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2487发布日期:2019-01-16 06: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报警,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属于智能安防视频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在平安城市监控项目中,在各重点区域都部署了高清视频监控,但大多数视频监控没有智能分析和联动手机探测器。由于难以做到让安防工作人员时刻监视视频画面,所以视频监控图像主要用于事后取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高校学生宿舍的夜间场景下,不法分子在室外阳台偷衣服,常常难以及时发现。等发现案情时,已经错过了抓捕的时机,但下次惯犯再次作案时,由于不定时和光线暗等原因,仍会错过抓捕时机,此类案件成为很多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部门面临的棘手问题。随着手机的普遍应用,很多不法分子都随身携带手机,如果能将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提高对异常情况和警情的识别能力,就能在首次作案的时刻和地点获取到监控视频和手机相关信息,在案犯再出现时,及时报警抓捕,满足安保部门主动、实时监控预警的需要。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视频监控报警方法或系统,例如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视频监控与消防报警联动方法及系统(cn201610826003.x),该系统通过消防报警和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报警联合报警,对警情相互验证和审核,降低误报率,提高报警准确度。该专利主要针对消防事件和视频的联动。深圳市鼎盛威电子有限公司公开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cn201220259721.0),该系统提供了视频监控和电话语音报警功能,在产生报警信号时抓拍图片和录制视频供用户查看。需要人来电话报警,系统自动抓拍图片和录像。上海创米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视频监控报警方法与系统(cn201710087254.5),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对视频进行提炼转化为文字、图片、语音,用户不用观看视频就能知道警报内容的问题,节省了用户时间,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本发明与以上专利针对不同的报警需求,功能和效果也不相同。本发明通过与手机探测器联动,自动探测手机信号,并根据报警规则自动判断是否需要报警,将实时视频、手机号、报警原因等相关信息发送给客户端,提高对警情的识别能力;本发明专利还能够根据管理员的设置生成报警规则;对历史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提取可疑的手机号出现规律,自动产生报警规则,大大提高智能化程度。能够有效提高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报警精度、及时性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该方法搭建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报警服务器、客户端、手机探测器构成的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系统架构;手机探测器获取手机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原始数据表中的特征,生成特征信息表;报警模块根据报警规则库中已有的报警规则判断并报警;需要报警时,将监测该手机区域的实时视频流和手机信息同步推送给客户端;规则定制模块基于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定制生成三类报警规则,存入报警规则库。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搭建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系统架构,具体步骤如下:a1.系统架构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报警服务器、客户端、手机探测器;a2.手机探测器与n台网络摄像机配套成一组,其中的n包括但不限于1,具体步骤如下:a2.1.网络摄像机放置于监控区域,安装在距离手机探测器k米的有效范围以内,其中k包括但不限于15米;a2.2.将每组设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位置id、手机探测器id和网络摄像机通道id、组id,存入设备信息表中;a3.网络摄像机将视频流传入网络硬盘录像机;a4.网络硬盘录像机存储视频流,并根据报警服务器的请求,转发视频流给报警服务器;a5.报警服务器负责视频流转发、手机信息处理和报警判断、报警信息转发;b.手机探测器获取手机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b1.手机探测器每隔m秒自动扫描出现在信号覆盖区域内手机的信息,记为原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时间curt、手机号id、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所述的m包括但不限于5;b2.手机探测器将原始信息保存到原始数据表中;c.特征提取模块读取原始数据表,生成特征信息表,具体步骤如下:c1.特征提取模块每隔m秒从原始数据表中读取原始信息,并删除已读取的数据;c2.遍历每条原始信息,生成每个手机号id的特征信息fi,写入或更新已有特征信息表,以其中一个手机号id为例,记为idx,具体步骤如下:所述的特征信息fi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id、进入时间int、驻留时间片lt和离开时间outt;c2.1.查询特征信息表中是否有idx的特征信息fi;如果有,则执行c2.2;如果没有则执行c2.3;c2.2.更新idx已有的特征信息或增加新的idx的特征信息,具体步骤如下:c2.2.1.当前时间距离已有的最后一条fi进入时间大于m,表示idx再次进入本区域,为该idx创建一条新的fi记录:当前时间curt记为进入时间int;驻留时间片lt置为1;离开时间置为“curt+lt*m”;c2.2.2.当前时间距离已有的最后一条fi进入时间等于m,表示idx持续驻留在本区域,更新已有的fi记录:进入时间int不变;驻留时间片lt加1;离开时间更新为“curt+lt*m”;c2.3.特征信息表中没有idx的记录,表明idx第一次进入区域,为idx创建一条新的fi记录:当前时间curt记为进入时间int;驻留时间片lt置为1;离开时间置为“curt+lt*m”;d.