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及登录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7534发布日期:2018-11-20 20:1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及登录系统。



背景技术:

上课点名系统包含有教师APP、Web应用程序和学生APP。在上课点名的时候,教师需要登录手机上的教师APP和计算机上的Web应用程序,然后教师通过教师APP将教师的GPS位置和课程信息一起发送给Web应用程序,学生在手机上签到。学生通过学生APP会发送学生的GPS位置至Web应用程序,通过Web应用程序将学生的GPS位置和教师的GPS位置建立联系,依此计算出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该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判断学生在教室范围内。

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上课点名系统时,系统需要响应教师在教师终端进行的登录操作,以登录教师APP;还需要响应教师在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上的登录操作,以登录Web应用程序,然后,才能开始使用系统实现上课点名,可见,在整个登录系统过程中,需要响应教师在教师终端和电子设备上执行的两次登录操作,才能完成登录,所以,存在登录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由于教师需要分别在教师终端和电子设备上进行两次登录操作,特别是在教师终端和电子设备的距离较远时,这会花费教师很多时间,可见,现有技术也存在教师使用登录系统过程中,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及登录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所述登录方法应用于安装有一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从安装有与Web应用程序对应的APP的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APP的登录信息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成功登录APP时发送给电子设备的信息。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可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电子设备能够自动从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并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登录APP的同时能够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即只需要执行一次登录操作,就实现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之前,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包括:基于登录标记生成用于启动Web应用程序的启动指令;执行启动指令,调用并运行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中的登录模块验证登录信息是否正确;在为正确时,执行登录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之后,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响应用户对APP进行的数据操作而生成的数据标记;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Web应用程序为上课点名应用程序,APP为上课点名APP;用户为教师,登录信息包含教师的用户名及密码。在数据操作为删除第一数据的数据删除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删除操作。在数据操作为添加第二数据的数据添加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添加操作。在数据操作为查看第三数据的数据查看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查看操作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查看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登录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应用于安装有一APP的终端设备。方法包括:获得用户的用于登录APP的登录信息;检测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是否成功登录APP;在为是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可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是的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将APP的登录信息自动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够自动从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并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登录APP的同时能够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即只需要执行一次登录操作,就实现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为是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向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安装有一Web应用程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安装有与Web应用程序对应的APP的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APP的登录信息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成功登录APP时发送给电子设备的信息;执行模块,用于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一APP。终端设备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用户的用于登录APP的登录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是否成功登录APP;发送模块,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APP成功登录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应用程序的登录系统,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和上述终端设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在成功登录终端设备上的APP以后,终端设备能够自动将APP的登录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够自动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APP的登录信息,然后基于获取的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以便用户成功登录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只需要执行一次登录操作,就能实现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登录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4a-图4f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教师上课点名APP的界面、上课点名应用程序的页面和学生上课点名APP的界面跳转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框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二框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三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第一框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第二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登录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该实施环境包括电子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电子设备101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终端设备102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终端设备102和电子设备101之间可以进行通信连接。

为了便于说明,图1仅示出终端设备102和电子设备101,终端设备102仅代表多个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下面实施例将以通过终端设备102与电子设备101之间的信息交互实施应用程序的登录来对公开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图2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的第一流程图。该登录方法应用于安装有一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等,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均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产品形态进行限定。

如图2所示,该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中,从安装有与Web应用程序对应的APP的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APP的登录信息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成功登录APP时发送给电子设备的信息。

步骤204中,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登录操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包括:基于登录标记生成用于启动Web应用程序的启动指令。执行启动指令,调用并运行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中的登录模块验证登录信息是否正确。在为正确时,执行登录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响应用户对APP进行的数据操作而生成的数据标记。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Web应用程序为上课点名应用程序,APP为上课点名APP;用户为教师,登录信息包含教师的用户名及密码。

在数据操作为删除第一数据的数据删除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删除操作。

在数据操作为添加第二数据的数据添加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添加操作。

在数据操作为查看第三数据的数据查看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查看操作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查看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电子设备能够自动从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并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成功登录APP后能够自动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3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登录信息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安装有一APP的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均不对终端设备的具体产品形态进行限定。

