恢复的成功完成。此时消息6可以为rrc恢复(rrcresume)消息,也可以为rrc连接恢复(rrcconnectionresume)消息,还可以为rrc重配(rrcreconfiguration)消息,还可以为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可选的,消息6还用于指示终端上报用于选择新的辅站的辅助信息。

s1013、终端向主站2发送包括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消息7。

示例性的,消息7可以用于指示终端已经完成与主站2之间的连接恢复。此时消息7可以为rrc恢复完成(rrcresumecomplete)消息,也可以为rrc连接恢复完成(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消息,还可以为rrc重配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还可以为rrc连接重配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此外,消息7还可以为用于上报测量结果的消息,例如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消息。

可选的,这里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为终端处于第三态时测量得到的,有效的减少了终端恢复辅站连接的速率。其中,测量小区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s804中测量小区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14、主站2根据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

这里以辅站2是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例进行说明。主站2在确定出辅站2后,确定第一安全参数。

s1015、主站2向辅站2发送包括配置信息2的消息3。

s1015可以参考上述s909的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16、辅站2向主站2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s1016可以参考上述s910的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在s1016之后,顺序执行s1009~s1011。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s1017和s1018。

s1017(可选的)、主站2向主站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s1017可以参考上述s914的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018(可选的)、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保留释放指示信息。

具体的,在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不是辅站1的情况下,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使得辅站1删除配置信息2,并释放辅站1与主站1之间连接。

在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是辅站1的情况下,主站1向辅站1发送保留释放指示信息,使得辅站1保留配置信息2,并释放辅站1与主站1之间连接。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占用率。

s1017和s1018为可选的,因此,图10中用虚线表示。

可以看出,在图10示出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处于第三态时对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这样,在主站2需要获取至少一个测量小区中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的时候,该终端可直接向主站2发送每个测量小区的信道质量,提高了终端恢复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的速率。

在第一消息未承载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

结合上述图9,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s800~s803以及s1101~s1116。s800~s803可以参考上述描述,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赘述。现对s1101~s1116进行介绍。

s1101、终端向主站2发送不包括第一信息的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终端从第三态至连接态的切换。

s1102、主站2判断是否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

s1102可以参考上述s902。若主站2存储有终端的上下文,且主站2对终端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则该主站2接受终端的请求,向终端发送消息6,即主站2顺序执行s1105。若主站2没有存储终端的上下文,则该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以获取终端的上下文,即顺序执行s1103。

s1103、主站2向主站1发送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文。

s1103可以参考上述s903,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04、主站1向主站2发送终端的上下文。

s1104可以参考上述s904,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05、主站2向终端发送消息6。

主站2在确定接受终端的请求后,向终端发送消息6。该消息6用于指示终端与主站2之间的连接恢复的完成。此时消息6可以为rrc恢复(rrcresume)消息,也可以为rrc连接恢复(rrcconnectionresume)消息,还可以为rrc重配(rrcreconfiguration)消息,还可以为rrc连接重配(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可选的,消息6还用于指示终端上报用于选择新的辅站的第一信息。

s1106、终端向主站2发送包括第一信息的消息7。

示例性的,消息7可以为用于指示终端已经完成与主站2之间的连接恢复,此时消息7可以为rrc恢复完成(rrcresumecomplete)消息,也可以为rrc连接恢复完成(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消息,还可以为rrc重配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还可以为rrc连接重配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此外,消息7还可以为用于上报测量结果的消息,例如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消息。

可选的,这里的第一信息为终端处于第三态时确定的。消息7与上述s901中的第一消息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07、主站2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获取第一安全参数。

s1107可以参考上述s906,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若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1,则主站2顺序执行s1108和s1109;若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为辅站2,则主站2执行s1110和s1111。

s1108、主站2向辅站1发送消息2。

s1108可以参考上述s907,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09、辅站1向终端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s1109可以参考上述s908,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执行s1109之后,顺序执行s1112。

s1110、主站2向辅站2发送包括配置信息2的消息3。

s1110可以参考上述s909,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11、辅站2向主站2发送scg的配置信息。

s1111可以参考上述s910,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执行s1111之后,顺序执行s1112。

s1112、主站2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安全参数和scg的配置信息的第二消息。

s1112可以参考上述s911,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13、终端根据第一安全参数,衍生第一sn基础密钥,并根据第一sn基础密钥,确定第一sn安全密钥。

s1113可以参考上述s912,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14、终端根据第一sn安全密钥和scg的配置信息建立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s1114可以参考上述s913,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s1115和s1116。

s1115(可选的)、主站2向主站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s1115可以参考上述s914,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16(可选的)、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保留释放指示信息。

s1116可以参考上述s915,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s1115和s1116为可选的,因此,图11中用虚线表示。

