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8149发布日期:2018-09-21 22:0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语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echo(echoprotocol,应答协议),echo是路由也是网络中最常用的数据包,可以通过发送echo包知道当前的连接节点有那些路径,并且通过往返时间能得出路径长度。亚马逊推出的echodot可以听音、播音、与其他设备连接并控制它们,echodot,本质上就是echo的"mini-me",是一种基于云端且通过语音激活的ai语音交互装置,可以理解为时一个有实体、随时可呼唤的siri,用户通过说出她的名字或其他关键词来唤醒echodot功能。echodot内置的麦克风阵列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监听来自四周的声音。一旦识别到关键词,这些麦克风将会记录下接下来的任何话语,然后将它们发送至亚马逊的云端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对语音命令进行识别处理之后,会返回指令告知alexa如何做出回应。

现有的echodot往往自身没有配备扬声器,需要提供的插孔和连接线来与已有的扬声器连接,或者通过蓝牙方式与已有的扬声器连接;而且,dot的扬声器阵列在拾取语音命令方面表现略差,特别是正在播放音乐或处于嘈杂环境中时,用户需要缩短自己与echodot的距离才能完成激活,否则echodot可能无法快速识别命令,用户体验不好,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ai语音交互装置为便携式,用户可随身佩戴,且具有较好的拾音能力,可以进行快速的语音识别,用户体验较好。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包括:

耳机获取用户语音,对所述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本体接收所述耳机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

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对其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

若语义分析结果与拨打电话有关,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通讯指令使得所述本体拨打电话;否则,云服务器根据语义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调用对应的网络数据,并将所述网络数据发送至所述本体;

本体将通话语音或所述网络数据发送至所述耳机,使得耳机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系统,包括:

耳机,用于获取用户语音,对所述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本体,所述本体与耳机无线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耳机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

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对其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若语义分析结果与拨打电话有关,发送相应的通讯指令使得所述本体拨打电话;否则,根据语义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调用对应的网络数据,并将所述网络数据发送至所述本体;

所述本体还用于将接收的通话语音或所述网络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发送至所述耳机,使得所述耳机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所述本体与所述耳机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机可嵌入所述本体内与其电连接进行充电。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耳机,用于获取用户语音,对所述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本体,所述本体与耳机无线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耳机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并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通话语音或网络数据;本体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通话语音和所述网络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发送至所述耳机,使得所述耳机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

所述本体还与所述耳机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机可嵌入所述本体内与其电连接进行充电。

根据第四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申请通过可与本体分离的耳机拾取用户语音,该语音信号经无线通讯先被本体接收后被本体发送至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云服务器根据分析结果,向本体下发拨打电话的通讯指令,经过互联网数据处理后调用对应的网络数据,再向本体发送网络数据,使得本体可将接收到的通话语音或该网络数据发送至耳机,由耳机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如此一来,由于利用佩戴于耳朵上的耳机拾取用户语音,拾音效果相比现有的ai语音交互装置较好,且由于绝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在云端的云服务器完成,使得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更准确,获得的网络数据资源也更丰富,还使得本体不需要具备高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可节约ai语音交互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ai语音交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结构框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耳机侧面透视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耳机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ai语音交互装置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本体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ai语音交互装置合体状态侧面透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ai语音交互装置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本体爆炸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ai语音交互装置合体状态侧面透视图;

图12为实施例四的ai语音交互装置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四的本体爆炸图;

图14为实施例四的ai语音交互装置合体状态侧面透视图;

图15为实施例五的ai语音交互装置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的耳机爆炸图;

图17为实施例五的ai语音交互装置拆解状态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的ai语音交互装置合体状态侧面透视图。

附图标记:云服务器8,本体10,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电能输出电路14,电能输出端15,本体处理器19,耳机20,耳机通讯模块21,耳机储能电路23,电能输入端25,拾音器27,扬声器28,耳机处理器29,本体pcb100,本体led103,本体触摸键104,本体磁吸装置105,耳机槽112,自锁顶出装置121,本体电池130,充电模块138,耳机pcb200,耳机外壳201,入耳软胶202,耳机led203,耳机触摸键204,耳机磁吸装置205,拾音孔206,耳机上盖207,耳机后盖208,耳机前壳209,耳机电池230,颈挂式本体外壳601,本体上壳3011,本体下壳3012,车充插头3013,球状旋转头3014,吊坠式本体前盖4011,吊坠式本体后盖4012,项链4013,吊环4014,腰挂式本体前盖5011,腰挂式本体后盖5012,腰带5013,纽扣50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s1:耳机20获取用户语音,对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步骤s2:本体10接收耳机20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