如图3所示,该登录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中,获得用户的用于登录APP的登录信息。

步骤304中,检测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是否成功登录APP。

步骤306中,在为是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为是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向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终端设备自动将APP的登录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成功登录APP后能够自动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结合上述实施例及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图4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的第二流程图,该登录方法涉及到终端设备和电子设备,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一APP,电子设备上安装有一Web应用程序。

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与终端设备上的APP对应,是在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与安装有APP的终端设备之间预先配置有HTTP协议,以使当终端设备与电子设备需进行数据交互时,终端设备与电子设备基于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由于HTTP协议的配置,电子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互。可选地,数据选自纯文本数据、XML数据和JSON数据中的任意一种,均可以通过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中,终端设备获得用户的用于登录APP的登录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登录某一终端设备上的一APP时,需要先打开APP,输入正确的登录信息(如APP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APP的登录。同时,在APP登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APP的登录信息。

步骤404中,终端设备检测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是否成功登录APP。

用户输入正确的登录信息(如APP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后,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APP是否成功登录,如果是,则发送登录信息,如果否,重新进行登录,直到成功登录以后发送登录信息。

可选地,在APP成功登录以后,基于登录信息,还能够生成登录标记,终端设备会将APP的登录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终端设备还向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可选地,发送给电子设备的登录信息可以携带有登录标记,登录标记也可以单独发送给电子设备。

由于HTTP协议的配置,终端设备能够将APP的登录信息以及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够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APP的登录信息以及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在终端设备上的APP与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之间,执行建议连接的时候会返回一个信号值,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值判断是否已经在两者之间建立连接,建立成功或建立失败的返回值是不一样的,例如:建立成功返回值为1,建立失败,返回值为0,如果建立连接失败,则终端设备上会提示用户,连接失败。

例如:当电子设备已经开机、连网并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时候,终端设备将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的时候,终端设备能够获得一个返回信号值1,以便用户接收到APP的登录信息以及登录标记发送成功的信息。

当电子设备未开机或电子设备未联网或电子设备上未安装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等的时候,终端设备将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的时候,终端设备能够获得一个返回信号值0,以便用户清楚APP与Web应用程序之间建立连接失败,提醒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检测,得出配置失败的原因,解决问题,再重新进行配置。

步骤406中,在为是时,终端设备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

本实施例不对终端设备上的APP的登录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方式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通过HTTP协议将APP的登录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设备可能是第一次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此时,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通过HTTP协议将获取到的用户名、密码和登录标记发送至电子设备,并同时对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存储。当成功登录以后,如果后续再次需要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可以通过HTTP协议将存储的登录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

其中,终端设备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关于终端设备获取用户的登录信息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上显示APP的登录界面;终端设备获取用户通过显示的APP的登录页面输入的登录信息。

例如:终端设备为手机,电子设备为计算机,用户可以打开手机的无线网卡来搜寻附件的无线网络,并进行连网。计算机打开,并连网。手机上显示APP的登录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显示的APP的登录页面输入登录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在APP的登录页面中输入登录信息以后,终端可以获取用户在APP的登录页面中输入的登录信息,并通过基于HTTP协议将登录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

步骤408中,电子设备从安装有与Web应用程序对应的APP的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

可选地,电子设备接收到APP的登录信息以后,将APP的登录信息写入中间文件,其中,中间文件可以是选自纯文本文件、XML文件、JSON文件和数据库文件中的任意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对中间文件进行自动刷新,从而解析中间文件中的信息,其中,自动刷新的方式可以是应用js的setInterval方法,设置html中body标签的onLoad事件来实现。

电子设备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APP的登录信息和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都可以通过步骤406中的方法向电子设备发送,电子设备可以获得APP的登录信息和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可选地,APP的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均可以写入中间文件。

步骤410中,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由于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与终端设备上的APP相对应,即Web应用程序的用户名和密码与APP的用户名和密码一致。在电子设备获取到APP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后,Web应用程序利用此用户名和密码,成功进行登录。

