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9435发布日期:2019-04-23 20:18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音频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数字电影,其视频技术分辨率由2k发展到了4k甚至8k,立体效果从2d发展到了5d;音频技术从5.1声道发展到了杜比全景声64声道,抑或多维沉浸音无限声道。所以,其观影效果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无比震撼的体验。

尽管现代数字电影在视、音频方面有了颠覆传统的进步,但电影插曲歌词字幕的显示方式,却还停留在字体单一、静态显示的传统模式未能与时俱进,并不能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可解决数字电影在插曲歌词字幕显示方面的技术问题,达到动态特效显示目的,赋予数字电影更多的实用价值,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听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数字电影的插曲歌词字幕作为整部数字影片字幕的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处理,具体处理包括根据数字影片插曲歌词内容映射的字幕、演唱者演唱节奏、影片放映帧率等,进行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并与影片主字幕一起融合为一条完整字幕轨,最后再进入后续常规的流程处理,主要包括影片的后期综合加工、打包加密、封装发行等。

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数字影片拍摄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第二种是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两种实现方式的主要流程都包括先将数字电影的插曲歌词字幕作为整部数字影片字幕的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处理,得到单独的歌词字幕文件,然后再分别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及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最后再将完成上述处理的歌词字幕与数字影片主字幕融合为一完整字幕轨,交由后续流程处理进行影片的后期综合加工、打包加密、封装发行等处理。

当采用在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首先需要说明本技术方案中的“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视同为该部数字电影产生的前期,且其三大素材(即字幕轨素材、音频轨素材、视频轨素材)均已筹备完成,同时,根据剧情需要已含有电影插曲素材,是待送入下一流程“后期综合加工”处理阶段。

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三大素材其中之一的“字幕轨素材”中已包含有插曲歌词字幕内容,则本发明的通过数字影片拍摄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首先,分别从三大素材文件中提取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接着进入歌词字幕格式编辑,其次进行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然后进行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处理,最后进行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这几步工作完成后,将交由前述的后续流程继续处理,直到完成符合发行标准的正片。

具体的,采用在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重要流程,具体为: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提取、歌词字幕格式编辑、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具体如下:

第一步,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提取。即分别从影片三大素材轨中提取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文件。其中,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临时用于完成下述(第四步)特效字幕在画面中的坐标定位及同步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功能。

如前所述,在影片主字幕轨素材文件中已包含有插曲歌词字幕内容,且多为普通格式,因此,具体实施时可用主流文字处理软件对其直接进行提取备用(也可用类似方法从剧本中提取)。

第二步,对歌词字幕进行格式编辑。具体是进行插曲歌词字幕内容精校;然后根据插曲歌词的语种形式(包括单语或双语)进行粗略排版、划段断句;其次根据插曲演唱时长赋予时间码分配;最后根据影片幅面规格进行歌词字幕坐标位置分配。

第三步,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主要是编辑确定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字形、字号、艺术特效渲染形式等;以及确定歌词引导字幕与随演唱节奏跟进的遮障字幕的主、次颜色。

第四步,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首先,将已提取的影片插曲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演唱者语音)及第三步已完成的歌词字幕静态特效显示文件同时作为整部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运行;接着根据插曲片段的视频(画面)场景、演唱者位置(或活动范围)对歌词字幕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精确调校定格;然后根据插曲片段的帧率(放映速度)与演唱者(语音)的演唱节奏,对歌词字幕进行逐句或逐字赋予精确的时间码分配,同时由遮障字幕精确同步追随覆盖刚演唱过的引导字幕,至此,实现了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

第五步,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通过前四步处理,影片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文件作为影片主字幕轨素材的一部分,需要融入主字幕轨提交给下一步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已处理完毕的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按原字幕时间块在主字幕文件中排布的位置逐一嵌入取代原歌词字幕。最后,将已融轨的字幕文件按要求转换为符合“后期综合加工”处理流程所需的字幕格式(如png格式)提交。

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流程,不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求保护的范围,因此不再赘述。

当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法是在数字电影正片发行后获取母版(dcdm)条件下进行的。通常,一部数字电影在后期综合加工完成后,会先制备母版(dcdm),然后按需求将母版提供给世界不同地区进行适应性修改(主要涉及不同地区语言适应性对音轨的修改与替换,或因区域性政治、宗教原因对影片中不适内容进行剪辑等),最后进行dcp打包封装发行以适合本地区放映。

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首先从母版分离出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然后分别从这三个文件中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接着进入插曲歌词字幕格式编辑,其次进行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然后进行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处理,最后进行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这几步工作完成后,将交由前述的后续流程继续处理,直到完成符合发行标准的正片。

具体的,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六个重要流程,具体为:1.从母版分离出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2.从已分离出的三个文件中分别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3.歌词字幕格式编辑;4.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5.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6.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