步骤s3:云服务器8接收本体10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对其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

步骤s4:若语义分析结果与拨打电话有关,云服务器8发送相应的通讯指令使得本体10拨打电话;否则,云服务器8根据语义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调用对应的网络数据,并将网络数据发送至本体10;

步骤s5:本体10将通话语音或该网络数据发送至耳机20,使得耳机20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

在步骤s1中,该无线通讯包括:wifi、蓝牙、红外或射频通讯。

在步骤s2中,本体10还向云服务器8发送登录访问请求,云服务器8接收到该登录访问请求后,登录相应云服务器8的接口,对该数字语音信号进行语音识别及语义分析;

在步骤s4中,若分析的结果与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有关,将分析结果发送回本体10,再使得本体10通过蜂窝收发器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功能;否则,由服务器8进行相应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调用对应网络数据,并将该网络数据发送回本体10,本体10接收该网络数据后,将该网络数据发送至耳机20,使得耳机20根据该网络数据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

例如:云服务器8可启动程序以进行互联网搜索(如百度搜索)并将搜索结果发回便携式智能语音交互设备并以语音形式播报、或启动程序以调用网络音乐播放器资源进行音乐播放、或启动道路导航应用程序(如高德地图)进行导航、或启动程序以点播音频节目等等。

由此可见,由于利用佩戴于耳朵上的耳机拾取用户语音,拾音效果相比现有的ai语音交互装置较好,且由于绝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在云端的云服务器完成,使得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更准确,获得的网络数据资源也更丰富,还使得本体不需要具备高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可节约ai语音交互装置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ai语音交互方法还包括:

(1)利用耳机20寻找本体10:

当耳机触摸键被触发,耳机20通过无线通讯发出搜寻信号;

本体10通过无线通讯接收并响应该搜寻信号,使得本体10发出指示灯提示或/和声音提示;

(2)利用本体20寻找耳机10:

当本体触摸键被触发,本体10通过无线通讯发出搜寻信号;

耳机通过无线通讯接收并响应搜寻信号,使得耳机发出指示灯提示或/和声音提示。

如此一来,实现了耳机20与本体10之间的信号交互,具有找回功能,使得耳机和充电座不易丢失。

相应地,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系统,包括:

耳机20,用于获取用户语音,对该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本体10,本体10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用于接收耳机20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

云服务器8,用于接收该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对其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若语义分析结果与拨打电话有关,发送相应的通讯指令使得本体10拨打电话;否则,根据语义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调用对应的网络数据,并将该网络数据发送至本体10;

本体10还用于将接收的通话语音或网络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发送至耳机20,使得耳机20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本体10与耳机20可拆卸连接,耳机20可嵌入本体10内与其电连接进行充电。

相应地,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耳机20,用于获取用户语音,对该用户语音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数字语音信号通过无线通讯将其发送出去;

本体10,本体10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用于接收耳机20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的数字语音信号,将其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发送出去;并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包括通讯基站和云服务器8)发送的通话语音或网络数据;本体10还用于将接收的通话语音和网络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发送至耳机20,使得耳机20进行相应的语音播报;

本体10还与耳机20可拆卸连接,耳机20可嵌入所述本体内与其电连接进行充电。

需要指出的是,本体10采用便携式设计,用户可随身携带,佩戴于手腕、腰部或脖子上。

实施例二:

参考图3至图8,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本体10为车充式,本体10包括:本体上壳3011、本体下壳3012和车充插头3013,本体上壳3011与本体下壳301卡接构本体外壳,车充插头3013上部设置有球状旋转头3014,本体下壳3012套接于该球状旋转头3014上,本体上壳3011嵌入式设置有耳机槽112,耳机槽112下方设置有电能输出端15和本体磁吸装置105,本体外壳内设置有自锁顶出装置121、本体pcb100、充电模块138和本体电池130,本体pcb100上设置有本体处理器100、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和电能输出电路14。

