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2153发布日期:2019-01-18 23:3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数据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在被用户使用时,常常需要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例如,用户想要查看收藏夹或者购物车时,终端需要与服务器交互,来获取用户的收藏夹或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并显示给用户。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在终端中往往缓存有一部分数据,以更快地向用户展示期望的数据。终端的数据缓存机制一般是这样的:如果终端有缓存数据则先展示缓存数据,同时终端去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在终端获取到服务器返回的最新数据后马上刷新,并显示最新数据。现有的数据缓存机制能够提高用户体验。但是,在终端缓存数据和服务器数据一样的情况下,服务器仍然会把数据照常返回给终端,存在网络流量浪费和服务器资源浪费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服务器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服务器会把终端已缓存的数据照常返回给终端,造成网络流量浪费和服务器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数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包括: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名称和终端数字签名;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的数字签名;若服务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相同,则向所述终端发送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所述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显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变动指令和所述变动数据;所述变动指令用于基于所述变动数据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数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包括: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名称和终端数字签名;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的数字签名;若服务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相同,则向所述终端发送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所述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显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变动指令和所述变动数据;所述变动指令用于基于所述变动数据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修改。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根据缓存在终端中的业务数据生成终端数字签名、根据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生成目标数字签名,将这两个数字签名进行对比,确定服务端的数据相比于终端缓存中的数据是否发生更新,并在两个数字签名相同时指示终端直接显示缓存的业务数据;在两个数字签名不同时,通过确定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针对性的发送发生变化了的变动数据和变动指令,以使终端根据变动情况输出信息并将变动数据缓存,而不需要获取全部的业务数据来进行数据的显示与更新,有效减少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在数据传输时的数据传输量、网络访问流量以及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升服务器性能和数据传输管理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等装置,这些装置具有数据传输管理的功能。如图1所示的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s101中,获取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数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包括: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名称和终端数字签名;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的数字签名。用户在使用终端时,通过不断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同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业务数据,以实现数据的同步和输出显示。其中,数据请求信息是被终端用于请求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而业务数据可以为在服务器端当前最新的数据,例如,收藏夹、购物车中的数据。在获取到数据请求信息之后,服务器根据数据请求信息中的数据名称查找对应的目标数据。考虑到同一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可能存在过更改(例如商家可能多次修改商品信息),服务器可以将历次更改的目标数据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在终端请求数据时,根据数据名称查找到最新的业务数据。示例性的,当用户需要通过终端查看当前购物车中的信息时,可以通过触摸屏幕、点击鼠标、语音或者手势等方式来进入查看购物车的页面,同时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请求之后,根据当前该用户账号的购物车数据,即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发送至终端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目标数据显示出对应的信息界面。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中,还包括了终端本地所缓存的业务数据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将本地数据的摘要信息用终端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只有用终端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信息,然后用哈希函数对收到的原文产生一个摘要信息,与解密的摘要信息对比。如果相同,则说明收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修改,否则说明信息被修改过,因此数字签名能够验证信息的完整性。本实施例中对业务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的目的在于,通过将终端本地缓存的数据的数字签名与服务器当前最新的数据的数字签名进行对比,确定终端本地缓存的数据是否为最新的数据,即是否发生更新或者变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备,用于获取并显示从服务器中所获取的业务数据,此处对终端的类型不做限定。在s102中,若服务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相同,则向所述终端发送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所述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显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在终端的数据管理中,为了保证终端信息显示的效率,通过将之前从服务器中获取的数据缓存在终端本地,在用户需要查看这些数据时,终端先显示出来的是已经缓存的这些数据,而在其之后向服务器获取实时数据。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器中的数据与终端缓存的数据往往没有区别,而服务器也会将这些数据发送给终端,终端重新显示这些数据,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数据显示的延迟,浪费网络带宽的现象,甚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数字签名与终端数字签名相同,则说明服务器中的数据没有发生更新或者变动,终端的数据可以保持原先的样子不变。