第一步,从数字电影母版分离出视频轨与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具体实现方式为:数字电影母版(dcdm)有一个特征,即视频轨、音频轨、字幕轨是未经融合的独立存在,是分别存放于三个“特殊容器”中,以便于后期修改,这也是数字电影母版无法直接用于放映的原因。本步骤中需要将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分别从三个“特殊容器”中取出,即完成了分离。

第二步,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从已分离出的三个轨道文件中分别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其中,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临时用于完成下述(第五步)特效字幕在画面中的坐标定位及同步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功能。

第三步,对提取的歌词字幕进行格式编辑。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先进行插曲歌词字幕内容精校;然后根据插曲歌词的语种形式(包括单语或双语)进行粗略排版、划段断句;其次根据插曲演唱时长赋予时间码分配;最后根据影片幅面规格进行歌词字幕坐标位置分配。

第四步,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首先,编辑确定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字形、字号、艺术特效渲染形式等;然后再确定歌词引导字幕与随演唱节奏跟进的遮障字幕的主、次颜色。

第五步,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其中,此步骤至少需要结合前面已完成提取的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及音频片段来配合完成,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首先,将已提取的影片插曲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演唱者语音)及第四步已完成的歌词字幕静态特效显示文件同时导入并作为整部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运行;接着根据插曲片段的视频(画面)场景、演唱者位置(或活动范围)对歌词字幕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精确调校定格;然后根据插曲片段的帧率(放映速度)与演唱者(语音)的演唱节奏,对歌词字幕进行逐句或逐字赋予精确的时间码分配,同时利用遮障字幕精确同步追随覆盖刚演唱过的引导字幕,至此,实现了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

第六步,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歌词字幕与提取出的数字电影主字幕进行字幕轨融合,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通过前五步处理,影片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文件作为影片主字幕轨素材的一部分,需要融入主字幕轨提交给下一步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已处理完毕的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按原字幕时间块在主字幕文件中排布的位置逐一嵌入取代原歌词字幕。最后,将已融轨的字幕文件按要求转换为符合“后期综合加工”处理流程所需的字幕格式(如png)提交。

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流程,不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时,可根据地域语种特点选择设置歌词的具体字体及显示形态,如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可设置为简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繁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双语(如英语+简体或繁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世界其他地区可选英语、俄语、德语、日语……等等处理为动态特效显示字幕。

本发明在对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方面,具有兼容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突出特点,且凡是以pc为基础建立的数字电影字幕处理平台,其中所有字库都可以用来处理动态特效显示字幕。

因此,针对各种语言字符用于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动态特效显示处理的实现方式,当以本发明为基础应用框架时,实现方法将非常简单。以中文字符与英文字符为例:假如已用中文简体20#黑体字做好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要换为英文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时,只需从前述核心处理步骤第三步开始,将中文简体字替换为英文字体,接着微调字型号、字号、艺术特效渲染、在画面中的坐标位置、引导字幕与遮障字幕的动态同步跟踪等。即针对电影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凡涉及语言字符变更,只需重复前述核心处理步骤从第三步起至最后一步结束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今数字影片插曲歌词的动态特效显示方式,改变了原有数字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单一且为静态显示方式的缺陷,让数字电影焕发出更多的活力与实用价值,也附带产生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在数字影片拍摄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歌词字幕采用中文简体的单语动态特效显示时的效果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歌词字幕采用中文繁体的单语动态特效显示时的效果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歌词字幕采用英文的单语动态特效显示时的效果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歌词字幕采用中文简体+英文的双语动态特效显示时的效果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歌词字幕采用中文繁体+英文的双语动态特效显示时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实现动态特效显示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数字电影的插曲歌词字幕作为整部数字影片字幕的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处理,具体处理包括根据数字影片插曲歌词内容映射的字幕、演唱者的情愫与节奏、影片放映帧率等,进行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并与影片主字幕一起融合为一条完整字幕轨,最后再进入后续常规的流程处理:主要是影片的后期综合加工、打包加密、封装发行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数字影片拍摄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第二种是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两种实现方式的主要流程都包括先将数字电影的插曲歌词字幕作为整部数字影片字幕的组成部分进行单独处理,得到单独的歌词字幕文件,然后再分别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及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最后再将完成上述处理的歌词字幕与数字影片主字幕融合为一完整字幕轨,交由超出本发明外的后续流程处理:主要是影片的后期综合加工、打包加密、封装发行等。

如图1所示,当采用在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结合附图1展示的流程进行阐述,附图1表述了一部完整数字电影产生的方法与必要流程,附图1虚线框内的内容则是本实现方式中的技术方案的第一核心所在。