其中,第一通讯模块11用于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12包括移动数据上网模块、蜂窝收发器和wifi收发器。本体处理器19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电连接,本体储能电路13还与充电模块138、电能输出电路14和本体电池130电连接,电能输出电路14还与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自锁顶出装置121为弹簧结构,用于在取出耳机槽112内充电的耳机20时,向下按压耳机20使得弹簧结构变形并产生向外的力将耳机20与本体10分离。车充插头3013下部设置有金属接头用以插入车载点烟器中获得电能,充电模块138还与车充插头3013电连接用以获得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第二通讯模块12还包括:e-sim卡模块120。e-sim卡模块120内嵌于本体10内部,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运营商网络和套餐,由于不再需要专门设计一个独立的sim卡槽,使得本体10具有更轻、更薄的机身,制造成本也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0还设置有与本体处理器19电连接的本体led103和本体触摸键104。本体led103包括电量显示灯、sim卡灯、wifi灯和语音灯。例如:

(1)电量显示灯设置为4格,显示电量时,

1)电量大于75%并且小于等于100%,四格灯全亮;

2)电量大于50%并且小于等于75%,三格灯点亮;

3)电量大于25%并且小于等于50%,两格灯点亮;

4)电量大于10%并且小于等于25%,一格灯点亮;

5)电量小于等于10%,一格灯呼吸。

(2)sim卡灯状态指示时,

绿灯亮表示有信号,闪烁表示搜网,不亮表示无服务;

(3)wifi灯状态指示时,

绿灯亮表示有信号,闪烁表示搜网,不亮表示无服务;

其中,有数据传输时,使用wifi流量则指示wifi的绿灯呼吸,使用sim卡流量则指示sim卡的绿灯呼吸,优先使用wifi。

(4)语音灯状态指示时,

唤醒后亮绿灯,搜索时绿灯闪烁,播报时绿灯呼吸。

如图4和图5,耳机20为入耳式,包括主耳机与从耳机,主耳机与从耳机结构对称,主耳机与从耳机均包括入耳软胶202、耳机外壳201和耳机上盖207,耳机外壳201内、远离耳机上盖207处设置有电能输入端25和耳机磁吸装置205,耳机外壳201内还设置有扬声器28、耳机pcb200和本体电池230,该耳机pcb200上设置有拾音器27、耳机处理器29、耳机通讯模块21和耳机储能电路23。耳机处理器19分别与耳机通讯模块21、拾音器27、扬声器28和耳机储能电路23电连接,耳机储能电路23还与耳机电池230、电能输出入端25电连接。其中,耳机通讯模块21用于与本体10的第一通讯模块11经无线通讯连接,该无线通讯包括:wifi、蓝牙、红外或射频通讯。电能输出端15与电能输入端25包括金属触点或金属公母接头,耳机磁吸装置205与本体磁吸装置105互相吸附。

耳机pcb200上方设置上盖板207,耳机pcb200下方设置有耳机电池230,耳机电池230与耳机pcb200电连接;耳机电池230下方设置有耳机磁吸装置205,紧邻耳机磁吸装置205设置有电能输入端25,该电能输入端25与耳机储能电路23电连接。耳机外壳201上设置有相应的孔位以用于电能输入端25的端部金属头伸出耳机外壳201之外与本体外壳内设置的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耳机外壳201上还设置有拾音孔206,拾音孔206位置与拾音器27相对,以便拾音器27拾取用户的语音信号。

扬声器28设置于耳机20的端部、入耳软胶202后方,便于用户听到由耳机通讯模块21接收到的通话语音、短信文本转换语音和网络数据转换的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耳机20还设置有与耳机处理器29相连接的耳机触摸键204和耳机led203。

在一些实施例,在语音播放时,主耳机通过第一通讯模块11(蓝牙模块)来获取本体10所发出的电信号(包括通话语音和云服务器8发送回的网络数据等),获得该语音信号后,主耳机将语音信号送入主耳机扬声器播放,并用微波通信等近场通讯的方式将语音信号转发给从耳机。在拾取用户语音信号时,主耳机或从耳机均可拾取用户语音信号,并通过第一通讯模块11(蓝牙模块)将语音信号发送至本体10,本体10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本体处理器19会将主耳机、从耳机分别拾取的用户语音进行去噪、比较,融合为一个语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可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等无线连接方式实现无线连接。优选地,在一种实施例,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可蓝牙实现无线连接,即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包括蓝牙模块,此时,耳机20可以为tws耳机、经典立体声蓝牙耳机或经典单边蓝牙耳机。

