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1528发布日期:2020-02-18 10:3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作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工具,其不仅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便利,而且还能够兼具娱乐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其中,音箱结构的设计也逐渐趋于小型化,为了更好地将音箱放置在平面上使用,多在音箱的底部设置支撑脚,或者额外增加可以装配在音箱底部的支撑架,以通过支撑脚或者支撑架将音箱支撑在平面上,以此获较好的固定音箱和播音效果。然而,由于支撑脚或者支撑架的存在,导致收纳音箱时占据的体积增大,进而导致携带也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音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音箱收纳、携带不便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音箱,包括音箱主机,所述音箱主机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便携式音箱还包括表皮层,所述表皮层分设有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

所述支撑部包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余区域以及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且可拆卸连接;背向所述第二表面弯折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能够使得所述支撑部抵靠于所述固定部以用于支撑于平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能够于所述支撑部抵靠于所述固定部上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且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磁铁片或者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磁吸连接的磁铁片或者金属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磁吸连接的磁铁片或者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表皮层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层皮革和内层皮革/绒布,所述内层皮革/绒布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外层皮革与所述内层皮革/绒布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外层皮革与所述内层皮革/绒布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层绒布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粘接。

优选地,所述表皮层对应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部位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呈弧形状,所述支撑部包覆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呈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均设有用于共同容纳所述表皮层的凹腔,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与所述音箱主机相邻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其余表面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为凸扣,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为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扣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为插柱,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插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插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便携式音箱,使用时,背向第二表面弯折支撑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直至使得支撑部抵靠于固定部上,而与第一表面远离第二表面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且在翻转支持部时不受影响,然后将抵靠于固定部上的支撑部作为支撑结构放置于平面上,例如台面,此时即可支撑住音箱主机,使得音箱主机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以此获得较好的播音效果;而需要收纳或携带时,朝向第二表面翻转支撑部,直至支撑部包覆于第一表面的其余区域以及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配合连接,可以确保支撑部与第二表面连接在一起而处于不脱离状态,这样支撑部相当于音箱主机的部分结构而减小了整个结构的体积,进而实现便于收纳及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表皮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的音箱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音箱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剖切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音箱主机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

13—凹腔20—表皮层21—外层皮革

22—内层皮革/绒布30—第一连接结构40—第二连接结构

50—第三连接结构201—固定部202—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2和图6~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音箱,包括音箱主机10,音箱主机10为能够实现播音的机器。所述音箱主机10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例如,音箱主机10的截面为矩形或者圆角矩形时,其至少有四个连续相邻的表面,其中两个在放置音箱主机10时处于下方的定义为本实施例中中所述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当然,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可以是呈角度连接的表面,也可以是呈圆弧过渡的表面,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呈圆弧过渡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便携式音箱还包括表皮层20,所述表皮层20分设有固定部201和支撑部202,即将正块状的表皮层20划分为固定部201和支撑部202,其中,所述固定部201与所述第一表面11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2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固定部201也可以与整个第二表面1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部202包覆于所述第一表面11的其余区域以及所述第二表面12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支撑部202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0,所述第二表面12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40,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配合且可拆卸连接;即支撑部202是可以与第二表面12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在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到支撑部202时,可以解除第一连接结构30和第二连接结构40之间的连接,在未施加作用力的情况,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与第二连接结构40的连接可以使得支撑部202包覆在第二表面12上。

进一步地,如图3~4和图7所示,背向所述第二表面12弯折所述支撑部202与所述固定部201的连接处能够使得所述支撑部202抵靠于所述固定部201以用于支撑于平面,支撑部202反向抵靠在固定部201上,将支撑部202放置在台面上,结合第二表面12与台面的抵接,那么可以实现支撑起整个音箱主机10,并且使得音箱主机10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放置音箱的稳定性好,可以获得较好的播音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音箱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4和图7所示,使用时,背向第二表面12弯折支撑部202与固定部201的连接处,直至使得支撑部202抵靠于固定部201上,而与第一表面11远离第二表面12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的固定部201且在翻转支持部时不受影响,然后将抵靠于固定部201上的支撑部202作为支撑结构放置于平面上,例如台面,此时即可支撑住音箱主机10,使得音箱主机10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以此获得较好的播音效果。