首先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在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的含义,即上述时期(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均视同为该部数字电影产生的前期,其三大素材(及字幕轨素材、音频轨素材、视频轨素材)均已筹备完成(且根据剧情需要已含有电影插曲素材),处于待送入下一流程“后期综合加工”处理的阶段。

因此,在三大素材其中之一的“字幕轨素材”中,已包含有插曲歌词字幕内容,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首先,分别从三大素材文件中提取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接着进入歌词字幕格式编辑,其次进行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然后进行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处理,最后进行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这几步工作完成后,将交由前述超出本发明以外的后续流程继续处理,直到完成符合发行标准的正片。

具体的,采用在数字电影拍摄与制作期间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需要说明本技术方案中的核心内容至少包含了五个重要流程,具体为: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提取、歌词字幕格式编辑、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具体如下:

第一步,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提取。实际中,该步骤可通过采用已有的专业软件实现,即用专业软件分别从影片三大素材轨中提取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文件。其中,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临时用于完成下述(第四步)特效字幕在画面中的坐标定位及同步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功能。

正如前所述,在影片主字幕轨素材文件中已包含有插曲歌词字幕内容,且多为普通格式,因此也可用已有的主流文字处理软件对其直接进行提取备用(用类似方法也可从剧本中提取)。

第二步,对歌词字幕进行格式编辑。具体是进行插曲歌词字幕内容精校;然后根据插曲歌词的语种形式(包括单语或双语)进行粗略排版、划段断句;其次根据插曲演唱时长赋予时间码分配;最后根据影片幅面规格进行歌词字幕坐标位置分配。

实际中,此步骤也可在已有的文本型专用字幕处理软件中进行,若选择具体的软件工具实现时,则需要增加一个前序步骤,即需要先将提取出来的插曲歌词字幕文件转换为文本型专用字幕处理软件能接受的格式(如srt格式);然后再接着进行插曲歌词字幕内容精校等。

第三步,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主要是编辑确定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字形、字号、艺术特效渲染形式等;以及确定歌词引导字幕与随演唱节奏跟进的遮障字幕的主、次颜色。

同理,实际中此步骤也可在已有的具有静态特效处理功能的字幕软件中进行,若选择具体的软件工具实现时,则需要增加一个前序步骤,即对已粗略处理过的如srt格式的插曲歌词字幕再进行一次格式转换,如转换为ass格式,以适应具有静态特效处理功能的字幕软件做进一步处理;在此基础上再编辑确定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字形、字号、艺术特效渲染等。

第四步,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即将已提取的影片插曲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演唱者语音)及第三步已完成的歌词字幕静态特效显示文件同时作为整部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运行;接着根据插曲片段的视频(画面)场景、演唱者位置(或活动范围)对歌词字幕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精确调校定格;然后根据插曲片段的帧率(放映速度)与演唱者(语音)的演唱节奏,对歌词字幕进行逐句或逐字赋予精确的时间码分配,同时由遮障字幕精确同步追随覆盖刚演唱过的引导字幕,至此,实现了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

同理,实际中,此步骤也可在已有的专业软件实现,即将已提取的影片插曲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演唱者语音)及第三步已完成的歌词字幕静态特效显示文件同时导入并作为整部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运行;接着根据插曲片段的视频(画面)场景、演唱者位置(或活动范围)对歌词字幕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精确调校定格;然后根据插曲片段的帧率(放映速度)与演唱者(语音)的演唱节奏及情愫等,利用软件的karaoke功能对歌词字幕进行逐句或逐字赋予精确的时间码分配,同时利用软件的遮障功能由遮障字幕精确同步追随覆盖刚演唱过的引导字幕,至此,实现了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

第五步,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通过前四步处理,影片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文件作为影片主字幕轨素材的一部分,需要融入主字幕轨提交给下一步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已处理完毕的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按原字幕时间块在主字幕文件中排布的位置逐一嵌入取代原歌词字幕。最后,用专业软件将已融轨的字幕文件按要求转换为符合“后期综合加工”处理流程所需的字幕格式(如png)提交。

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流程,不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求保护的范围,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当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将结合附图2展示的流程进行阐述,附图2虚线框内的内容则是本实现方式的核心所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法是在数字电影正片发行后获取母版(dcdm)条件下进行的。通常,一部数字电影在后期综合加工完成后,会先制备母版(dcdm),然后按需求将母版提供给世界不同地区进行适应性修改(主要涉及不同地区语言适应性对音轨的修改与替换,或因区域性政治、宗教原因对影片中不适内容进行剪辑等),最后进行dcp打包封装发行以适合本地区放映。

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首先从母版分离出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然后分别从这三个文件中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接着进入插曲歌词字幕格式编辑,其次进行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然后进行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处理,最后进行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这几步工作完成后,将交由前述超出本发明外的后续流程继续处理,直到完成符合发行标准的正片。

