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8512发布日期:2018-08-04 17:4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智能手机结构的局限性,使其在防摔、防磨损方面有很大缺陷,所以,人们常使用手机壳来保护自己的手机,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壳种类众多,材质也多种多样,硅胶是常用的手机壳软体材料,虽然硅胶对手机有很好的保护能力,但是其因材质问题,手感太软,摸上去不舒服,TPU塑胶也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制造手机壳的材料,其手感比较好,但是这种材质的手机壳容易变形,时间久了材质发黄,金属材质的手机壳也是常见的一种产品,这种材质的手机壳会影响手机信号的接收和磨损手机,而且防摔能力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手感好的一种组合式手机保护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手机保护壳,包括软质体和与软质体相配合的硬质体,所述软质体包括上软质体和与上软质体一体连接的下软质体,所述硬质体包括上硬质体和与上硬质体一体连接的下硬质体,所述软质体设有与手机部件相配合的按键、摄像孔、数据线孔、话筒孔和耳机孔,所述硬质体设有与软质体相配合的按键槽、耳机槽、数据线槽和话筒槽,所述按键槽与所述按键配合连接,所述耳机槽与所述耳机孔配合连接,所述数据线槽与所述数据线孔配合连接,所述话筒槽与所述话筒孔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质体材料为硅胶。

优选的,所述硬质体的上硬质体为镂空结构,所述硬质体材料为PC材质。

优选的,所述上软质体与所述下软质体为一体,上软质体与下软质体成阶梯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硬质体扣在软质体上,硬质体不与手机接触,下硬质体与下软质体配合厚度与上软质体厚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采用软硬材质组合方式,具有较强的防摔能力,更好的保护手机,硬质体不与手机直接接触,不会对手机产生磨损,不会出现变形、变色的情况,使用寿命长,硬质体与人皮肤接触,具有较好的手感,不影响手机信号的接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质体后视图:

1-下软质体、2-上软质体、3-按键、4-摄像孔、5-耳机孔、6-数据线孔、7-话筒孔。

图2为本实用新型硬质体前视图:

8-下硬质体、9-上硬质体、10-按键槽、11-话筒槽、12-数据线槽、13-耳机槽。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视图:

14-硬质体、15-软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组合式手机保护壳,包括软质体15和与软质体相配合的硬质体14,所述软质体15包括上软质体2和与上软质体2一体连接的下软质体1,所述硬质体14包括上硬质体9和与上硬质体9一体连接的下硬质体8,所述软质体15设有与手机部件相配合的按键3、摄像孔4、数据线孔6、话筒孔7和耳机孔5,所述硬质体14设有与软质体15相配合的按键槽10、耳机槽13、数据线槽12和话筒槽11,所述上硬质体9与所述上软质体2配合连接,所述下硬质体8所述下软质体1配合连接,所述按键槽10与所述按键3配合连接,所述耳机槽13与所述耳机孔5配合连接,所述数据线槽12与所述数据线孔6配合连接,所述话筒槽11与所述话筒孔7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体15材料为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体14的上硬质体9为镂空结构,所述硬质体14材料为PC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上软质体2与所述下软质体1为一体,上软质体2与下软质体1成阶梯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体14扣在软质体15上,所述硬质体14不与手机接触,所述下硬质体8与下软质体1配合厚度与上软质体2厚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机壳硬质体侧面向内延伸,能够卡在软质体上,安装组合式手机保护壳时,先把手机壳软质体15扣在手机上,然后把硬质体14垂直的按压扣在软质体15上,下硬质体8与与上软质体2平齐,手机保护壳安装完成;手机保护壳拆卸时,先从硬质体的一侧边使其与软质体脱离,然后沿着脱离处慢慢使硬质体全部脱体软质体,最后把软质体拆下来,即拆卸完成。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