电子设备基于登录标记生成用于启动Web应用程序的启动指令。

电子设备根据获取的登录标记,判断这是一条登录请求,在接收到登录请求以后,会生成启动指令,以便后续启动Web应用程序。

电子设备执行启动指令,调用并运行Web应用程序。

具体地,在电子设备上安装一监听模块,监听模块监听到启动指令以后,使Web应用程序自动打开,进入到Web应用程序的登录页面,并且将APP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Web应用程序的登录页面上,从而登录Web应用程序。

可选地,电子设备接收到登录标记后,将登录标记写入中间文件,其中,中间文件可以是选自纯文本文件、XML文件、JSON文件和数据库文件中的任意一种。电子设备能够对中间文件进行自动刷新,从而解析中间文件中的信息,其中,自动刷新的方式可以是应用js的setInterval方法,设置html中body标签的onLoad事件来实现。

解析中间文件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是否为登录请求。需要说明的是:解析中间文件的信息,还可以得到APP的用户名和密码。

Web应用程序中的登录模块验证登录信息是否正确。

可选地,Web应用程序中的登录模块储存有源数据,源数据为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Web应用程序解析出APP登录时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模块对解析出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如果与源数据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同,则正确,如果不同,则错误,则重新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获取。

在为正确时,执行登录操作。

应用程序检测出解析出来的APP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则直接执行Web应用程序的登录操作,不需要对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直接跳转到主页面。用户只需要在APP上进行登录操作并成功登录,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就会自动进行登录操作后成功登录,只需要执行一次登录操作,就能实现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步骤412中,电子设备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响应用户对APP进行的数据操作而生成的数据标记。

即在终端设备上的APP和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都登录以后,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APP处进行数据操作的时候,终端设备上会基于数据操作而生成数据标记。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进行数据删除操作,在进行数据删除操作以后,会生成数据删除标记;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进行数据添加操作,在进行数据添加操作以后,会生成数据添加标记;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上进行数据查看操作,在数据查看操作以后,会生成数据查看标记。

终端设备将数据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获得该数据标记。

步骤414中,电子设备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

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APP处进行数据操作后,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也基于数据标记进行相同的数据操作。

具体地,电子设备获取数据删除标记,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删除操作;电子设备获取数据添加标记,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添加操作;电子设备获取数据查看标记,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查看操作。

例如:在终端设备上的APP的对话框内进行消息的撤回操作,消息撤回以后,会生成消息撤回标记,并将消息撤回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获取到该消息撤回标记以后,会在Web应用程序的对话框内执行消息的撤回操作,使电子设备上的Web应用程序也执行消息撤回操作。

在终端设备上的APP上进行日志查看的操作,会生成相应的第一数据查看标记,并将第一数据查看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获取到该第一数据查看标记以后,Web应用程序也会自动跳转至日志页面。

在终端设备上的APP上进行PPT放映的操作,会生成相应的第二数据查看标记,并将第二数据查看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获取到该第二数据查看标记以后,Web应用程序也会自动进行PPT的放映。

用户只需要在APP上执行数据操作,Web应用程序上就能够自动同步执行数据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课点名系统为例,Web应用程序为上课点名应用程序,APP为上课点名APP,上课点名APP为教师APP;用户为教师,登录信息包含教师的用户名及密码。

终端设备为教师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一上课点名APP。电子设备为教室里的计算机或者机房里面的计算机,电子设备上安装有一上课点名应用程序。

教师先打开自己的上课点名APP,进入APP的登录界面,输入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并进行登录操作。终端设备能够获得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信息,登录操作成功以后,终端设备能够获得登录标记,并将登录信息和登录标记发送给电子设备。