具体的,采用对已发行数字影片进行后期介入处理的实现方式时,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步骤:为了更好的理解下述步骤,需要说明本技术方案中的核心内容至少包含了六个重要流程,具体为:1.从母版分离出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2.从已分离出的三个文件中分别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3.歌词字幕格式编辑;4.歌词字幕静态特效处理;5.歌词字幕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6.整体字幕轨融合与格式转换。同时,本方法中的一些步骤操作可直接借助现有的专业工具软件进行的,则本实施例中可借助工具软件的是直接借助工具软件进行的,具体如下:

第一步,从数字电影母版分离出视频轨与音频轨及字幕轨文件。具体实现方式为:数字电影母版(dcdm)有一个特征,即视频轨、音频轨、字幕轨是未经融合的独立存在,分别存放于三个“特殊容器”中,以便于后期修改,这也是数字电影母版无法直接用于放映的原因。利用专业软件将视频轨、音频轨及字幕轨分别从三个“特殊容器”中取出,即完成了分离。

第二步,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可利用已有的专业软件从已分离出的三个轨道文件中分别提取影片插曲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及歌词字幕,并转换为符合后续处理环节所需的格式(如视频格式为avi,音频格式为wav,字幕格式为srt等)。其中,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与音频片段临时用于完成下述(第五步)特效字幕在画面中的坐标定位及同步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功能。

第三步,对提取的歌词字幕进行格式编辑。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在已将插曲歌词字幕文件转换为文本型专用字幕处理软件能接受的格式(如srt)前提下,接着进行插曲歌词字幕内容精校;然后根据插曲歌词的语种形式(包括单语或双语)进行粗略排版、划段断句;其次根据插曲演唱时长赋予时间码分配;最后根据影片幅面规格进行歌词字幕坐标位置分配。

第四步,对歌词字幕进行静态特效处理。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首先,对已粗略处理过的srt插曲歌词字幕再进行一次格式转换(如ass),以适应具有静态特效处理功能的字幕软件做进一步处理;在此基础上编辑确定插曲歌词字幕的字体、字形、字号、艺术特效渲染等;最后根据软件的karaoke功能确定歌词引导字幕与随演唱节奏跟进的遮障字幕的主、次颜色。

第五步,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其中,此步骤至少需要结合前面已完成提取的影片插曲的视频片段及音频片段来配合完成,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首先,利用现有的专业工具软件将已提取的影片插曲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演唱者语音)及第四步已完成的歌词字幕静态特效显示文件同时导入并作为整部影片中的一个片段来运行;接着根据插曲片段的视频(画面)场景、演唱者位置(或活动范围)对歌词字幕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坐标)进行精确调校定格;然后根据插曲片段的帧率(放映速度)与演唱者(语音)的演唱节奏及情愫,利用软件的karaoke功能对歌词字幕进行逐句或逐字赋予精确的时间码分配,同时利用软件的遮障功能由遮障字幕精确同步追随覆盖刚演唱过的引导字幕,至此,实现了影片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

第六步,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歌词字幕与提取出的数字电影主字幕进行字幕轨融合,具体要求及实现方式为:通过前五步处理,影片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文件作为影片主字幕轨素材的一部分,需要融入主字幕轨提交给下一步处理。具体做法是:将已处理完毕的插曲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按原字幕时间块在主字幕文件中排布的位置逐一嵌入取代原歌词字幕。最后,用专业软件将已融轨的字幕文件按要求转换为符合“后期综合加工”处理流程所需的字幕格式(如png格式)提交。

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流程,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如图3至图7所示,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对歌词字幕进行同步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时,可根据地域语种特点选择设置歌词的具体字体及显示形态,如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可设置为简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繁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双语(如英语+简体或繁体)字幕动态特效显示。世界其他地区可选英语、俄语、德语、日语……等等处理为动态特效显示字幕。

综上可知,本发明在对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处理方面,具有兼容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突出特点,且凡是以pc为基础建立的数字电影字幕处理平台,其中所有字库都可以用来处理动态特效显示字幕。因此,针对各种语言字符用于数字电影插曲歌词字幕动态特效显示处理的实现方式,当以本发明为基础应用框架时,实现方法将非常简单。以中文字符与英文字符为例:假如已用中文简体20#黑体字做好歌词动态特效显示字幕,要换为英文动态特效显示字幕时,只需从前述核心处理步骤第三步开始,将中文简体字替换为英文字体,接着微调字型号、字号、艺术特效渲染、在画面中的坐标位置、引导字幕与遮障字幕的动态同步跟踪……等。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针对电影插曲歌词字幕的动态特效显示处理,凡涉及语言字符变更,只需重复前述核心处理步骤从第三步起至最后一步结束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