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09513发布日期:2019-03-27 10: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传统笔记本电脑是由屏幕部分和主机部分组成,屏幕镶嵌在保护盖内用铰链同主机部分连接。

为保证屏幕的显示稳定性,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部分和保护壳通常是硬质材料,这导致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模式只有一种。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笔记本电脑的用户需求也随之增多。比如,当人们观看电影时,更愿意大屏显示;当人们休闲上网时,更愿意使用pad平板;当人们上班办公时,更愿意使用笔记本电脑;当人们携带外出时,希望笔记本电脑可以更小巧轻便;因而,我们会去购买很多电子产品来满足我们不同的需求。

另外,一块屏幕应用到平板电脑时,只能作为平板使用;应用到智能手机时,只能作为智能手机使用,其使用显示模式多样的情况下,天线性能不稳定,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天线信号较弱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机、与所述主机可旋转连接的显示屏、感应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及所述显示屏的多个天线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使得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的天线指标值达到预设的期望值;启用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关闭其他的天线单元,所述其他的天线单元为所述多个天线单元中除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之外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连接的第一侧边设置有第一天线单元;

所述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一平板观看姿态;所述第一平板观看姿态为所述主机的键盘面与所述显示屏的观看面背离且呈三角体设置,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的连接处为所述三角体的顶边;

所述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屏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处设置有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若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一平板观看姿态;所述第一平板观看姿态为所述主机的键盘面与所述显示屏的观看面背离且呈三角体设置,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的连接处为所述三角体的顶边;

所述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所述第一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连接处的第一侧边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所述主机远离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连接处的第二侧边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

所述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二平板观看姿态;所述第二平板观看姿态为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屏呈三角体设置,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的连接处为所述三角体的侧边;

所述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显示屏上远离所述三角体底面的天线单元、和/或、所述主机上远离所述三角体底面的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所述第二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为手持姿态;

所述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显示屏上,远离所述手持位置的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所述手持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为触摸操作/手写姿态;所述触摸操作/手写姿态为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为完全折叠状态,且所述显示屏面向用户;

所述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包括:

将所述显示屏上的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所述触摸操作/手写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机、与所述主机可旋转连接的显示屏、感应器、控制器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及所述显示屏的多个天线单元;

所述感应器,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所述控制器,用于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启用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关闭其他的天线单元;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未被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影响天线性能,所述其他的天线单元为所述多个天线单元中除与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之外的天线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感应器为位于所述主机的第一重力传感器和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二重力传感器;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主机的第一姿态;

所述第二重力传感器用于确定显示屏的第二姿态;

根据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第二姿态,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感应器为位于所述主机的第一重力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主机的第一姿态;

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主机相对所述显示屏的夹角;

根据所述第一姿态与所述夹角,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连接处的第一侧边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所述主机远离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连接处的第二侧边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

上述实施例中,因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多个天线单元及感应器,使得通过所述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确定与所述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使得所述匹配的天线单元的天线指标值达到预设的期望值;可以将电子设备的天线开启模式在不同电子设备的姿态之间切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的姿态变化后天线信号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感应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感应器的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天线设计都是单一位置,电子设备包括主机101、与主机101可旋转连接的显示屏102,针对可以折叠的电子设备,由于存在多种使用姿态,而在不同姿态下,天线的性能差异很大。例如,如图1a所示,天线单元201设置放在主机101上时,在平板模式下性能显著降低。如图1b所示,天线单元201设置在显示屏102上时,在帐篷姿态下也会有明显性能下降。因此,当前可以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多种使用姿态对天线要求较高,单一位置的天线设置,在不同模式下天线的相对位置变化差异很大,由于这个原因导致无线性能在不同使用模式下差异很大,无法覆盖多种使用模式,很难保证电子设备的天线的信号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可以不限,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屏和主机,且显示屏和主机可旋转连接的电子设备。下面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主机101、与主机101可旋转连接的显示屏102、感应器201、控制器及分别设置于主机101及显示屏102的多个天线单元201-202;

感应器201,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

控制器,用于确定与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启用与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关闭其他的天线单元;

其中,匹配的天线单元未被电子设备的姿态影响天线性能,其他的天线单元为多个天线单元中除与匹配的天线单元之外的天线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为以天线单元为2个为例进行说明的,以下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天线单元的个数,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3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感应器201为位于主机101的第一重力传感器301和位于显示屏102的第二重力传感器302;具体用于:

第一重力传感器301用于确定主机101的第一姿态;

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用于确定显示屏102的第二姿态;

根据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利用两个重力传感器的确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02和主机101之间的开合角度以及相对位置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

