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3762发布日期:2018-08-10 21:32阅读:1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



背景技术:

POE(Power Over Ethernet)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Power over LAN)或有源以太网(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IEEE 802.3at/af标准是基于以太网供电系统POE的新标准,它在IEEE 802.3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网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

POE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SE(Power Sourcing Equipment)和受电端设备PD(Power Device)两部分。PSE设备是为以太网客户端设备供电的设备,同时也是整个POE以太网供电过程的管理者。而PD设备是接受供电的PSE负载,即POE系统的客户端设备,如IP电话、网络安全摄像机、AP及掌上电脑(PDA)或移动电话充电器等许多其他以太网设备。

现有POE技术:通过LED指示灯来指示PSE与PD的连接状态。通常是用LED指示灯来指示端口是否在供电。但对于该端口所接PD设备的相关参数,无法快速获取,并进行直观判断,在实际应用中,影响POE交换机的正常供电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对系统进行逐一排查才能确认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浪费大量的时间。

通过web网页读取PSE与PD的连接状态。通过web网页方式来读取PSE与PD的连接状态,需要使用电脑,通过网络连接到交换机后才能读取到PoE交换机的端口与PD端的连接信息(如连接状态、电源电压等信息)。对安装调试人员或维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对他们所掌握的网络技术要求较高。

现有POE技术缺点:现有的PoE交换机所提供的工作状态的信息相对较少,一般只能判断所连接的PD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由于无法快速获取POE交换机的相关参数,同时基于现场的检测设备及手段不足,就无法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判断。

1.当交换机端口输出功率不足时,带不动PD设备,但又不能实时判断故障原因,现场维护人员或网管人员,会误判是交换机有故障,从而拖延工期,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2.当PoE交换机同时会给多个前端IPC进行供电时,交换机的POE供电模块为了保护电源不过载,就会限制部分端口不能供电,导致部分摄像机无法正常工作。

3.PoE交换机所带的PD进入低功耗模式,使得PSE误认为PD已经移开而关闭端口供电时,引起端口无法供电

4.PoE供电是通过网线来实现的,若随便买个什么网

线,质量不达标,将会大大影响PoE供电的,从而导致摄像机无法正常工作。

以上的各种故障出现后,传统的LED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不亮,现场维护人员无法快速的判断故障出在那个地方,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逐一排查才能确认故障点,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采用LED来指示PoE交换机的工作状态,LED只能提供亮和灭两种状态,只能显示少量工作状态指示。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包括机壳、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POE系统管理模块、LCD控制功能模块、电源接口和若干个数据接口,所述LCD屏显示功能模块和若干个数据接口设置在机壳的前端面上,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机壳的后端面上,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POE系统管理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均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均连接POE系统管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源接口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还分别连接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LCD屏显示功能模块连接LCD控制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数据接口分别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和POE系统管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POE系统管理模块还连接有PSE系统模块。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前端面在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与数据接口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信号指示灯,若干个所述信号指示灯均连接POE系统管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后端面在电源接口旁边设置有开关键,所述开关键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前端面还设置有console数据接口和combo port数据接口,所述console数据接口和combo port数据接口均连接交换机通讯模块。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边均设置有散热网条孔,所述机壳的底部四角边均设置有垫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POE系统管理及LCD控制功能模块就能实时地将交换机管理系统所连接的PD的相关参数,通过LCD屏显示功能模块直观地显示出相关参数。现场维护及网管人员可以实时通过LCD显示屏上显示的当前所连接的PD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快速判断有故障的PD设备信息,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5所示,具有LCD屏显示功能的POE交换机,包括机壳1、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交换机通讯模块、POE系统管理模块、LCD控制功能模块、电源接口7和若干个数据接口4,所述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和若干个数据接口4设置在机壳1的前端面上,所述电源接口7设置在机壳1的后端面上,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POE系统管理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均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交换机通讯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均连接POE系统管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7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所述大功率电源模块还分别连接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交换机通讯模块和LCD控制功能模块,所述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连接LCD控制功能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数据接口4分别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LCD屏显示功能模块、交换机通讯模块和POE系统管理模块,所述POE系统管理模块还连接有PSE系统模块。

其中,所述机壳1的前端面在LCD屏显示功能模块2与数据接口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信号指示灯3,若干个所述信号指示灯3均连接POE系统管理模块,所述机壳1的后端面在电源接口旁边设置有开关键8,所述开关键8连接大功率电源模块。

此外,所述机壳1的前端面还设置有console数据接口5和combo port数据接口10,所述console数据接口5和combo port数据接口10均连接交换机通讯模块,所述机壳1的左右两侧边均设置有散热网条孔6,所述机壳1的底部四角边均设置有垫脚9。

本实用新型POE系统管理及LCD控制功能模块就能实时地将交换机管理系统所连接的PD的相关参数,通过LCD屏显示功能模块直观地显示出相关参数,现场维护及网管人员可以实时通过LCD显示屏上显示的当前所连接的PD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快速判断有故障的PD设备信息,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采用LCD屏来显示PoE交换机的工作状态,能精确获取PD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从而快速定位故障点,降低现场调试难度,缩短排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POE系统管理及LCD控制功能模块实时地将系统所连接的PD的相关参数,通过LCD屏显示功能模块直观地显示出相关参数,LCD控制功能集成在POE系统管理及LCD控制功能模块上,所述LCD屏显示功能模块,是将LCD屏接口排线焊接在LCD的接口板上,并固定在铁壳前面板左侧位置。

大功率PoE电源系统模块给交换机通讯模块,PSE系统管理及LCD控制功能模块供电之后,LCD控制功能模块开始工作。如果LCD控制功能模块有故障,会出现无LCD屏显现象,功能正常会出现公司LOGO的欢迎界面,接着系统会检测PSE系统与交换机模块各端口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正常工作,显示模块则显示各PSE端口的供电功率、是否有PoE功能、端口功率有无过载、端口有无连接PD、端口有无过载、所有端口输出总功率、PoE输出总功率等。LCD控制功能模块会实时监测PSE系统模块和交换机通讯模块的工作状态,以确保PSE系统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故障能够被实时监测到。

LCD屏显示功能模块采用翻屏模式显示各端口状态,一次显示8个端口POE状态,每页停留时间约为5s,显示数据根据PD端功率实时更新,方便用户进行POE状态监控和故障排查,并简化了布线,避免了安装供电设备的电源插座的麻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