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3063发布日期:2019-01-08 21:1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贯穿所述壳体设置的通孔和盖设于所述通孔的盖板,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导声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所述通孔与所述前腔。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中,所述前腔的内壁均为硬质塑材或金属材料形成的刚性壁,刚性壁的阻尼小且振动幅度小,辐射能量有限,无法将前腔的腔体能量有效传播出去,因而不能吸收指定频率的能量。因此,该结构易使得所述前腔的刚性壁产生共振进而导致所述扬声器箱的发声失真,影响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失真小且声学性能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导声通道、收容槽、通孔、吸音层及覆盖膜;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上盖间隔设置并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并与所述前声腔共同形成前腔;所述收容槽由所述上盖的远离所述下盖的一侧向所述下盖方向凹陷形成,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收容槽设置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吸音层收容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并覆盖所述通孔,所述覆盖膜固定盖设于所述吸音层的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上盖包括本体、贯穿所述本体并与所述前腔连通的开口以及固定于所述本体且完全盖设于所述开口的金属片,所述收容槽开设于所述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收容槽通过冲压工艺成型。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前声腔连通且正对于所述发声单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通过胶水粘贴固定于所述收容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与所述本体注塑成型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制成。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mm。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为钢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在所述上盖设置收容槽,并设置贯穿所述收容槽的所述通孔并使所述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通过在所述通孔上依次盖设所述吸音层和所述覆盖膜,所述通孔破坏了所述前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同时所述吸音层对高频频率具有吸收作用,从而减弱所述前腔的谐振,降低中高频失真,进而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听感和声学性能;所述收容槽的设置使得所述上盖表面平整,方便安装,所述覆盖膜用于增加声阻,防止所述前腔漏气,保护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包括壳体1、发声单体2、导声通道3、收容槽4、通孔5、吸音层6及覆盖膜7。

所述发声单体2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包括下盖11、与所述下盖11组配形成收容空间10的上盖12。所述发声单体 2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

所述发声单体2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21,所述振膜21与所述壳体1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8。具体的,所述振膜21与所述上盖12共同围成所述前声腔8;所述振膜21与所述上盖12及所述下盖11共同围成后腔 101。

所述导声通道3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所述导声通道3形成于所述上盖12。

所述导声通道3将所述前声腔8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且所述导声通道3与所述前声腔8共同形成前腔102。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21(所述发声单体2)将所述收容空间10分隔成所述前腔102和所述后腔101。其中,所述前腔102包括所述前声腔8与所述导声通道3,用于出声;所述后腔101用于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所述收容槽4由所述上盖12的远离所述下盖11的一侧向所述下盖11 方向凹陷形成。

具体的,所述上盖12包括本体121、贯穿所述本体121并与所述前腔 102连通的开口122以及固定于所述本体121且完全盖设于所述开口122 的金属片123。比如,所述金属片123为钢片制成。所述开口122正对所述发声单体2设置。所述金属片123与所述本体121注塑成型为一体。

所述收容槽4开设于所述金属片1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槽4 通过冲压工艺成型。

所述通孔5贯穿所述上盖12设置并与所述前腔102连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5贯穿所述收容槽4设置。

更优的,所述通孔5与所述前声腔8连通且正对于所述发声单体2设置。

当然,所述通孔5也可以设于所述上盖12的对应所述导声通道3的位置,这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5的孔径设为5mm,当然不限于此。所述通孔5的设置破坏了所述前腔102(特别是所述前声腔8)刚性的共振条件。

所述吸音层6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槽4并覆盖所述通孔5设置,用于吸收特定谐振频率的振动,如中高频。所述吸音层6的杨氏模量或强度小于所述壳体1(更优为所述上盖12)的杨氏模量或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层6为吸音棉制成。当然,其材质并非限于此,也可为其它吸音材料,这都是可行的。

所述吸音层6通过胶水9粘贴固定于所述收容槽4内。本实施中,更优的,所述吸音层6与所述收容槽4之间为非密封固定,即所述吸音层6 周缘存在空气泄漏。

所述收容槽4的设置使得所述吸音层6固定后,在保护所述上盖12 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所述上盖12呈平整结构,方便运用安装。同时,可在同等情况下增加所述吸音层6的厚度,提高降失真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吸音层6替换相关技术中的刚性壁,而所述吸音层6存在一个谐振频率,通过设计,将所述吸音层6的谐振频率调整到某一频率时,在谐振频率附近,所述吸音层6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在所述扬声器箱100发声时,会将所述前腔102内(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声腔8 内)的所述吸音层6的谐振频率附近的能量传到所述前腔102外,从而达到吸收指定频率附近能量的目的,达到降低谐振峰、改善失真、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听感和声学性能的目的;另外,通过所述吸音层6替代刚性壁可将所述前腔102内媒质疏密化传到所述前腔102外,进一步实现降低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共振现象及改善失真。

具体可通过对所述吸音层6的材料、面积、形状和厚度进行设计以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覆盖膜7固定盖设于所述吸音层6的远离所述上盖12的一侧。所述覆盖膜7的设置实现增加声阻的目的,从而防止所述前声腔8漏气漏声的作用,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可靠性。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在所述上盖设置收容槽,并设置贯穿所述收容槽的所述通孔并使所述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通过在所述通孔上依次盖设所述吸音层和所述覆盖膜,所述通孔破坏了所述前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同时所述吸音层对高频频率具有吸收作用,从而减弱所述前腔的谐振,降低中高频失真,进而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听感和声学性能;所述收容槽的设置使得所述上盖表面平整,方便安装,所述覆盖膜用于增加声阻,防止所述前腔漏气,保护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