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折叠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8505发布日期:2018-08-04 17:4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折叠式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数码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被广泛使用。智能手表以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iWatch为代表, iWatch采用的的感应式充电,配备相配套的原装无线磁感应充电器。原装无线磁感应充电器是通过线连接外部电源,iWatch再与感应式无线充电。由于无线充电还是要有线连接外部电源,加之桌面上原有的物品,容易造成凌乱。并且近年来,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品牌手机也提出了感应式充电方案,以苹果公司提出的苹果手机8系列,搭载无线感应式充电。由于无线充电还是要有线连接外部电源,加之桌面上原有的物品,容易造成凌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折叠式支架,该支架可以供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感应式充电,起到充电支架及手机使用支架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折叠式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底板、支撑板和充电放置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下端设有分别与充电放置组件、底板连接的铰接端,所述充电放置组件由设有两个安装腔体的壳体,壳体的一侧设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壳体的另一侧设方形的安装腔体,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内设有供手机无线感应充电的第一线圈模块,方形的安装腔体内设有供智能穿戴设备无线感应充电的第二线圈模块,所述第一线圈模块和第二线圈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上方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线圈模块上方设有第二盖板;所述底板的里端设有两个方口,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通孔。

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外侧设有连接第一线圈模块供电的第一接口,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底部中央设有连接第二线圈模块充电的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二线圈模块垂直焊接,第二接口凸出于长方形的安装腔体的底部,第二接口的外围设有凸起的胶壳在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底部。

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采用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外边沿均设有防滑胶圈,防滑胶圈与长方形的安装腔体、方形的安装腔体上边沿贴合。

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的下端设有两个“U”型托勾,“U”型托勾上粘贴有防滑胶垫或防滑EVA垫。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里端设有两个方口,这两个方口用于底板和支撑板、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U”型托勾插入方口内。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于底板和支撑板、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底部凸起的胶壳嵌入至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底板和支撑板采用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梯形”结构,其中,底板窄的一端与支撑板宽的一端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手套。

本技术方案设计的采用三段式折叠的支架,折叠状态方便携带和收纳。同时在支架的基础上结合了无线感应充电模块,实现其具备无线充电功能,一物多用。一方面其充当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器及充电支架使用,另一方面在不充电的时候,充当手机支架使用。底板的里端设有两个方口,这两个方口用于底板和支撑板、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U”型托勾插入方口内。由于第二连接口垂直于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底部,第二连接口有其长度规格,势必凸出于安装腔体底部,为避免整体过厚,本方案采用局部设计凸起胶壳。而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通孔用于底板和支撑板、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长方形的安装腔体底部凸起的胶壳嵌入至通孔内,使得整体结构折叠状态下显得扁平、整洁、美观。其底板和支撑板采用“梯形”结构,有利于增加支撑面积和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背后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3,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折叠式支架,其特征是,其包括底板1、支撑板2和充电放置组件,所述支撑板2的上下端设有分别与充电放置组件、底板1连接的铰接端,所述充电放置组件由设有两个安装腔体的壳体3,壳体3的一侧设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壳体3的另一侧设方形的安装腔体32,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内设有供手机无线感应充电的第一线圈模块,方形的安装腔体32内设有供智能穿戴设备无线感应充电的第二线圈模块,所述第一线圈模块和第二线圈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线圈模块的上方设有第一盖板5,第二线圈模块上方设有第二盖板6 ;所述底板1的里端设有两个方口11,支撑板2的中部设有通孔21。

进一步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外侧设有连接第一线圈模块供电的第一接口311,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底部中央设有连接第二线圈模块充电的第二接口312,第二接口312与第二线圈模块垂直焊接,第二接口312凸出于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的底部,第二接口312的外围设有凸起的胶壳313在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底部。

较优地,所述第一接口311和第二接口312采用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Type-c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的外边沿均设有防滑胶圈,防滑胶圈与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方形的安装腔体32上边沿贴合。

进一步所述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的下端设有两个“U”型托勾4,“U”型托勾4上粘贴有防滑胶垫或防滑EVA垫41。

请参照附图4,较优地,所述底板1的里端设有两个方口11,这两个方口11用于底板11和支撑板2、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U”型托勾4插入方口11内。

请参照附图5,较优地,所述支撑板2的中部设有通孔21用于底板11和支撑板2、充电放置组件折叠时,长方形的安装腔体31底部凸起的胶壳313嵌入至通孔21内。

较优地,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采用一端宽、另一端窄的“梯形”结构,其中,底板1窄的一端与支撑板2宽的一端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智能手套,当然也可以将其它智能穿戴产品挂于本方案所述的支架上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