上述结构中,耳机20放置于耳机槽112内充电时,入耳软胶202朝内、耳机上盖207朝外。

实施例三:

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9至图11,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本体10为吊坠式,10本体包括:本体前盖4011、本体后盖4012和项链4013,吊坠式本体前盖4011与吊坠式本体后盖4012卡接构本体外壳,该项链4013通过吊环4014与本体外壳相连接,本体前盖4012嵌入式设置有耳机槽112,耳机槽112后方设置有电能输出端15和本体磁吸装置105,本体外壳内设置有自锁顶出装置121、本体pcb100、充电模块138和本体电池130,本体pcb100上设置有本体处理器100、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和电能输出电路14。

其中,第一通讯模块11用于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12包括移动数据上网模块、蜂窝收发器和wifi收发器。本体处理器19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电连接,本体储能电路13还与充电模块138、电能输出电路14和本体电池130电连接,电能输出电路14还与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自锁顶出装置121为弹簧结构,用于在取出耳机槽112内充电的耳机20时,向下按压耳机20使得弹簧结构变形并产生向外的力将耳机20与本体10分离。充电模块138包括现有的无线充电模块或传统的usb接口充电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第二通讯模块12还包括:e-sim卡模块120。e-sim卡模块120内嵌于本体10内部,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运营商网络和套餐,由于不再需要专门设计一个独立的sim卡槽,使得本体10具有更轻、更薄的机身,制造成本也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0还设置有与本体处理器19电连接的本体led103和本体触摸键104。本体led103包括电量显示灯、sim卡灯、wifi灯和语音灯。

本实施例的耳机20与实施例二中的耳机20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结构中,耳机20放置于耳机槽112内充电时,入耳软胶202朝内、耳机上盖207朝外。

实施例四:

参考图3至图5、以及图12至图14,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本体10为腰挂式,本体10包括:本体前盖5011、本体后盖5012和腰带5013,腰挂式本体前盖5011与腰挂式本体后盖5012卡接构本体外壳,本体后盖5012设置有腰带穿孔用以腰带5013穿过,腰带5013上设置有调节孔,将纽扣5014扣于调节孔内可将腰带5013固定,本体前盖5011嵌入式设置有耳机槽112,耳机槽112后方设置有电能输出端15和本体磁吸装置105,本体外壳内设置有自锁顶出装置121、本体pcb100、充电模块138和本体电池130,本体pcb100上设置有本体处理器100、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和电能输出电路14。

其中,第一通讯模块11用于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12包括移动数据上网模块、蜂窝收发器和wifi收发器。本体处理器19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电连接,本体储能电路13还与充电模块138、电能输出电路14和本体电池130电连接,电能输出电路14还与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自锁顶出装置121为弹簧结构,用于在取出耳机槽112内充电的耳机20时,向下按压耳机20使得弹簧结构变形并产生向外的力将耳机20与本体10分离。充电模块138包括现有的无线充电模块或传统的usb接口充电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第二通讯模块12还包括:e-sim卡模块120。e-sim卡模块120内嵌于本体10内部,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运营商网络和套餐,由于不再需要专门设计一个独立的sim卡槽,使得本体10具有更轻、更薄的机身,制造成本也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0还设置有与本体处理器19电连接的本体led103和本体触摸键104。本体led103包括电量显示灯、sim卡灯、wifi灯和语音灯。

本实施例的耳机20与实施例二中的耳机20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结构中,耳机20放置于耳机槽112内充电时,入耳软胶202朝内、耳机上盖207朝外。

实施例五:

参考图3、以及图15至图18,本申请提供一种ai语音交互装置,包括:

本体10为u型颈挂式,本体10的两个端部设置有耳机槽112用以放置耳机20,耳机槽112内设置有电能输出端15和本体磁吸装置105,颈挂式本体外壳601内设置有自锁顶出装置121、本体pcb100、充电模块138和本体电池130,本体pcb100上设置有本体处理器19、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和电能输出电路14。