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数据维持不变的指令。终端在接收到该指令之后,依旧根据当前缓存中的数据显示给用户。在s103中,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在获取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之后,将终端数字签名与目标数字签名进行对比,若目标数字签名与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说明服务器的目标数据与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即服务器中的数据存在更新或者变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目标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的变化,确定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可以包括: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根据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数据名称对应数据中的标志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所述标志位为所述服务器中的数据在变动之后生成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服务器中所述变动数据和所述变动类型。具体的,服务器在对数据进行更新时,将在更新或者变动的地方做以标记,本实施例中称之为标志位。其中,标志位可以是在已被变动的目标数据处插入时间轴,通过时间轴作为标记。还可以通过标志位直接表示相对于上一次的变动是增加还是覆盖,例如,标志位为0则表示相对于上一次保存的业务数据是增加,标志位为1则表示覆盖。根据各版本的数据签名的保存时间,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要求的数据签名,其中,符合要求的数据签名的保存时间晚于数据请求中的数据签名。根据符合要求的数据签名对应的标志位判断是增加还是覆盖。若符合要求的数据签名对应的标志位均为0,则判断状态操作字段为增加;若存在某一符合要求的数据签名的标志位为1,则状态操作字段为覆盖。这样,直接根据数据签名对应的标志位就可以判断状态操作字段,无需进行业务数据的比较,缩短了响应终端的时间,提高了业务数据处理效率。在s104中,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变动指令和所述变动数据;所述变动指令用于基于所述变动数据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修改。在确定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之后,根据变动类型向终端发送变动指令和变动数据,其中,变动指令用于基于变动数据对目标数据进行修改,变动指令包括但不限于更新指令和新增指令。由于这些信息在服务器中的变化是随时变化的,因此,需要在接收到终端的数据请求之后,检测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的变动情况。可选的,终端在根据变动指令和变动数据将缓存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变动之后,将新的目标数据推送给用户,同时根据最新的数据生成新的数字签名,并用新的数字签名覆盖缓存中原先的数字签名。可选的,服务器和终端在保存最新的数据时,可以将最新的数据、数字签名和数据名称对应保存,方便后期查找与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变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更新变动和新增变动,还可以是其他的变动,例如,将目标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删除的删除变动、将全部的目标数据格式转换的格式转换变动等,此处不做限定。进一步的,步骤s104中可以包括:在s1041中,若所述变动类型为数据的更新变动,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更新指令和更新数据;更新指令用于将所述更新数据覆盖至所述终端中对应的缓存数据。若确定了变动类型为更新变动时,则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存在被变动的情况。向终端发送更新指令和更新数据。其中,更新指令用于将更新数据覆盖至终端中对应的缓存数据。例如,某个用户账号对应的购物车中某个物品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或者收藏夹中某个商品已经下架。在确定某个用户账号对应的购物车中的某个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向该终端发送更新指令和更新数据。其中,更新指令用于更新该商品的数量,更新数据用于表示需要进行更新的数据量对象和更新之后的数值,数据量对象可以是数据名称和数据标识符等,此处不做限定。在s1042中,若所述变动类型为新增数据的新增变动,则向所述终端发送增加指令和所述新增数据;所述增加指令用于将所述新增数据添加到所述终端的缓存中。若确定了变动类型为新增变动时,则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存在被增加的情况。例如,某个用户账号对应的购物车或者收藏夹中增加了某个新的物品,或者某个应用软件中增加了一个信息的账户信息等。在确定变动类型为新增数据的新增变动之后,向终端发送新增指令和新增数据。其中,增加指令用于将新增数据添加到终端的缓存中。示例性的,在确定某个用户账号对应的购物车或者收藏夹中增加了某个新的物品时,向终端发送新增指令和新增数据,新增指令用于表示需要在购物车中增加这个物品的动作,新增数据为新增加的这个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在确定是某个应用软件中增加了一个信息的账户信息时,向终端发送新增指令和新增数据,新增指令用于表示需要在该应用软件中增加账户信息的动作,新增数据为该新增账户的账户信息等数据。具体的,若最新的目标数据中包含终端缓存的全部内容,只是在基于终端缓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数据,则视为新增变动;若最新的目标数据没有包含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全部内容,则视为更新变动。需要说明的,由于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很多,不仅仅只有更新和新增两种变动情况,因此,可以根据数据变动情况识别处不同的变动类型,并根据这些变动类型确定对应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以使终端可以根据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进行对应的操作,本方案中对变动类型不做限定。上述方案,通过根据缓存在终端中的业务数据生成终端数字签名、根据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生成目标数字签名,将这两个数字签名进行对比,确定服务端的数据相比于终端缓存中的数据是否发生更新,并在两个数字签名相同时指示终端直接显示缓存的业务数据;在两个数字签名不同时,通过确定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针对性的发送发生变化了的变动数据和变动指令,以使终端根据变动情况输出信息并将变动数据缓存,而不需要获取全部的业务数据来进行数据的显示与更新,有效减少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在数据传输时的数据传输量、网络访问流量以及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升服务器性能和数据传输管理的效率。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中还包括:s201~s202,具体详述如下:在s201中,获取终端发送的修改请求;所述修改请求包括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和修改后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在服务器对数据进行传输管理时,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当终端需要主动修改数据的时候,则需要获取终端发送的修改请求,其中,修改请求包括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和修改后的数据。终端可以是买家对应的终端,也可以是卖家对应的终端,此处不做限定。买家可以对收藏夹和购物车进行修改,例如增加商品、减少商品、修改商品类别和属性等;卖家可以对商品的具体信息进行修改,例如,可以修改商品的价格、描述、发货时间等,卖家修改商品的具体信息后,买家的收藏夹或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也会对应被修改。