报警模块根据报警规则库中已有的报警规则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d1.根据特征信息表,计算每个手机号idx的下述特征,具体步骤如下:d1.1.手机号idx在监测区域内的单次驻留时长lt*m;最短驻留时长minlt、最长驻留时长maxlt;d1.2.手机号idx的出现频次af,是同一个手机号idx对应的fi的记录数;d2.根据手机号idx的特征信息fi进行报警判断,具体步骤如下:d2.1.手机号idx处于黑名单,则报警;d2.2.手机号idx的进入时间、单次驻留时长、出现频次等特征处于报警时间段或达到报警阈值,则报警;e.需要报警时,将与手机探测器同组的网络摄像机的实时视频流和手机信息同步推送给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e1.报警模块根据手机探测器id找到同组网络摄像机的通道id,向对应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请求视频流,将其发送给客户端;e2.报警模块将需要报警的手机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id、手机进入时间int、手机驻留时长、出现频次af;f.规则定制模块基于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定制生成三类报警规则,存入报警规则库,具体步骤如下:f1.通过交互界面制定基于黑名单的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f1.1.让用户输入需要报警的手机号id,将该手机号id写入黑名单表中:f1.2.让用户在已监测到的手机号id中选择,将用户选定的手机号id写入黑名单表中;f2.通过交互界面制定基于特征的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f2.1.让用户查询手机进入时间、单次驻留时长、出现频次等特征;f2.2.让用户设置手机进入时间的报警时间段;单次驻留时长、频次所对应的时长和次数的报警阈值;f3.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自动生成嫌疑人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f3.1.分析历史数据中手机号出现的规律性特征,自动提取嫌疑人手机号id,加入嫌疑人名单;所述的规律性指没有包含在被用户指定的报警规则中,但隐藏在历史数据中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周期性出现、短期频繁出现等;f3.2.分析历史数据中多个手机号之间的关联性,自动提取嫌疑人手机号,加入嫌疑人名单;所述的关联性包含但不限于:2个以上手机号多次同时出现、多次出现时间依赖、与黑名单手机号出现时间有重叠或依赖等;f4.将上述生成的报警规则写入报警规则库。本发明提出的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能够及时获取手机信息并实时提取特征,根据事先定制的报警规则进行报警;还能将与手机同步的实时视频流同步推送给客户端;能够基于数据分析和用户交互自动生成报警规则,使得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具有实时发现、信息准确、视频证据齐全、智能发现嫌疑人等优点,大大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报警精度,以及安保部门的警情识别和快速响应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一种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阐述某高校视频监控系统与手机探测的联动报警方法的过程,作为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描述。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包括:1)搭建视频监控联动手机探测报警系统架构;2)手机探测器获取手机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3)特征提取模块读取原始数据表,生成特征信息表;4)报警模块根据报警规则库中已有的报警规则判断并报警;5)需要报警时,将监测该手机区域的实时视频流和手机信息同步推送给客户端;6)规则定制模块基于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定制生成三类报警规则,存入报警规则库。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搭建视频监控手机联动报警系统架构,具体步骤如下:1.1.系统架构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报警服务器、客户端、手机探测器;1.2.手机探测器与1台网络摄像机配套成一组,具体步骤如下:1.2.1.网络摄像机放置于监控区域,安装在距离手机探测器15米的范围内;1.2.2.将位置id(西门-1)、手机探测器id-501、网络摄像机通道id-101、设备组id-0001存入设备信息表中;1.3.网络摄像机将视频流传入网络硬盘录像机;1.4.网络硬盘录像机存储视频流,并根据报警服务器的请求,转发视频流给报警服务器;1.5.报警服务器负责视频流转发、手机探测信息处理和报警判断、报警信息转发;2.手机探测器获取手机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2.1手机探测器分别在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2018-09-0123:00:10三个时刻,自动扫描出现在覆盖区域内手机的信息;2.2手机探测器将原始信息保存到原始数据表,如表1、表4、表7所示;3.特征提取模块于2018-09-0123:00:00读取原始数据表,生成特征信息表,具体步骤如下:3.1.特征提取模块读取原始数据表,获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并删除已读取的数据;表12018-09-0123:00:00原始信息表3.2.特征提取模块查询特征信息表中没有18301139681、15910585772、18810951592的特征信息fi,为上述三个手机号id分别创建一条新的fi记录,如表2所示;表22018-09-0123:00:00时的特征信息fi手机号id进入时间int离开时间outt驻留时间片lt18301139681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11591058577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11881095159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14.报警模块进行根据事先定制的报警规则,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4.1.