其中,第一通讯模块11用于与耳机20无线通讯连接,第二通讯模块12包括移动数据上网模块、蜂窝收发器和wifi收发器。本体处理器19分别与第一通讯模块11、第二通讯模块12、本体储能电路13电连接,本体储能电路13还与充电模块138、电能输出电路14和本体电池130电连接,电能输出电路14还与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自锁顶出装置121为弹簧结构,用于在取出耳机槽112内充电的耳机20时,向下按压耳机20使得弹簧结构变形并产生向外的力将耳机20与本体10分离。充电模块138包括现有的无线充电模块或传统的usb接口充电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第二通讯模块12还包括:e-sim卡模块120。e-sim卡模块120内嵌于本体10内部,不再需要用户购买设备后自己插卡,可直接采用软件注册或者直接购买等类型的方式就可以使用自己的运营商网络和套餐,由于不再需要专门设计一个独立的sim卡槽,使得本体10具有更轻、更薄的机身,制造成本也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本体10还设置有与本体处理器19电连接的本体led103和本体触摸键104。本体led103包括电量显示灯、sim卡灯、wifi灯和语音灯。

如图15和图16,耳机20包括入耳软胶20、耳机前壳209和耳机后盖208,耳机前壳209与耳机后盖208卡接构耳机外壳,耳机外壳内靠近耳机后盖208处设置有电能输入端25和耳机磁吸装置205,耳机外壳内设置有扬声器28、耳机pcb200和本体电池230,耳机pcb100上设置有拾音器27、耳机处理器29、耳机通讯模块21和耳机储能电路23。

耳机处理器19分别与耳机通讯模块21、拾音器27、扬声器28和耳机储能电路23电连接,耳机储能电路23还与耳机电池230、电能输出入端25电连接。其中,耳机通讯模块21用于与本体10的第一通讯模块11经无线通讯连接,该无线通讯包括:wifi、蓝牙、红外或射频通讯。电能输出端15与电能输入端25包括金属触点或金属公母接头,耳机磁吸装置205与本体磁吸装置105互相吸附。

耳机pcb200上方设置上盖板207,耳机pcb200下方设置有耳机电池230,耳机电池230与耳机pcb200电连接;耳机电池230下方设置有耳机磁吸装置205,紧邻耳机磁吸装置205设置有电能输入端25,该电能输入端25与耳机储能电路23电连接。耳机后盖208上设置有相应的孔位以用于电能输入端25的端部金属头伸出耳机外壳201之外与本体外壳内设置的电能输出端15电连接。

扬声器28设置于耳机20的端部、入耳软胶202后方,便于用户听到由耳机通讯模块21接收到的通话语音、短信文本转换语音和网络数据转换的语音。

在一些实施例,耳机20还设置有与耳机处理器29相连接的耳机触摸键204和耳机led203。

在一些实施例,在语音播放时,主耳机通过第一通讯模块11(蓝牙模块)来获取本体10所发出的电信号(包括通话语音和云服务器8发送回的网络数据等),获得该语音信号后,主耳机将语音信号送入主耳机扬声器播放,并用微波通信等近场通讯的方式将语音信号转发给从耳机。在拾取用户语音信号时,主耳机或从耳机均可拾取用户语音信号,并通过第一通讯模块11(蓝牙模块)将语音信号发送至本体10,本体10接收到语音信号后,本体处理器19会将主耳机、从耳机分别拾取的用户语音进行去噪、比较,融合为一个语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可通过wifi、蓝牙或红外等无线连接方式实现无线连接。优选地,在一种实施例,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可蓝牙实现无线连接,即耳机通讯模块21与第一通讯模块11包括蓝牙模块,此时,耳机20可以为tws耳机、经典立体声蓝牙耳机或经典单边蓝牙耳机。

上述结构中,耳机20放置于耳机槽112内充电时,入耳软胶20朝外、耳机后盖208朝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种方法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光盘、硬盘等,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程序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程序,即可实现上述全部或部分功能。另外,当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实现时,该程序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另一计算机、磁盘、光盘、闪存盘或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通过下载或复制保存到本地设备的存储器中,或对本地设备的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当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时,即可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或部分功能。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特别是,本体不仅仅包括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腕带式、充电座式等便携式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