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6009发布日期:2019-02-01 18:4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夜视环境检测处理及红外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效果突出的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

[

背景技术:
]

目前图像摄录行业,在黑暗环境中对图像采集的时候,由于图像感应芯片的曝光增益限制,都需要对摄录环境进行补充光源,以达到较好的图像摄录效果,而检测环境关系强度的方法,是依赖于一个光敏电阻元器件,这个元器件在不同关系强度下,能有不同的电阻值,所以可以构建一个电路来侦测出环境光线的强度,依此来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需要补充红外光源。

采用光敏电阻来检测环境光线强度的方法,目前有以下4个技术缺陷:

1、由于这个是依赖于硬件来检测的,所以在硬件设计完成后,用户不能依据自己的定义去做修改;

2、需要额外增加硬件检测电路,成本高,目前需要的成本约人民币2到3元;

3、需要在外壳上对光敏电阻部位进行开孔处理,有些应用行业也有防水要求,所以增加了组装成本,也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问题;

4、由于光敏电阻是个全被动元器件,它只能对全部环境光线进行检测,而不可以实现用户对特殊感兴趣区域(roi)的环境光线进行检测判断。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效果突出的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自动侦测模式,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处理;

s2:对画面进行96(16x6)个roi子画面的分割,设定好各画面的坐标,大小数据;设定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设定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a1;设定切换到正常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1,用于判定进入正常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设定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b1;设定切换到夜视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2,用于判定进入夜视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

s3: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并利用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当曝光值大于曝光值阀值时,则判断此画面进入正常环境画面,相应的正常环境触发子画面加一;利用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当曝光值小于曝光值阀值时,则判断此画面进入夜视环境画面,相应的夜视环境触发子画面加一;

s3:检测当前环境是否为夜视环境;若为夜视环境,则跳转至步骤s4,若当前环境非夜视环境,则跳转至步骤s5;

s4:计算高于正常环境曝光阀值的子画面数目,若高于预设触发数目t1,则设定当前光线环境;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3,间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

s5:计算低于夜视环境曝光阀值的子画面数目,若高于预设触发数目t2,则设定当前光线环境;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3,间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

s6:根据步骤s4和步骤s5中的当前光线环境状况,对红外灯和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当前在正常环境时,系统对取样的帧画面,按照96个自画面截取每个子画面的曝光值;如果此曝光值低于设定的值b1,则相应的判定为夜视子画面数目(t)就增加1,96个自画面比较完后,如果得到的t>t2,则判定当前环境应该切换到夜视环境,系统控制红外灯打开,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切换到夜视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当前在夜视环境时,系统对取样的帧画面,按照96个自画面截取每个子画面的曝光值,如果此曝光值高于设定的值a1,则相应的判定为夜视子画面数目(t)就增加1,96个自画面比较完后,如果得到的t>t1,则判定当前环境应该切换到正常环境,系统控制红外灯关闭,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切换到正常工作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通过对画面进行96(16x6)个roi子画面的分割,设定好各画面的坐标,大小数据,并同时设定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设定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a1、设定切换到正常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1,用于判定进入正常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设定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b1、设定切换到夜视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2,用于判定进入夜视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并分别利用正常或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最终达到正常工作模式与夜视工作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此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1包括以下步骤,

s1:进入自动侦测模式,并进行系统初始化处理;

s2:对画面进行96(16x6)个roi子画面的分割,设定好各画面的坐标,大小数据;设定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设定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a1;设定切换到正常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1,用于判定进入正常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设定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b1;设定切换到夜视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2,用于判定进入夜视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

s3: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并利用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当曝光值大于曝光值阀值时,则判断此画面进入正常环境画面,相应的正常环境触发子画面加一;利用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当曝光值小于曝光值阀值时,则判断此画面进入夜视环境画面,相应的夜视环境触发子画面加一;

s3:检测当前环境是否为夜视环境;若为夜视环境,则跳转至步骤s4,若当前环境非夜视环境,则跳转至步骤s5;

s4:计算高于正常环境曝光阀值的子画面数目,若高于预设触发数目t1,则设定当前光线环境;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3,间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

s5:计算低于夜视环境曝光阀值的子画面数目,若高于预设触发数目t2,则设定当前光线环境;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3,间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表;

s6:根据步骤s4和步骤s5中的当前光线环境状况,对红外灯和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本申请通过对画面进行96(16x6)个roi子画面的分割,设定好各画面的坐标,大小数据,并同时设定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设定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a1、设定切换到正常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1,用于判定进入正常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设定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b1、设定切换到夜视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2,用于判定进入夜视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并分别利用正常或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最终达到正常工作模式与夜视工作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当前在正常环境时,系统对取样的帧画面,按照96个自画面截取每个子画面的曝光值;如果此曝光值低于设定的值b1,则相应的判定为夜视子画面数目(t)就增加1,96个自画面比较完后,如果得到的t>t2,则判定当前环境应该切换到夜视环境,系统控制红外灯打开,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切换到夜视工作模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当前在夜视环境时,系统对取样的帧画面,按照96个自画面截取每个子画面的曝光值,如果此曝光值高于设定的值a1,则相应的判定为夜视子画面数目(t)就增加1,96个自画面比较完后,如果得到的t>t1,则判定当前环境应该切换到正常环境,系统控制红外灯关闭,镜头滤光片ir_cut切换器切换到正常工作模式。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波长的光线,通过折射人眼能看到不同颜色的光线,这就是光线的波长不同所导致的。但是人眼识别光线的波长范围在320nm-760nm之间,超过760nm的光线人眼就无法见到,比如红外光(波长一般在850nm)等。而摄像机的成像元器件ccd或cmos传感器芯片感应绝大部分波长的光线,这样就造成了传感器感应到的图像与人眼看见的图像不一样的情形。图像处理算法只针对传感器感应到的图像处理,因其中有一部分光线人眼是看不见的,这样处理完的图像人眼看起来就会偏色,比如黑色偏灰,绿色偏紫,红色偏红等。为了纠正这个问题,需要给cmos传感器加个滤光片,滤除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达到与人眼看到的图像一致的目的。而晚上因为普遍采用红外灯进行补光,所以在晚上的时候必须去除这个滤光片,让红外光透到cmos表面,达到补光的目的。

本申请整合了图像处理技术,环境光线检测技术等,能广泛应用于安放监控设备、可穿戴式录音录像取证记录仪等设备的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基于roi区域子图像亮度值的环境检测处理方式1通过对画面进行96(16x6)个roi子画面的分割,设定好各画面的坐标,大小数据,并同时设定每隔预定帧数f1截取roi子画面曝光值、设定正常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a1、设定切换到正常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1,用于判定进入正常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设定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b1、设定切换到夜视环境子画面触发数目t2,用于判定进入夜视环境画面所需要的触发数目条件,并分别利用正常或夜视光线环境曝光值阀值和子画面曝光值进行比较,最终达到正常工作模式与夜视工作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