可以看出,图11示出的实施例中终端处于第三态时确定出第一信息,主站2可根据消息7中的第一信息直接确定出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并同时向终端发送scg的配置信息和第一安全参数,使得终端能够快速恢复与所述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之间的通信连接。

除了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辅站1在接收到挂起指示信息后,还可以向主站1发送配置信息2,并删除自身存储的配置信息2。这样,辅站1无需再维护配置信息2。在这种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其他设备的处理与上述描述类似,这里对此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图9和图10所述的通信方法也适用于终端位置区域更新(例如rannetworkareaupdate,ranu)的情况,即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具体用于请求更新终端的位置区域(例如rnau)。此时,主站2无需选择为终端提供服务的辅站,终端也无需提供第一信息。因此,无需执行上述s805~s809、s905~s913、s1005~s1016、s1107~s1114。可选的,在辅站1保留了终端的上下文,保留了辅站1在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终端分配的专用资源,以及保留了辅站1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的情况下,主站2向主站1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表示请求更新终端的位置区域(例如携带rnau的原因值),则主站1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辅站1删除该终端的上下文,且释放辅站1在与主站1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且释放辅站1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上下文请求消息中。若主站1安全校验成功,则向辅站1发送删除释放指示信息。可选的,在主站2允许终端进行位置区域更新的情况下,主站2向核心网发送路径更新(pathswitch)请求,其中携带sn承载的分组数据单元(packetdataunit,pdu)会话(session)标识,以及主站2为其分配的主站2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例如下行ng接口用户面地址),用于5gc将其保存的与该sn承载对应的辅站1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例如下行ng接口用户面地址)替换为主站2在主站2在与5gc之间的接口上为ue分配的专用资源。需要说明的是,该位置区域更新的路径更新的方法可以作为单独的方法独立使用,也可以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组合使用,本申请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2,该通信装置12可以为基站,如elteenb或gnb,也可以为基站中的部分装置,例如基站中的芯片系统。可选的,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基站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该通信装置12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方法中的主站1、主站2、辅站1或辅站2所执行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可以包括相应步骤所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12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通信装置12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包括发送单元121、处理单元122以及接收单元123。发送单元121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2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发送操作,例如:s800、s803、s808、s903、s904、s907、s908、s909、s910、s911、s915、s1003、s1004、s1007、s1008、s1009、s1012、s1015、s1016、s1017、s1018、s1103、s11104、s1105、s1108、s1109、s1110、s1111、s1112、s1115、s1116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单元122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2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处理操作,例如:s802、s805、s806、s807、s902、s905、s906、s1002、s1005、s1006、s1014、s1102、s1107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单元123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2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接收操作,例如:s803、s903、s904、s907、s908、s909、s910、s915、s1003、s1004、s1007、s1008、s1013、s1015、s1016、s1017、s1018、s1101、s1103、s11104、s1108、s1109、s1110、s1111、s1115、s1116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2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模块,例如通信装置12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24。存储单元124可以用于存储该通信装置12的程序代码。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通信装置12为基站时,上述处理单元122可以是图6中的处理器61,发送单元121和接收单元123可以是图6中的收发器64,存储单元124可以是图6中的存储器62。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通信装置12上运行时,该通信装置12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主站1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主站2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辅站1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辅站2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通信装置12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2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主站1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主站2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辅站1的步骤,或者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辅站2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3,该通信装置13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终端中的部分装置,例如终端中的芯片系统。可选的,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终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该通信装置13用于执行以上通信方法中的终端所执行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3可以包括相应步骤所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13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3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包括发送单元131、处理单元132以及接收单元133。发送单元131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3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发送操作,例如:s804、s901、s1001、s1101、s1106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单元132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3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处理操作,例如:s801、s809、s912、s913、s1010、s1011、s1113、s1114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单元133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13执行上述图8~图11中所示的接收操作,例如:s800、s808、s911、s1009、s1012、s1105、s1112等,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3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模块,例如通信装置13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34。存储单元134可以用于存储该通信装置13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13的实体框图可以参考上述图7。当通信装置13为手机时,上述处理单元132可以是图7中的处理器701,发送单元131和接收单元133可以是图7中的射频电路702连接的天线,存储单元134可以是图7中的存储器703。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通信装置13上运行时,该通信装置13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终端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通信装置13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3执行如图8~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终端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终端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