如图1~2所示,需要收纳或携带时,朝向第二表面12翻转支撑部202,直至支撑部202包覆于第一表面11的其余区域以及第二表面12的至少部分区域,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0与第二连接结构40配合连接,可以确保支撑部202与第二表面12连接在一起而处于不脱离状态,这样支撑部202相当于音箱主机10的部分结构而减小了整个结构的体积,进而实现便于收纳及携带。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部201内设有第三连接结构50,所述第三连接结构50能够于所述支撑部202抵靠于所述固定部201上时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配合且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翻转支撑部202后,支撑部202上的第一连接结构30解除与第二连接结构40的连接,此时再将第一连接结构30与固定部201上设置的第三连接结构50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支撑部202抵靠在固定部201上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使得支撑部202在未受外力作用下被第一连接结构30和第三连接结构50的配合连接牵引住而不会自然复位,进而可以使得音箱放置在台面上的稳定、可靠。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为磁铁片或者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40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磁吸连接的磁铁片或者金属片,所述第三连接结构50为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磁吸连接的磁铁片或者金属片。例如,当第一连接结构30为磁铁片时,第二连接结构40为磁铁片或者金属片,第三连接结构50为磁铁片或者金属片;当第一连接结构30为金属片时,第二连接结构40和第三连接结构50均为磁铁片,如此即可确保第一连接结构30和第二连接结构40可以实现磁吸连接,第一连接结构30和第三连接结构50可以实现磁吸连接。通过磁吸连接的方式不但能够确保连接稳定性良好,且施加较小的外力作用即可使得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得以解除。

本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表皮层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层皮革21和内层皮革/绒布22,通过外层皮革21和内层皮革/绒布22结合形成表皮层20不但具有足够的强度,也可以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得支撑部202与固定部201之间的连接处具有足够的韧性实现弯曲,又可以确保支撑部202具有足球的强度支撑起音箱主机10。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内层皮革/绒布22与所述第一表面11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2的部分区域固定连接,第二表面12至少部分区域被内层皮革/绒布22覆盖连接住,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0设于所述支撑部202的所述外层皮革21与所述内层皮革/绒布22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结构50设于所述固定部201的所述外层皮革21与所述内层皮革/绒布22之间。例如,可以将金属片或者磁铁片设置在外层皮革21与内层皮革/绒布22之间,通过外层皮革21与内层皮革/绒布22夹持住金属片或者磁铁片,如此实现保持住金属片和磁铁片的安装稳定性,并且磁铁片与金属片之间的磁吸连接或者磁铁片与磁铁片之间的磁吸连接可以透过外层皮革21或者内层皮革/绒布22实现。并且,通过设置在支撑部202上的第一连接结构30可以加强支撑部202的结构的强度,相对于支撑部202与固定部20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磁铁片或者金属片与相邻的外层皮革21或者内层皮革/绒布2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加强固定,例如可以是采用胶水粘接或者双面胶粘接。同理,外层皮革21与内层皮革/绒布22之间直接接触的区域也可以采用胶水粘接或者双面胶粘接。

其中,设置在第二表面12上的磁铁片或者金属片也可以通过胶水粘接或者双面胶粘接,又或者可以采用嵌设的方式将磁铁片或者金属片嵌装在第二表面12上设置的凹位结构上。

当然,也通过其他方式使得内层皮革/绒布22与外层皮革21之间的连接,例如通过缝合的方式实现。

优选地,所述内层皮革/绒布22与所述第一表面11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2的部分区域粘接。内层皮革/绒布22与第一表面11接触的区域也可以采用胶水粘接或者双面胶粘接。如此,可以实现将表皮层20固定在音箱主机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磁铁片和金属片可以是一块较大面积的结构,也可以是数块较小面积的结构并排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表皮层20对应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的部位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相适配。如此设计,一方面便于将表皮层20装配在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上,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处于收纳状态下的音箱外形一致。

当然,表皮层20的固定部201可以延伸至覆盖固定连接在第三表面(图未示)。第三表面为相信于第一表面11远离第二表面12的端部的面,同样,第三表面的形状会覆盖连接在其上的固定部201的局部区域形状相匹配。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表面12呈弧形状,所述支撑部202包覆于所述第二表面12的部分区域呈弧形状。该种结构的音箱整体形状呈圆角矩形,握持手感更佳,并且翻转支撑部202后,支撑部202与固定部201之间不会出现棱角相互划伤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上均设有用于共同容纳所述表皮层20的凹腔13,所述表皮层20的外表面与所述音箱主机10相邻于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的其余表面相齐平。表皮层20与音箱主机10其余表面(除开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且相邻于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表面)不会形成高度差造成的台阶,这样当支撑部202覆盖在第二表面12上时,可以起到隐藏该支撑部202的作用,设计非常巧妙,并且握持住音箱时,也不会受到因表皮层20的阻挡而引起的不舒适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为凸扣(图未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为凹槽(图未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扣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为凸扣,那么第二连接结构则为凹槽,而第一连接结构为凹槽,那么第二连接结构为凸扣,这样通过凹槽与凸扣的扣接即可使得包覆于第二表面12上的支撑部202能够与音箱主机10连接,解除凹槽与凸扣的扣接即可将支撑部202翻转抵靠于固定部201上。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为插柱(图未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个为插孔(图未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能够实现插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为插柱,那么第二连接结构则为插孔,而第一连接结构为插孔,那么第二连接结构为插柱,这样通过插孔与插柱的插接即可使得包覆于第二表面12上的支撑部202能够与音箱主机10连接,解除插孔与插柱的插接即可将支撑部202翻转抵靠于固定部201上。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