已有的事先定制的报警规则如下:(1)黑名单中的手机号为:18301139681、13811535239;(2)手机出现次数报警阈值:2;4.2.根据表2计算各手机号的特征,如表3所示;表32018-09-0123:00:00统计的时长及频次特征手机号id最短驻留时长最长驻留时长出现频次1830113968155115910585772551188109515925514.3.根据上述手机号id的特征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4.3.1.18301139681处于黑名单,报警;4.3.2.报警模块根据手机探测器id-501找到同组网络摄像机的通道id-101,向对应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请求视频流,将其发送给客户端;报警模块将“手机号:18301139681,进入时间:2018-09-0123:00:00,报警原因:手机号处于黑名单”发送给客户端;5.特征提取模块于2018-09-0123:00:05读取原始信息表,生成特征信息表,具体步骤如下:5.1特征提取模块读取原始数据表,获得的数据如表4所示,并删除已读取的数据;表42018-09-0123:00:05原始信息表5.2特征提取模块查询特征信息表中存在18301139681、15910585772的特征信息fi,且距离已有的最后一条特征信息fi进入时间等于5,更新特征信息fi记录,如表5所示;表52018-09-0123:00:05时的特征信息fi手机号id进入时间int离开时间outt驻留时间片lt18301139681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1021591058577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1021881095159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16.报警模块进行根据事先定制的报警规则,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6.1根据表5,计算特征,如表6所示;表62018-09-0123:00:05时统计的时长及频次特征手机号id最短驻留时长最长驻留时长出现频次18301139681101011591058577210101188109515925516.2根据上述手机号id的特征信息fi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6.2.1.18301139681处于黑名单,报警;6.2.2.报警模块根据手机探测器id-501找到同组网络摄像机的通道id-101,向对应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请求视频流,将其发送给客户端;报警模块将“手机号:18301139681,进入时间:2018-09-0123:00:00,报警原因:手机号处于黑名单”发送给客户端;7.特征提取模块于2018-09-0123:00:10读取原始信息表,生成特征信息表,具体步骤如下:7.1.特征提取模块读取原始数据表,获得的数据如表7所示,并删除已读取的数据;表72018-09-0123:00:10原始信息表7.2.特征提取模块查询特征信息表中存在18301139681、15910585772的特征信息fi,且距离已有的最后一条特征信息fi进入时间等于5;存在18810951592的特征信息fi,且距离已有的最后一条特征信息fi进入时间大于5;没有13811535239的特征信息fi,为其创建一条新的fi记录;更新特征信息fi记录,如表8所示;表82018-09-0123:00:10时的特征信息fi手机号id进入时间int离开时间outt驻留时间片lt18301139681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1531591058577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153188109515922018-09-0123:00:002018-09-0123:00:051138115352392018-09-0123:00:102018-09-0123:00:151188109515922018-09-0123:00:102018-09-0123:00:1518.报警模块进行根据事先定制的报警规则,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8.1.根据表8,计算特征,如表9所示;表92018-09-0123:00:10时统计的时长及频次特征手机号id最短驻留时长最长驻留时长出现频次1830113968115151159105857721515118810951592552138115352395518.2.根据上述手机号id的特征信息fi进行报警判断并报警,具体步骤如下:8.2.1.18301139681、13811535239处于黑名单,报警;18810951592的出现频次特征达到次数报警阈值2,报警;8.2.2.报警模块根据手机探测器id-501找到同组网络摄像机的通道id-101,向对应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请求视频流,将其发送给客户端;报警模块将“手机号:18301139681,进入时间:2018-09-0123:00:00,报警原因:手机号处于黑名单”、“手机号:18810951592,进入时间:2018-09-0123:00:10,报警原因:达到次数报警阈值2”、“手机号:13811535239,进入时间:2018-09-0123:00:10,报警原因:手机号处于黑名单”发送给客户端;9.规则定制模块基于智能分析和用户交互定制生成三类报警规则,存入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9.1.通过交互界面制定基于名单的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9.1.1.用户输入需要报警的手机号id:18301139681,将该手机号id写入黑名单表中;9.1.2.用户在已监测到的手机号id中选择13811535239,将用户选定的手机号id写入黑名单表中;9.2.通过交互界面制定基于特征的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9.2.1.让用户查询手机进入时间、单次驻留时长、出现频次等特征;9.2.2.用户设置出现频次报警阈值2;9.3.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自动生成嫌疑人报警规则,具体步骤如下:9.3.1.分析历史数据中手机号出现的规律性特征,发现18810951592短期频繁出现,则自动提取嫌疑人手机号id:18810951592,加入嫌疑人名单;9.3.2.分析历史数据中多个手机号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处于黑名单的18301139681与15910585772出现时间有重叠,自动提取嫌疑人手机号15910585772,加入嫌疑人名单。9.4.将上述生成的报警规则写入报警规则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