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9813发布日期:2018-11-02 22: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音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感应控制音箱系统。



背景技术:

音箱是指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因此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播放出的声音音质的好坏;而音箱的种类多种多样,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场合的需求。

目前的音箱设备都需要在箱体上添加开关机键来实现音箱设备的开关机,而人们常常由于工作疲累懒于通过开关机键来启动音箱设备,或者离开时忘记关掉音箱设备,这样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在箱体上添加开关机键,使其外观也缺乏观赏性和趣味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及多元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感应控制音箱系统,解决了现有音箱设备只能通过在箱体上添加开关机键来实现音箱设备的开关机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控制音箱系统,包括人体感应模块、MCU主控单元、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平控制电路、稳压电路、功放单元、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MCU主控单元与所述电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平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连接,且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MCU主控单元;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截止,所述MCU主控单元接收所述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所述电平控制电路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端口输入电源并将电源分别输入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中,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且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与所述功放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端口输入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到所述功放单元,所述功放单元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并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运动的信号具体包括:人体靠近的第一信号以及人体离开的第二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以及用于给所述MOS管Q1提供偏置电压的电阻R3和电容C4;

所述MOS管Q1的引脚1-3共连在一起后分别与所述电容C4、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共连在一起并连接到所述MOS管Q1的引脚4上,且所述MOS管Q1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电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MOS管Q1的引脚5-8共连在一起后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以及所述功放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D1,所述寄生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108和电阻R243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89;

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容C89、所述电阻R243以及所述电阻R10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8的另一端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89以及所述电阻R243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243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提供启动电压的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3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Q3、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2和电阻R4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1;

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阻R4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1以及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平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的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3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1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所述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3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2与所述MCU主控单元之间设有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5和电阻R7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2;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且所述MCU主控单元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输入电源并分别输入至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通过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MCU主控单元,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的工作状态,所述MCU主控单元对所述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所述电平控制电路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此时,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单元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即实现音箱设备的开机;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处于截止的工作状态时,所述功放单元无法正常工作,即实现音箱设备的关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人体感应技术,并代替传统的按键开、关机方式,大大提高音箱整体的外观设计灵活度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包括人体感应模块10、MCU主控单元20、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开关控制电路40、电平控制电路50、稳压电路60、功放单元70、第一端口80以及第二端口9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和所述MCU主控单元20连接,所述MCU主控单元20与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连接,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连接,且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与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和所述MCU主控单元20,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导通或截止,所述MCU主控单元20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用于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以及延时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导通或截止。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80用于输入电源,并将电源分别输入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中,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通过所述稳压电路60与所述MCU主控单元20连接,且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与所述功放单元70连接,即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用于控制所述MCU主控单元20、所述功放单元70的电源输入;此时,所述第二端口90用于输入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输入到所述功放单元70,所述功放单元70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并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用于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具体包括人体靠近的第一信号以及人体离开的第二信号。具体的,当人体感应模块10识别到的信号为第一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导通,所述MCU主控单元20对第一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后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导通状态以及延时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导通,此时,所述第二端口90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单元70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从而实现音箱设备的开机;而当人体感应模块10识别到的信号为第二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截止,所述MCU主控单元20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接收处理后的所述第二信号后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截止状态,此时,所述功放单元70无法正常工作,即所述功放单元70无法将所述第二端口90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从而实现音箱设备的关机。

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的电路示意图,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包括MOS管Q1以及用于给所述MOS管Q1提供偏置电压的电阻R3和电容C4。