示例性的,当终端用户需要修改某个应用软件的账户头像时,则先向服务器发送修改请求,其中修改请求中包括需要修改数据名称为账户头像,修改后的数据为新的账户头像。在s202中,根据所述修改请求,对所述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对应的数据进行修改并保存,同时根据修改之后的数据生成并保存新的数字签名。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修改请求之后,对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对应的数据进行修改并保存,以保证服务端与终端中的数据同步。示例性地,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的修改账户头像的请求之后,查找该账户的账户信息,并用修改请求中的账户头像修改之前的账户头像。由于在获取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后,服务器需要将数据请求中的终端数字签名和目标数字签名进行对比,为了保证数字签名对比的效率,将修改之后的数据生成新的数字签名,并保存在服务器中。进一步的,服务器中可以设置有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有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及其数字签名。目标数据和数字签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数据名称可以对应多个目标数据和数字签名,因为该数据名称可能有多次修改历史,数据库中可以将多次修改历史对应的目标数据和数字签名都保存下来。相应的,服务器保存有将数据签名最后一次返回给终端时对应的时间。也就是说,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至少保存有目标数据、数字签名、数据名称、最后一次返回给终端的时间四者的对应关系。其缓存的详细信息例如下表所示:数据名称目标数据数字签名返回终端的时间用户a的购物车11111……111xxxx无用户a的购物车22222……222yyyy2018.3.20,11:30用户a的购物车33333……333zzzz2018.3.21,15:30用户a的购物车22222……222yyyy无示例性地,在第一行中,表示用户a的购物车的数据名称中的目标数据为“11111……111”,目标数据对应的数字签名为“xxxx”,“无”表示没有返回给终端,说明终端从未获取过该业务数据。第二行的业务数据与最后一行的相同,数据签名也相同,这说明用户(买家或卖家)又将业务数据修改回之前的了。可选的,当终端需要获取用户欲查看的目标数据时,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服务器根据数据请求返回状态操作字段。终端根据状态操作字段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的,可以查找数据名称对应的最新的数据签名,确定最新的数据签名是否曾经返给过终端。若是,判断返给终端的时间是否在终端上次清理缓存之后,若在之后,说明终端缓存中还有该业务数据,则直接返回表示维持不变的状态操作字段以及最新的数据签名。示例性地,并一并参阅上表中,最新的数据签名是yyyy,在2018.3.20,11:30已经返给过终端,若终端上次清理缓存是在2018.3.20,11:30之前,则可以直接将该数据签名返给终端,供终端将对应的业务数据推送给用户。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终端发送的修改请求,并根据修改请求中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和修改后的数据修改服务器中的数据,保证了终端数据与服务器中的数据的同步性,同时根据修改之后的数据生成并保存新的数字签名,提高服务器与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及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赘述。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包括:请求获取单元301、第一指令单元302、数据变动单元303以及第二指令单元304。请求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信息;所述数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最新的业务数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中包括:所述业务数据的数据名称和终端数字签名;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的数字签名;第一指令单元302,用于若服务器中数据名称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相同,则向所述终端发送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所述业务数据维持不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显示所述终端缓存的所述业务数据。数据变动单元303,用于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第二指令单元3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变动类型向所述终端发送变动指令和所述变动数据;所述变动指令用于基于所述变动数据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修改。进一步的,数据变动单元303可以包括:标志位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数字签名与所述终端数字签名不同,则根据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数据名称对应数据中的标志位,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基于所述终端缓存的业务数据的变动类型和变动数据;所述标志位为所述服务器中的数据在变动之后生成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服务器中所述变动数据和所述变动类型。进一步的,第二指令单元304可以包括:更新单元,用于若所述变动类型为数据的更新变动,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更新指令和更新数据;所述更新指令用于将所述更新数据覆盖至所述终端中对应的缓存数据;新增单元,用于若所述变动类型为数据的新增变动,则向所述终端发送新增指令和新增数据;所述新增指令用于将所述新增数据添加到所述终端的缓存中。进一步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修改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修改请求;所述修改请求包括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和修改后的数据;数据修改保存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修改请求,对所述所需修改数据的数据名称对应的数据进行修改并保存,同时根据修改之后的数据生成并保存新的数字签名。上述方案,通过根据缓存在终端中的业务数据生成终端数字签名、根据服务器中的目标数据生成目标数字签名,将这两个数字签名进行对比,确定服务端的数据相比于终端缓存中的数据是否发生更新,并在两个数字签名相同时指示终端直接显示缓存的业务数据;在两个数字签名不同时,通过确定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针对性的发送发生变化了的变动数据和变动指令,以使终端根据变动情况输出信息并将变动数据缓存,有效减少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在数据传输时的网络访问流量以及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升服务器性能和数据处理效率。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个数据传输管理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4。或者,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单元301至304的功能。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2在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中的执行过程。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所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fc)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数据传输管理的装置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