结合图1a,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的方式:由第一重力传感器301和第二重力传感器302涉及的方向以及角度可知,电子设备的姿态可以通过第一重力传感器301和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夹角与x,y面的夹角确定。

如图4所示,假设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y轴方向为显示屏102与主机101的旋转连接的轴的方向,以第一重力传感器302绕z轴旋转夹角θ为例,夹角θ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其中,ax为x方向的重力加速度,ay为y方向的重力加速度,az为z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同理,第一重力传感器301和第二重力传感器302之间的夹角也可由此确定。即根据第一重力传感器301的角度减去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角度得出夹角的角度。在x,y,z单向值可以确定出电子设备的各种姿态。

例如,假设第一重力传感器301和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y轴方向为显示屏102与主机101的旋转连接的轴的方向。将第一重力传感器301的x位于水平方向,z位于竖直方向的位置设置为初始方向,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x位于水平方向,z位于竖直方向的位置设置为初始方向。若确定第一重力传感器301的x,z与初始值基本不变,则可以确定主机处于水平位置,若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的x和z确定出第二重力传感器302绕y轴旋转角度θ为锐角,则可以确定当前电子设备的姿态为键盘操作姿态(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其他姿态将在下面具体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s1(0-180度),s2(180-360度)区域存在arccos无法区分的值,可以根据确定y方向的值来确定角度区间以计算出精确角度。二维方向的y值可以用三维x,y向量值来确定。例如,在0度,360度区分的方式我们使用霍尔传感器来确定开还是闭合模式来确定0度与360度。

处理器确定到不同姿态之后,可以通过微处理器选取天线信号好的天线位置来达到天线性能要求。

如图6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感应器201为位于主机101的第一重力传感器401和角度传感器402;具体用于:

第一重力传感器401用于确定主机101的第一姿态;

角度传感器402用于确定主机101相对显示屏102的夹角;

根据第一姿态与夹角,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

基于相同的申请构思,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701:通过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

步骤702:确定与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使得匹配的天线单元的天线指标值达到预设的期望值;

步骤703:启用匹配的天线单元并关闭其他的天线单元。

其中,其他的天线单元为多个天线单元中除匹配的天线单元之外的天线单元。

下面具体描述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姿态。

结合图3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键盘操作姿态。键盘操作姿态为主机101平面作为电子设备的支撑面的姿态,且主机101与显示屏102都面向用户。如图8a和8b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一平板观看姿态;第一平板观看姿态为主机101的键盘面与显示屏102的观看面背离且呈三角体设置,显示屏102与主机101的连接处为三角体的顶边;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二平板观看姿态;第二平板观看姿态为主机101与显示屏102呈三角体设置,且显示屏102与主机101的连接处103为三角体的侧边;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手持姿态;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触摸操作/手写姿态。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的姿态为平板观看姿态。平板观看姿态为主机101平面作为电子设备的支撑面的姿态,且主机背向用户。

为提高天线性能调节的灵活度,如图8所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显示屏102远离显示屏102与主机101连接处103的第一侧边112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202-203;主机101远离显示屏102与主机101连接处103的第二侧边111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201-20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天线单元为4个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个数的天线单元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3所示,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键盘操作姿态;

将显示屏102远离连接主机101与显示屏102的连接轴103处的天线单元202和/或203确定为与键盘操作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8a所示,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102与主机101连接的的第二侧边113设置有第一天线单元205和/或206;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一平板观看姿态,将第一天线单元确定为与第一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8b所示,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机101与显示屏102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103处设置有第二天线单元207和/或208;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一平板观看姿态;

将第二天线单元确定为与第一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9所示,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102远离显示屏102与主机101连接处103的第一侧边112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202-203;主机远离显示屏102与主机连接处103的第二侧边111设置有多个天线单元201和204;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第二平板观看姿态;

将显示屏102上远离三角体底面的天线单元203、和/或、主机101上远离三角体底面的天线单元204,确定为与第二平板观看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10所示,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手持姿态;

将显示屏102上,远离手持位置的天线单元确定为与手持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11所示,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触摸操作/手写姿态;触摸操作/手写姿态为显示屏102与主机101为完全折叠状态,且显示屏102面向用户;

将显示屏102上的天线单元确定为与触摸操作/手写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如图12所示,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调节的方法可以包括:

若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为平板观看姿态;

将显示屏102远离连接主机101与显示屏102的连接轴103处的天线单元202和/或203确定为与键盘操作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多个天线单元及感应器,使得通过感应器检测的信息确定电子设备的姿态;确定与姿态匹配的天线单元,使得匹配的天线单元的天线指标值达到预设的期望值;可以将电子设备的天线开启模式在不同电子设备的姿态之间切换,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的姿态变化后天线信号不佳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