所述MOS管Q1的引脚1-3共连在一起后分别与所述电容C4、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口80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80为电源输入端口,电源经由所述第一端口80输入到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中;所述电容C4、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共连在一起并连接到所述MOS管Q1的引脚4上,且所述MOS管Q1的引脚4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以及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连接,所述MOS管Q1的引脚5-8共连在一起后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60以及所述功放单元7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具体用于控制所述MOS管Q1的截止或导通的工作状态,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具体用于保持所述MOS管Q1当前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感应和捕捉人体靠近的第一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控制所述MOS管Q1,使所述MOS管Q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保持所述MOS管Q1的导通状态;当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感应和捕捉人体离开的第二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控制所述MOS管Q1,使所述MOS管Q1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保持所述MOS管Q1的截止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MOS管Q1的寄生二极管D1,所述寄生二极管D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MOS管Q1的漏极和源极连接,本实施例所述MOS管Q1的引脚5-8所在的一端为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MOS管Q1的引脚1-3所在的一端为所述MOS管Q1的源极,即所述寄生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在所述MOS管Q1的引脚5-8共连的一端,所述寄生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所述MOS管Q1的引脚1-3共连的一端。具体的,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电路中产生很大的瞬间反向电流时,可以通过所述寄生二极管D1导出来,使所述MOS管Q1不被击穿,从而起到保护Q1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3为100千欧,所述电容C4为1微法,所述MOS管Q1采用P沟道MOS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包括三极管Q2、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108和电阻R243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89;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容C89、所述电阻R243以及所述电阻R10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8的另一端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89以及所述电阻R243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243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将感应和捕捉人体靠近的第一信号或者人体离开的第二信号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来设置所述三极管Q2的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接收的信号为第一信号时,将所述三极管Q2设置为导通状态,此时,所述三极管Q2的导通使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也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接收的信号为第二信号时,将所述三极管Q2设置为截止状态,此时,由于所述三极管Q2的截止使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也处于截止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提供启动电压的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引脚3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连接,使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的三极管Q2将信号传输到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MOS管Q1时,避免由于瞬间的强大电流导致所述MOS管Q1被击穿,且可以使信号传输地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108和电阻R243均为47千欧,所述电阻R6为10千欧,所述电容C89为1000皮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包括三极管Q3、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2和电阻R4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1;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1分别与所述电容C1、所述电阻R4以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MCU主控单元20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电容C1以及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将感应和捕捉人体靠近的第一信号或者人体离开的第二信号传输到所述MCU主控单元20,所述MCU主控单元20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并对所述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根据所述MCU主控单元20传输的信号来设置所述三极管Q3的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接收到所述MCU主控单元20传输的信号为第一信号时,将所述三极管Q3设置为导通状态;当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接收到所述MCU主控单元20传输的信号为第二信号时,将所述三极管Q3设置为截止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3的引脚3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连接,使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的三极管Q3将信号传输到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的MOS管Q1时,避免由于瞬间的强大电流导致所述MOS管Q1被击穿,且可以使信号传输地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2和电阻R4均为47千欧,所述电阻R1为10千欧,所述电容C1为1000皮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1为电源输入端,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2为信号输出端,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3为接地端;具体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1与所述第一端口80连接,用于输入电源;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2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以及所述MCU主控单元20连接,用于将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以及所述MCU主控单元20上;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3接地。但在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可以感应和捕捉可移动的物体运动的信号,比如:猫,狗等,但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对于人体的运动更为敏感,即本实施例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更容易感应和捕捉到人体运动的信号。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可以是人体感应传感器,或者,可以是红外感应器等;当然,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还可以是其他可以感应和捕捉可移动的物体运动的信号的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到,其他可以感应和捕捉可移动的物体运动的信号的装置也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2与所述MCU主控单元20之间设有用于进行分压的电阻R5和电阻R7以及用于去除脉冲干扰信号的电容C2;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且所述MCU主控单元20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具体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将感应和捕捉到的所述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传输到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并通过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进行分压,以及通过所述电容C2滤除该信号中所包含的干扰信号,再传输到所述MCU主控单元20,所述MCU主控单元20接收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此外,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打开时,电源从所述第一端口80输入到所述稳压电路60,并经由所述稳压电路60进行稳压后,输入到所述MCU主控单元20中,以保证所述MCU主控单元20电源的稳定性,使所述MCU主控单元20能够正常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5和电阻R7均为47千欧,所述电容C2为1000皮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口80输入电源并分别输入至所述人体感应模块10以及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所述感应控制音箱系统通过人体感应模块10感应和捕捉人体运动的信号,并将所述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和所述MCU主控单元20,所述开关控制电路40根据所述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所述MCU主控单元20对所述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后传输到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所述电平控制电路50保持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导通或截止的工作状态;此时,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端口90输入的音频信号通过所述功放单元70放大后输出至扬声器进行播放,即实现音箱设备的开机;当所述电源电子开关电路30处于截止的工作状态时,所述功放单元70无法正常工作,即实现音箱设备的关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人体感应技术,并代替传统的按键开、关机方式,大大提高音箱整体的外观设计灵活度和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到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以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可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