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8510发布日期:2018-11-20 20:22阅读:3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VR视频拍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_VR)是现在科技前沿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的VR视频更是研究的热点。而目前的视频中只有全景视频(或者全景图像)才能作为VR视频进行观看。但是全景视频内容的制作比较难,所以内容不多。

现有技术中VR视频的拍摄及播放方法是:首先,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进行视频的拍摄;然后,采用专用的软件将拍摄的六个方向的视频合成球形视频,或者生成水平展开的平面图像;最后,通过VR专用播放器播放视频以供用户观看。

VR视频虽然数量众多,但是都不能做到具有360度真正的3D感,并且通常会用采用‘镜头’、‘剧情’等辅助方法,让用户忽略具有问题的地方。

因此如何采用简单的方式拍摄出具有360度真正的3D感的VR视频是目前尚未能够解决的技术难题,也是用户迫切希望能够出现的一项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可以能够获得具有360度真正的3D感的VR视频,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难题,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容易,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依照人眼瞳距布置两组摄像机;

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分别布置一组摄像机;

用架设的摄像机采集预拍摄场景的前视角左、右眼,后视角左、右眼,左视角左、右眼,右视角左、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

根据视角、左眼、右眼,将采集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

将左、右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拼合在一个视频或者图像内,得到预拍摄场景的VR视频或者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依照人眼瞳距布置两组摄像机的步骤是:以水平面为轴向,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依照人眼瞳距水平布置两组摄像机。

进一步地,所述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分别布置一组摄像机的步骤是:以水平面的法线为轴向,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分别垂直布置一组摄像机。

进一步地,预拍摄场景位于在其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布置的摄像机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预拍摄场景位于在其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布置的摄像机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视角、左眼、右眼,将采集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

将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

进一步地,所有摄像机的焦距设置在18mm到1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有摄像机的FOV设置成90至100度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有摄像机的焦点设置为无限远。

本发明的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根据视角、左眼、右眼,分别处理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处理前、后、左、右视角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能够至少获得水平360度,仰俯角正负45至50度(FOV的一半)的带有3D效果的VR视频或者图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在预拍摄场景周围架设摄像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在预拍摄场景周围架设摄像机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及拍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的截图;

图6为图5中的视频处理得到的左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得到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发明人观察到:普通的VR视频的全景视频(或者图像)是,采用单一的摄像机分别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进行拍摄,再采用专用的软件生成球形视频,或者水平展开的平面图像。

经过分析,发明人发现由于拍摄的全景视频(或者图像)只具有一个眼睛的信息,不能够让人眼判断出距离的夹角信息,因此普通的VR视频没有3D效果,不具有3D感。

经过分析,发明人认为具有3D感的VR视频区别于普通的VR视频之处在于:具有3D感的VR视频需要分别给人的左、右眼提供单独的全景视频,让人眼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距离。

本发明提出一种摄像机架设方法,以及采用该摄像机架设方法的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能够获得具有360度真正的3D感的VR视频,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难题,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容易,易于推广应用。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在预拍摄场景周围架设摄像机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在预拍摄场景周围架设摄像机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及拍摄方法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2并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及拍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301,以水平面为轴向,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依照人眼瞳距水平布置两组摄像机。

该步骤中,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布置的两组摄像机的镜头间距设置为等同于人眼瞳距,用于分别采集预拍摄场景的前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预拍摄场景的后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预拍摄场景的左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预拍摄场景的右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

其中,两组摄像机中的每一组摄像机至少包括一部摄像机。

在步骤302,以水平面的法线为轴向,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分别垂直布置一组摄像机。

该步骤中,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水平方向上分别布置的一组摄像机,用于分别采集预拍摄场景的上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预拍摄场景的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

其中,每一组摄像机至少包括一部摄像机。

优选地,预拍摄场景位于在其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布置的摄像机的中心位置;预拍摄场景位于在其上、下2个竖直方向上布置的摄像机的中心位置。

在步骤303,进行VR视频的3D拍摄。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4,对本发明的VR视频的3D拍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401,采用本发明的摄像机架设方法在预拍摄场景周围架设摄像机。

在步骤402,采用架设的摄像机采集预拍摄场景的前视角左、右眼,后视角左、右眼,左视角左、右眼,右视角左、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

该步骤中,在预拍摄场景的前、后、左、右4个水平方向上分别布置的两组摄像机,分别采集预拍摄场景的前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预拍摄场景的后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预拍摄场景的左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预拍摄场景的右视角左、右眼的视频或者图像;

在预拍摄场景的上、下2个水平方向上分别布置的一组摄像机,分别采集预拍摄场景的上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预拍摄场景的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

图5为根据本发明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的截图。图5中,从左至右6个视频依次是,采集的上视角,下视角,后视角左眼,左视角左眼,前视角左眼,右视角左眼的视频。

该步骤中,优选地,所有摄像机的焦距设置在18mm(毫米)到15mm之间,FOV(视场角)设置成90至100度之间,焦点设置为无限远。

在步骤403,根据视角、左眼、右眼,将采集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2D、360度)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

该步骤中,将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将采集的前、后、左、右视角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处理成VR标准的左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

图6为图5中的视频处理得到的左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其中,左眼的球形视频位于上面,右眼的球形视频位于下面。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得到的左、右眼的球形视频的截图。

在步骤404,将左、右眼的球形视频或者图像拼合在一个视频或者图像内,得到预拍摄场景的VR视频或者图像。

该步骤中,得到的预拍摄场景的VR视频或者图像具有360度真正的3D感,并且可以使用市面上的VR视频播放器直接播放。

本实施例中,通过修改FOV,或者添加摄像机的数量,能够尽可能完美地提高获得的VR视频(或者图像)的质量和效果。

本实施例中,根据视角、左眼、右眼,分别处理前、后、左、右视角左眼,上视角,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以及处理前、后、左、右视角右眼,上视角,以及下视角的视频或者图像,能够至少获得水平360度,仰俯角正负45至50度(FOV的一半)的带有3D效果的VR视频或者图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