如图4a-4f所示,将计算机打开,并对计算机连网,将教师的上课点名APP打开,APP的界面为如图4a,并且,计算机浏览器上的Web应用程序的页面为图4b,再选择教师的课程信息教师输入上课点名APP的用户名和密码(可选地,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捆绑在教师手机的上课点名APP上,及教师手机的MAC地址与教师的登录信息绑定,以便特定的手机才能够使用该上课点名APP),并点击登录,APP的界面跳转至如图4c,点击开始签到,终端设备将教师的登录信息、GPS位置信息和课程信息一起发送到计算机上,计算机接收到上述信息,计算机上的上课点名应用程序自动登录,上课点名应用程序的页面跳转至如图4d,教师的登录信息、GPS位置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均同步至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上,图4d中以教师GPS位置信息为中心显示一个圆圈,教师点击开始签到,学生启动学生上课点名APP,建立起与Web应用程序的连接,通过Web应用程序内的中间文件,自动定位至需要签到的某门课程,首次签到时,需要输入学号,签到成功后,Web应用程序的页面自动跳转至图4e。在首次签到成功后,学生手机的MAC地址和学号绑定,使学生后续只能使用第一次签到的手机进行有效签到。学生手机将该身份信息和学生手机的GPS位置信息一起发送至上课点名应用程序,通过课程信息将教师手机的GPS信息和学生手机的GPS信息关联,计算出教师与学生的相对位置,如图4e的两个坐标位置,其中,大的坐标位置为老师的位置,小坐标的位置为签到学生的位置,该相对位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学生的位置在图4e的圆圈内)的时候,判断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签到。签到成功以后,教师进行授课,上课点名APP的界面跳转至如图4f。

学生签到完成以后,教师通过上课点名APP和上课点名应用程序进行授课,教师走下讲台以后,不需要再回到计算机旁边进行操作,而直接在手机上的上课点名APP上进行操作。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各种数据操作,如数据操作的情况可以是:

1、在数据操作为删除第一数据的数据删除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删除操作。

授课界面为如图4f,点击显示课程,上课点名应用程序直接跳转至显示课程页面内,里面包含有课程信息,与计算机连接的投影设备将课程信息投影至幕布上,如教师的授课PPT,教师发现PPT上的内容有误时,可以直接删除界面上的内容,相应地,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上的PPT内容也被删除。

2、在数据操作为添加第二数据的数据添加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标记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添加操作。教师发现PPT上的内容有误时,可以直接在上课点名APP的界面上添加内容,相应地,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上的PPT内容也被添加。

3、在数据操作为查看第三数据的数据查看操作时,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包括:基于数据查看操作在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查看操作。如教师直接在上课点名APP进行PPT的换页,相应地,上课点名应用程序上的PPT也进行了换页,从而进行授课。

图5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框图。请参阅图5,电子设备安装有一Web应用程序,电子设备的框图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和执行模块502。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从安装有与Web应用程序对应的APP的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APP的登录信息为终端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成功登录APP时发送给电子设备的信息。

执行模块502,用于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503,用于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执行模块包括:生成单元,用于基于登录标记生成用于启动Web应用程序的启动指令;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执行启动指令,调用并运行Web应用程序;验证单元,用于Web应用程序中的登录模块验证登录信息是否正确。;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检测到登录信息为正确时,执行登录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b,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504,用于从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响应用户对APP进行的数据操作而生成的数据标记。第二执行模块505,用于基于数据标记在Web应用程序中同步执行数据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电子设备能够自动从终端设备获取APP的登录信息,并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成功登录APP后能够自动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第一框图。请参阅图6,终端设备安装有一APP,终端设备包括第二获取模块601、检测模块602和发送模块603。

第二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得用户的用于登录APP的登录信息。

检测模块602,用于检测用户利用登录信息是否成功登录APP。

发送模块603,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APP成功登录时,向安装有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登录信息,以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执行登录操作,以使用户成功登录Web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a,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604,用于向安装有Web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发送终端设备基于登录信息生成的登录标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上成功登录APP后,终端设备自动将APP的登录信息发送给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基于登录信息,使电子设备上的与APP对应的Web应用程序执行登录操作,使用户在成功登录APP后能够自动成功登录电子设备中的Web应用程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登录APP和Web应用程序所需执行操作步骤多,登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登录效率高的技术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为一种应用程序的登录系统的框图。请参阅图6,应用程序的登录系统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和上述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登录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登录方法和登录信息的发送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